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節
書迷正在閱讀:徒弟反了天、普通人,每天都在修羅場蹦迪、少年、雙頂流竟然是死對頭、惡女將醒、瘋批病嬌強撩!小奶狐宿主哭唧唧、仇獵校園(高H 復仇)、漂亮NPC在無限流里挖魚塘、漂亮咸魚被邪神看上之后[無限]、廢土文里當領主
只是五方上帝,沒有一個到場,只派遣了使者,倒也不算一點面子不給。 黃天見著人差不多到齊了,直接走上了高臺,開始聲情并茂的演講:“今日大家都到場了,代表了三島十洲的,天庭地府,仙佛妖魔,各界精英。不知道是不是我頭大,所以有些臉面,自從三代天帝之后,似乎再也沒有這樣匯聚一堂,平平靜靜的討論一件事,因為一場盛會,哪怕是打贏了晶璧世界,占領了太微?!?/br> “這說明什么?這說明是一場歷史性的,開創性的,轟動性的,大家達成一致共識的,利好各方的盛事?!?/br> “今天,到了三島的土地上暢談,那么明天,就會站著天庭的凌霄寶殿之上?!?/br> 黃天說出此話,便有一片嗤笑,你個小矮子也配凌霄寶殿之上?你欲為天帝耶? 但黃天不管這些,隨即就是邀請了各路領導講話,首先就是天官大帝,他是紫微大帝的化身,或者是原身,他并沒有多言,只是對著三島賜福。 三島本是島嶼,島與洲陸何比,無根基也。 天官大帝一賜福,三島之下便生出了一頭頭金鰲,一共十二頭,每四頭,馱著一座島。 金鰲之間,有著鎖鏈,免得他們走散,三島之間亦有鎖鏈,即連成陣勢。 這樣玄奇的手段,引得諸方側目,算是認識到了這位天官大帝的真正本領。 天官大帝施為之后,便是真武大帝了,只見他微微頓首,隨即開口道:“吾治北方,主蕩魔,除妖氛邪祟,如今賜福三島周回萬里,無有邪精,水皆善水,地皆福地,獸皆瑞獸?!?/br> 只見言出,三島周邊萬里水域,皆清澈十分,一應珊瑚生光,海魚作了龍魚,蝦作了龍蝦,海馬作龍馬,水母作了云姆,島嶼之上,清泉石上流,先天靈機氤氳,大地土質改變,皆為上品黑色仙壤,仙芝瑤草,生長茂盛。 好在魔門的魔,妖朝的妖,都沒被涉及。 天妖洲妖皇但見真武大帝出手,都有些心中惴惴不安,不敢直視,只暗暗道:“有這位在,除卻降伏天庭,別無他法了,不然將來被誅殺了了,也沒甚道理?!?/br> 黃天將這些變化看在眼里,心中點頭,玄元子師兄這位真武蕩魔大帝,還真是威懾極大,特別是對妖朝妖皇,至于元魔宮的宮主,或許是魔性桀驁,雖然懼怕,卻沒有降伏之心,只怕還得自家分身黃魁以元始天魔之道,降伏諸魔,成就魔道大帝,才能將他們徹底降伏。 不過都不要緊。 隨即便是沂武帝君,沂武帝君面色復雜,只微微開口道:“今日三島之市,利九洲,通天下之樞紐,即為混沌貿易之中心,不可不布武,當初太陽星君曾借吾一艘虛空戰艦,后來星君道化天地,便一直暫存我這,那寶艦,平日黯淡無光,近幾日熠熠生輝,想來是知遇明主,今日便將此艦代贈于三島,永鎮海寧,彰顯武德!” 卻見一艘金燦燦的虛空戰艦自虛空之中的“東天門”,駛入九洲,平穩落在三島之外的海面上空,艦上飛下了隆昌太子。 一眾神祇,包括太乙帝君都微微側目,便是天官大帝也免不了瞇起眼睛,撇了一沂武帝君一眼,沒有表態。 黃天聽著是代贈三島,不是代贈黃天,不過也無所謂了,三島就姓黃了,就一個黃老爺,那就是他黃天,怎么也是自己的。 只歡喜笑笑:“三島財貨極多,難免有些不長眼的,或暗盜,或明搶,雖有些天仙神祇坐鎮,但難免有不敵的時候,帝君所贈戰艦,填補了這一空白,真是永鎮海疆,永寧無爭,真乃道德之重器也!” 沂武帝君笑笑,隨即又點化了三島上的山脈,將其一一升級作更高級的神山,三座仙島各立一山脈,皆一品神山,僅次于超品鎮山。 第666章 扶桑,滄海 黃天見有三座一品神山拔高而起,知曉這并不是沂武帝君的本來之功,乃是太微五大洲陸的本來根基,底蘊。 按道理五洲亦有五座鎮山,可列超品,如今一洲被沂武所得,建立太岳,氣數被消化了干凈,一座和天外洲合一,由著三界山取了氣數。 此三島乃三洲所化,黃天又是山神起家,這些年辛苦修護地脈,殷勤賜福,只是礙于自身,不曾將其升作了一品,于本身而言,都是三品,或者二品的底子。 只是恰當之時,彰顯了沂武的能力,算是取巧。 不過太微之數在五,即勾連三島之地脈,余氣亦發通地底,竟然生出一場地震,三島之外,又見兩座小島,從此前的洲陸斷根之中發出。 一島從原來的湯谷相接,東海扶桑之木,大椿老人所立之土,一時間化作一座大島,與瀛洲島相鄰。 一島孤立于滄海,好似遺珠,更為遠甚。 黃天笑道:“如今三島變五島,氣數所全也,不知此二島,該為何名?” 大椿老人道:“老朽立身之所不若叫做扶桑島,即太陽所棲之地,亦為東華之地?!?/br> “不錯,不錯!果有氣象?!秉S天拍手叫好:“是個上名?!?/br> 四海道姆說道:“另外一處島,乃滄海之遺珠,太微之洲陸涅槃之所生,隱隱見海之異也,不若作個滄海之島?” “亦是個好名字?!?/br> 卻見這兩位取名的神圣,開始為此二島賜福,扶桑島上明明朝霞,火烏與湯泉映襯,卻見那之前被北極鎮岳靈王射落的晶壁世界太陽,從海中冉冉升起,那太陽本來已死,跌入海中熄滅,得了扶桑木的的東華陽木本真之炁,竟然開始發熱起來,外表黑耀一般的殼剝落出來,露出里面的太陽晶核。 這枚小太陽像是一枚巨大的寶石,內里雖沒有生命特質,卻也涌現了一股靈性,比之九洲的太陽,太微的太陽,更為溫和,介于冬日暖陽和春日旭陽之間,與水炁交融,有水火之變,喻于仙道。 卻見那太陽落到湯谷,將湯泉化作金液之池,天地之間的無窮純陽之炁在此匯聚。 純陽子,即黃昊,連著他身邊的金烏,此時都十分雀躍,受太華的紫光真人,佛門的遍照菩薩,乃至于其他一應修光明諸法,純陽之道的,都覺得扶桑島是一處好去處。 不過東海大椿,即扶桑木所持靈修,此前放棄了蓬萊島主的身份,這回卻不可能將自身棲息之所,拱手讓與他人了。 卻見他微微拱手,對著幾位帝君道:“多謝帝君施為?!?/br> 天官大帝笑道:“天意如此,大椿你是九洲靈修之宗,多次有功于九洲,是三任天帝之上師,我等智慧尚不及你,如今亦是天垂意,青紫之相,予之東華,或證太乙也說不定?!?/br> “不敢,不敢?!贝蟠焕先诵Φ溃骸靶嗄局?,何言證道?” 而東海陽氣上升,將九洲陰陽格局幾變,此后東海之風,皆是暖風,春風,和煦之風。 而滄海島上,則飄浮起一枚寶珠,看起來乃是天地所孕育的先天靈寶。 “滄海珠?!彼暮5滥穼⑵湔?,即道:“此寶乃是水運之寶,我非其主也,需是水仙所持,將來可開辟滄浪水府,亦為滄浪島主?!?/br> 隨即對著黃天道:“不知土德太子意下如何?” 黃天雖然眼饞滄海珠,但還是點點頭:“九洲原為地運,故多山神,如今水運齊頭趕上,當有無數重寶,自海中孕育,九洲之內,未來三百六十年內,氣候也會慢慢調整,雨水漸多,湖泊江河之屬,亦不可勝數,或有洪澤之劫,此珠亦允得治水之大功德者?!?/br> 真武大帝點點頭:“是極,水乃無情之物,即天地無情,然人有情,能治水患,即重新梳理山水之道,天地之靈機,神道宏大,未能治其微末,即天心不得,己心生滅,若有大毅力,大智慧,當得此寶,亦登仙真?!?/br> 如此二島歸宿已經確定,無人覬覦,只許多人默默想,海外大島雖然就這么些,但是還有許多島嶼,面積也不差,便是一府之大的島嶼,便有成千上萬,一縣之大,更是不可勝數,更何況還有如砂礫一般,各種砂礫群島,小則如村,大則如鎮,只需船只往來,便可互通。 在場觀禮者,也有許多不知名散修,只是前來目睹神圣,湊個熱鬧,果真混到了一份賜福,又覺得這邊未來必有大發展,便想著在海外開辟道場,做個無有皇朝管轄的海外土皇帝,除卻需敬畏天地海洋,怡然自得。 而除卻九洲諸神,還有其他和九洲建交的大世界,亦有級別極高的存在,前來賀禮,如萬寶大世界,便有萬寶首徒,上品先天靈寶所成混沌珠,也就是萬寶大世界的本體,混沌珠,混沌道人前來,在此建立道場,即在黃天的“方丈島”上,開辟“多寶宮”,愿意招收弟子。 相對應的是,萬寶閣無論每年收成如何,都要交固定稅,這也是九洲同意的,原先九洲還是比較反感這種外界太乙進入自家地盤傳道,有竊取世界本源,截取大道的嫌疑,不過如今萬寶道君也不算是外人了。 黃天自是知曉萬寶道君乃是佛尊,不過也無所謂了,畢竟將來可能真的會將法寶價格打下來,使得九洲的神道,仙道,低階修士,人人都用得起法寶,最好還是先天法寶之類。 靈修那邊則微微改了主意,決定將合作放在方丈島,想要和東海大椿老人更進一步合作,不過扶桑島只適合喜陽靈根,因此靈修這邊對各類靈根都有研究,所以所需要建設的基地也不同,方丈島這邊的基地還是保留的。 除此之外,玄黃大世界花費大價錢單獨買斷了一座大島,取名為玄黃島,也是打算在九洲開辟道場,建立“太一門”九洲分門,起碼太一門高層認為,九洲是比較可能在大千世界這個級別上更進一步的世界,就算不是永恒世界,也是混沌三千世界之中前三的超一線大千世界了,值得投資。 第667章 父神蘇醒 除此三個大千世界之外,還有諸多大千世界,只是沒有這些世界名氣大。 比如機械成神大千世界,凈琉璃大千世界,山海大千世界…… 機械成神大千世界,乃是血rou苦弱,機械飛升的大千世界,生命分為幾個階段,血rou階,硅基階,黃金階,源物質階。 血rou階好說,即血rou生命,他們也會修煉,但大部分難以長生不老,于是就開始硅基改造,硅基可以做到與天地同壽,但是受到外力,依然會死,哪怕變成液態硅基生命。 黃金階,就已經十分厲害了,黃金的性質穩定,便是世界爆炸,他們也很難被殺死,屬于“半永生”狀態,哪怕黃金質變,化作金精,金精再變,成庚金,先天神金,依然有“靈性缺失”的可能,即從生命,變成材料,不能承受幾乎永恒的壽命,從而寂滅。 而源物質階,就是混沌起源的物質,能夠點化幾乎永恒的靈魂,與,靈魂和身軀達到和諧的永生,而他們的財富就是無盡的知識,活的越久,越可以用知識來破譯大道,即證得太乙。 和真理帝君相比,他們反而是更像是追逐真理的一群智者。起源于“煉金術”,曾經和萬寶道君,媧皇娘娘,都曾論道過。 他們的智慧和本世界的天道相連,所有人的智慧也是他們的智慧,其原本的“rou身”,也就成了降臨容器,事實上他們在他們的世界,無處不在,也可以降神到任何人身上。 即“集體證道”,九洲稱之為“無相道君”。 凈琉璃大千世界,是明光如來的大千世界,遍照菩薩曾在他處修行,來此界乃是與青龍尊者,這位精進如來交流佛法,發深弘揚,將來也有加入九洲的可能,即也是看重九洲將來有可能晉升,但也沒有到將世界搬運,主動和九洲合并的意思。 九洲成不成,都不算投資失敗。 山海大世界,則比較符合山海經神話了,里面是比較多的先天神明,各種神獸,兇獸,唯一的太乙乃是“燭龍”。名為燭照帝君,他們是和龍鳳二族,建交許多,于九洲天庭,并沒有什么尊敬的意思。 他們世界主要出口各種雜血,而智商不高的神獸,兇獸,當然,也喜歡從九洲進口一些靈果之類的,屬于比較初級的貿易進出口。 黃天長袖善舞,說話又好聽,很快便在這場宴會上談成了多項合作,總的來說,多方共贏,沒有不愉快。 基本上就是要構建“混沌絲路”。 很快太乙級數離開,乃是到了九洲天外天,于太乙之間,簽訂合作,這回倒是媧皇娘娘主持。 只聽她微微笑道:“諸位,九洲的創世父神蘇醒了?!?/br> 創世父神在太恒定宇天,此前一直在一尊大千級數的混沌元胎之中重新孕育形體,但基本處于沉睡狀態。 本來沒有那么快醒,哪怕是九洲吞并了太微,世界本源提升了半級。 “那位蘇醒了么?”一眾太乙惶惶然。 九洲的創世之神,乃是前古不滅宇宙之中也赫赫有名的太乙,只是沒有名額證得大羅尊勝之位了,卻也超脫了“重演”,保存自家實力,在永恒宇宙破滅之前就開辟了界外之界,乃至于后面出手將天庭碎片收集,演化九洲大千,將媧皇娘娘,地母娘娘,救下,并助其證道。 最后才頂不住反噬,rou身崩解,元神遁入“太恒定宇天”,后由數代天帝齊心協力,自宇宙混沌之中,尋覓合適的混沌元胎,不令其化作大千世界,只用來孕育創世神的rou身。 不過可以孕育一整個大千世界的混沌元胎也是無法很快將rou身重新孕育出來的,甚至營養不夠,如雞子之中停止發育的死胎,亦是十分危險的事情。 于是九洲便開始了一系列行動,將大量天地本源汲去,相當一部分送入了太恒定宇天,即整個天境成了“孵化室”。 按道理,即便元神也可以自由活動,不過于創世神例外,他身上帶著永恒宇宙破滅所形成的“大天人五衰”,一直處于虛弱之中,只在“太恒定宇天”之中,以永恒的力量維系元神,才能存活下來。 也就是說,出了太恒定宇天,就容易元神崩滅。 即便如此,其依然以“三魂”,分別外出,即成就了一代天帝,二代天帝,三代天帝,以求各自證道,用天地之功,轉移自身之殤。 可惜三代天帝失敗了,即使得這位又重新陷入了昏迷。 如今或許是因為黃天碰瓷于他,成了創世父神之子,還是因為別的原因,他又蘇醒了。 不過沒有人敢于提及這位的名諱,即仿佛被其注視,會面臨大恐怖一般。 “果然?!比f寶道君呼出一口炁:“不知天尊有何吩咐?!?/br> 證就太乙曰道君,曰帝君,證就大羅者,唯天尊也。 雖然其明面上沒有證就大羅,但不影響眾人知曉,其未來之果,必為天尊,如今只是天尊未曾證道之時。 此劫中,他若不死,沒有人是主角。 媧皇娘娘道:“無有吩咐,唯大道運行,皆順其自然罷了,不可急躁?!?/br> 順其自然,便是不再激進,幾位道君,帝君松了口氣,不然萬一又要開始界域戰爭,那他們只怕也會被卷入其中。 他們本就是看九洲大劫似乎消弭才敢來的,真沒想到這位竟然醒了。 “不過,我自覺得,原先天庭流落在混沌之中的,各個天境,宮宇,還是得一一收攏,歸不歸我九洲無所謂,只需知曉,哪座天境,哪座宮宇,在何人手中,可否拼湊起來,將來或有大用?!?/br> lt;div style=quot;text-aliger;quot;gt; lt;scriptgt;read_xia();lt;/script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