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那衛知青走的時候信誓旦旦說等那邊穩定下來了就把妻子接過去,但是一直從夏天等到快要過年了,那邊都杳無音信。 這樣的情況,在那個年代,這樣的事情并不少見。 最讓人揪心的是,那個時候農村認為擺酒了就是兩口子了,并沒有扯證的想法。 然后七順爺爺在抽了幾宿煙之后,就打算給女兒重新說門親事——他們也不求上門女婿了,就算是鰥夫也行。 然而李敏卻不聲不響地就追了出去,大概兩年后才失魂落魄地回來,而回來的時候面色蒼白,懷里抱著一個尚在襁褓的嬰兒。 這在村子里可是引起了軒然大(波)! 雖然李敏堅定的說這是姓衛的那知青的兒子,可是瞧著她只身回來,之后也沒有那知青的消息,村民們心里早就各種想法嘀咕開了。 七順爺爺自然也聽到了這些流言的,他覺得憤怒的同時也無力極了。 因為女兒懷孕是事實,而她的男人沒回來也是事實,且還是時隔一年才懷孕回來,誰也不知道到底這一年里發生了什么事,肚子里那個孩子……到底是不是姓衛的,就算是,那衛知青沒回來,對女兒來說也是極為不利的。 七順爺爺夫妻倆也去問過女兒,可是女兒卻除了死咬肚子里的孩子是衛知青的外什么都不肯說,再多問幾句就嚶嚶嚶地哭,可把夫妻倆弄得又氣又心疼。 得,既然是那負心漢的,七順爺爺就想去找那負心漢算賬,他花了不少時間終于打聽到了衛知青如今的地址。 可是在輾轉找到那家伙的時候卻發現人家早就傍上了一個有錢的寡婦,那寡婦有一個兒子,他上趕著當后爹,還當得有滋有味的。 見到七順爺爺這個前老丈人之后,衛知青在最初的心慌之后就冒出了狠意——也沒要人命,但是卻花錢找了一撥混混兒將李七順的腿給打斷了,并威脅道如果再來找他的話就不只是一條腿那么簡單了。 七順爺爺老實巴交、與人為善了一輩子,何曾遇到過這樣忘恩負義的人渣? 更何況,他是想為自己的女兒討個公道,可若是自己把命丟了,那老婆女兒以及剛出生的外孫可該怎么辦? 一瘸一拐回來的七順爺爺讓李敏的心里刻下了濃重的陰影,再加上村子里的流言蜚語,在兒子上小學之后,李敏就再次離開了村子。 其他人都以為她是外出打工,誰知道她這回卻一去不復返。 當初和她一起出去打工的同村人說,她們在到了廣東那邊之后,李敏給她留了一封告別信就分道揚鑣了,攔都攔不住,之后就沒有再聯系不上了。 村子里的人有的說李敏去做“小姐”惹上事了,也有的說李敏在外面重新找了男人,更有甚者說李敏已經死了……而不管哪種說法,李敏都再也沒有回來過,也再也沒有她的消息了。 這么些年來,只有七順爺爺老倆口和外孫相依為命。 而七順婆婆自從女兒出事之后身體就一直不好,后來因為村子里的流言更是氣得心肺出了毛病,這兩年情況更加嚴重,干不得重活,還要隔三差五地看病吃藥。 于是這個本來就窮苦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好不容易這回周楊回村子里,因為他要租賃的土地有好幾畝都是原屬于七順爺爺的。 本來會給這個窮困的家庭緩解點兒壓力,誰知道,卻被人橫插了一腳——這個多事鬼,就是倒在地上的另一個人——李老幺。 ☆★☆★ 作為事件的另一位當事人,李老幺此時正躺在地上,蜷縮得像是個蝦子,也不管身上那件滿是污漬的背心又沾滿了地上的泥土,“哎喲哎喲打死人了”嚎個不停。 榕樹村村民們窮是窮,思想可能不不開化,有自己的小心思,卻也比較安守本分,只出了李老幺——提起他,榕樹村人無不搖頭嘆息。 李老幺原名李富,還有個哥哥,叫李財,從名字上來說,就可以看出當爹媽的對他們給予了多少的厚望。 只可惜,愿望是美好的,現實卻是殘酷的。 李財和其父母在那個動蕩不安的年代里死去,只留下李富一個。 生長在榕樹村,自然是富不到哪兒去的,再加上他成天不干正事兒,村民們也不喜歡他,不愿意正兒八經的喊他大名,更習慣喊他李老幺。 李老幺能在那個動蕩的年代活下來,不是因為他的運氣好,而是因為在家里他就是被寵著的老幺。 在家里人都活著的時候,他都是個只管吃不做事兒、磨洋工的,只不過那個時候他有家里長輩給養著,所以雖然不喜李老幺的懶惰,卻也想著別人家的事所以并不在意。 一直到他父母和哥哥去世之后,情況的嚴重性才加劇。 沒有依靠的李老幺根本沒想著自立自強,干脆就放任自流——如果之前只是一個好吃懶做的閑漢的話,那之后就成了個真二流子。 他自己雖然也種地,可是懶懶散散的雜草比秧苗都要高,自己一個人吃飽都成問題。 所以他今天偷幾根紅薯,明天又去順幾根玉米,后天又去挖一棵白菜…… 買不起rou,那就去東家偷一只雞,去西家頭兩根香腸…… 當然,村子就這么大,大家都認識,李老幺的所作所為不可能瞞得過村民們,所以他也是沒少挨揍——村民們對于公安和律法是敬畏的,但是長期以來的生活讓他們更習慣用自家村里的一套方式去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