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正當朝廷打算下狠手的時候,一道正義的佛光橫空出世,幫年家解決了流言的問題。 第243章 交換 有佛門弟子自發的為朝廷說好話,這自然是好事。 不過等這事傳到宮里頭,年世蘭知道后,不禁心生好奇,哪里來的佛門弟子,怎么突然冒出來,開導這些受流言侵擾的百姓。 雖然只是一個出家人,但是能說出這些有利于穩定社稷的話,可是另有目的? 原本還想下重手處理這些傳教士,切斷流言的年熙,現在他還沒來得及出手,流言的情況也無形中消散的差不多了。 年熙立即轉換方向,令人去查那位佛門弟子的是誰,想看他背后是否有人,從中推波助瀾。 等查到之后,年熙看到傳回來的信件上面,那個有些熟悉的名字,年熙沒有遲疑,立即就來慈寧宮,將信件交給年世蘭。 慈寧宮被年世蘭按著自己的喜好,添置的雍容氣派,但是多少還是受了先帝的影響,有些地方化繁為簡,整體看上去,富麗中又不失典雅。 穿著一身雀藍色金邊水草紋氅衣的年世蘭,頭上簡單的盤著發髻,上面戴著她最喜歡的點翠鈿子。 看著信紙上的名字,年世蘭的長眉輕輕皺起,口中疑惑的念道:“慧靈大師?” 這不是當初年家安排進宮,但是后來被祺貴人給霍霍了的那個大師嗎? 年熙回道:“是,自從他被惠普大師換出宮后,他就一直躲在外地,沒有回京。 這次聽到那些傳教士拿朝堂上的事做噱頭之后,也不知怎的,就開始自發組織起,在傳教士傳過教義的地方,給那些當地的百姓講佛學。 但是與傳教士不同,慧靈大師,在講完佛學之后,又傳遞出的一些思想,都是有利于社稷穩定的?!?/br> 年世蘭看著紙張上寫的,慧靈大師傳的一些言論。 【當今天子乃是天定之人,能不打仗而順利繼位是萬民之福。 先帝也是賢德之人,力排眾議,為大家挑了一位好皇上……】 這些都是有利于皇權統治的好話,他一個出家之人,原本先帝當年看在他也是受害者的份上,就沒有追究他。 怎么現在看到先帝沒了,慧靈大師就開始敢出來冒頭了? 年世蘭心有不解,掃了幾眼后,將信紙放在桌子上,悠悠問道:“慧靈大師說的,可是比那些傳教士有說服力?” “到底佛教在咱們這兒盛傳多年,底下的百姓還是更偏信這個的?!?/br> 想到流言的事也算是暫時的控制住了,年世蘭神情一松,不由玩笑道:“不是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嗎?如今看來,也不盡然都是這樣?!?/br> 年熙卻道:“他們敢說這些不利于社稷穩固的言論,那咱們這里注定是容不下這些的,早晚會將其清除。 況且底下的百姓也都不是糊涂的,這些年又設身處地的,都感受到新政實施下去的好處,也不會盡信那些無稽之言?!?/br> 年世蘭想了想,開口建議道:“他們是流動著進行傳播,聽皇后說,她猜想海上運輸日漸發展,今后過來的還不少,要是都殺了也不像回事。 堵不如疏通,不如找個地方,讓他們集中過去,到時候也方便統一管理,傳輸的言論也能及時的管控?!?/br> 年熙點頭道:“姑母考慮的是,等回頭和張大人商量一下,擬個章程出來,管束他們?!?/br> 年世蘭又想著前些日子和皇后的談話,又進一步說道:“雖然咱們現在國力強盛,但是切不可坐井觀天、固步自封。 等將那些外來的傳教士都集中起來之后,你也派個人過去問問,他們的國家現在都有哪些優秀的技術,要是有用的咱們也都可以引用過來?!?/br> 這正好和年熙想到一塊去了。 “是,姑母。 皇后之前就和侄兒提過這個,但是侄兒還沒有來得及實施,結果就鬧出了流言這個事。 皇后還說,要在引進技術的同時,也要看好咱們當家技術,不可外流?!?/br> 年世蘭贊同道:“皇后這個考慮的很到位,雖然老規矩說后宮不可干政,但是到底你們夫妻一體,有事還是要和皇后好好溝通,切莫因為小事鬧出誤會?!?/br> 年熙卻是突然想到了什么,略顯含蓄的笑道:“姑母考慮的是,不過接下來的一年,侄兒卻是不能太麻煩皇后?!?/br> 年世蘭有些意外的看著年熙,年熙和皇后的感情很好,年熙也不像是迂腐之人,怎么就不愿意拿朝堂大事和皇后交流呢。 年熙連忙笑著解釋道:“前幾天,太醫來給皇后把平安脈,說皇后已經有孕快兩個月了?!?/br> 宮里頭的孩子,未滿三個月,一般是不向外公布的,這個年世蘭自然很快就明白過來,并且眼角眉梢都帶著驚喜道:“這可真是太好了?!?/br> 不過隨即話鋒一轉,便開始交代年熙道:“女人生孩子可是大事,這段時間可要好好的哄著讓著,到來年添上一個小公主,你們也算兒女成雙,人生圓滿了?!?/br> 年熙卻想著前朝那些勸他選秀的大臣,私心想著,這胎兒還是個皇子好了,公主可以緩緩再生。 年熙并非是看中重兒子輕視女兒之人,但是考慮到他和皇后膝下的皇子多了,那些大臣也不會以綿延子嗣為借口,讓他給后宮添人。 一天天的,他們自己家小妾正妻鬧的不可開交,還非得看他的后宮也烏煙瘴氣的,他們才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