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書迷正在閱讀:原來我是影帝心頭白月光、反派三歲心尖寵奶兇奶兇、我撬走了竹馬的白月光、毒奶了影帝后發現我竟是白月光[娛樂圈]、我和上司網戀了、穿成反派大佬的白月光、穿書之師尊在下、清穿之白月光(穿書)、歲歲承歡、再撩就要親你了
送走邵蕓妡后,迎面走來的蓁蓁,臉色顯得很是沉重,她看了一眼,就問:“出什么事情了?!?/br> 蓁蓁抿了抿唇,斟酌著沉聲道:“娘娘,殿下在天橫山……失去蹤跡了?!?/br> 第88章 【下落不明】 說的好聽點是失去蹤跡,直白點就是下落不明。 與雁門關相連的有一座名為天橫的山,此山不似左連的天靈山高聳入云,地勢險峻,是一座非常容易陷入苦戰的山脈,幾百年來,為防止西涼奇襲,天橫山從來都是重軍把守,從未叫西涼人撈著過好處。 而此番西涼執意功攻進齊朝,除開突破雁門關外,另一個好下手的地方就是天橫山。天橫山由沉將軍一眾嚴加把守,抵擋住了之前幾次進攻。四天前是戰況最為兇險的一日,萬俟展言領兵親征,但打了一半才陡然發現那人不是萬俟展言,同時天橫山傳來失陷的消息。 沉將軍身邊的副將呂剛,乃西涼一早就埋下的細作。呂剛母親是被掠奪的齊朝邊城人,生下的孩子相貌隨了母親,這才叫那戶權貴人家心生一計,把教育得當的兒子送去齊朝做了京城細作,而他很是爭氣,一舉就做到了沉將軍身邊的得力副將的位置。 西涼之前所有一切都是在為今天做準備,天橫山失陷,沉將軍重傷,和萬俟展言交了手的邵明淵,下落不明。 萬俟展言到底還是攻入了邊城。 加急軍報早兩天就交到了宣帝手里,而她是在一天后,才從蓁蓁口中得知了。 距離新年的宮宴,也不過只有兩天的時間了,宣帝又是何種表情看著手里的加急軍報呢。這一戰損失極大,天橫山失陷,太子下落不明,不管那一個說出來,都是叫人兩眼一黑的程度。 阿瑾呆滯了片刻,而后捂著胸口,稍微有些喘不過氣。 她臉上沒什么表情,顯得對此事毫不關心。 蓁蓁上前扶住她,能感覺到她身體的僵硬。 她什么說都沒說。 “娘娘,保重身體?!陛栎枘樕林?,輕聲勸慰。 阿瑾摸不準她現在是什么心情,現在天凝地閉,邊城只會更冷,天橫山溫度怕是低到不敢想象,在這一處陷入苦戰,對常年處于惡劣環境的西涼人來說頗為有利。邵明淵就算在足智多謀,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只怕是兇多吉少…… 阿瑾這胎還未過三月,按理說,應該等到三月過后,正式宣布。只不過現在的節骨眼上,早一日宣布儲君有后,便會早一日使歷經波瀾的朝臣心中穩定。 蓁蓁扶著阿瑾坐下了,含霜從外面進來,察覺到里頭氣氛凝重,朝著蓁蓁投去疑問的眼神,對方搖了搖頭,含霜也只能陪在一旁一言不發。 幾乎是沉默了半刻鐘的時間,阿瑾才對蓁蓁吩咐,“你去一趟陛下那處,就說我有孕的事情,還是以往常一樣,過了三月再正式宣布?!?/br> 她很冷靜,冷靜到大腦飛速運轉,臉上也不見什么表情。 在聽到這樣的消息后,她沒有任何感覺,撫上心口,心跳也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 邵明淵仿佛一個無關緊要的人。 但她卻覺得有一絲可怕,倘若是聽及沉將軍或別人下落不明,她都要心臟咯噔一聲。但下落不明的是邵明淵,她沒有任何感覺,沒有悲痛也沒有快意,可是就連她自己都不知道該擺出怎樣的心情來。 她的心里空洞洞的,笑不出來,哭不出來。 夾雜在異常冷靜中的,是些許迷茫。 邊城戰況不樂觀,太子下落不明一事瞬間又激起了朝中風浪。 宣帝首先是一位帝王,其次才是一位父親,他向來疼愛的太子是他一手帶大的,只有父子獨處時,擺在他身上第一位的才是父親。 阿瑾見到宣帝時,他比往日都蒼老憔悴了許多,眉宇間有遮不住的疲倦,憂心忡忡,但他的眼神清明,在看見兒媳時,慈愛儒雅一如既往。 阿瑾見了禮,喚了聲,“父皇?!?/br> 馬上就有內監搬了椅子進來,她也沒拘著,坐下了。 “父皇,明淵吉人自有天相,定會平安無事。您千萬要保重身體?!?/br> 宣帝頷首,嘆笑一聲,“這段時間,苦了你了,孩子?!?/br> 阿瑾默默垂首,做了個傷心模樣,“父皇,兒臣相信明淵定會回來……只是此時處于敏感時期,怕是會有人說東宮閑話?!?/br> “你放心便是,這段時間,你好生養胎,切勿勞累悲切。正如你所說,淵兒定平安無事?!?/br> 她選擇不宣懷孕一事,正有這一方面的考慮,并不確實現下朝臣是否都支持東宮,在聽到太子下落不明的消息后,肯定會有人選擇站別的皇子,比如軒王。而這一部分人,在宣帝和阿瑾眼中,是不需要的。 阿瑾在為我自己,和腹中孩子做考慮。 宣帝是在為兒子做考慮,皇位只能是太子的。 今兒是大年初二。 昨天的宮宴,看起來一切都好像與往年沒有什么差別,只因如今是戰時,京中平定也沒有多久,加上邊城一串不樂觀的情況,這場宮宴的氛圍,面上的喜慶是一層,內里的則是不安定的微妙,其實在阿瑾看來,整場宮宴都和喜慶兩字搭不上邊。 太子妃大病初愈,在宮宴中露了面。 她氣色紅潤,沒有任何不對勁的地方。在太子持續下落不明的情況下,太子妃的出現,能適當的穩定一部分人心,然而心思細的,想的大概是東宮無后,再放眼其他皇子,也唯有大皇子軒王能站住腳,而軒王連宮宴都沒參加,早在軍報下來,就和長孫簡生一行火速前往了嶺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