第196章
秦封:“……” “大伯,我不是故意的!” “這可是我新扎的草鞋,你小子…”秦大伯怒目而視,這傻小子! 也是平常他做事太穩妥了,旁人不自覺的忽視了他的年齡,其實他也才是不到19歲的少年郎而已。 “算了算了,你過來咱們統計個數,把魚分了?!鼻卮蟛疀Q定不跟他計較。 “水里的呢?”秦封問。 “你們撈了這么久,又用漁網拖過了,水里還有幾條魚???”秦大伯想了想:“等我們把這里數完,再看他們待會兒抓到多少,加到一起分,其他的小雜魚就不弄了?!?/br> “再耽擱下去日頭大了,魚受不住熱就死了,魚死了味道可不怎么好,小雜魚誰要誰就去摸吧?!?/br> 秦大伯這么說也有道理,秦封就跟著他數起魚來,草魚、鯉魚最占地方,鯽魚雖然多但是個頭小,還有一些黑魚、泥鰍、黃鱔和黃辣丁等不知名的小魚混跡其中。 算清楚后就讓人來領魚,以家為單位,一家一家的領,大魚小魚不同品種的搭配著來。 都是不要錢的東西,也別挑三揀四的,要是放開挑的話,大家都想要黑魚,哪有這么好的事? 第171章 旱災、稻田干涸 知道秦大伯脾氣的村里人也不敢囂張,惹怒了他一條魚也別想拿,作為村長他有這個權利。 排隊領了魚的人趕緊跑回家,離家近的回去說不定還能養兩天。 整個青山村原本有六十四戶人家,加上最近搬來的文家兩家、白虎一家和其他幾戶人家,現在青山村攏共有七十二戶人家。 分魚就沒像取水一樣按人頭分了,直接按戶分的。 每戶分六斤魚,都是一斤以上的魚,小的就摻雜兩條黑魚,大的一整條就有六斤多,都是一個村子的,也不會計較那一兩二兩的,多點也就多點。 少倒是不會少,秦大伯負責稱重,秤稱得足足的,絕不會少。 秦封家分到魚后,謝栗也先提著魚回家去了,魚死了味道不好,哪怕只吊著一口氣再殺也會好些。 秦封和秦大伯眾人在這里善后,剩下的二十幾條魚差不多都是一斤多兩斤重的,分給出漁網、木桶等出家伙又出力的人,秦封這個算賬的也分到了一條。 隨著秦大伯說收拾東西回家,小孩子們興奮了。 這意味著河里剩下的小魚不要了,他們可以隨便摸。 懂水性的孩子,衣服一脫像條靈活的小魚一樣鉆進水里。 現在河里雖然只剩下一些雜物小魚,但是也能摸不少,回家洗干凈掐頭擠肚,條件好的就用油煎,拮據些的就用壇子里的泡菜煮,或者是直接用柴火烘干,吃起來也是香得很。 比之其他危險的能吃rou的事,摸魚可簡單多了。 孩子們烏壓壓的往河里跑,秦封看得眉頭一跳,這最深處也有兩三米深嘞。 “大伯,就讓他們這么摸魚?”秦封欲言又止,雖然他小時候也沒少這么干,但現在就覺得不安全。 秦大伯看他眉頭緊皺,哪里還不懂秦封的意思,他想說山里的孩子皮實,小時候都是這么過來的。 又想著河里確實也淹死過孩子,一家子哭得肝腸寸斷的,好不可憐。 “孩子們還小,我讓你二哥在這里看著,別出事了?!?/br> “好?!?/br> 分完魚后除了孩子們,大人們都回家去了,秦封也拎著分來的魚往家走。 他手上提的是一條兩斤重的黑魚,這是秦大伯明目張膽的偏袒。 不過漢子們都喝了他的解暑藥,并沒有人說小話。 搞得他還有點不好意思,不過秦大伯的一番心意,他當然不會拒絕。 黑魚啊……煮酸菜魚最好吃了,營養又刺少。 回到家中秦封把黑魚丟進水盆里養著,這玩意兒的生命力頑強,這一小段路根本不會死,一進水盆就暢快的游了起來。 小夫郎提前帶回來的魚已經全部在仰泳了,看來今天是吃不成黑魚了。 把臟衣服換了又洗了個澡,出來時大壯已經在收拾魚了。 王叔從地里回來,一臉愁容,秦封不用問就知道莊稼的情況不容樂觀。 果不其然,王叔一看到他就走過來:“東家,我看今年的水稻怕是收不了什么了,田里都干了?!?/br> 秦封家的水田,是靠近河岸的最好的水田之一,可河水都干了,離得再近也沒水。 從天災預警知道有旱災后,秦封就對今年的水稻不抱希望。 畢竟這玩意兒缺水不行,后世的旱稻現在還沒有。 所以他屯糧的時候屯最多的就是水稻。 但是知道水稻沒什么收成,也不能不種。 就像他大伯跟村里人說過有旱災,你看哪家哪戶少種田了? 不可能的,田空著不種,村里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就是他大伯二伯也得天天上門找他“談心”。 所以為了自己的安寧,在栽種水稻的時候,他還是帶著王叔和大壯把家里的水稻給栽上了。 蒼蠅腿再小也是rou,稻谷不豐可以拿來喂雞鴨,也不全是白費。 “現在哪里都沒水,水稻田里只有聽天由命了,山上引下來的水只夠人喝?!?/br> 哪怕提前知道了水稻的命運,秦封也有些煩悶,他有空間有金手指還有錢,又提前囤了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