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畢竟玉琉在北國民間被奉若神明,原著中還有北國城池因此不戰自降,以沈元白的性子,自然要將這個“優勢”最大化。 而且滅一個國不是那么簡單的,民間定也會有支持金裕王的,沈元白若為了社稷穩定,或許會在北國隱患徹底消除后才將真相公之于眾。 這就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了,或許孟jiejie的夢境真的沒撐到那個時候....... 嬌嬌心中有數了,便繼續埋頭看信。 很快玉琉的后續安排也浮出了水面。 原來,玉琉從一開始就將目標放在了雍朝。 給南離國主送信和畫確實是她一手安排的,不過那只是為了麻痹金永王和金裕王,讓他們以為她如今已經心甘情愿為國、為他們謀劃而已。 畢竟勾魂牽神蠱來得那般“意外”,玉琉細想之后也猜到了南離國主的意圖,故而書信和畫送過去,必定如泥牛入海,是不會有回音的。 當時喬忠國還未打到城下,其實金永王已經想投降了,但是玉琉卻建議金永王再撐一撐,讓她先行將畫像和投降書送到雍朝。 玉琉給父兄的解釋是:她畢竟對當時的雍帝一無所知,勾魂蠱雖然厲害,卻不知能不能迷住一個帝王。 如今北國還在死撐,如果她先行送去投降書,為國籌謀至此,一個貌美、冷靜、聰慧有魄力的公主形象便立在雍帝心中了。 只有這般不斷在雍帝心中加碼,才能讓他對自己生出興趣,繼而答應和親。 這個理由成功說服了金永王和金裕王,最后確實也讓玉琉得逞了。 但其實,玉琉心中有更深的謀劃。 因為她被父兄欺凌,一直都處于被半囚禁的狀態,身邊根本沒有任何勢力和人馬。 她也想反抗,可當時的她沒有這個實力,也沒有底氣,連去南離尋蠱,都是向狄在英借的人。 但是此去雍朝,她有太多太多要布局的地方,所以必須要有一批對她死心塌地的人才行! 所以,玉琉故意拖延,不讓父兄將要投降的消息放出去,而是自己在眾人面前主動提出為國和親,而后親自登上城墻,在百姓面前說了一番長篇大論,字字都是家國大義。 就因為這番舉動,她身邊聚攏了數不清的愛國志士,周留、劉喜他們正是因此來到她身邊的。 他們對她有多忠心嗎? 不,他們忠于北國,他們只是被她的“家國大義”給騙過,成為了她復仇的棋子! 那一日,她站在城墻上,內心早已千瘡百孔,滿是復仇毀滅的戾氣,可是她表面光鮮亮麗,貴氣逼人! 城墻下,百姓落淚、跪地、高呼“公主千歲”,他們望著她,猶如仰望救世神明! 至此,她終于有了自己的人手,也為自己套上了光環! 嬌嬌看得呼吸急促,驚嘆不已。 除了早已知情的銀珠和柔姨,所有人至死都認為,玉琉為國為民,大義無私。 她當真是憑一己之力......戲耍了所有人啊。 玉琉后面在雍朝使的計策,嬌嬌都已知曉了,玉琉在信中也提到了,周伯他們將狄在英送進宮的那一次,是她此生與狄在英見的最后一面。 玉琉并未細寫當日的情形,這讓嬌嬌有些迷茫,是什么原因才導致后來狄在英偏離原著提前入宮,潛伏在小四身邊的呢? 嬌嬌想不通,便問了出來。 沈元白垂眸想了想,忽而開口:“或許是因為銀珠?!?/br> “銀珠?”嬌嬌有些意外,急忙追問。 沈元白也沒有隱瞞,他如實說道:“我看過母妃的信后,曾與銀珠聊過信上的內容,當時銀珠同我著重提起了狄在英?!?/br> 第488章 琉靈絕筆 沈元白的聲音很是低沉,與柴火燃燒的噼啪聲混在了一起。 嬌嬌離得近,聽得很是清楚,沈元白說: “銀珠道母妃去了雍朝后并不快活,雖然擺脫了那對畜牲,但是她心中仇恨難消,而且被雍宮中所有人針對,且心中要謀劃的太多,幾乎心力交瘁?!?/br> “那一次,周伯他們自作主張,將狄在英接進了宮,也是那一次,母妃才知道,狄在英為了追隨她來到雍朝,吃了無數的苦?!?/br> “他‘莫名’被王上囚禁,遭了不少酷刑,家中也因此受罰,多虧有忠仆和手下打點周旋,來了一出‘偷天換日’,這才讓他脫逃而出?!?/br> “母妃聽說此事后心如刀割,卻沒法同狄在英坦白,她不想讓狄在英知曉自己的不堪遭遇,也擔心狄在英沖動之下回北國為她復仇,那不過是螳臂當車罷了?!?/br> “母妃心中明明有大計,可那日還是越了界,同狄在英......” 沈元白話至此處,突然想起喬嬌嬌到底還是個孩子,便止住了話頭,囫圇帶過。 “銀珠說,她最是了解母妃,那一日與狄在英相會,令頹喪到瀕臨崩潰的母妃又燃起了斗志,銀珠知道,狄在英于母妃而言太過重要?!?/br> “狄在英出宮之時,不知情的金珠將狄在英劈頭蓋臉罵了一頓,她認為狄在英懦弱無能,當初不敢帶母妃遠走高飛,如今母妃心懷大義,他卻又來亂母妃的計劃?!?/br> “銀珠知曉其中內情,在金珠走后,也對狄在英說了一番話?!?/br> “銀珠說,她本不欲多嘴的,但是看著母妃像是‘活過來’一般,她實在不忍狄在英總是心懷愧疚?!?/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