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刀十六國 第145節
李農雖然滿身罪孽,但目前還不能死在自己手上。 這點分寸一定要有。 “遵令!”張生野急急而去。 李躍則在大營焦急等待著…… 并州汾陰矗立著一座薛汾水堡。 自八王之亂以來,并州各地血火滔天,唯獨薛氏堡屹立不倒。 屢次擊敗前來劫掠流民、胡人,在黃河東西兩岸修建諸多塢堡。 即便漢趙匈奴最強盛之時,漫天胡塵,薛氏照樣我行我素,不聽漢趙、羯趙的號令。 而當地胡漢皆稱薛氏為蜀薛,蓋因司馬昭滅蜀之后,將蜀國巴蜀二郡太守的薛齊連同族人遷徙到了汾陰,與當地的河東薛氏融合,形成三薛。 其族驍勇善戰,抵御北地諸胡,威震一方。 三根半夜,薛氏堡迎來一位特殊的客人。 蓬頭垢面,臉上帶著些青紫痕跡,衣衫襤褸,宛如乞丐,身上還有被火燎過的痕跡。 “原來是北海王景略,我家少主恭候多時?!遍T人眼力不錯,借著火光,一眼就認出了來人。 “多有攪擾,還望恕罪?!?/br> 在黑云山為孟狂,在此地便是彬彬有禮的王景略,雖說衣衫襤褸,但舉手投足,意態瀟灑自如,頗有幾分披發佯狂的古人風范。 “景略駕到,有失遠迎!”塢堡內一人長笑而出,一身筆挺箭服,腰懸長劍,精神抖擻。 整座塢堡火把齊明,仿佛在迎接一位大人物。 “威明兄,某這是落難了,特來投奔你?!蓖趺统錾碡毢?,世居北??】h,石虎攻青州曹嶷,肆意屠戮,廣固城被殺的只剩七百口。 王猛舉家遷往魏郡,以販賣畚箕為業,及長,父母皆亡故,乃游離大河兩岸。 羯趙司隸校尉、侍中徐統遇而奇之,欲召為功曹,不就而去,輾轉至嵩山。 “早與你說了,那幫名士徒有其表,焉能容你?去,備好湯沐、酒宴,某要為景略接風洗塵!”薛強沖身邊的門人揮手。 “威明兄見笑了?!倍诉呑哌吜?。 “如今天下沉浮未定,遍地豺狼虎豹之徒,以我看,景略不必東奔西走了,留在我薛家,待天下略定,再出仕不遲?!?/br> “你自然是不遲,薛家名震河北,漢趙、羯趙累征不就,我出身寒微,一文不名,當然要早做打算,昔者馬伏波有言,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矣?!蓖趺涂嘈Φ?。 兩人越說越沒顧忌。 入得內堂,同席而坐。 屏風上一列行草,龍飛鳳舞,寫的是蜀相諸葛武侯的出師表。 王猛一見此文,邊挪不開眼。 薛強正色道:“如今天下盡是一些二流人物,擇來擇去能有何人?” 王猛搖搖頭,“略有收獲,英雄未發之際,難免為人所不識?!?/br> “哦,景略似乎言有所指?” “以在下觀之,當今天下,有三人可稱英雄,一在河北,一在中原,一在荊襄!”王猛習慣性將手伸進懷中捫索。 “河北可是近日間名震天下的石閔?” 一戰而破石沖十余萬大軍,坑殺三萬降卒,石閔之名,天下無人不知。 不過王猛卻搖了搖頭,“石閔輕于殺戮,果于征伐,非長久之象也?!?/br> 第一百八十七章 生擒 薛城內的混亂僅僅持續兩個時辰便被魏山控制。 開城的乞活將,李躍竟然認識,祖尋,是董閏一系的人馬。 李躍心中一動,會不會是董閏授意他開城的? 自從張良被殺之后,董閏就成了廣宗乞活軍的二號人物。 祖尋拱手道:“城中亂起,司空并不知是在下所為,在下家眷尚在廣宗,還望將軍萬勿聲張!” “這是自然,你的家眷便是我黑云軍的家眷,他日為你贖回?!崩钴S本想開口詢問是不是董閏所謀。 但人家既然不說,肯定是有所顧忌。 以董閏現在的實力,沒必要投奔黑云山,很可能只是他看不慣李農的所作所為而已。 有些事情心照不宣的好。 董閏留在廣宗,遠比直接投奔黑云山妙…… 祖尋道:“多謝將軍!不過若是方便,還請放在下回廣宗,父母高堂年邁,在下實在不忍遠離?!?/br> 李躍更確定他是董閏授意,“來人為祖將軍備上馬車,送一車錢帛?!?/br> “在下并非為錢帛……流民中不少是家鄉父老,卻只能眼睜睜看著他們被屠戮,再說帶著如此之多錢帛回去,定然被人猜疑!” “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古人誠不我欺,以后你便是我黑云山的生死弟兄!”李躍心中一陣感慨。 雖然這世道遍地豺狼虎豹,但還有忠義之士,從常煒到祖尋,都是如此。 這同樣也說明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對的,很多事情看似偶然,實則必然,如同羯趙此起彼伏的大亂一樣,早早就埋下了因果。 “事不宜遲,在下告辭!”祖尋拱手。 李躍還禮,“路上當心!” 剛送走他,斥候就來了,“稟將軍,李農與董閏高開等將率千余騎殺出城,向南而去,張校尉正率捉生手追趕!” 向南,便是去彭城。 一旦李農逃到彭城,便是進了烏龜殼,只怕再也沒有這么好的機會抓到他。 “怎么會讓他跑了?”李躍有些郁悶。 城中忽然反叛,絕大多數趙軍都被俘虜,按道理李農來不及反應才對。 忽見斥候吞吞吐吐的神色,李躍溫和道:“有話就說?!?/br> “將軍不是下令務必留活口么?兄弟們都不敢盡全力?!?/br> 李躍一拍額頭,居然忘了這茬。 李農屢戰屢敗,卻并非手無縛雞之力的老弱病殘,當日殺張良時,出手狠決,極為利落,張良愣是沒有反應過來就被砍了腦袋。 張生野束手束腳,手上有幾百捉生手,但絕不是正規騎兵的對手。 這事肯定還得自己來,別人掌握不好分寸,李躍提刀上馬,親衛吹動號角,不到片刻,千余黑云驍騎聚集而來,人皆雙馬。 一列火把猶如長龍向南狂奔,斥候在前引路。 黑夜中不辨路況,不少騎兵栽倒在地,不過這個時候不是愛惜戰馬的時候。 受傷的騎兵后面自會有斥候收治。 狂奔之中,東方天際現出一線魚肚白,微弱的晨曦很快就席卷四野。 好在徐州地界多水,卻少山,有斥候引路,黑云驍騎很快就追趕上去。 前方晨光之中,趙軍只剩下數百騎。 他們沒有斥候引路,損失不小,又被張生野的捉生手襲擾,速度大受影響。 一看到騎兵中蒼發高冠的李農,李躍的精神就來了,朝著前方狂呼:“司空勿驚,李躍特來護駕!” 親衛們也跟著大喊。 清晨之中,喊聲顯得特別歡快。 不料,趙軍騎兵聽了這聲音,逃得更快了。 但被捉生手咬上,逃得再快都沒用。 不時有繩套忽然從側面飛出,套走馬上的騎兵。 偶爾飛出幾支弩箭,精準的射中戰馬,李農身邊的騎兵越來越少。 “司空勿驚,李躍來也!”李躍越追越近。 不過彭城也越來越近了,就在前方地平線上,城內奔出十余游騎,烏鴉一般散開,小心翼翼的靠近。 “司空勿走!”李躍在后面喊著。 這其實也是提醒他,跑的再快都沒用。 李農身邊的騎兵越來越少,只剩百余騎,有的是被捉生手捕了去,有的則是主動離去了…… 吁—— 狂奔之中,趙軍幾十匹戰馬忽然栽倒在地,掀起一片灰塵。 從昨夜到現在,李農至少狂奔了三個時辰,人受的了,戰馬卻受不住了。 黑云驍騎與捉生手圍了上去。 李躍卻在后面一陣擔驚受怕,李農畢竟年紀大了,萬一摔死了,這筆賬算誰的? 雖然他該死,但現在卻不能死,尤其不能死在自己手上。 策馬上前,塵埃已經落定。 李農與二十多名親衛縮在一起,手提長劍,左額已被擦破,高冠也不知甩哪里去了,一頭蒼發披落,更顯得滄桑和狼狽。 “躍來遲,請司空恕罪!”李躍小跑著上前,做足了禮數。 李農手中長劍往脖子上湊了湊,但身邊無一人攔阻,李躍心提到嗓子眼,剛要說話,他卻眼神閃爍了幾下,一把扔掉長劍,一臉和藹可親,“原來是行謹,放下兵器,無需驚疑?!?/br> 周圍親衛扔掉刀矛。 李躍心生佩服,這臉皮不僅厚而且圓滑。 不過李農在羯趙沉浮一生,伺候石虎二三十年,沒這點圓滑還真活不到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