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刀十六國 第201節
地利、兵力優勢都在手中,段氏自然不是對手。 幾場攻防戰,被殺的丟盔棄甲。 而段龕這么著急進攻,說明枋頭形勢不容樂觀。 七月末,段龕麾下將領王騰逾城投降。 他的投降影響巨大,代表枋頭城中的晉人勢力都心向李躍。 “只要都督下令攻城,屬下愿為前驅,城中必定倒戈!”王騰拍著胸脯道。 魏山斜了他一眼,冷哼一聲。 李段龕、段羆相當狡詐,無法確定是不是他們的詐降之計。 “王將軍智勇雙全,大將之才也,然則,城外莊稼即將成熟,不必急于一時?!崩钴S勝券在握,完全不必著急。 而且,他更希望城中的段羆能主動投降。 黑云軍以最小的代價拿下枋頭。 枋頭城外的糧食,才是命根子。 大軍繼續圍城。 數天之內,鄴城傳來消息,冉閔不虧是冉閔,再次擊退劉顯的五萬大軍,俘斬萬人,獲戰馬三千余頭,還挑選了幾十匹駿馬,送來枋頭,算是安慰。 李躍自然上表稱賀。 雖然再次擊敗了劉顯,卻并未挽回河北的亂狀。 冉魏的疆土越打越小。 于此同時,周邊的勢力急速膨脹。 張平新興、雁門、西河、太原等郡,實力大振。 苻健攻占長安之后,殺掉建議他歸降江東的賈玄碩,自稱大秦天王、大單于,大赦關中,年號皇始,國號大秦,建宗廟社稷,設文武百官。立強氏為皇后,苻萇為皇太子,苻雄為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車騎大將軍、領雍州刺史。 崔瑾也不負李躍眾望,攻取了青州,占領全境,青州華夏百姓六萬余戶皆收入囊中,同時還俘虜鮮卑、匈奴、烏桓、羌氐等族青壯奴隸兩萬余眾。 糧草一百七十余萬石,牲畜七萬頭,戰馬四千七百匹,錢帛則不可勝數。 而青州田地里的莊稼還沒開始收割。 這一戰堪稱碩果累累,直接讓兗州實力躍上一個新臺階。 李躍直接下令崔瑾為東中郎將,上表冉閔請封為青州刺史。 “來人,射書至枋頭城中,讓段羆投降!”李躍望著高大的枋頭城墻,心中雄心萬丈。 爭霸天下已經邁出最結實的一步。 青州拿下就與冀東三郡練成一片,慕容儁想跟上次一樣繞過魯口南下,就沒有那么容易了。 第二百六十二章 立威 段龕和段羆連續發動了三次猛攻。 但黑云軍營壘早已固若金湯,蜿蜒曲折的水渠后邊連著鹿角,鹿角后面是土堆,段龕引以為豪的輕騎根本發揮不出優勢。 而城內守軍早就沒了士氣,被段羆部曲驅趕到陣前送死。 羯人、胡人自然死戰,但烏桓、晉人則直接放下兵器,跪伏在地。 又耗了十多天,秋收都完結了。 枋頭周邊收糧二十七萬石,七成來自同山陂、白祀陂,剩下的則是補種的糧食。 而兗州傳回的消息,既沒有豐收,但也沒有歉收,收糧食五百三十多萬石,還未達到周牽的預算。 今年還算風調雨順,但種田就是這樣,全靠老天爺的臉色。 另外一個原因,李躍調整了田賦,更多的黑云軍拿到了田地,田賦比例有所下降,還有主動從河北遷入兗州的華夏百姓,李躍都定為庶民,進一步降低了上交的糧食。 五百三十多萬維持兗州綽綽有余,問題在于河北亂成這樣,冉閔說不定什么時候就倒了。 鄴城幾十萬的華夏士民嗷嗷待哺。 不過青州的收成還在統計之中,青州土地肥沃不在兗州之下,應該不會差多少。 “城中之人聽著,三日之內,若不開城投降,破城之日,雞犬不留!” 一排黑云軍甲士在城下咆哮著。 充足的糧食、rou食供應,讓黑云軍士卒一個個都身強體壯起來。 虬結的肌rou撐的盔甲似要裂開。 大河兩岸,一個黑云軍將士和其他勢力的士卒站在一起,能一眼被人區分出來。 與生俱來的兇悍之氣,由內而外的自信,使其精神也昂然向上。 城上守軍一陣沉默,對他們而言,即便城中有吃的喝的,但枋頭卻是一塊死地,沒有任何希望。 段氏的核心鮮卑人自然愿意死戰下去,但城中為數眾多的其他族群,絕不會這么齊心。 三天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沒有冉閔的魏軍,這場大戰反而變得簡單起來,這場戰爭差不多到了結束的時候,前前后后,將近圍城將近五個月,段羆能守到現在,已經說明他能力不凡。 再圍下去,就會進入冬天,天寒地凍,不利士卒攻城。 李躍讓王騰率投降部眾為前鋒,前鋒營在后,開始攻城。 戰鼓一聲接著一聲的轟鳴。 大地跟著顫動,黑云軍士氣也快速達到巔峰。 到處都是此起彼伏的喊殺聲。 很多前鋒營身披雙甲,手提骨朵、錘等鈍器,站在那里便憑空生起一股煞氣。 “殺!殺!殺!” 士卒大步向前,宛如黑云一般涌了過去。 眼看一場大戰就要拉開序幕,枋頭城門卻“吱呀吱呀”的打開了。 為首數人,rou袒自縛而出。 身后一列列的士卒空手走出城池,跪了一地。 前鋒營則圍了過去,魏山立即帶數百人控制了城墻。 城中還有零星的反抗,羯人、胡人還在作最后的掙扎。 “段氏十余年來投降多次,今日投降都督,理所應當?!背樢幌驀烂C的臉上現出了一抹笑意。 “人只要屈膝一次,便會有第二次、第三次,一個勢力也是如此?!崩钴S心平氣和,對這個結果并無意外。 整個兗州的力量都壓了過來,穩扎穩打,不給段龕任何機會,他還能逆天不成? 而這也是最穩妥、傷亡最小的辦法。 枋頭城下,刀矛如林,分列左右,李躍在一眾黑云將的簇擁下策馬緩緩走到俘虜之前。 “你便是段羆?”李躍盯著為首之人。 面黃,髭須,骨架長大,略顯單薄。 “罪人正是?!?/br> “何以頑抗吾至今?”李躍居高臨下的掃視一眾豪酋,不是他膨脹,而是這些人一向畏威而不懷德,對他們太好,他們以為你軟弱。 石虎一向殘暴,這些人反而忠心耿耿。 同樣,漢朝、曹魏強大的時候,這些人敢當馬前卒,為中原大軍沖鋒陷陣,屠殺同族。 當年的南匈奴、羌氐、烏桓、慕容鮮卑一直都是漢朝、曹魏的打手,只不過司馬家八王之亂,讓他們看到了晉朝的無能和腐朽。 “咚!” 周圍的黑云將將士心有靈犀一般將盾牌、長矛狠狠砸在地上,發出一聲轟鳴。 “都督……”段羆臉上流出流汗。 其他豪酋更是不堪,有人直接癱坐在地。 “汝等不識天命,負隅頑抗,本該碎尸萬斷夷滅三族,但看在最后醒悟的份上,留爾等一命,以觀后效!” “謝都督不殺之恩!”眾人恨不得將頭杵進黃土里。 李躍驅馬從一眾俘虜中走入城池。 城內,魏山正帶著人絞殺不肯投降的羯人和胡人。 尸體被一具具的抬在主街之上。 很多人知道必死,干脆揮刀自刎,讓魏山省了不少事。 段羆投降,城外的段龕撤走,向西北面逃去,應該是去投并州張平了。 兄弟兩人,一個投兗州,一個投并州,雞蛋不放在一個籃子里面。 常煒隨后清點府庫,牛羊馬駝等牲畜還有三萬多頭,糧食剩下四十多萬石,戰馬四千五百多匹! 這批戰馬比劉國的更高大健壯,負重力極強。 投降士卒一萬七千余眾,城內有民七萬八千余眾,另有近萬羯、胡死于反抗之中,沒反抗的也被前鋒營趕盡殺絕了。 兩邊的仇恨早已刻骨,絕非短期內便能化解的。 冉閔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殺胡令殺出一個大單于出來,但胡人并未領情,將他的大單于兒子押送到襄國,慘死在石祗刀下。 夏、胡仇恨早已成為這個時代的大勢。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李躍不敢違逆這股大勢。 一想起冉閔,李躍下令分一千匹戰馬,五千頭牲畜,十萬石糧食送入鄴城,還單獨給冉閔挑選了二十多名美貌的女俘,暗中希望他多花些心思在女人身上,別一天到晚的紅著眼到處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