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節
書迷正在閱讀:老鳳凰家有個病秧子、心動欲燃、偏執太子白月光帶球跑了、男主白月光回來后我被趕出豪門[穿書]、孤城 (高H 1vs1 )、四季予你、小甜甜(H)、人類最好的炮友、慵檢點(兄妹,現言有h)、我真的只是個普通人
那幾個師爺相互看了一眼,其中有個還朝覃王使眼色,覃王視若無睹,“你們幾個也跟著進來,聞大人要問什么話,一定要詳盡回答?!?/br> 幾人只得低頭應道:“是,聞大人,請——” “殿下且慢!”聞若青把幾人的動作看在眼里,不動聲色道,“我就不進去看了,想來書房起火,不外是失手跌了燈燭之類的,火既已撲滅,看樣子殿下損失也不算大,下官這就告辭了,殿下請——” “蒼榆真不進去看看?”覃王有點意外。 聞若青笑道:“不進去了,小小意外而已,以后多加小心便是。殿下早些歇息?!?/br> 他告辭而去,覃王原地站了一會兒,臉色有點陰。 他身邊一個幕僚道:“這聞若青還算有點眼色?!?/br> 覃王一記眼風射過去,寒聲道:“你當他真不想進去看?不過權衡之下放棄罷了。你們幾個辦事也越來越不小心了,失火引來了兵馬司不說,還在他面前擠眉弄眼的,不是此地無銀三百兩是什么?他真要拼著進去,本王還能攔著不成?” 幾個人大氣也不敢出。 覃王發了一通火,一個幕僚等他怒火稍息,才道:“這聞若青,杵在中城兵馬司指揮使的職位上,咱們行事還真不方便?!?/br> 另一人道:“誰說不是?別看他這個官小,但這京都中城內發生的事,哪件不在他眼皮子底下?” 覃王看了兩人一眼,沒說話。 聞若青領著兵馬司的人撤走了,回去的路上,交代底下的一個吏目:“如今天氣漸冷,咱們管轄范圍內,幾位貴人府上都燒了地龍,你們在這幾處周圍巡邏的時候多注意著?!?/br> 那吏目應了,領著衛兵回了兵馬司。 地龍是在屋子地板下的地底下打通了火道,這些管道如盤腸一般蜿蜒貫通于地下各處,最后匯集到入口的火膛之處,火膛口一般會設在廚房,由專人在灶口統一燒火,熱氣便能通過四面八方的管道遍及地面,達到驅寒的效果。 當然,這種取暖方式不是誰家都用得起的,尋常百姓更是想都不敢想。 燒了地龍,屋里的空氣自然就很干燥,一般屋子里面不會再燒碳火盆,點燈也要用上燈罩,否則稍不注意就很容易引燃,他剛見書房外頭拎出來兩個焦黑的碳火盆子,看來書房這處的地龍沒開。 他前幾日以實施火禁之名,讓人去幾個王府檢查過地下的火道管子,知道覃王府這處書房和一個客院的管道是連在一起的,共用了一個火膛口,既是沒開,估計是客院里的某些客人不習慣地龍的干燥氣旺,京都的這點子冷天,在人家眼中根本就不是事兒。 前陣子五哥給他來信,說是故意放了那邊過來的幾個細作,沿途盯著,發現他們來了京都,看來那邊也是著急了。 第085章 攻心 嘴皮子動起來,可別…… 聞竣問他主子:“六爺, 咱們回府么?” 聞若青思忖片刻,“什么時辰了?” “快到亥時了?!?/br> “北邊城門,今兒是誰守?” 聞竣想了想, “應該就是薛聰?!?/br> “好, 你跟我去衙門換身衣服,咱們去蕭山大營找四哥?!?/br> 聞若青剛進衙門, 就見內堂角落里坐了個俊眉舒眼的黑衣青年, 見人自帶三分笑意,不是他四哥又是誰? 聞若青大喜,“四哥怎么來了?我正想去營里找你, 還好回來了一趟, 不然就錯過了?!?/br> 聞若翡笑道:“今兒平寧侯差我進城辦點事, 我聽說覃王府失了火, 就趕快來你們衙門看熱鬧?!?/br> 聞若青想了想, “擇日不如撞日, 四哥,要不咱們這會兒去找沈尚書?” “正有此意?!?/br> 聞若青便引他去自己的休息室, 也換了一身黑衣, 隨口問他:“四哥回了家沒有?” 聞若翡笑意怡人, “自是回去過一趟?!?/br> 開玩笑,他夫人耳提面授, 他才特地趕在今天尋了個幫平寧侯辦事的借口,提前辦完事后溜回家,為他那不知還在天上哪地方飄著的兒子趕著努力了幾回, 哎,不可說不可道,這種日子也不知何時才是個頭! 兩兄弟商量了幾句, 出了兵馬司,帶著聞竣往沈宜宣家中趕去。 細雨已住,夜深霜重,沈宜宣的書房外燈稀人靜,室內燈火如豆,在窗紙上剪出一道清瘦的影子。 三人悄無聲息自墻頭落下,門口守著的兩個侍從還未反應過來,就被聞竣一手一個,分別在腦門上拍了一巴掌,挾在肋下拖走了。 聞若翡和聞若青推門進屋。 沈宜宣聽見動靜,轉頭看了一眼,臉色驟變。 “兩位夜闖鄙府,不知有何貴干?” 他放下手中湖筆,神色不善地問。 聞若翡笑著上前行了一禮,“沈大人真是不辭辛勞,這么晚了還沒休息,我兄弟二人今夜來此,確是有些話想與沈大人好生聊一聊?!?/br> 沈宜宣面色鐵青,哼了一聲,收了案上的文書。 “我跟你們聞家,沒什么好聊的?!?/br> 聞若翡與聞若青對看一眼,撩了衣裳下擺,并肩往沈宜宣面前一跪。 沈宜宣吃了一驚,隨即沉了臉道:“二位什么意思?沈某可擔不起?!?/br> “沈大人!”聞若翡誠懇道,“我二人這一跪,沒別的意思。當年三叔帳前斬下令尊首級,雖是軍紀如鐵不得不斬,然而法理之外,亦有人情,令尊當年不聽號令私自離營,確是有不得已的隱情,我二人在此,特代三叔,代聞家,代燕云軍,向沈大人賠罪,還望沈大人多多諒解!” 沈宜宣心頭一縮,指尖微微發抖,盯著那兩人。 他目光中含著痛苦、惱恨和警惕諸多情緒,半晌,方才平靜了一下心緒,微瞇了眼,厲聲道:“怎么?你們探得了我的身世,這便來要挾我了?說吧,想要我替你們干什么事?” 沈宜宣之父蕭玉,三十年前曾是燕云軍中一名頗受重用的軍官,當年聞三老爺聞存浩從西北大營領兵出征燕回山,大軍出動之前,蕭玉卻因當時隨軍的夫人難產,跑回去見了生命垂危的妻子最后一面。 他自知誤了時辰,打馬趕上大軍,心灰意冷之下向主帥自請軍法處置,聞存浩為正軍紀,不得已在大軍帳前斬下了他的頭顱。 蕭玉的家人因此而受到牽連,聞存浩暗中令人幫忙,把蕭玉遠在京都的長子蕭慎送出京都,但在途中蕭慎偷偷出走,再也尋不到蹤跡。 他后來改名換姓,以湖北恩施沈家的嫡子之名參加科考,二十五歲便中了當科榜眼,之后平步青云,三十九歲上官拜戶部尚書,很得皇帝重用。 只是,若是他的身世被揭開,這身官服還能不能穿在身上,那就說不一定了。 聞若翡前陣子令人細細追查了沈宜宣的來歷,這才得知他便是當年的蕭慎。 聞家兩兄弟行完大禮,聞若青抬首道:“沈大人放心,此事我們絕不會對外透露,我與四哥深夜來此,只是想與沈大人商量一下西北的戰事?!?/br> “商量?有什么好商量的?你們燕云軍負責守好邊疆,沈某只負責軍餉糧草,打仗的事我不懂,也不想干涉?!?/br> 沈宜宣嘴唇緊抿,語氣中帶了幾分嘲諷,“你們放心,該撥給燕云軍的軍餉,我一個子兒也不會少,兩位大可不必如此要挾沈某?!?/br> “大人誤會了!”聞若青笑道,“我們此來并非為了軍餉之事,大人為官清正,剛直不阿,絕不會因私怨而誤了公事,我們豈會不知?” 他頓了頓,繼續道:“只是如今邊關局勢如何,沈大人也很清楚,十萬屯田軍已進駐邊境,若是阿都沁遲遲不開戰,邊境線上二十萬大軍,千鈞重負,多一日便浪費一日的軍需糧草,可若是圣上下旨撤回屯田軍,邊境軍秩序尚未恢復之時,一旦阿都沁來攻,形勢便危也!” 燭火映在沈宜宣面上,明明暗暗,襯得他臉上神色喜怒難辨。 他沉默良久,臉色緩了緩,徐徐道:“沈某何嘗不明白?只是阿都沁不開戰,沈某也沒有辦法,誰讓定國公當日自己當堂立下軍令狀?軍令狀又豈是兒戲?你們想要開戰,撕毀軍令狀,即便圣上不追究,沈某不追究,那其他人呢?其他人會這般輕易放過你們聞家?” 他停了停,才又冷笑道:“當日定國公立軍令狀之時,沈某只是就事論事,并未逼他,如今造成這個局面,怪得了誰?” 聞若青正色道:“燕云軍內部浪費成風,的確是聞家管理松懈,治下無方,我們從來也沒怪過沈大人,再說要不是沈大人這么一激,我爹還下不了決心狠狠整治燕云軍,說起來,還得感謝沈大人才是?!?/br> 他這么鄭重其事,且態度誠懇,沈宜宣也就不好再說什么,只哼了一聲。 這時聞若翡閑閑笑道:“看來沈大人對局勢看得很明白,不瞞大人,我二人今夜便是想讓大人幫我們一個忙,當然,這個忙,不是幫我們聞家,而是幫邊境線上困頓的二十萬燕云軍,更是幫圣上,幫我們大璟的江山!” 沈宜宣默然不語。 聞若翡再道:“大伯當日立下軍令狀,的確是性急魯莽了一些,但如今有人拿著這個做文章,卻是他無論如何都預料不到的?!?/br> “沈大人,您是問心無愧,”他繼續說,“可另外的人卻是別有用心,想來他當日一定很感謝沈大人助了他一臂之力,也認定了沈大人想看著燕云軍倒臺,因此這個忙,還非得沈大人來幫不可,不能假手他人?!?/br> 沈宜宣端起桌上冷透的茶喝了一口,沒說話。 西北落到目前這個局面,也是他不愿看到的,人力物力的壓力像巨石一般讓人喘不過氣來,他抱怨歸抱怨,但也知道真要撤回屯田軍,的確又欠妥當。 可這般硬著頭皮死撐,也不知能堅持多少時日。 沈宜宣心中明白,這事不只聞家著急,朝中個別清醒的大臣著急,就連圣上也在著急,只是定國公當時定下的軍令狀,誰也不好出面去打破,若是隨隨便便就撤了軍令狀,今后還有誰把這個當回事? 他心中其實有些微的后悔,當初不該如此咄咄逼人,被人當搶使。 “你們要我做什么?”沈宜宣沉吟半晌,問道。 “我們想請您跟覃王私下透露,就說您已上奏陛下,懇請撤回十萬屯田軍,”聞若翡眼睛眨也不眨地盯著他,“并且讓他以為圣上已經準了您的奏請,秘密下旨撤回屯田軍,只是怕走漏了風聲,被阿都沁得知,這才秘而不宣?!?/br> 沈宜宣愣了一愣,冷笑出聲。 “怎么?你們想讓我假傳圣旨?” 聞若翡笑容可掬,“哪是假傳呢?沈大人難道不清楚,此等局面維持下去,屯田軍被撤回,不過是早晚的事,我們不過是想讓某些人以為,這個日子提前了一些而已?!?/br> “好個以為!”沈宜宣目色沉厲,氣得指尖都在發抖,“你們可真是膽大妄為,這種主意都能想得出!沈某為何要冒著欺君罔上的罪名,來替你們做這事?” 聞若翡和聞若青沉默不語。 沈宜宣瞧著這兩人面上一副篤定的神情,真是又氣又不甘心。 有點想答應是怎么回事?但是又實在不想讓聞家這倆臭小子得逞。 “話怎么說得模棱兩可,意思明顯但又讓人抓不到證據,那就是沈大人的事了,”聞若翡半晌笑道,“沈大人聰穎善辯,想必這對您來說不是什么難事?!?/br> 沈宜宣沉著臉沒說話。 聞若翡又道:“其實沈大人只需稍稍露點口風就行,最好能引得那人自己往那方面去想?!?/br> 沈宜宣氣得想吐血,“不如你教教我怎么說?” “在下哪敢?”聞若翡趕快道,“這么說大人是答應了?” 一不小心被他繞進去了,沈宜宣一口氣堵在胸口,哼了一聲,沒說是,也沒說不是。 那兩人對看一眼。 聞若青上前,拿過書桌上的筆,在紙上寫了幾個名字。 他這種自來熟的行為,讓沈宜宣胸口更是堵了一口氣,正想發火,聞若青已將紙遞了過來。 沈宜宣瞄了一眼,皺眉道:“什么意思?” “這幾個運糧官五六日前往西北大營交付了第一批糧草,”聞若青道,“經過查驗,他們交付的糧草有問題?!?/br> “怎么可能?”沈宜宣冷笑,“運出去的糧草都經戶部官員再三查驗過方才放行,要栽贓也不是這么個栽贓法?!?/br> “糧草的確有問題,”聞若青面色沉靜,“他們運來的糧草中發霉腐爛的不在少數,只是藏得很好,被查出后才說是沿途連日陰雨所致,但既是戶部指派的運糧官,事先自然要做好防雨的準備,這種說法站不住腳,沈大人應該很清楚?!?/br> “我怎么沒收到消息?”沈宜宣不相信。 “您沒收到消息,是因為我五哥下令接了那幾批糧草,您若不信,大可以去問問這幾個運糧官,讓他們把當時的交驗文書給您看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