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他活了兩世,又有金手指,比其他人好了太多,何況他剛娶了夫郎,總得多打算打算。 原本他是想開春了再出去一趟,弄點銀子回來,買一百畝地,買幾戶人,弄個莊子,也能吃穿不愁的當個閑人。 看來老天爺不給他機會啊,他得出去一趟,弄點糧回來,本來他還想這個冬天和謝栗多相處一下,看來暫時只能擱置了。 秦封側臉看了看還睡得正香的謝栗,這件事他暫時不打算告訴他,且不論謝栗信不信他,就算謝栗信他,又能做什么呢?平添擔心罷了。 目前只前兩個月沒下雨,而且冬季溫度低,時常不下雨也是正常事情,地里的莊稼長勢正好,河里的水位也沒降低,所以也不用太過于著急。 沒想到他穿回來之前特意做的準備,這么快就用上了。 秦封下了床穿好衣服,又把謝栗的衣服塞到被窩里暖起來,才輕手輕腳的出了門。 把雞兔鵝喂過后,秦封掐了一把豌豆尖,打了兩個雞蛋,做了一碗煎蛋面,叫醒謝栗吃了后,去秦大伯家牽上牛車,往重山鎮駛去。 早上天冷,謝栗穿的鵝黃色的棉服,裹著披風,戴著兔毛帽子,坐在牛車上,屁股下面秦封還給他弄了個稻草墊子。 他自己則是坐在前頭趕車。 謝栗幾次開口說他來趕車,被秦封拒絕后無果。 到了重山鎮,這會兒集市上還沒有太多人,秦封把牛車寄養了,拉著謝栗往里面走。 今日要買的東西,兩人昨晚已經商量過了。 對于重山鎮,謝栗比秦封熟悉些,他每年春秋時常采到山貨野菜來鎮上賣。 運氣好時能賣個幾十文,交一半給楊英子,剩下的一半自己藏起來。 每次他來鎮上楊英子都會讓他帶些油鹽醬醋回去,也不給銀子,所以謝栗心里有譜,知道哪家的東西好,哪家的東西貴。 兩人先去了雜貨鋪子,這會兒雜貨鋪子里只有零星一兩個顧客在。 他倆一進門,伙計一看他倆的穿著,立馬笑臉滿面的迎上來“客官買點什么?我們鋪子里油鹽醬醋、針頭線腦、胭脂水粉一應俱全” “可有辣椒?”秦封問。 在華國,辣椒是明朝中期傳入被廣泛食用的,可在景國蜀郡,辣椒祖祖輩輩都吃,已經有很多年了。 村里人會在菜地里種上一塊辣椒,新鮮時用來炒菜,等到變紅,會掛起來曬干,用來做菜。 雜貨鋪鋪子里也會有賣,辣椒醬、干辣椒等物。 這個季節不是產辣椒的季節,所以沒有新鮮的辣椒。 除了辣椒,蜀郡還產稻、苞谷(玉米)、菽(豆)、稷(高粱)、小麥、花生、油菜等糧食,以及紅薯、南瓜、蘿卜、白菜、等菜,景國之前是慶國,這些在華國歷史上都沒有的,所以秦封認定這是個架空世界, “有,在這邊,客官您跟我來”店小二帶著兩人走到一個架子前,上面幾個框子里裝著幾種辣椒。 “這種小的比較辣,這種大的比較香但是只有一點辣,這種香和辣味都適中”店小二依次介紹。 秦封聽了后心里有了主意,又問了價格。 他看向謝栗,對方微微點頭,顯然這個價格是合適的。 “買的多能便宜點嗎?”謝栗講價。 “客官,咱家辣椒是重山鎮最好的,其他家的可比不上,都是好辣椒,又曬得干,您要多少?”店小二沒直接回復說能不能便宜,轉而又問了秦封他們要買多少。 沒辦法,有的人買個一斤半斤都說自己買得多要講價,哪能便宜。 謝栗說了個量,店小二答應一斤便宜兩文,定下辣椒,兩人又買了鹽、香料、醋、醬油、白糖、紅糖等物。 送兩人出門時,店小二笑得眼睛都看不見了,一大早就來這么個大主顧,看來今天的生意不用愁了。 第23章 腌魚 出了雜貨鋪,這次把目標移向了釀酒坊,買了五十斤白酒后,托酒坊的人把酒放到了牛車上,又加了兩文錢,把雜貨鋪的東西一起帶過去,兩人又繼續逛了起來。 從巳時逛到了午時,牛車上的東西差點都堆不下,秦封這才停了手。 帶著謝栗去鎮上唯二的酒樓中的紅杏酒樓吃了午飯后,兩人這才慢悠悠的趕著牛車回了村里,到村子里的時候已是未時,這個點路上沒多少人。 “買這么多東西?你把鎮上搬空了?”秦二伯給人送了柜子回來,正好碰到秦封。 看著兩人身后的牛車上堆得滿滿當當的東西,他臉頰抽了抽,誰家買東西按車買的。 “害,這不是在等一個月就過年了嘛,天冷了,也懶得去鎮上,就一次性把家里缺的都買了,也備點年貨”秦封說出早已經想好的理由。 今天買的東西雖然看起來多,但也只是種類多,其中布料和棉花、辣椒就占據了大部分位置,減去這些,其他就比村里備年貨的多點兒,倒也不離譜,畢竟除了謝栗,誰也不知道他具體買了啥。 渡過這三年的大批的物資,他有別的打算。 “你才昏睡了那么久,天冷了少出門也好”秦二伯聞言贊同的點點頭,隨后又問“你去鎮上找大夫看沒有?大夫說咋回事?” “大夫說了,他也沒辦法,或許后面就恢復了也說不準”秦封真的去看了大夫,還帶著謝栗一起,畢竟是“人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