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且那娼妓在桃花村鬧了好多天,弄得人盡皆知,逼喻英娶她,不然就吊死在他家門口。 最后不知道是怎么商議的,反正酒席也沒辦,就進了喻家的門,聽說跟喻英的jiejie鬧得不可開交,天天雞飛狗跳的。 -- 老鷹洞人少,比青山村更偏,竟也被流民摸了過去,那里的漢子都是訓鷹的,個個都是狠人,雖然糧食被搶走了幾袋,流民也沒討到好,丟了幾條人命。 流民太多,管不過來,這事也就這么不了了之…… …… …… 眼看今年糧食無望,青山村的人也舍不得那每月的二斤糧食了,前兩日秦大伯重新召集全村人商議,制定了新的巡邏計劃。 巡邏倒是沒人有異議,一直有被搶糧食的消息傳來,要不是青山村有巡邏隊在,晚上誰也睡不安穩。 現在的方式是,家里壯年人超過四個的,出兩人,超過八個的,出三人,四人以下的,出一人,由大堂哥秦文安排輪流巡邏,然后各自回家吃飯。 不收糧食當然不會做飯了。 秦封覺得這個方案有點問題,但村里人都贊同,他也沒多說什么。 這一個多月發生的事情成功把秦雙和離歸家的事壓了下去,秦家還發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 姑姑秦之和姑父趙極以及兩個孩子,從鎮上搬回了青山村住,住的是秦家老房子。 秦爺爺去世后秦奶奶跟著秦大伯吃飯,偶爾也會自己煮,老太太精神抖擻的,自己還種了地。 秦家老房子和秦大伯家一墻之隔,秦大伯他們未成家前都住那里,后面兄弟各自成家有了孩子,孩子大了又要成家,住不下了,才各自建房搬了出來。 雖說是老房子,但是用料扎實,可以說比秦封后院建的房子還結實些,姑父他們搬回來后,又特意翻新了瓦片,住起來還挺舒服。 文家舅舅們在謝栗生辰回去,跟外公他們商議過后,還是決定先不搬過來,秦封心里已經有了準備,倒也并不失落。 這一個多月他也沒閑著,隔三差五都會看天氣預報,但是沒雨就是沒雨,不是看了就有的。 簽到系統這些日子也貢獻了不少東西,大米、小麥、黃豆、紅糖、鹽、布、rou…等。 現在還不缺這些東西,秦封沒動,把它們收到了系統倉庫里。 眼看著滴雨未下,地里的土都干透了,但好歹河里的水還有,家家戶戶也開始種地。 今年這天氣,不知道有沒有收成,但是讓地荒著,是農戶人家做不出來的事。 不種顆粒無收,種了好歹能收一點,他們心里盼望著。 能來一場大雨,把地里澆透,把水田里的水續上… 可大雨沒來,天氣卻一天比一天熱了。 這才三月初,按理來說是不會多熱的,可這明晃晃的日頭,威力不容小覷,天氣熱,又不下雨,大家心里著急,連帶著脾氣也暴躁了。 除了村里人起了兩次小沖突外,流民們也更亂了。 白天的巡邏隊又增加了兩隊,開了春后,山上的樹冒出了嫩芽,地里也長出了野菜蘑菇,雖沒有下雨,但到底還是有的。 有些流民見青山村沒有便宜可占,也進不了村,已經往別的地方去了。 也有的走不動了,不想走了,就在村子外搭了個棚子住了下來,挖點野菜,河里有水,倒也餓不死,只是不知道這種日子,還能持續多久。 開春后秦封帶著王叔和大壯把竹林巡視了一遍,很大一塊地,連帶著后院的山頭。 砍了些木頭和竹子,編成柵欄把整塊竹林圍了起來,編圍欄不算是多復雜的事,用來圍竹林的,也不用弄得多精美,但是架不住這塊竹林大啊。 他們三人干了小一個月,才把柵欄全部圍上,第二天秦封又帶著兩人去山上挖了不少的刺藤,種在了柵欄外面,間隔三米種一棵。 澆刺藤的水里面秦封兌了靈泉,不用擔心刺藤長不大,等刺藤的枝椏爬上柵欄,就是一道天然屏障。 黑夜和灰白兩只小狗崽子已經是兩個“青年”了,在秦封的特意喂養下,兩只狗格外健壯,又機靈,勁也大,除了他們的母親大狼,在村里的狗界已經是無敵的存在,承擔起了秦家夜里巡邏的重任。 年初秦封就找文二舅訂了鴨苗、雞苗和鵝苗,謝栗生辰時他就順便帶了過來。 養在后院的豬圈里面,柵欄建好后秦封帶著兩人在竹林里又做了幾個茅屋,把牲畜們都遷移過去。 別的不說,天一熱,那股味就到處飄! 有條件了,秦封當然選擇把它們遷移出去! 秦封帶著兩人干得熱火朝天,謝栗也沒閑著,帶著秋嬸一起,和大伯母二伯么他們組隊,天天往山上跑。 山林深處他們不去,怕有大東西,就在外圍轉轉。 野菜和竹筍摘了不少回來,做了兩罐子泡酸筍外,其他的都曬干了儲存。 野菜則是吃個新鮮,焯水后涼拌也好,做菜也行,是春天的味道。 第93章 旱災、五哥受傷 天干不下雨,村里的女人和哥兒們都把目光放到了山里。 誰都不傻,眼看今年老天爺不給飯吃,屯糧的本能就冒出來了。 野菜、蘑菇、竹筍,能吃的都摘回家,但彼此都有底,不會弄絕了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