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cao穿越武大郎 第247節
書迷正在閱讀:嗜血秘密、他們對我餓意值100%[快穿]、快穿:噓!要乖!瘋批手里有鎖鏈、快穿:讓你當炮灰,沒讓你撩病嬌、我們打野似鴿神手[電競]、我家中單很柔弱的[電競]、空白頁、假少爺只想搞學習、這功德,我要了!、靈境行者
若說司行方武藝,未嘗便弱于王稟,然而高手相爭,只爭一線,王稟在戰術上棋高一著,司行方劣勢便難搬回,兩個又斗二十余招,司行方敗勢已然盡顯。 鄧元覺皺起眉頭,石寶唉聲嘆氣,方七佛道:“天定,這一陣輸了,讓人去接應小司回來吧?!?/br> 方天定咬牙冷笑:“本不曾遣他上陣,他自家沖了上去,難道平白折了一陣?” 方七佛皺眉微怒:“待他回來,你以軍法罰他,我等都不求情。難道還要看他戰死不成?” 方天定默然無聲,見石寶等人都訝然望來,方才搖頭,強笑道:“自然不會,誰去接應他回來?” 龐萬春縱馬奔出,手起兩箭,但聞當當兩聲,一中司行方刀口,一中王稟槍尖,兩個都嚇了一跳,各自策馬跳開,龐萬春高聲道:“宋將且回,這一場我們認輸?!?/br> 王稟當即哈哈大笑,司行方面如火燒,血貫瞳仁,攥著刀柄的手背都勒住青筋。 王稟曉得對方有神箭手,已無殺他機會,喝道:“今日算你命大,異日相逢,定當取你人頭?!闭f罷打馬而回。 司行方立在原地,低頭不動。 龐萬春皺眉喝道:“司帥,勝負乃兵家常事,且先回陣,再做計較?!?/br> 上前去牽了他坐騎轡頭,扯回本陣。 方天定忍不住心頭怒意,冷聲笑道:“呵呵,呵呵,好一位北玄大元帥!昨日今朝,一敗再敗,枉我父親滿口夸你為人干練,做事細致,如今看來,他老人家也未嘗沒有走眼之時?!?/br> 一言既出,方七佛等人均是皺眉。 司行方本來臉漲得通紅,此刻卻是慘白如紙,低聲道:“屢敗之將,本無顏茍活于世……” 忽然回刀,斬向自家喉嚨。 幸得老曹在后面早看出他神色有異,暗暗近至身邊,此刻急忙出手,抵住他刀柄,然而司行方死志甚堅,老曹應變雖快,脖子還是被刀鋒切開一指長的傷口,血流如注。 石寶等頓時大亂,都不曾想到司行方如此剛烈,紛紛跳下馬,驚呼著搶來。方天定亦是慌了手腳,瞪大雙眼望著司行方發呆。 老曹臨危不亂,一邊伸手直接去捂他創口,一邊果斷傳令:“七佛子,速帶弓手堵住橋前,官兵若趁機殺來,亂箭相迎!” 方七佛眼中閃過一絲激賞,大聲道:“方某領命!弓手都隨我來!”當下帶領弓手們堵在橋口,防止對方沖來。 有分教:七佛奮勇武稱魁,北帥黯然氣盡頹。冷語寒言能入骨,此心至此早如灰。 第442章 小太尉斗寶光僧 童貫也沒料到南軍來了這么一出,正想著趁機占他把便宜,說不定就此一鼓下了杭城,轉瞬已見方七佛領著弓手們堵了上來。 不由微微驚訝,低聲贊道:“賊中非無人也,此人不止武勇,亦頗機敏,若不先死,如何討得方臘?”心中愈發忌憚方七佛。 因見無機可乘,干脆故作大方,高聲道:“汝等不必驚慌,既說好了斗將,難道趁機偷襲你等?” 眼珠轉了轉,又笑道:“卻不料你這些賊人,御下如此嚴苛,勝負都是常事,如何竟逼他自刎?” 方天定氣得眼前發黑,愈發惱恨司行方使他難堪。 鄧元覺卻是不由虎目含淚,瞪著司行方罵道:“你這廝氣性如何恁般大,若無宋兄出手,怕是頭也叫你自己割了下來,如今這般大傷口,如何還得活?” 曹cao挪開手看了一眼,果然傷口極深,不過好在氣管未斷,微微安心,急忙喚史進,教取好藥替他外敷。史進上前,自懷中摸出一只瓷瓶,搓開瓶口封蠟,頓時傳出一陣辛香,鄧元覺嗅嗅鼻子,嘟囔道:“他血這般大流,若無名醫以金針止血,藥粉怕是敷上便遭沖開……” 話猶未了,藥粉灑落,血液立時黏稠,片刻便即止住不流,竟是立竿見影。 鄧元覺瞪圓了眼,驚呼道:“恁般好藥,帶在身上,卻不是多出幾條性命?” 石寶忽然想到一人,動問道:“久聞梁山請了金陵‘神醫’安道全入伙,此藥莫不是安神醫所制?” 史進點了點頭,石寶等人嘖嘖稱贊。 方七佛聽見眾人議論,不由悔道:安道全“神醫”之名,久播江湖,他在金陵住了多年,我等竟想不到邀他入伙,以至于反被梁山請了去,若得此人相幫,大戰起時,少死多少兄弟? 方天定亦暗暗羨慕:我自得了杭州,納了許多美妾,近日常常覺得不支,那人醫術恁般了得,回頭且求宋兄,幫我找他討些好藥…… 不提他眾人各有心思,單有一首詩,贊安道全醫術驚人,正所謂—— 氣有清濁上下分,中間唯我柄乾坤。 豪來欲向天爭命,怒起常同鬼搶人。 兩字道全四海仰,一身術妙五湖尊。 金針落處陰陽轉,故謂神醫醫若神。 安道全這藥物甚為神效,止住流血,片刻間,司行方睜開了眼,看向曹cao:“哥哥,是你救了小弟?” 曹cao正色道:“兄弟,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間,當提三尺劍蕩平亂世,立不世之功,庶幾無負父母生養你一場。似你這般枉死,徒令親者痛、仇者快,于事又有何補?這些話我只說一次,你回去養傷時,再細細想一想?!?/br> 司行方流下兩行淚來,艱難點頭,啞聲道:“哥哥放心,小弟再不敢輕生了,不然非止對不起父母,也對不起哥哥這番救援、教誨之恩?!?/br> 曹cao點點頭,當下令人送了他進城,回自己府邸將養。 方天定余怒不息,對老曹尬笑道:“多虧宋兄救了司帥,只恨平白折了一場?!?/br> 鄧元覺本就已經不快,聞言愈發煩躁,大喝道:“大太子不必憂心,和尚去搶下一場勝利便是?!?/br> 他跳下馬,倒拖條渾鐵禪杖,大步奔上橋去,那禪杖磨著橋面青磚,嚓嚓直冒火星,戟指對陣大喝道:“你那廝們若有好漢,敢同佛爺步斗幾合么?” 童貫把眼一瞪,上下打量,見來者裝束不凡—— 「剃一個青虛虛的禿瓢,穿一領紅艷艷的僧袍, 掛串數珠綴瓔珞七寶,抽條虎筋做腰間圓絳; 九環鹿皮僧鞋腳下踏,錚光渾鐵禪杖手中拿, 袍里透出金獸掩心甲,不念經只愛殺人如麻!」 童貫不由喝彩:“好個莽和尚!久聞梁山泊有個魯智深,亦是西軍出身,看這惡和尚規模,未必輸于那梁山和尚,想必定是明教的護教法王,‘寶光如來’鄧元覺!我這里若要戰他,必要出個勇將不可?!?/br> 他眼珠子暗暗一轉,扭頭喝道:“姚平仲,你素來自夸本事,可敢去這和尚手里,替本帥爭得一勝么?” 一個二十余歲小將聞言,脖子一梗,喝道:“卻有什么不敢?只是我勝了,可帶挈我謁見官家么?” 這個小將,年紀不大,名聲卻是震徹西北,他父親征戰而死,被西軍大將姚古收做義子,學成一身驚人的武藝。 十八歲藝成從軍,臧底河大戰西夏軍,獨殺二百余人,西夏軍畏之而降。童貫時任宣撫使,愛他少年英勇,欲收入囊中,這姚平仲卻是心高氣傲,當著童貫面道:皇帝用汝閹宦為將,乃是未見豪杰之故,若見某姚平仲,軍中安有汝坐處? 意思是皇帝是沒見過,要是見了我,以后便沒你什么事兒了。 童貫因此深恨,把他的軍功都抹去了大半,關中眾將卻因此更加推崇,滿軍都呼他為“小太尉”。 這次方臘作亂,童貫雖厭惡其人,卻知他實有勇冠三軍之能,故此征調同行。 果然這廝不是好相與的,開口就又提要見皇帝。 然而他雖有銳氣,童貫從蔡京處學得接化發本事,難道是假的? 當下呵呵笑道:“你未曾取勝,便談條件,本帥若不同意,你便不為國家出力,是么?” 姚平仲怒道:“莫要激我,且先殺這賊僧,再來同你掰扯?!?/br> 他見寶光如來要步戰,也跳下馬,把長槍倒轉來戳在地面上,一邊走,一邊拔出背后雙刀,高聲喝道:“步下刀兩口,馬上槍一條,西北姚家將,江南顯英豪!” 西軍眾將,齊齊喝彩:“小太尉,殺了這魔教和尚!” 李逵大眼珠子一瞪,激動難抑:“啊呀,哥哥,這竟是個會做詩的,你讓鄧和尚回來,鐵牛去替了此戰!” 曹cao無奈,扯住他哄道:“這廝的詩做得甚不入流,只能和牛皋并驅爭先,猶未及鐵牛吾弟之絕倫超群?下回有厲害的,才教你出手?!?/br> 李逵聽了喜不自勝,遂罷替戰之念,安心看橋上交手。 鄧元覺性如烈火,見西軍中出來個小將,已是覺得慢看了他,又見這小將大言烈烈,滿臉滿身都是傲氣,愈發按捺不住,大吼道:“奶娃子想要討死,佛爺便成全你!” 舉起禪杖當頭就砸,他這條渾鐵禪杖五十余斤份量,發力砸落,勢如奔雷,本算計著對方必然要閃避,那便接著一掃、一搗,便叫他交待在此,卻不料姚平仲雙刀一交,硬碰硬往上一架,但聞當的一聲打響,姚平仲膝蓋一彎、身子一沉,竟是硬生生接住了這一杖。 “小太尉”姚平仲乃是狂慣了的,單槍匹馬,便敢沖西夏鐵鷂子的大隊,自然不懼他一個混跡江湖的和尚,然而這下硬扛硬架,只覺對方那條杖,力道千鈞,臉色都不由一白,腦子震得嗡嗡的,這才曉得“護教法王”四個字的含金量,失聲喝道:“好個和尚,當真龍象般神力!” 寶光如來也沒料到對方小小年紀,憑借兩口單刀,便能硬架自己當頭轟落的禪杖,亦是忍不住贊道:“好個‘小太尉’,當真是英雄出少年!” 有分教:西北名馳小太尉,江南威震寶光僧。雙刀禪杖各施展,滾滾云霄殺氣升。 第443章 老將弓壓養由基 鄧元覺同姚平仲交鋒,只打一招,便各自心生欽佩。 鄧元覺道:“你小心了,這一杖我只出了八成氣力?!?/br> 姚平仲愈發吃驚,卻笑道:“你也別大意,我這雙刀殺法,最重一個‘走’字!” 話音方落,這小子吐氣開聲,“嘿”的一聲悶喝,強行將禪杖架起三尺,撤刀就溜,只一步,就滑到鄧元覺左側,揮刀砍他肋下,不待鄧元覺來擋,一個扭身轉到背后,上砍后腦,下刺腿彎。 鄧元覺大驚,忙使一招蘇秦背劍,那條禪杖在背后舞了個花,將上下攻勢同時撞開,卻不回頭,望前猛沖三步,這才扭身,單手握著杖尾,呼的一下“橫掃千軍”。 姚平仲一個鐵板橋,放那禪杖貼著身體掠過,不待站起,雙腳往前連走,以膝為軸,身體似大蛇般甩起,兩口刀寒光閃閃,直奔鄧元覺胸前來。 這一招又快又兇,鄧元覺大喝一聲,猛拖禪杖,那禪杖似活龍般躥回來,當當兩聲,將雙刀撞開。 這幾下交手,兔起鶻落,西軍、南軍都看直了眼,石寶怪叫道:“都說軍中藏龍臥虎,如今方信了此話,怎地一個一個高手都冒出來?!?/br> 老曹亦暗自震驚:我本道走了韓世忠,西軍氣數不免大傷,不料前有王德,后有這個姚平仲,都是萬夫不擋之勇,再者王稟、楊惟忠也是難得的勇將,看看童貫兩邊戰將如雨,誰曉得還有多少狠人? 也就是宋朝制度腐敗,這些戰將,要不不受器重,要不屈居下僚,真正得意的,反而是劉光世、辛興宗之流,當真可悲可嘆。 他暗自嘆口氣,搖了搖頭,再看場中戰況,只見人影飛轉: 鄧元覺曉得對方步法驚人,豈肯站著挨打?使了個以動制動之策,腳踏四象,大踏步騰挪,始終叫對手鉆不到自己身后去。 姚平仲卻是走九宮、踩八卦,走一個更大的圈,身形之快,幾乎幻出虛影。兩口鋼刀,一條禪杖,金鐵之聲不絕于耳,戰得異常激烈。但見—— 運河之水自長流,江漲橋前戰意稠。 悍將揮刀狠似虎,法王舞杖惡如虬。 虬出大海掀千浪,虎入深山吞九牛。 叱咤喑嗚飛汗雨,翻翻滾滾又從頭。 這兩個一直斗到五十合上,汗如雨下。卻是他們這般斗法,轉來跳去,片刻不停,遠比馬戰更耗氣力。 姚平仲只覺熱得要燒起來,使個“二虎爭山”的殺招,逼得鄧元覺后躍,他也趁機往后躍開,叫道:“慢來!” 鄧元覺拄住禪杖,氣喘吁吁,面現喜色:“佛爺是大慈大悲好人,你要認輸,自然允了……” 姚平仲氣得怪叫:“你兒子卻要認輸!小爺是要問你,敢不敢容我解甲再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