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刀十六國 第560節
海軍負責東海,以及向大海更深處探索。 南軍負責整個南方,以及未來對南洋地區的開拓。 三軍都是天子親軍,屬于國家常備兵力。 南軍和海軍各三萬人馬,顯然無法滿足需要,不過現在只是打下一個基礎,以后慢慢擴充至五萬規模。 最主要還是目前的錢糧跟不上。 吞并江南后,疆域陡然擴大,還未完全消化。 就在這個時候,李儉上表,請求丈量江東土地,清查人口。 李躍一時有些猶豫,幾個月前還向吳會豪強承諾過,不動他們的既得利益。 才三四個月,就要變臉,有些言而無信。 不是怕他們起兵造反,而是背信棄義容易,想要建立卻難。 但如果不丈量土地清查人口,就收不上來稅賦,打下這么大的疆域也就沒有意義。 “太子這次算是給朕出了個難題?!?/br> 方向沒問題,卻有些cao之過急了,李儉倒是學到了王猛的雷厲風行。 “此事易爾,將吳會單獨列出,設為郡國,朝廷委任內相,每年上繳一定的賦稅即可?!蓖趺秃芸炀陀辛酥饕?。 李躍卻是一陣錯愕,當年王猛沒入中樞時,行事極其剛猛,對付士族豪強毫不留情,如今也懂得圓滑了。 “如此一來,吳會豈非成了國中之國?” “不然,大梁分田給百姓,已經在瓦解豪強基礎,沒有人丁,自會一代代衰弱,臣觀江東豪強,皆守土之犬爾,無有大志,可徐徐圖之?!?/br> 他這么說也對,只要不觸犯他們的利益,非但不會排斥大梁,反而是一股不小的助力。 司馬睿和王導南下建立東晉,江東豪強卯足了勁,替司馬家平定四方叛亂。 北方士族崛起,會威脅皇權,吳會豪強卻沒這個心思,而且鞭長莫及。 “治大國若烹小鮮,不能一刀切,景略之言是也?!崩钴S還指望吳會豪強將來一起攻打林邑,開拓南洋。 即便要翻臉,也是以后,眼下江東剛剛平定,不宜再亂。 劉邦擊敗項羽,也是郡國、郡縣并行,以緩和天下。 任何事都有一個過程。 商議的差不多了,遂傳令李儉單獨將會稽、吳興、義興三郡分出,設為會稽國,以桓豁為會稽內相,算是稍微監督一下。 幾天后,江東諸將入洛陽受封。 謝玄、桓秘、桓沖、桓石虔、竺瑤、檀玄、毛安之、毛虎生、朱序、朱綽、周楚等等。 望著濟濟一堂的江南將吏,李躍頓時有種猛將如云之感。 “漢末紛亂至今,歸于大梁,此為天意,亦是諸位之功?!崩钴S一上來就給眾人扣上一頂大帽子。 “我等助司馬氏竊據江東,陛下不計前嫌,恩寵有加,臣等甚是慚愧?!弊钅觊L的桓沖拱手道。 濡須人馬在他的授意下,方才全部投降。 “哈哈哈,過去的都過去了,以后皆為大梁臣子,砥礪前行,復興華夏!” “領命!” 眾人神色一肅。 李躍開始封賞,桓沖為中書左仆射,加散騎常侍,左車騎將軍,舒侯。 謝玄右車騎將軍,永安侯。 周楚左驃騎將軍,安城侯。 竺瑤右驃騎將軍,射陽侯。 桓秘門下侍郎,散騎常使侍,醴陵侯,加金紫光祿大夫。 別看都是車騎、驃騎,其實屬于榮封,并無多少實權,只要安定江南人心。 桓沖在江東極得人心,上馬治軍,下馬治民,是桓氏的核心人物,也是桓溫的左膀右臂,無論怎么榮封都不為過,而且此人的確有才干,在濡須憑借三萬人馬,擋住了李儉、鄧遐、梁嘯十幾萬大軍的圍攻。 謝玄更不用多言,未來的將星。 至于桓石虔、檀玄、毛安之、毛虎生、朱序、朱綽等人,皆封名號將軍,鄉侯。 其中最可惜的是朱序,對桓溫死心塌地,薛強攻打劍閣,此人殊死抵抗,若不是周楚歸正,薛強想要攻入蜀中,要花更大的代價。 主要將領封完,李躍親自封賞有功的南軍將士,當面勉勵,提拔了三百七十二人,封亭侯的就有十四人,子爵、男爵多達七十五人。 都是在反攻江東時,立下戰功之人。 李躍絕不會虧待他們,爵位主要象征軍功和身份,逐代遞減,也就一個象征意義。 親手將明光甲和佩劍交到他們手上,將士們眼神陡然一變,多了一些其他東西,而在這一刻,他們完成了身份的轉變,身上的氣勢也有所變化。 每個受封之人,李躍都詢問其父母妻兒是否安好,在洛陽有何不便之處,有何難處,可以直接開口,或是跟鴻臚吏匯報,兵部自會解決。 “我等唯一的難處,就是何時才能再為陛下殺敵,為大梁開疆拓土!” 都說江東士卒生性柔弱,但也要看在誰手上,春秋時代,荊楚吳越皆以剽悍善戰著稱。 在項羽、孫策、劉裕手上,能縱橫天下。 在孫權和江東士族手上,只能偏安江左。 “有志氣!”李躍哈哈大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變成大梁中軍之后,整體氣質也變了。 有功將士封賞完了,李躍也沒忘記尋常士卒,每人都賞了一頭羊。 梁國什么都缺,唯獨牲畜不缺,幾大牧場,每年能出欄二十多萬頭各種牲畜。 放開山林湖河后,無需官府督促,尋常百姓家也放養家禽家畜。 王猛規定,豬鬃、牛皮、雉羽、鴨絨、羊皮等物可充當戶調。 第七百五十章 敵來 “朕準備效仿漢武帝麒麟閣,設凌煙閣,以表彰開國功臣,景略意下如何?” 天下一統,不能厚此薄彼。 多給些榮譽,能增加他們對大梁的歸屬感和忠誠度。 “此策甚好?!蓖趺蜎]有反對。 李躍遂令顧愷之繪王猛、常煒、周牽、崔瑾、慕容垂、魏山、徐成、高云、梁嘯、張蠔、呂光、薛強、崔宏、糜進、秦彪、房默、曹堪、馬顧、鹿勃早十九功臣畫像。 畫像之下,寫著各自的功績。 左首以常煒為第一,周牽居二,崔瑾居第三。 右首以王猛為第一,慕容垂第二,魏山居三。 當然,大梁開國功臣不止這么些。 凌煙閣中還有大量空位,李躍也放出話,視其功勛而定。 謝玄、劉牢之、桓伊、慕容令、苻紹等人功勛還差了些,而且他們還年輕,未來有很大發展潛力。 大梁軍政二屆,人才梯次非常健全,老中青三代濟濟一堂。 顧愷之的丹青之術登峰造極,不取其形而取其神,一個個或威猛、或沉著、或睿智,栩栩如生,讓人嘆為觀止。 這么一幅畫作若是能流傳下去,必是無價之寶。 北軍中下層將領的封賞,也是李躍親力親為。 前前后后一個多月,李躍每天都在接見各級軍官、將士,噓寒問暖,嘴皮都磨出泡來。 雖然勞累,卻也充實,精神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與將士之間感覺更親密一些。 天子親軍,自然不能疏遠。 眼看快到秋收,周牽的棉花沒消息,但漠北的楊略先送來密報,代國即將大舉入侵遼東。 秋冬南下劫掠,都快成草原的習俗了。 李躍這幾年著實被拓跋什翼健弄得煩不勝煩,每年總要來那么一兩次,仿佛蝗蟲過境,能帶走的都帶走,帶不走的一把火燒掉。 根本不給正面交鋒的機會。 梁國這邊大軍弄上去,拓跋什翼健那邊掉頭就跑。 李躍算是知道漢匈之戰,為何打了四十多年。 中土的城池都是固定的,而草原部落逐水草而居,天生處于機動狀態,發動一次戰爭的成本遠在中土之下。 梁國北面國境線有萬里之遙,從遼東到高昌,總會有所疏漏,也不可能防的住。 “可在遼東設伏,將入境的鮮卑人一股擒殺之!”李躍覺得此次倒是個機會。 遼東就像一個大甕,鮮卑人必從大鮮卑山之南的紫蒙川入境。 梁軍可以從遼西直插紫蒙川,關門打狗。 王猛道:“然則大軍一動,國中細作立即就能探之,拓跋什翼健未必去遼東?!?/br> 梁國在代國有細作,代國在梁國肯定也有。 大規模動員兵力,肯定避不過拓跋什翼健的耳目。 “無需大軍,一萬六千玄甲軍從代郡快速穿插,咬住拓跋什翼健的后路?!?/br> 拓跋什翼健每次南下,雖號稱十萬騎,但真正能戰之軍也就兩三萬人馬,不可能都帶出來,一萬六千玄甲軍足矣。 而且還有遼東的鎮軍。 “若是如此,倒也可行?!蓖趺忘c頭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