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頁
周爺爺似乎很得意從自家處變不驚的孫子臉上露出如此情緒化的表情。 他把葉子煙卷起, 點燃后吧嗒吧嗒地吸了一口,然后才繼續道:“呵呵呵,你們這些小娃兒是不曉得,莫看我們榕樹村現在又小又偏不起眼, 但其實有差不多三百年的歷史了,也算是個古村了?!?/br> ☆★☆★ 隨著周爺爺的娓娓道來, 周楊也明白了榕樹村和祭祀的來龍去脈。 在三百年前, 當時種花大地可不像現在這樣國土統一, 而是除了中原大國外, 周邊還有許多零零散散的小國勢力。 而榕樹村在那個時候還不叫榕樹村, 也不是個村子,是一個相當繁華的邊關小鎮,屬于某個西南小國。 當時鎮守邊關小鎮的是一個將門世家, 從跟隨君王開國的太爺爺起那輩就是虎將。 然而類似于現在“富貴傳家,不過三代”的情況,為國為民的大將軍的子孫后代卻是個不爭氣的。 不僅小時候就是個紈绔子弟,在家里男丁面對外來敵軍相繼犧牲,被迫上戰場后,竟然為了小命和榮華富貴,直接通敵叛國了! 最終也導致了那個西南小國的覆滅。 但是那個通敵賣國的小將軍也沒有好下場,在西南小國滅國之前,他的罪惡行徑就被揭發,然后被當權者和憤怒的群眾抓住并處以極刑——據說因為群情激奮,所以他死得很慘。 當然,對這種通敵叛國的敗類,哪怕是千刀萬剮也不足惜的。 然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死得太慘,這小將軍活著的時候沒血性沒膽氣,死了之后卻入了魔,開始作祟害人。 很快,小鎮就開始不明不白地失蹤、死人。 這兒一度變成了個鬼鎮。 “鬼鎮?”周楊詫異地重復了一遍,正想說封建迷信要不得,但是想到黃大、想到狐三、想到大野豬妖一家子…… Emm,好叭,他根本沒有立場說別人。 【突然心虛.jpg】 而且,想想妖怪們動輒就百年以上的壽命,三百年前這片土地上會有魑魅魍魎、妖魔鬼怪,似乎也不是不能不可能出現的情況? 不過……入魔…… 周楊想,如果那個小將軍真的生前是個沒擔當的,為什么死后反而能變成禍害一方的魔頭? 周楊沒接觸過太多,但是從黃大仙和大野豬妖他們那兒所見所聞,越是掌握大力量的,心性和意志力都遠超常人。 能讓整個鎮子都陷入死亡的陰影,生前也不應該是懦弱無能之輩呀? 周爺爺也知道如今國家說的不許搞封建迷信,但他活了這么一輩子,覺得世界上還是有很多科學無法解釋的事情的。 只不過他明白孫子這種學科學、講科學的大學生是不喜歡聽這個調調的,所以他也沒有繼續扯遠了,將剩下的都一口氣說了出來。 況且因為時間的流逝,他這邊能記得到的也不多了。 從自家爺爺的敘述中,周楊了解到,從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說法,那個時候因為鬧鬼死人的事情,老百姓都人心惶惶不可終日。 幸好沒多久那個時候西南小國的朝廷還在,哪怕是在面臨外來的強敵入侵,也緊急派來了大祭司解決這個情況。 大祭司請來了山神坐鎮,而山神搬來三座山,和原來的那座山一起,分別占據東南西北四個方位,然后作法鎮壓了作祟的魔頭。 周楊不受控制地思維又飄到衛戈那兒,他記得大野豬妖和黃大他們都喊他“小魔頭”來著。 不過,一個只是巧合而已吧? “魔頭解決了,老百姓還是要正常生活??!這四座山擋在這兒,人都出不去了,那不得被困死嗎?” 種花家人安土重遷的思想,再加上那個時候的交通不便,讓不少百姓還是決定留在這個地方繼續繁衍生息。 “于是山神移走了其中一座山,但這樣就影響了鎮壓魔靈的效果,所以大祭司要小鎮的百姓每隔七年,就要在被挪走的那座山所造成的缺口那兒祭祀,以幫助山神繼續鎮壓惡鬼……” 周楊跟聽玄幻故事似的,而且根據周爺爺的敘述:“爺爺,你說的缺口處,不會就是村口大榕樹那兒吧?” 周爺爺給了他一個“聰明”的眼神,把葉子煙斗湊近嘴里咂吧了兩口:“逗是,想不到噶?咱們村子的大榕樹都有差不多三百多歲嘍?!?/br> 老爺子話鋒一轉:“根據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規矩,祭祀是有要求的——因為那小將軍的魔靈特別的窮兇極惡,而小娃兒和女人陽氣不夠重,所以他們都是不能參加的。不僅不能參加,祭祀那天晚上女人和小孩兒都必須待在屋里不許出去,就怕撞到什么不干凈的東西?!?/br> 在早些年的時候,基本上都是全村參與的,但后來這些年他們大多數都外出打工了,所以參加祭祀的人就越來越少了。 而按照村里的規矩,不參加祭祀的也不會被告知相關內容。 以前周楊在外面讀大學,家里人也以為他會在外面工作、定居,所以周父他們就沒有給他說過。 “那能不能選擇不去?” 周楊總覺得那個什么祭祀給他一種不太好的感覺。 周楊話音剛落就被周爺爺橫了一眼:“這說的啥子話!有機會要去肯定去嗦!” ☆★☆★ 祭祀是十月十日——不是新歷而是農歷——正好就在下旬的時候,差不多還有半個多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