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張一緋被他給噎住了。 宗禎跟說真的似的,對仁宗道:“父皇,要不我給舅舅們賞座宅子吧?是母后當年住過的宅子之一,母后一直極愛的,就在城外不遠處。我瞧著如今舅舅們住的地方,許久沒人住,怕是風水也不好,賣了算了,換個小些的地方住,那處也清靜,還能沾沾母后的福氣,方便幾位表哥、表弟安下心來讀書,我可還盼著表哥表弟們金榜題名呢,這也是母后的心愿?!?/br> 仁宗皇帝覺得兒子說得很有道理,差點就要應下,張一緋嚇得趕緊說不敢擅用皇后娘娘的宅子,開玩笑,他們如今的張府,也是京里數得著的名居!再者,家里那幫小子,讀的哪門子的書??! 張一緋本還打算再賣賣慘,抬頭看到太子外甥那不茍言笑而又冷峻的眉眼,再不敢說,最后灰溜溜地走了。 宗禎心中冷笑,卻知道他們還會再來求父皇。 仁宗又感慨幾句,跟他求證道:“聽說你打算暫緩秦姑娘進宮一事?” “是,她嬸娘剛過世,聽聞她嬸娘與她關系極好,便叫她在家守孝守足一年再說吧?!?/br> “也好。只是——”仁宗看他,“父皇是覺著,宮中總要有個女子,平常宮中事宜,總要有人露面,否則又要等一年,又得你meimei進宮來,要么你提一提你宮中那位良娣的位份?” 不知怎的,宗禎眼前飄過姬昭和周良娣那夜焰火下說笑的場景,他的面色瞬時變得不太好看,仁宗皇帝看得有些怔愣,宗禎回過神,索性就道:“父皇,要么,直接就指個太子妃進宮吧?!?/br> 仁宗怔愣過后,反倒是大喜:“你已有意中人?” “不是什么意中人,只是兒子覺得她很合適?!?/br> “是誰?!”仁宗非常好奇。 “晚些時候告訴父皇?!?/br> 仁宗朗笑出聲:“還給父皇瞞上了,好,好!父皇就等著!你可要早些告訴父皇,父皇這里有許多東西要賞下去呢,都是你娘親當年給你們兄妹準備的,你meimei那份已經給出去,倒是你啊……父皇也希望你跟你meimei似的有個可心人,駙馬是個好孩子啊……” 仁宗說著說著,又說到駙馬身上,他是真覺得駙馬好,又可惜:“只是他們倆成婚已將有一年,祾兒竟連個好消息也沒有,唉,不過也好,祾兒還小呢,太早懷孩子不安全,你娘親當年就是生了你,落下病根,唉……” 宗禎將他一通安慰,才回自己的東宮。 路上,他再想到父皇可惜的那些事,距離上次在山上也有好些日子了,據他觀察,大概每個月,姬昭會在公主府留宿最少四次,難道現在兩人還沒圓房? 心中再冒出一個奇怪的念頭——若是一直不圓房那就好了。 宗禎頓在原地,想了想,又暗自搖頭,他為何會有這樣的心思?或者,他只是在心疼meimei吧?畢竟meimei有心上人,是被他與父親逼著跟姬昭成親,再者女人生孩子太過不易。 對,是這樣,他又暗暗點頭。 看得跟在一旁的保慶與程深兩人納悶不已。 回到東宮,「收」到姬昭的信,太子殿下的臉色十分好看,他沒有急著看,先問過姬昭下午的動靜,他知道今日姬昭請宗諺、秦文上門吃飯,但后來宗諺被他以賞賜為由給叫回去了,后來也沒聽到下文,他就去了延福殿。 現下知道宗諺回家后,沒再去姬昭家里,他這心里就舒服了許多。 又聽說姬昭送醉酒的秦文回家,他又有些不太舒服,心中暗自冷笑,秦文還比姬昭大好幾歲吧?也真好意思,要駙馬親自送他回家,面子可真大。 再聽說,送完秦文后,駙馬又去公主府上待了兩個時辰。 太子殿下開始面無表情,面無表情了一陣子,心道,沒留宿就還算是好消息吧。 他再想想,他只是為meimei擔憂而已,并非因為姬昭。 總之,今日下午的這些聽聞叫他很滿意,只是今日沒有杜博的鴿子飛來。 不過有姬昭的信,太子殿下也沒有很在意,他叫人全都出去,洗了手,坐在書桌后,開始拆姬昭的信看。 每日晚間,看姬昭的信,是他唯一的消遣,也是他最大、最喜歡的消遣。 有新的信看,那是最好,若是沒有,就看從前的信,姬昭給他的信,已經裝滿三個匣子,他進過幾次姬昭的臥房,他發現姬昭很喜歡用琺瑯這些色彩比較斑斕的東西,很符合姬昭的性子,后來他也叫人給他做了幾個琺瑯描金的小匣子來,專門放姬昭的信。 太子殿下將今日的信重復看了好幾回,尤其是姬昭說他最最最重要的那句。 獨有他一人的書房里,太子殿下抿了抿嘴,抿出一個淡淡而又歡喜的笑來。 小心將信紙疊好,再親手放到匣子里,宗禎摸摸匣子,不舍地蓋上,才又拿起桌面上的奏章開始看,離他睡覺還有一段時候,他要做的事太多。 姬昭夜里睡醒,也沒做什么噩夢,他睡得極好,偏偏就是忽然醒了。 屋子里靜靜的,塵星他們想必都在外面,他也聽不到他們說話的聲音,姬昭伸手摸摸自己的臉,還有些干繃繃的,伸手的時候,他瞄到自己的手臂,他索性伸展手臂,看著月光與燈光交織下的那道傷疤。 塵星說,那夜,那人走前,是親手幫他抹的藥膏。 藥膏也的確有用,傷口已經結疤,大夫也說恢復得很好,只要繼續抹藥膏,不會留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