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眾人凝神望去,這才發現白布原來是一塊巨大的往生幡,而此刻白幡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名字。 那是在這場疫疾中喪命的武定百姓、還有武定將士的名字。 此景一出,城下眾人憋了又憋,還是沒忍住慟哭出聲。 臘月三十是個好日子,他們不敢哭,擔心不吉利,又擔心擾了其他人的興頭。 可是他們是如此地想念,想念死去的親人。 除夕是團圓的日子,即便他們心知肚明如今大仇未報,但城中不少人其實已然決定在今晚結束性命,和家人團聚。 喬地義心中清楚,除夕于武定諸人而言,是大坎。 他腦子粗,沒什么細膩心思,費盡心思做成這往生幡,只是不舍大家就此放棄生志。 若此舉無用,想來有人當真心意已決...... 思緒至此,喬地義站在烈風中已然紅了眼眶。 他提起一口氣,正欲揚聲,忽而身后陽光沖破濃云,時隔半月,終于傾灑在了武定的城墻上。 暖意驟生、天光大亮,喬地義轉過頭去,原本準備好的長篇大論忽然就哽在了喉嚨口。 他看到陽光照在了往生幡上,將白幡染成了金色。 城下眾人呆呆看著這一幕,也忘了哭泣。 喬地義心頭大顫,忽而想起武定有招魂一說,當即對著往生幡高呼出聲: “諸位,你們走到光明處,我們來接你們回家了!” 呼—— 大風過,長幡飛揚。 陽光在這一刻徹底沖破陰霾,鋪灑在了滿城人的身上,恍若在回應喬地義的呼喚。 久違的溫暖照在身上,如此刺眼,刺得城下所有人眼淚直流。 “娘!回家吧!過除夕了!”有人顫呼出聲。 轉瞬間,無數聲音層疊而起,揚聲呼喚親人、摯愛之名。 回家吧,過除夕了。 今夜團圓后,便算是約定好了,下輩子還做一家人...... 武定城的所有人,都不會忘了定安元年的除夕。 那一日,雪停天霽,所有離去的親人,都回家了。 除夕夜,他們默契地忘了疫疾,所有人圍坐在杏林館外,生火開灶,連連吃掉了三日的儲糧。 他們不再掩藏悲傷,紛紛對著身邊人哭訴出聲,彼此擁抱寬慰,感同身受。 那一夜,他們似乎多了很多親人,互相取暖,流著淚跨過了子時,一同邁進了定安二年。 “我明日還去敲你家門,你可不能說死就死啊?!?/br> “好,我說話算話,定好好活著?!?/br> “這rou真好吃啊,是我家那小兔崽子最愛吃的?!?/br> “那你要替他多吃些,明年還吃!” ....... 喬地義坐在一旁,也大口吃著rou。 蕭千月歪在他肩膀上,一邊擦眼淚一邊直發笑。 太苦了...... 但所有人都在苦中作樂。 也不知道是不是錯覺,蕭千月仿佛瞧見每個人都在發光,他們如此不屈不撓,平凡中藏著大義,是她見過最偉大的一群人。 “尋著了!尋著了!” 一道近乎癲狂的呼喊聲忽然響起。 眾人大驚,紛紛扭頭看去,只見一人蓬頭垢面、白發蒼蒼,從杏林館中踉蹌而出,忽而高舉雙手,聲聲疾呼。 “鄒太醫!” 喬地義和蕭千月認出來人,一臉震驚地迎上前去。 “鄒太醫,您......您這是......” 鄒太醫猛地攥緊喬地義的手臂,顫抖著聲音叫道:“那死羊的胃脘里有鼠糞!有鼠糞!老夫找著了!” 喬地義先是怔然,而后大喜! 疫疾根源找到了?這......這是不是就意味著,很快就能得出對癥疫方了? 然而還沒等喬地義問出口,鄒太醫又急急進了杏林館,嘴里念叨著:“查!還得再查查!” 喬地義瞧著鄒太醫步履匆忙的模樣,緩緩扭頭,忽然對著蕭千月咧嘴一笑。 這消息實在來得太及時了! 他舉目四顧,所有人皆呆怔怔望著鄒太醫的背影,方才眾人還大哭大笑,此刻卻只是靜默地流著淚。 因為,他們終于看到了希望....... 喬忠國沒有參與這場除夕宴,他和“莫名”痊愈的任崇一同登上了北城門。 寒風凜凜,頭頂上往生幡還在呼呼地蕩著,遠處是奔騰的武定河。 兩位將領站在城頭,肩上的擔子重逾千斤,卻依舊挺拔堅定。 半晌,喬忠國忽然沉聲慨嘆道:“任將軍,你說這滾滾逝去的武定河水里,藏了多少眼淚啊?!?/br> “此疫結束后,我想在武定河旁立個碑?!?/br> “武定百姓和將士的大義與堅守,不能隨河水流逝被忘記,世人更不能忘,武定以一城之力,將如此可怕的疫疾死死攔在了城內?!?/br> “武定城外的山河無恙,是他們用血淚換來的啊......” 任崇聞言瞬間就紅了眼眶,重重點了頭。 河水奔流向前,二人沉默而立,臘月三十的好光景,他們也想到了遠方為他們擔驚受怕的家人。 他們,可還好? ———— 京城喬家。 少了喬忠國和喬地義,即便飯桌上有嬌嬌和明沛的孩童之音,也覺空落落得很。 自北行隊伍出發后,嬌嬌便央著小四帶她去了幾次慈濟局,如今沈元景正忙著合并慈濟局和救濟院,嬌嬌也想看看有沒有能幫上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