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節
書迷正在閱讀:被劇情強制嬌軟、擁她、傲嬌校霸開葷以后(高H)、狂妻來襲:九爺,早安!、千層套路、反派未婚妻總在換人設、長不高后我爆紅了、莊周曉夢(雙向暗戀)、江戶四十八手、水深火熱roushuwu.xyz
唐師師慢慢挑起眉毛,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語句形容她的心情。周舜華竟然真的流產了?不對,周舜華什么時候懷了孕? 唐師師淡淡給丫鬟們使眼色,丫鬟們會意,抱起趙子誥出去了。等人走后,唐師師問傳信的丫鬟:“好端端的,為什么流產?” 丫鬟聽到這里垂下頭,低聲道:“王爺查出周側妃和內應勾結,下令將周側妃杖責三十。沒想到側妃有孕在身,才三板子,就見血了?!?/br> 唐師師聽到這里,無話可說。她算是明白為什么剛才傳信丫鬟進門的時候表情很奇怪了,原來,竟是趙承鈞打的。 上元節那天,唐師師出去的時候還好好的,回來后姚太后就翻臉了。姚太后態度變化得這么快,只能是有人告密,而告密人選,委實不難猜。 再結合今天的事情,唐師師可以很輕松地確定告密者是周舜華。她都能猜到,更不必說趙承鈞。她剛才以為趙承鈞出去忙公務,沒想到,他是去處置周舜華了。 周舜華裝神弄鬼小半年,等真的有孕時,也沒人信她了。陰差陽錯地,她好不容易盼來的孩子就這樣流走了。 唐師師唏噓,這是趙子詢流掉的第二個孩子了吧,還是最喜愛的女人懷的??上?,這個孩子也早早夭折了。僅此一事,就算是親生父子也要生心結,何況趙承鈞和趙子詢是收養關系。唐師師原本還煩惱要如何不著聲色地離間這兩人,現在看來,根本不需要唐師師做什么。 趙承鈞和趙子詢生隔閡,只是遲早的事。 即便趙承鈞立刻叫了太醫過來,但無濟于事,周舜華的孩子最終也沒有保住。聽說周舜華哭得幾乎暈死過去,她挨了三板子,又經歷流胎,身體大受打擊,連床都下不來。 唐師師當天晚上特意熬到很晚,聽到開門的時候后,唐師師一個激靈清醒,問:“王爺?” 外面的腳步聲停了一下,隨即,趙承鈞走到內室,低低嘆氣道:“你怎么還沒睡?” “王爺沒回來,我睡不著?!碧茙煄熣f著,不經意看向趙承鈞,“王爺,周側妃那邊……” “已經收拾好了。太醫開了調養身體的藥,至于喝不喝,就是她的事情了?!?/br> 唐師師輕輕哦了一聲。她見趙承鈞臉色平淡,以為趙承鈞心情不好受,特意握著趙承鈞的手說:“王爺,你不要自責,此事錯不在你。你并不知道她懷孕,他們謊話連篇,不怪別人不相信他們?!?/br> 狼的故事說多了就沒有人信,周舜華也是如此。周舜華害盧雨霏流產,如今,自己也陰差陽錯落胎,興許這就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吧。 趙承鈞嘆氣,錯誤已經鑄成,追究誰是誰非已經沒意義了。趙承鈞將被子拉高,對唐師師說:“我知道,我就算再不成器,也不至于讓你來安慰。你自己都十分危險,不要管別人了,好好養好自己才是真的?!?/br> 唐師師見趙承鈞并沒有鉆牛尖角,放松一口氣,笑道:“我當然知道。我現在不方便去探望周舜華,便給她送些補身體的藥物吧,也算是我這個嫡母的心意?!?/br> 趙承鈞笑著點頭,說:“甚好?!毙睦飬s知道趙子詢和周舜華壓根不會動他們送來的東西,那些名貴補品,終究是浪費了。 趙承鈞想到趙子詢,也覺得十分棘手。今天看趙子詢的表情,明顯和他生隔閡了。但是趙承鈞現在騰不出手管趙子詢,只能再等等,等他將外面的事處理完畢,再和趙子詢化解心結。 趙承鈞非常明白,冤有頭債有主,周舜華撐死了只是把刀,姚太后才是真正的元兇。母妃和哥哥們的血仇還沒有報,姚太后竟然又將手伸向唐師師。趙承鈞忍耐了十三年,如今,輪到他還手了。 姚太后狂妄了太久,已經忘了害人時,也要做好被人報應的準備。來而不往非禮也,既然如此,趙承鈞就不客氣了。 第123章 回擊 半個月過去, 唐師師在屋里安心養胎。太醫來了兩次,說她的脈搏很穩定,現在已無需時刻待在床上, 只要不要太劇烈, 在地上走一走也無妨。 唐師師松了口氣,終于可以下地走動。但是丫鬟們依然不讓她多動, 基本走不了幾步, 就被丫鬟婆子攔住, 扶她到塌上坐。 唐師師閉門不出養胎,另一邊周舜華也在休養。只不過,兩人的狀態截然不同。 周舜華流產當天, 唐師師人沒有過去,但是送了份禮聊表心意。送出去的東西自然不能再打聽,但唐師師知道,她拿去的那些藥材拆都沒拆,就全部扔了。 看得出來,周舜華和趙子詢都非常恨他們。唐師師裝不知, 依然吃好喝好,舒舒服服養自己的胎。杜鵑和喜鵲也回來了,那天她們受了驚,在地上磕出許多黑青。她們原本第二天就要回來伺候,唐師師將人打發回去, 讓她們又養了五天, 才出來做工。 時間已經進入二月, 金陵的春比西北的早, 幾場細雨后, 天氣一日日暖和起來。昨夜下了雨, 今天陽光很好,唐師師靠在南窗軟塌上,聽丫鬟們說府里的動向。 “王妃,唐家派人來了。管家給王府送了新上市的錦緞,還給您和小郡王問安。王妃,您要見他們嗎?” 唐師師嘆氣,京城中真的沒有秘密,唐家不知道從哪里聽來了消息,這是拐彎抹角打聽她的狀況來了。唐師師說:“你告訴他們,我和誥兒一切都好,讓他們謹小慎微,和氣生財,不要和人逞強斗勝。我最近忙著照顧側妃,騰不出手來,就不見他們了?!?/br> 杜鵑應諾,讓小丫頭去外面給唐家人傳話。唐師師現在沒心思應付唐家的人,她還在靜養,不能勞心勞力,不如再等一個月,等胎相完全穩固下來之后,再給唐家和母親傳信。 于是,唐師師順手捏了周舜華做借口,將唐家人打發走。不過這樣一提,唐師師也想起周舜華了。唐師師問:“這幾天周側妃怎么樣了?” 杜鵑撇撇嘴,壓低嗓音,悄聲道:“誰知道呢。她也太拿喬了,我上次替王妃去送東西,她連面都不露。不過,聽跨院里伺候的小丫鬟說,周側妃這些天消瘦了許多,臉都瘦脫相了?!?/br> 千盼萬盼的孩子掉了,可不是心情不好么。唐師師嘆了一聲,問:“小產傷身,周側妃得好好補一補。我送去的那些燕窩人參,她用了嗎?” 杜鵑表情不屑,緩緩搖頭。唐師師對這個答案并不意外,她依然端著慈母模樣,說:“周側妃可能胃口不好。不過有世子補貼,想來不會缺了周側妃的東西。杜鵑,你去給庫房傳話,最近周側妃無論要什么,不必和我說,直接取了就是?!?/br> 杜鵑不忿,周舜華都和外人勾結陷害唐師師,她們為什么還要對周舜華好?唐師師執意,對杜鵑抬下巴:“快去?!?/br> 杜鵑不情不愿地去了。她走了后,喜鵲嘆道:“王妃真是善人。不計前嫌,心地善良,難怪王爺喜歡王妃?!?/br> 唐師師笑了笑,看著趙子誥在自己身邊爬,右手撫上小腹,輕輕說:“給孩子們積德罷了?!?/br> 周舜華勾結內應一事并沒有定論。一來是當天趙承鈞懲罰周舜華的時候,陰差陽錯把周舜華孩子打掉了,這樣一來,趙承鈞也沒法給周舜華定罪;二來,就是顧忌姚太后。 大家都能猜到當天是姚太后動的手,可是姚太后沒承認,誰敢說呢?眾人顧忌著背后的姚太后,只能默默忍了。但是明面上沒懲罰,私底下眾人對周舜華的印象都差到極點。尤其是伺候了靖王府很久的老人,看周舜華簡直哪哪兒都不順眼。 狐媚惑主,吃里扒外,死了都活該!因為這件事,眾人連著對趙子詢都頗有微詞,打板子那天,趙子詢不惜攻擊自己人都要救周舜華,后面還對趙承鈞擺臉色。外院的幕僚家將們聽到,內心真是微妙極了。 這簡直是上天都在幫唐師師,曾經她是外人,趙子詢是自己人。尤其在那些屬臣幕僚眼中,世子是他們效忠的少主,而唐師師是居心叵測的美人計,專門被朝廷送來離間王爺和世子的。曾經唐師師頂著紅顏禍水的名頭,無論做什么都不對,如今只過了一年,情況就完全翻轉了。 唐師師是“溫柔敦厚”的王妃,小郡王的生母。而世子呢,因為一個女人,就敢和王爺鬧對立。劉吉從一開始態度就很鮮明,他的心思全部撲在趙子誥身上,對趙子詢只維持面子情,現在,越來越多人將目光投向趙子誥,畢竟,這才是親生的。 不需要唐師師做什么,他們自己就離心了。 唐師師人逢喜事精神爽,她一開心就想給別人找不開心,唐師師拿捏著慈母的架勢,對丫鬟們說:“最近不知道怎么了,府里頻頻出事,世子都掉了兩個孩子了。我身為王妃,卻沒能管好王府,反而讓王府子孫頻繁夭折。這實在是我的過錯?!?/br> 丫鬟們勸道:“王妃,您勿要自責。這和您沒關系,興許,是世子的子嗣緣還沒到吧?!?/br> 唐師師嘆氣:“世子年紀已經不小了,他成婚也不晚,不知道為什么總是沒孩子。要我說,現在根本不必講究嫡庶,無論男女,只要能生出來就好??上?,世子的兩個孩子都和王府沒緣?!薄?/br> 奶娘是外面找來的人,不同在高門大院里伺候慣了的丫鬟,她脫口就出:“世子沒兒子,但王爺年富力強,正值盛年。既然世子院里不跟心,那王妃和王爺多生幾個不就成了?!?/br> 丫鬟婆子們齊齊噤聲,唐師師垂眸看趙子誥,不置可否。奶娘慢慢意識到她好像說錯話了,頓時滲出一頭冷汗。 唐師師給趙子誥擦了擦嘴,輕輕說:“罷了,世子妃不在,這些事總得我多cao心些。周側妃剛沒了孩子,心情悲痛,再加上流產傷身大,總要好生將養一段時間。一會挑兩個清秀端正、性情溫順的丫頭,送去伺候世子吧?!?/br> 如今王府大小事情,不過是唐師師一句話。再說嫡母給兒子賜人天經地義,婆子領命,福身道:“是。王妃想的真周全?!?/br> 唐師師嘆氣:“如今世子后院烏煙瘴氣,我不上心,還有誰上心呢?喜鵲,你去叫太醫過來,給周美人診一診脈,再好生開幾個調養身體的方子。周側妃不信我送去的補藥,那太醫開的,她總該信了吧?” 奶娘聽著簡直感動不已:“王妃您太善心了。我們街坊里的婆婆,哪個恨不得把兒媳當牛馬使,您倒好,庶兒媳頂撞了您,您依然盡心盡力給她找太醫。哪家姑娘能在您手下當媳婦,真是積了三輩子的德?!?/br> 唐師師抿唇微笑,一邊謙虛,一邊滿意地聽別人夸她更多。唐師師演的過癮了,對喜鵲示意:“你把我的名牌拿上,去太醫院請太醫來吧。許太醫擅長婦科,如果許太醫沒有出去問診,就盡量請許太醫過來?!?/br> “是?!?/br> 唐師師交代完后,剩下的事就不關心了。屬于她的戲份已經演完,至于太醫能不能請來,請來后怎么說,都和唐師師沒關系了。 唐師師靠在軟枕上,懶洋洋曬著太陽,悠然看玉雪可愛的兒子在身邊爬來爬去。周圍還有丫鬟殷勤地給她送吃送喝,生怕把她累著。午后安逸,頗有些歲月靜好的味道,唐師師曬了沒一會,涌上一股困意。 她撐著額角,懶懶散散地打了個哈欠。她正想著要不要去睡一覺,外面有人開門,唐師師回頭,見喜鵲回來了。 唐師師驚訝,問:“你怎么這么快就回來了?太醫呢?” 喜鵲雖然是丫鬟,可是出門時有小廝接送,如果車不方便,也會有小轎代步。她去請太醫,一來一回,至少要花費許多時間。 喜鵲福身,回道:“太醫院忙,今日不出外診?!?/br> 不出外診?唐師師本能覺得不對,問:“怎么了?” 喜鵲四處看了看,悄悄說道:“聽說是皇上今日去后湖游玩,不慎落到湖水里了。救起來后皇上就發燒了,現在,太醫都在乾清宮,守著皇上呢?!?/br> 竟然是皇帝落水了。唐師師頗有些無語,皇帝荒唐愛玩,異想天開,那次上元燈節似乎把皇帝玩野了,動不動往外跑。今兒倒好,出去劃船,還把自己掉到水里。 既然皇帝發燒,他們總不能和皇帝搶人,唐師師說:“既然皇上有恙,我等自然不該再去太醫院添麻煩。黃鸝,你將我的那串佛珠拿出來,我沒法進宮,就在王府里給皇上靜心祈福?!?/br> “是?!?/br> 今日下午,唐師師就在拈佛珠中度過。唐師師知道王府中的動靜不會傳到外面去,但是瓜田李下,小皇帝生病,她還是裝個樣子為好。 唐師師湊活地裝樣子,對于尋常人家來說,發燒不是小事,稍有不慎就要出人命。但是皇帝不在尋常人之列,他身邊集結著全國最好的醫藥資源,落水而已,想來沒幾天就痊愈了。 姚太后,太醫院,包括眾多臣子,都是這樣想的。但是誰都沒想到,皇帝這一病,遲遲不見好轉,反而急轉直下。 姚太后憤怒地將佛珠扔到地上,串線斷裂,浸染著檀香的梵珠在金磚上來回彈跳。 內外伺候的人一齊低頭,偌大的乾清宮落針可聞。姚太后扔了佛珠還不解氣,她站起來,憤怒地指著太醫們罵:“庸醫,你們這群庸醫!諄兒只是落了水,沒過多久就被救起來了,怎么可能邪寒入體,回天乏術?他才十四,年紀輕輕,怎么可能撐不過半個月?” 太醫們深深俯身,長拜道:“微臣無能?!?/br> 姚太后卻像落入什么魔怔中一樣,在地上走來走去,不斷喃喃:“哀家知道了,一定是你們給他下毒,想害死哀家的孫兒。說,是不是趙承鈞指示你們這樣做的?他給了你們多少好處?” 太醫垂著眼睛,沒人說話。楊首輔垂袖站在一邊,眼觀鼻鼻觀心,全當沒聽到姚太后的危險言論。他見姚太后冷靜的差不多了,才上前,拱手道:“太后,老臣自然盼著陛下身體健康,康復如初。但是,皇上現在的狀況看著不太好,為了避免生亂,太后娘娘還是著手準備后事吧?!?/br> 第124章 驚變 楊首輔這句話說完后, 乾清宮鴉雀無聲。姚太后啞著嗓子,反問:“你讓哀家,準備什么?” 楊首輔耷拉著眼睛, 一動不動盯著金磚上的縫。乾清宮的磚并不是金子鑄的, 而是御窯用特殊的黏土燒制,打十塊,只留一塊,這樣耗費下來,一塊磚的造價不低于同等大小的黃金, 說是“金磚”名副其實。聽說這樣的金磚十分堅硬, 就算下面人挖地道,用最鋒利的匕首撬, 也撬不動任何一條磚縫。 帝王家的人如此害怕外人進宮殺他們, 卻忘了,動殺手的,往往都是自己人。就算鋪了再厚的金磚, 又有什么用呢。 皇帝落水確實很巧合, 但是出去玩是皇帝自己說的, 落水時身邊帶著的是自己人, 回來后, 皇帝在太醫院和內閣眼皮子底下越病越重, 期間假手湯藥飲食的, 也全是姚太后安排的人。無論怎么看,這都是一場不慎落水,感染風寒, 最后病情惡化, 危及性命的悲劇。這樣的悲劇每天每地都在發生, 唯一不尋常的,就是此刻皇帝的叔叔靖王在京城。 巧合嗎?是很巧合。但是有什么證據呢?姚太后非常懷疑皇帝是中了毒,為此她換了一波又一波太醫,甚至偷偷帶民間的郎中進來看過。然而無一例外,所有人都說皇帝風寒犯肺,不幸拉出陳年舊疾,能不能熬過全靠天意。 風寒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平時好好的一個人,得了風寒沒幾天就死了這等事,實在太常見了。姚太后只是沒想到這種事會發生在自己身上。 她已經給自己的兒子準備過后事了,現在,又要輪到孫子了嗎? 白發人送黑發人,足足兩次啊。 姚太后深深地扶住額頭,她這些年來保養得宜,無論什么時候都優雅從容,不慌不忙,現在,姚太后的精神仿佛一下子垮了,臉上露出深刻的皺紋。楊首輔這時候才發現,原來,姚太后已經這么老了。 楊首輔人老成精,知道他該告退了。楊首輔輕輕退了兩步,腳步頓住,官袍下擺的仙鶴輕悠悠晃了兩下。楊首輔知道說這些話很不討好,但是,窗戶紙總是要有人捅破的,他若不說,就沒有人能說了。 楊首輔垂著眼瞼,輕聲道:“太后娘娘,節哀。國不可一日無君,您也該考慮以后的事情了?!?/br> 皇帝死了不要緊,誰接下來繼承皇位,才是最要緊的事情。 皇帝年輕貪玩,沒有留下子嗣,先帝孝宗也沒有其他兒子。按照禮法,遇到這種情況,就該從世宗的那一代找。 世宗眾多兒子中,長子孝宗、次子襄王、三子滕王皆已亡故,按照繼承順序,接下來該輪到靖王了。 正好,靖王如今就在金陵。 楊首輔點到即止,說完后也不管姚太后聽到沒聽到,輕聲告退。 唐師師本來覺得自己的日子就是安逸養胎,逗弄兒子,時不時拿佛珠裝一裝擔憂圣躬。不知道從哪一天起,她的生活突然變了。 京城里的氣氛莫名緊張起來,趙承鈞越來越忙,王府里的人走路越來越快,她和孩子的院子外甚至開始增添守衛。唐師師這幾天沒有出府,并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么事情,可是她感覺到,好像有大事要發生了。 這時候唐師師心驚膽戰地想起來,這些天,好像一直沒聽到皇帝痊愈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