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村子里王佃戶一家賣身給秦封當奴仆的消息已經傳遍了,不得不說冬季真是閑著沒事干,天天光嘮家長里短了,消息傳得飛快。 劉佃戶一家也聽到了這個消息,劉佃戶長長嘆了口氣。 “爹,你嘆什么氣?難道你真想給別人當奴才嗎?”劉佃戶的小兒子一臉不服的質問他,他爹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會想去當奴仆。 看著天真的兒子,劉佃戶更想嘆氣了,他們現在的境地,不見得比當奴仆好吧?他心中猜測。 要是他知道秦封給月俸和包三餐,恐怕更是悔得腸子都青了。 昨日劉佃戶從半山腰下來,就直接回了家,給家里人說了后,沒想到大家都不同意。 其中以劉佃戶的小兒子反抗最為激烈,嚷嚷著他爹軟骨頭,給人當奴才?腦子壞了? 劉佃戶被他堵得說不出話,晚上睡覺時跟妻子商議,妻子也覺得小兒子說的有道理。 賣身的話,生死都掌握在主子手上,他們一家人何必把命交到別人身上? 妻子這么說,也不無道理,只是劉佃戶想著他們現在還沒佃到地,明年靠什么生活呢? 愁了一晚上,兩種選擇在他腦海中交織,一大早他又去找了兩戶有地的人家,想佃地。 那兩戶人家有固定的佃戶,處得還不錯,自然拒絕了他。 接連受挫的劉佃戶又想起昨日的事,打算回去再和家里人說說,實在不行,就他去賣身,兒女不去。 卻聽到村子里在傳王佃戶已經和秦封簽了契約了,這下猶如當頭一棒打在劉佃戶頭上。 地沒佃到,賣身為奴的機會也沒有了。 看著天真的妻兒,劉佃戶只覺得無奈,罷了,既然他們都不愿意,也不勉強,他打算帶著兒子明天去鎮上看看有什么工可做。 佃地今年怕是難了。 半山腰上,兩人練了一個時辰,又到院子里休息一會兒。 坐太久,腰都酸了。 衛生已經收拾得差不多了,王叔和大壯去砍了幾棵竹子,準備做成柵欄,把后院的菜地圍起來。 不然大鵝總是要去吃菜,雖然秦封已經打算讓它們活不過過年,但是離過年還有幾天,柵欄做好也可以防雞鴨,就讓他們繼續做。 這邊秋嬸已經在做午飯了,謝栗進去看了,蒸的白米飯,豬肝和豬腰和辣椒醬炒的泡菜,蘿卜骨頭湯,炒藕片,清炒菜心。 吃過午飯后,秦封帶著王叔和大壯去了地里,得規劃一下地里種啥。 既然他已經知道明年會干旱,那么那些不扛旱的糧食就別種了,種下去也收不起來,白白浪費了種子和人力。 秦封打算種花生、芝麻、辣椒、玉米、水稻、和土豆紅薯。 這些都是相對耐旱的作物,水稻收成時是七八月,想來還不是最干旱的時候,應該能收一點兒。 主要是水田不好種別的作物。 土豆和紅薯是出了名的產量高,也飽腹,是災年必備。 三人邊走邊說,秦家這邊謝栗在和秋氏做豆腐。 昨晚秦封就泡好了豆子,蜀郡這邊有過年吃豆腐的傳統。 先把泡發好的豆子用石磨磨成漿,再用紗布過濾掉豆渣,然后放進鍋里大火煮開,一邊煮一邊攪防止糊鍋,也防止溢鍋。 煮開后再中小火煮五分鐘,豆子的香味飄滿了廚房,謝栗咽了口口水,秋嬸看著他的樣子,和自家女兒也差不多大。 從鍋里盛了一碗豆漿出來,加了一點白糖進去,遞給他。 謝栗接過后,用筷子攪開白糖,輕輕吹動碗沿,稍微冷卻一點后,他迫不及待的嘗了一口,豆香味盈滿整個口腔,帶著淡淡的甜味,一下就愛上了。 見他喜歡,秋嬸盛了半盆出來,留在一旁,這就是豆漿。 在鍋里剩下的豆漿里面加入化開的鹽鹵,慢慢的分次倒進鍋里,豆漿凝結成絮狀的豆花,這個過程稱之為點豆腐。 豆腐點好后,秋嬸把洗干凈的做豆腐的模具擺好,墊上一大塊紗布,把鍋里的絮狀豆花都裝進去。 多余的水從模具的縫隙流出去,這會兒的形態稱為豆花,秋嬸也裝了一碗出來,然后用勺子把模具里的豆花的水分擠壓出來。 最后把紗布揭過來把豆腐蓋著,再蓋上模具的蓋子,提一桶水壓在上面,半個時辰后老豆腐就做好了。 謝栗一邊喝豆漿一邊看秋嬸做豆腐,這樣的主子秋嬸也喜歡,把做豆腐的訣竅都教給了他。 秦封回來后,看著做好的豆腐和豆花,心里冒出個一個美食的名字 “葷豆花!” 第56章 下套 葷豆花是秦封在華國時學會的一道菜,也是家鄉美食,特別出名。 他把葷豆花的做法給秋嬸說了,秋嬸覺得并不復雜,打算試試看,不知道能不能做好。 秦封讓她放心做,就算做得不好,也不會怪她。 葷豆花的湯底比較關鍵,王叔在后院抓了只嫩雞出來宰了,用雞來吊湯。 吊湯的時間,準備葷豆花里面的配菜。 配菜需要什么,并沒有一個準確的要求,每家每戶做的也不一樣,簡單來說就是想吃啥放啥,就地取材。 秋嬸對于家里的食物已經了解了,準備了土豆、蓮藕、山藥、滑rou片、干菌菇泡發、干海帶泡發一點點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