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頁
書迷正在閱讀:為了我的經紀人[快穿]、在靈異畫卷里當引導NPC[無限]、勾引鄰居弟弟(高h短篇合集)、我要上你、影帝再臨[重生]、師尊他以身飼狼、無限神經[無限]、魔君今天也想反攻、海王他今天翻車了嗎、送你一朵云
“東籬兄要樂瘋了,沒想到這化肥如此受歡迎!” 放下電話,羅夏至哈哈大笑,“為了趕上明年的春耕,如今化工廠開足馬力生產。他們還準備在全國各地派出技術員,現場指導農民們如何正確使用肥料。不止是江浙兩省,現在已經準備行銷到兩廣和福建等地了?!?/br> “那明年南方地區的糧食,恐怕是不豐收也不行了?!?/br> 顧翰林感慨地說道,“我們前后努力了那么多年,終于看到了這一天?!?/br> “這還不是靠你那一部《新天仙配》電影的功勞。說真的,要賣出去多少袋化肥,才能把這部電影的成本給收回來啊?!?/br> 梁少龍搖著頭說道,“知道你居然免費去鄉村給農民們放電影,上海那幾家電影公司的老板差點都以為你瘋了?!?/br> 沒錯,這部新編越劇《新天仙配》,在幾個月之前,已經被羅夏至拍成了戲曲電影,拷貝了數十卷,在全國各地鄉村免費給農民們播放。 這年頭看電影,別說對農民了,就算對城里的工人也是個不算便宜的消遣。 羅夏至記得小時候跟著家人在居委會院子里看過露天電影,只需要一臺放映機,一塊白布,就能帶來一夜歡樂。 受到這個回憶的啟發,羅夏至將那部在上海十多個郊縣城鎮演過一圈,已經有了一定口碑的越劇也給搬上了電影屏幕。 畢竟戲曲的傳播速度,是如論如何都比不上電影的。 而負責放映電影的放映員,除了要帶上放映機和電影拷貝,還要往往要背上幾百斤的化肥試用裝和宣傳手冊,深入到一個個的田間地頭,把“海外”的名字給宣傳出去。 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這部電影在鄉下走紅之后,居然走起了“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引得上海、廣州這樣大城市里的人也想要來一睹為快。 于是羅夏至干脆就在全國院線鋪開放映——當然,這個是要收費的。同時還推出了原聲大碟,居然廣受歡迎…… 連帶這些扮演“七仙女”和董永的演員們,也開始小有名氣起來。 喻美惠息影之后,“羅氏娛樂”沉寂了很久都沒有新片上映,沒想到一出手就是一部不走尋常路。這部從劇情到主題都匪夷所思的戲曲電影,又讓滬上電影界都大跌眼鏡。 最生氣的莫過于日本人的“新時代映畫”了。 說起來他們也是流年不利,之前培養那么久的殷寶珠因為身份可疑,眾多男明星都拒絕和她共同出演電影。 而與殷寶珠捆綁銷售的金燦燦,也受她牽連被冷藏了許久無戲可演后,提出要提前解約。金燦燦之前在夜上海歌舞廳結識了一個小開,那小開愿意為她出錢打官司。 于是前段時間,上海的小報紙上都是關于金燦燦官司緋聞。 出了這樣的事情,更加沒有明星愿意與她們合作,或是出演新時代的電影。 這新時代開業一年多,除了最初拍了一個上映幾天就被腰斬的《陰差陽錯》,居然毫無建樹,投入的大量金錢物力都打了水漂,居然有瀕臨倒閉的風險。 要知道,這電影公司幕后最大的金主,可是大椿商社??! “乃木宏!都是因為他!大椿商社今年的赤字,幾年都填補不回來了!” 東京大椿家,趁著元旦假期回國的椿櫻子,站在她父親椿左衛門的辦公桌前,大聲說道。 “但是……通產省已經做出了決定,明年還會派他回到上海,負責經濟工作?!?/br> 椿左衛門皺起眉頭,重重地嘆了口氣,“乃木家的勢力太過龐大了,憑我們這幾個商人的能力,根本無法撼動他們家在天皇陛下心中的地位?!?/br> 那封聯名信即使被呈到御前,據說天皇也只是斥責了乃木宏兩聲,然后一切就不了了之了。 “父親!” 椿櫻子急的都忘記保持儀態了,她走到椿左衛門身邊,拉住他和服的袖子,“不行的,乃木宏是個瘋子。如果讓他再回到上海,真的不知道還會發生什么事情?!?/br> “就這樣吧……” 椿左衛門疲累地揮一揮手,拂袖而去。 “父親……” 椿櫻子站在原地,看著她父親離去的背影,緊緊地咬住紅唇。 “不,我不能讓那個瘋子毀掉一切……櫻花也好,新時代也好,絕對不能……” 作者有話要說: 請欣賞,史詩武打戲劇《七仙女暴揍馬員外,俏董郎當街被搶婚》 第90章 一場婚禮 舊年年底, 張少帥在東北宣布易幟,歷經一年半的北伐戰爭宣布勝利。這也是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第一次由南而北發動, 最終取得勝利的戰爭。自清末開始的全國分裂, 軍閥混戰局面,至少在表面上結束。國家歷經多年坎坷, 終于統一。 全國上下都沉浸在這份得來不易的喜悅中,比起普通人, 工商界人士對此更是歡欣鼓舞。終于, 南北通衢的時代來臨, 國家統一后,鐵路、公路、船運的恢復, 讓他們看到了貿易進一步擴大的希望。 羅夏至自然也不例外。 自從去年年底開始, 他就幾次親赴天津, 與樊東籬商討在南方選址, 開設海王化工廠的分公司的事宜。他們商定分別在南北兩地各設立一間化工廠, 以滿足全國各地對化學原料和化肥產品的巨大需求。 他目前在南京、杭州這兩個選址之內搖擺不定,就等著農歷新年過后, 去選定的地址進一步考察,爭取在五月前能夠完成奠基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