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節
書迷正在閱讀:小宮女只想出宮逃命、諦聽神獸四歲半、蓄謀糾纏、給哥哥koujiao被人發現了NPH、我渣的病嬌登基了(重生)、我給女主當繼母、仙囚、拱火(futa)、少女(微女攻,np)、甜暖(SC,1V1,甜寵)
玄燁吸了一口氣,“有時候真恨你的聰慧和大膽,那么多的事沒有人敢說出口,果真無人知道?他們不說,不是因為他們不知,僅僅是因為他們不想,也不敢?!?/br> 明夷道:“想過安寧太平日子的人,自然得過且過,人之常情,無可厚非,那些年,我同皇上說話并未如此直白?!?/br> 想抱大腿的人,就算再想對玄燁進言,卻會本能的多想想自己要怎么做才能對自己有利,理所當然,玄燁在那些年里聽不到明夷直白犀利的話語。 可是,卻是玄燁把真正的明夷在玄燁的面前毫不掩飾的釋放出來。 真真是應了一句話,天理循環,報應不爽。 “是福是禍,未必見得現在就能定論,至少在我看來,留你在我身邊,讓你如此直言相告,于我有利?!毙羁v然叫明夷氣得不輕,恨不得再也不聽明夷的話。 最終,理智回籠,明白明夷說的點點滴滴都是為大清好,真真切切的為大清,也為他好時,總能很快的壓下心中的不喜。 明夷看向玄燁,之前一臉不喜的人,現在好像再沒有丁點的不喜,誠懇的想聽明夷說完想說的話,但也到此為止,玄燁要想清楚,究竟要不要按明夷所言做事。 順天府大牢起火一事,在玄燁的心里種下一根深深的刺,一時沒有處置,或許由朝堂中的人程上的結果蓋棺定論,并不代表此事真的了結。 明夷得閑抽空去了一趟一香樓,問起一香樓的掌柜和秀兒,她們有何打算。 之前明夷想讓她們從良,如何安排自然有地方,不過一香樓的掌柜和秀兒都拒絕了。 再有這回的變故,定讓她們明白,青樓魚龍混雜,若是繼續下去,會出事的。 一香樓的掌柜做了那么多年的生意,見過太多的人,明夷的身份,有心想打聽一二,話到嘴邊,最終又放棄了。 “夫人有可好去處?”雖然同明夷相交不深,幾次的見面都僅是簡單的交談,一香樓的掌柜卻可以肯定,明夷不會僅僅想讓她們從良,沒有想過從良之后的她們如何生存。 “銀子大可不必。我雖有意從良,卻不想嫁人,更不想坐吃等死。若是夫人有什么能讓我活動的地方,哪兒都行?!闭乒裥Φ脣趁?,縱然過了不惑之年,依然勾人心魂。 不,或許更該說,經過時間鍛煉出來的女人,更有風韻,這樣的一個女人,在青樓當掌柜太可惜了。 “或不介意,為我訓練人如何?”一瞬間,明夷閃過了念頭,有意把人留在身邊,反正,她需要人培養一些有用的人,能培養出勾人心魂的青樓名妓的女人,未必見得不能培養出更加懂得人心的人,以達到明夷想達到的目的。 自然,一香樓的掌柜不認為明夷想讓她培養的是勾人心魂的女子,征詢的目光落在明夷的身上,“好!但有條件?!?/br> 這位掌柜是個爽朗有情有義的人,所以唯一的要求是,明夷幫她安頓好樓中的所有姑娘,愿意跟她一起幫明夷的人,明夷得收下。 有本事的人明夷怎么會嫌少,爽快的答應下。 如此一來,掌柜和秀兒都交到喬幽的手里,具體安頓她們做什么,明夷自有章程。 在澹寧居中,胤礽親自和明夷賠過一次罪,言外之意無非是那天和明夷承認的事都是索額圖指使的,本想為索額圖頂罪,沒想到索額圖卻不愿意。 但是因為這件案子已經在玄燁那里落定,想要舊事重提沒那么容易,縱然明夷手里有不少的口供,人也被轉交到玄燁手上。 可能胤礽也清楚的知道這一點,才能在明夷的面前有恃無恐的說出這樣的一番話。 “太子不必同我解釋,這些事與我有何關系?”看起來明夷和胤礽都想把那天發生的事就此掀過,再也不提。 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明夷和胤礽越發疏遠,能不靠近絕不靠近,縱然不小心遇上,以前胤礽還會換一聲姑姑,如今卻連姑姑都不喚了。 對此,明夷僅僅是一笑,只是覺得這樣的胤礽長此以往下去,怕是真的要忘了自己是什么身份。 太子始終是太子,不是皇帝。做錯事如果能夠和玄燁坦然承認,這對他來說是一件好事,畢竟一個太子有擔當,在皇帝的眼里是很好的品質。 反過來讓別人幫他頂罪,自己縮在后面更是裝出一臉無辜的樣子,自然而然引發皇帝猜測,究竟太子這張臉什么時候是真心,什么時候是假意? 隨著索額圖出面頂下所有的罪狀,玄燁默許這樣的結果,再也不提此事,然而于明夷看來,如果玄燁能夠發作出來,甚至指出胤礽在其中犯下的過錯都是好事,這樣隱忍不發,反而更堅定玄燁要除掉索額圖的決心。 波濤暗涌的表面平靜無波,蒙古那邊再次傳來消息,逃回準噶爾部的噶爾丹,再次蠢蠢欲動,集結舊部,準備再次對各部用兵,為著此事,玄燁與蒙古各部于多倫會盟,目的很明確,加強北方邊防和對喀爾喀蒙古的管理,集結所有力量,保證在噶爾丹再次動手之前解決噶爾丹的問題。 借此機會,玄燁將多年來的北方問題解決,將喀爾喀蒙古正式收入大清的版圖之內。以請罪、眾議、赦免、賜宴、封賞、大閱、建寺、編旗等形式,平息喀爾喀兩部的積怨與紛爭。 沒有隨玄燁一道前去的明夷在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后,也不得不稱贊玄燁雄才大略。 要知道中華上下幾千年,北方游牧民族一直都是中原的大患。自秦始皇以來修筑長城,以敵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都已經成為常規,可是玄燁卻運用政治手段,把原本是敵人的北方游牧民族收服,讓他們心悅誠服的歸順,變成了最堅實的城墻。 這一手懷柔政策用的漂亮之極,對于北方游牧民族來說,他們向往中原的生活,更多是因為中原在他們的認知里是有吃不盡的糧食,上好的錦衣綢緞。很多都是為了能夠讓生活變得更好,所以才會對中原燒殺搶掠。 大清自后金建立以來一直都和蒙古交好,前面幾代的聯姻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雖然不能再讓蒙古壯大,變成自己無法應對的敵人,但是所謂的制衡之術,怎么用人,怎么牽制玄燁心里有數。 借著和蒙古結盟這件事,玄燁更是大赦天下,彰顯出對蒙古的重視。因文字而入獄的人也都全被玄燁大赦。 明夷的話,玄燁雖然聽進去了,卻放不下臉子承認這點錯誤,只能拐著彎把人放了。 就明夷看來這樣把人放了,根本起不到什么效果,誰也不會就此看得出來,皇帝有一顆海納百川的心,這樣施策的是玄燁,既然無所謂,皇帝的面子就如此的重要? 但明夷沒有再揪著不放,玄燁的決定,他自有數。 而胤禛和慕棠成親,兩人相互靠近,慢慢的讓明夷品味出一種細水流長的感情來。 這樣也好,胤禛或者真的很像明夷,在感情的事情上理智的不像一個正常的孩子,這樣的人有好也有不好。但只要這輩子慕棠不曾傷胤禛的心,明夷相信胤禛也不會傷她的心。 所謂的情啊,有時候重要也不重要。畢竟比起所謂的愛情,這個世上有很多事更值得人在意,珍惜。 慕棠每回都是胤禛領她來向明夷請安,明夷既然說了不希望他們來回奔波,所以他們十天半個月來一回,明夷也不在意。 就這樣不知不覺迎來了康熙三十二年,噶爾丹再次挑起蒙古的戰火,一個野心勃勃的人,縱然敗過一次,卷土重來還是希望能夠奪得整個蒙古的控制權,或者更多是想要入主中原。 面對玄燁給蒙古的種種利益,在噶爾丹看來都是收攏人心所用的手段,叫噶爾丹十分不屑。 但是他想要稱霸整個蒙古南到蒙古各部就能容他? 戰士再次掀起,沒有正面交鋒,一直小打小鬧,直到康熙三十七年,期間玄燁再次兩次出征,大清同蒙古合力擊退噶爾丹,令噶爾丹眾叛親離,雖然玄燁想讓噶爾丹投降,噶爾丹負隅頑抗,無論如何都不肯投降。 而在這個時候,噶爾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奪取噶爾丹本來的勢力,手下的將士都自愿為大清的將士領路,致使噶爾丹走投無路,服毒自殺。 噶爾丹一死,蒙古暫時恢復了平靜。 朝野內外,好像一時之間玄燁再無敵人。玄燁回到京城的時候,第一時間趕到暢春園,高興的和明夷分享這份歡喜。 “噶爾丹死了,蒙古得以平定,至少十年之內再無大戰,這十年我可以收拾朝中的那些人了?!毙畈粌H是高興,更是告訴明夷,接下來他要做什么事情。 有些事情一直隱忍不發,不是已經將事情掀過,恰恰相反,而是等著一個合適的機會一網打盡。 “皇上考慮改革嗎?”沒錯,隨著蒙古得以平定,暫時不會再有戰事,能夠成為玄燁敵人的人不在外頭,而是內在。 八旗子弟甚至那些日益長成 的阿哥,這些人會成為大清更多的問題。 明夷帶著蠱惑的問著玄燁,玄燁眼中閃爍著光芒,“這些年的改革在你看來依然不夠?” “皇上是以為現在大清的狀況,沒有任何問題了?”所謂的改革是針對眼前的問題,解決問題的,玄燁的意思,聽起來就好像認為大清沒有任何的問題。 “原本確實是這么想的,你這么一說我便知道,問題怕是不少,連同那些我不愿意承認的,你也想一并提議我改了?”玄燁想問清楚明夷的想法,以確定在明夷的心中,究竟要布多大的局。 “決定權在皇上,這一點,皇上比誰都清楚,為何問我?”明夷提議僅僅是提議,要不要做,要怎么去做,都是玄燁的事,玄燁問她,由她說了算? 玄燁馬上明白明夷的意思,與明夷對視地問道:“你知道我現在最想做的是什么事?” “知道?!痹趺磿恢?,一點點積攢的不滿,即將要爆發了,那么多年,玄燁給了胤礽多少臉面,讓胤礽真正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太子,可是,胤礽呢? 不說胤礽,就說胤礽身后的索額圖,那么大的權勢握在手中,卻是如何? 一樁樁的事玄燁全都記在心上,等的不過是一個時間,一個可以讓他平定天下之后,解決外患,再來解決朝廷內部的事。 玄燁眼中閃過冷意,隨后又斂去,“胤禛此次隨我出征,差事辦得不錯,許久沒來看你,你可想他?” “皇上cao心得真多?!泵饕挠挠牡貒@道,有人明明掛心前朝的事,對某些人恨得咬牙切齒,偏偏又在明夷的面前轉移話題,不容易。 “別的人不需要我cao心,獨你?!毙钭龅剿f的,這幾年來,除了為兒子選福晉,再未留秀女于內宮,縱然是身邊伺候慣的妃嬪,再未去她們宮中,宮中的人,形同虛設,因此自太皇太后去后,至今宮中再未添新的子嗣。 不過,好在玄燁的子女都不少,卻也無人就子嗣的事進言。 但是闔宮上下,滿朝臣子都知道,皇帝獨寵明夷格格,這位出身蒙古,縱無妃嬪名份的人。 明夷道:“皇上不必cao心我。胤禛的日子他自有主張,來不來看我,我都會很好?!?/br> 第100章 暢春園變故 很快慕棠請了她的額娘那拉夫人入暢春園陪伴,暢春園多了幾個人,對明夷并無影響,明夷除了第一天見過那拉夫人,算是打過招呼之外,即讓讓那拉夫人隨意,不必日日同她請安,她并不是一個喜歡規矩的人。 而且明夷直言不諱,會讓那拉夫人來暢春園的原因是讓那拉夫人陪伴慕棠,照顧慕棠,那拉夫人只要做好這些事就可以。 那拉夫人也是對明夷聞名久矣,卻是第一次見面,明夷極少參加宮中的宴會,尤其在胤禛長成之后,幾乎就沒有出席。每年的除夕明夷寧愿自己過也不愿意回紫禁城去。 最有可能讓那拉氏見到明夷的機會就那么被杜絕,加之明夷對人情,連對胤禛都冷淡,自然不可能專門召那拉夫人來見。 嫁給胤禛的是慕棠,明夷見慕棠都是因為無法避之,主動召人來暢春園見面,不熟悉的人裝著熟絡,那不是明夷的風格。 那拉夫人也終于得以見到女兒的婆婆,乍一眼,看得那拉夫人微微一頓。其實那拉夫人的年紀比起明夷要小,慕棠是家中的長女,縱然慕棠小胤禛三歲,那拉夫人卻是十六歲生的慕棠,那拉夫人還要小了明夷一歲。 可是兩人站在一起,很明顯的看得出來,那拉夫人比明夷看起來要大上個四五歲。 年近四十的明夷,看起來卻像不滿三十的人,歲月對明夷似乎分外的厚待,并沒有留下太多的痕跡,又或者是明夷一直都修心養性,性情淡然,極少因事情而憂心的明夷,沒有作為婆婆,母親的煩惱,所以才會如此年輕。 那拉夫人與明夷第一次交流,明夷的聲音很好聽,溫和而親切,一身正氣,與外面傳聞她魅惑帝王,多年獨寵的形象根本聯想不到一塊。 從明夷的院里出來,那拉夫人感嘆地道:“我兒是個有福氣的?!?/br> 雖然外面傳聞明夷對胤禛不算太親近,不像真正母子的關系,更多的原因是明夷不喜歡胤禛,但縱然不喜歡,明夷并無為難慕棠之意,尤其可以看出明夷的仁厚,并不是那種喜歡為難人的人。 都是千年的媳婦熬過來的人,以前的時候那拉夫人聽慕棠說起過,明夷并不是一個苛責于人的人,甚至很是寬厚,縱然如此,很多時候,那拉夫人也以為女兒是報喜不報憂,不過是不想讓她擔心罷了。 今天終于親眼見到,那拉夫人心中的大石終于放下。 一個婆婆,無論是不是真的喜歡一個媳婦,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為難,可看明夷的樣子,一丁點為難的意思都沒有。 連住在暢春園請安都給慕棠免了,無非想讓慕棠好好的養胎,外面的事都不必理會。 客套不客套的話,那拉夫人不可能分辨不出來,卻也為分辨出來而為女兒歡喜。 “額娘,我早就同你說了,宮里雖然有很多事,但要說四爺和額娘,是待我真真的好?!蹦教男睦锖螄L不高興著,身邊的人,丈夫一心系在她的心上,婆婆不曾做過任何為難于她的事,反而處處讓她不必拘束。 嫁入皇家,本以為這輩子的日子不知要如何的難,沒想到情況卻比她想的要好得多。 “那你可得好好的照顧四爺,孝順明夷格格。有機會多幫幫你弟弟。明夷格格如此得寵,能得她在皇上面前說我們家幾句好話,那可比誰都管用?!眴局饕母窀?,實在有些說不出的尷尬,那拉夫人一心又系起丈夫兒子來。 隨后又想起了另一樁事,那拉夫人小聲地問道:“皇上如此喜歡明夷格格,為何不立她為妃?讓她如此無名無份的?” 慕棠同那拉氏小聲地道:“這個我也不知道?!?/br> 其實不是不知道,而是胤禛再三叮囑過,這些事情自家人知道也就罷了,不可傳出去,否則會招來禍時。 皇家的秘幸能不讓別人知道,最好還是管住嘴,慕棠記得這話。 小心謹慎絕無大錯,這么多年慕棠越發記住這一點,既不想給胤禛惹事,也不想給他們夫妻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那拉夫人狐疑地打量慕棠一眼,并不相信嫁入皇室多年,而且作為明夷兒媳的人慕棠,不知道其中的內幕。 “額娘,有些事能不說就不說,對大家都好?!苯穹俏舯?,如果連慕棠自己都管不住嘴,將其中的原因告訴那拉夫人,又怎么敢保證那拉夫人不會把內情告訴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