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刀十六國 第278節
遂舉起酒杯朝向悅綰,“將軍乃孤之肱骨也!” 慕容恪則掃了一眼慕容評、慕輿根,二人也望著慕容恪。 第三百六十二章 年號 不知不覺便進入了年底。 忙碌之中,會覺得時間過得飛快。 各種措施下去,新生兒數量大增,月姬在各郡都建有醫館,接生助產,撫恤產子的人家。 不過努力了一年也只能將醫館建到郡一級,下面的縣太多,人手略有不足,錢糧也不夠,只能培訓出大量民間穩婆、赤腳大夫。 即便如此,效果也非常顯著。 加上李躍將出生人口與政績掛鉤,各地縣令也極為重視。 夭折的孩童雖然還有,但較之前兩年已經大大降低。 周牽一年到頭都忙碌到底的命,秋收完了之后,又發動奴隸修建管道,設置驛站。 胡人可沒有華夏百姓如此勤勞,其間發動了幾次叛變。 但旋即被各地爭搶人頭的鎮軍撲滅。 鎮軍一年到頭都找不到這種好事,對軍功的渴望不在黑云軍之下,叛變的奴隸才兩三千人,但從各地騎著驢子趕來的鎮軍足有八九千人,完全不給他們活路。 其他沒參與兵變的奴隸一見這架勢,人也老實了,手腳也勤快了。 驛站建設速度大大提高。 有了驛站就有了安置傷殘將士的地方。 他們為大梁流血流汗,大梁自然為負責為他們養老。 官道和驛站鋪設了七八成,中樞對地方的掌控大大增強,李躍的意志也借著官道延伸到各郡縣。 地方有什么動靜,通過驛站能快速傳到鄴城。 眼看著一年到頭了,李躍下令國中六十以上、七歲以下,都可以到官府領rou十斤、糧五斗,雖然不多,但也略表心意。 讓百姓能分享到梁國崛起的好處。 今年糧食豐收,也不差這三瓜兩棗。 一個中等縣人口兩萬上下,老幼最多占三成,每人五斗糧,也就三千石。 至于rou食,黑云軍沒日沒夜的狩獵,收獲頗豐,羊、鹿、牛、野豬、狼、雉、兔……全都成群結隊。 黃河兩岸本就水土肥沃,荒草漫天,野獸早就泛濫成災。 斥候甚至捕獲了十幾頭大象和犀牛,被安置在銅雀園中。 鄴城周邊不缺rou食,其他郡縣若是不足,直接用牧場里的牲畜代替。 農為國之本,李躍極度重視農耕,但也沒忘記發展畜牧。 吃不上rou的民族怎么都不會強大起來。 李躍終極目標是讓每個梁國子民、庶民都能隔三岔五的吃上一頓rou。 不過現在目標有些遙遠。 轉眼舊的一年過去了。 朝會上,劉群建議立新年號,以激勵士民。 李躍這才想起一直用的是冉魏年號。 如今冉魏已經走遠了,梁國差不多消化完冉閔的遺產,是時候立新年號。 劉群建議用“泰升”,蔣干一幫人建議“繼武”,而崔宏則建議“天興”。 自從開始新政之后,蔣干這幫人就越來越活躍起來,成為朝堂上不可忽視的一股勢力。 表面是在爭年號,實際上是在爭奪話語權。 李躍培養的寒門庶族還未長成,朝堂上正是青黃不接的時候。 常煒、周牽、崔瑾這些嫡系都鎮守一方。 王猛在兗州主持新政,一時片刻也上不來。 眾人各抒己見,各不退讓。 李躍摸了摸腦門,其實選誰的都不好,劉群的泰升,是想讓李躍偃兵息武,發展國內,蔣干的繼武意思更明顯不過,繼承冉閔的武功…… 崔宏的天興還算可以,不過這年頭光靠老天爺可不行。 “新年號不妨用洪武!”李躍直接挑了一個見過的最霸氣的年號。 大明立國時的形勢跟如今有幾分相似,同樣要驅除異族,恢復中華。 另一方面,梁國時時刻刻受到別人的威脅,忘戰必危,一個響亮的年號也能激勵國內士氣。 “此年號威武霸氣,正合當下時宜,臣附議!”申鐘照例第一個贊同。 劉群、崔宏自然不會反對,蔣干沒底氣跟李躍對著干。 新年號就這么確定下來。 洪武元年(354年)也撲面而來。 王猛接連上了數道奏表,打壓豪強是第一步,除了釋放土地人口,更是為后面的幾步鋪路,削弱反抗新政的守舊力量。 王猛奏表有三項:其一,取消兩漢以來的察舉制、九品官人法,一律采用科舉制,量才施用,訂立嚴格的考評之法,使庸者退,能者上。 其二,撤郡置州,將州、郡、縣三級行政變為州、縣二級,裁汰冗官冗吏。王猛還特意指出,自魏晉以門第取士,單寒之家,屏棄不齒,而士大夫始以郡望自矜。 郡是士族豪強認同的基礎,于是便出現了所謂的“郡望”,如滎陽鄭氏、清河崔氏、太原王氏,都是以郡為基礎。 取消了郡,就等于釜底抽薪,跟李躍之前的劃大州為小州異曲同工,不過王猛的步子更猛更大。 之前是針對豪強,這一招則直奔士族而去了。 其三,重建漢朝五銖錢體系,發展經濟,嚴控鹽、鐵銅、糧食,將經濟命脈捏在手中。 自董卓弄了一個大錢改小錢出來,直接將兩漢成熟的五銖錢體系破壞,三國延續至今,都沒喘過氣來,西晉剛有一點起色,立即就崩潰了…… 前趙、羯趙、冉魏玩不起這么高端的東西,梁國至今都盛行以物換物,糧食、布帛是硬通貨。 這三策也比打壓豪強高端多了。 第一條李躍已經在做。 第二條,已經劃分了冀東三郡為滄州,目前看來效果還不錯,至少沒出現什么不良反應。 豪強們被王猛捶了一頓,士族們面對李躍的威壓,已經妥協了,正處于最虛弱的時候,現在無疑是改制的最佳時期。 第三條,眼下只怕還有些難度,一個體系被破壞,想要恢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需要官府極大的公信力。 中土百姓被羯趙摧殘了二三十年,都窮的兩眼發綠,如今也只是剛剛能吃上飯而已。 路一步一步走,事情一件一件辦。 王猛行事果決而生猛,李躍則需鎮定、沉穩,這樣才能相輔相成。 就像藥方一樣,君臣佐使,不能亂。 新年的第二次大朝,李躍將撤郡置州提上了議程,先看看他們的反應。 第三百六十三章 決心 整個大殿落針可聞。 能站在此間者,沒有一個是泛泛之輩。 一眼就能看出,新政是沖著他們的來的。 科舉還可以接受,畢竟這年頭能讀書的,都不是普通人。 但量才施用,行考評之法,則是圖窮匕見了。 后面的撤郡劃州,直接是刨他們的老底了。 身為尚書令的劉群喟然一嘆,“當年曹爽、夏侯玄、何晏之正始改制,與殿下如出一轍?!?/br> “哦,竟有此事?” 曹爽不是歷史上著名的無能草包么?竟然會有如此超前的眼光。 自古成王敗寇,成功了,什么都是對的,失敗了,什么都是錯的。 曹爽在士族最強大的時候推行正始改制,還遇上司馬懿這個級別之人,失敗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而他的失敗,也代表整個曹魏最后一次自我救贖失敗了。 歷史進入更黑暗的時刻。 “曹爽逆天而行,故有此敗,殿下銳意進取,革新圖強,乃利國利民之舉,然則此制干系太大,國家久經大戰,安定不過半年,此制若行,只恐……地方將有不測之事也?!睉舨渴汤舌嵗使笆值?。 郡是士族們的命根子所在。 如今李躍要剪掉他們的命根子,他們自然不會無動于衷。 之前的打壓豪強在他們眼中不過小打小鬧而已,豪強一盤散沙,而士族盤踞州郡,實力強大,關起門,有刀有糧有人,還有工匠,足以自產自足。 詹事劉猗拱手道:“漢行黃老之術,無為而治,方有兩漢之強,秦行變法,雖掃滅六國,卻瞬息而滅,殿下不可不引以為戒?!?/br> “望殿下引以為戒?!苯话氲某脊笆?。 連一向唯李躍馬首是瞻的申鐘都默不作聲了。 如果李躍只求一統北國,當幾十年的逍遙君主,現在做的一切已經足夠了,憑借打壓豪強這一波紅利,再發展個幾年,便有一統北國的實力。 但魏晉以來留下的病根卻并未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