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書迷正在閱讀:我在大宋賣花花[全息]、那年煙雨落金陵、我在末世打恐龍、普通人當乙游女主、作精在逃生游戲當團寵[無限]、我靠美食系統躺平[系統]、論小三的各種上位方式(男出軌,女小三)、天文特征(校園1v1)、爐生香、光夜陸沉同人
不遠處,北平城外,無端被蓮衣加了一長串頭銜的慕容澄連打三個噴嚏。 他晚蓮衣半個月出發,但因為是行軍,路途幾乎沒有停歇,于是他來到北平的日子其實也就只和蓮衣隔了不到兩日。 中軍都督看向無故打起噴嚏的慕容澄,“怎么了?” 慕容澄坐在馬背上掣了掣韁繩,“沒什么,可能是北平太干了吧?!?/br> 中軍都督偏首道:“陶副將,將糧草運往衛所,我和世子去一趟府衙?!彼聪蚰饺莩?,指著城樓下相互依偎的難民道,“你瞧,這都是西邊來的,這兒的官府干什么吃的?怎么還不開倉放糧?” 第72章 一下子談攏了一樁大買賣,蓮衣像是被人抽出骨頭似的全身酥軟了。 高老爺到前堂會客,去見登門求糧的官老爺,蓮衣當然沒那個殊榮圍觀,自己回到屋子里去,又開始埋頭提筆,絞盡腦汁地寫信。好多字不會寫只能用同音字,寫了半個時辰總算將一封寄給慕容澄的信寫出來。 她拿著那鬼畫符似的信紙通讀一遍,覺得挺好,收了起來。 稍作休整,想著來都來了,走之前怎么樣都得逛逛北平,于是拉上隨行的丫鬟婆子,到街上溜溜達達也給家里捎點有趣的小玩意回去。 北平和京城是大不相同的,有它自己的繁華街道和熱鬧景致。高府門前那幾條街她們逛了個遍,這有個大民窯,因而各類瓷器琳瑯滿目,蓮衣本來就對這個不感興趣,走著走著就走遠去了。 沿路房子不再精巧,街道上的百姓也穿戴平凡,倒叫蓮衣覺得更為自在,像是回了拐子巷一般。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北地遠離京城的緣故,這城里有許多的難民,她瞧著他們成群結隊靠墻根依偎在一起,分食著三兩個干硬的窩頭,覺得很是不忍,就自己掏錢給他們買了菜rou包子。 那些難民像是能從她打量自己的眼神里看出憐憫,因而在蓮衣走向包子鋪時便都半蹲著起了身,蓄勢待發,倒叫蓮衣感到有些后背發涼。 包子鋪的伙計正要替她將十幾個包子都包起來,蓮衣擺手,“不用包了,麻煩替我將包子都裝到那只匾里,那只匾我也買了,一共多少?” 伙計說了個數就去裝包子,他將一籠一籠的大包子倒到匾上,熱氣騰騰香氣撲鼻。蓮衣將銅錢留下,剛從他手里接過竹匾,轉身見那些難民已經都站在不遠處看著自己。 她吞咽了一下,朝他們走過去,“別搶啊,都是你們的,等我放下你們再拿,一人拿一個,不要多拿?!?/br> 但是話音剛落她就知道自己白說了,他們一擁而上,竹匾也被撞得脫了手,蓮衣連忙往邊上躲,還好沒被卷進去。 其實本來未必會弄得如此狼狽,只是那堆成小山的大包子放在眼前,對餓了許多天的難民來說實在是難以抵擋的誘惑。有上頓沒下頓,有人愿意將它們送給自己吃,第一反應自然是大快朵頤。 就是架勢太嚇人,就連丫鬟都站到了蓮衣身后去,也只有隨行而來的婆子還挽著蓮衣,像是相互扶持著矗立原地。 一位老者在那些難民當中顯得格外不同,他始終靠坐墻根,沒有動彈。 蓮衣留意到了他,雖然有些腳軟,但還是單獨為那老者買來包子,揣在懷里走到他跟前,“老人家,你吃這個吧?!?/br> 她以為這老者不去吃包子是因為腿腳不便,但走近了一看,瞧著似乎并沒有什么殘疾,甚至有條不紊,半點沒有餓極了的窘迫。 老者抬首,緩緩端詳起她,“多謝這位姑娘,敢問姑娘芳名?” 老者接過包子,并不急著吃,而是先問蓮衣的名字,蓮衣感覺甚好,微笑說:“我叫蓮衣,老人家你快吃吧?!彼龘乃怀?,等會兒叫人搶了去。 老者細嚼慢咽著吃了包子,又問:“姑娘不是本地人?” 蓮衣撒了一點小謊,“不是,我是來北平…游玩的?!?/br> 老者慢條斯理地問:“姑娘是哪里的人?聽口音像是江淮一帶?!?/br> 蓮衣答:“我就是那兒的,我是揚州江都人?!?/br> “那就快回江都吧,姑娘?!?/br> “為何?” “這兒不安全。我們都是從河西逃難來的,朝廷的西寧衛已經淪陷了,一路過來官倉都說沒糧,都運往陣地充糧餉去了,可憐我們這些窮苦百姓,只有一路逃難背井離鄉的份?!?/br> 蓮衣聽到這兒心驚不已,西寧衛她是知道的,就在蜀地往北不遠,再往下就是當年大渡河之戰的前線。難道西番蠻子又卷土重來了?可是他說的又是突厥,蓮衣糊涂了。 老者繼續說道:“今早京城來的軍隊已經進城了,聽說他們的人馬都歇在北平的衛所,帶了三十車糧草?!?/br> 蓮衣驚喜,“那可是來給百姓送糧食了?” 老者搖頭,“是北平就要打仗了。這幾日城里難民越來越多,你且看,要不了多久,即便戰勝,突厥退兵前北平也要先內.亂了?!?/br> 蓮衣心上“咯噔”一下,“內.亂?” 是啊,難民越來越多,官倉里卻沒有糧食,眼下城里還只是看著多了些外來人口,有善心的百姓也愿意稍加幫助,可等時間長了,人數多了,這些難民餓極了、凍極了、絕望極了,到最后會演變成如何的景象,蓮衣不敢去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