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內侍請她進宮,說是陛下請的,江南上供的絲綢,叫她去選一些。 阿福跟著內侍進了宮,陛下正在書房辦事,但面前真放著一摞絲綢,叫她先選。 阿??戳艘蝗?,挑了一幅緗紅色的,打算送給母親。 這絲綢真漂亮,好像會發光一樣。 陛下瞥了一眼,問:怎么只挑了一個? 阿福搖搖頭:這種好東西,每年都只有那么點,陛下留著給宮里的娘娘吧,免得她們打起來了。 陛下哭笑不得,放下筆,略帶歉意,道:珈若這孩子,偷摸著出京辦了一樁大事。也因她胡鬧,京中居然有些流言,說你仗著朕寵愛,奢侈浪費,不像話。 怎么是胡鬧呢?阿福立刻開口,維護自家郡主,萬年郡主做的是大好事!她命都差點沒了,我這點虛名算什么?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是個土包子,給我錢我都不知道咋花。還奢侈呢?也太瞧得起我了。 陛下眼角又是一抖,輕咳一聲,道:朕想著,不能讓你占了虛名。給你加了五百食邑,你喜歡什么,去找皇后要。朕內庫里也有些好東西,讓人帶你去挑幾樣。 說完,又從身上摸了一塊玉佩出來:還有這個。 阿福一眼就認出來了,珈若也有一塊,可以自由進宮。只不過,這塊和珈若的還不一樣,只能在白天的四個時辰之內入宮。 阿福得了賞,欣喜的很,又去內庫挑了些好東西,一路洋洋得意回家去了。 出宮時,又碰見了覲見太后的江都公主,一見阿福手中的玉佩,臉色立刻就變了。 這養豬的低賤之女,怎么配得這樣珍貴的賞? 阿福才不管她,江都不理她,她也不會放在心上。 沒幾日,珈若便接到太后的賞花宴請,以及,姚溪回京的消息。 賞花宴歷來是亂點鴛鴦譜的高發場合,這姚溪被太后叫回京城的用意,也不言而喻。只是不知道,是誰家的倒霉蛋,又被太后給瞧上了。 作者有話要說: 阿福:大鍋臨頭、力能抗鍋 第062章 珈若沒估計錯, 太后這次叫姚溪回來, 又重新開始重用姚沁, 就是想要拉攏崔相。 崔相雖然一心為國, 但為人卻略有些古板, 最常規勸陛下的一句,便是天下無不是之父母。陛下登基之初,崔相也常勸陛下, 對太后要多加忍讓,以至孝之道奉養太后, 盡人子之責。 而崔相作為三朝元老,朝中一半的文臣,都得尊稱一聲老師。 因此, 太后思量了一圈,將主意打到了崔家的嫡孫,崔集身上。 崔家這些嫡系之中,也只有崔集還未成親。而周、鄭兩家又沒有適齡女子,便又將姚溪找了回來。 姚溪一身素色緇衣, 頭戴紫玉冠,冷下面容端坐, 頗有幾分世外仙子之意。 她昨日進城, 已經依照太后的囑托,故意當著崔集的面,救了一位賣身救弟的姑娘。賞花宴上若是順利,便能順利嫁入崔相府中了。 只不過, 這次回來,總覺得母親對她,不如以前寵愛,還常有尖刻喪氣之相。 兄長也常有些不耐煩,至于父親,倒是還和以往一樣,叮囑她,務必要完成太后娘娘的囑托。 她回想崔集那模樣,倒也算得上俊秀人才,可比起聶世子的英姿勃發,還是差遠了。 正冷著臉,就見她嫂子許氏進來了。 許氏在姚家,就是個木頭人,姚溪一向不把她放在心上,瞥了她一眼,突然頓住,一把拉住許氏的手: 這玉鐲,你從哪里來的? 許氏驚呼一聲,掙扎間把茶水翻在了手上。茶雖然不燙,但手上也紅腫了一大塊。 姚江剛進來,看見姚溪抓著妻子的手,沒好氣的過來,把許氏拉開,開口就斥責起來: 你做什么?不知道你現在金貴嗎?誰要你上茶了?還不快回去歇著! 許氏連忙福身,低眉順眼的走了。 姚溪冷笑一聲:怎么?我才出去幾日,你媳婦便金貴了?做了這家的女主人?從前這些事,不都是她做的嗎? 姚江把杯子扶正,不輕不重的磕了一響:姚溪,你知道嗎?你走之前撞了你嫂子一下,害她小產了!那可是我兒子,也是你外甥。你別再弄這些,折騰她干什么?這回她又有了,你安分些,別天天不是潑茶水就是推搡的,讓她把我兒好好生下來。 姚溪:茶水是她自己弄翻 姚江明顯不信:得了!你哥哥忍讓你二十年,你就有點良心。 姚江走后,姚溪琢磨了一下,心頭還是老大不痛快。 不為別的,許氏戴的那鐲子,是姚家的傳家寶。當年江都公主親口許諾,這東西要給她的。 可如今呢?就因為許氏有了身孕,就送給她了? 姚溪去見母親,說起鐲子的事。江都公主原本也因為駙馬不肯體貼,正趴在床上抹淚,眼睛都哭的通紅,連婢子侍女都輪流來勸。 可姚溪進來,開口就質問傳家寶,半點不關心她這母親,江都一時心寒,忍不住斥責了她幾句。 姚溪回到院中,一番打砸,她原本在家驕縱慣了,只是有些脾性??蛇@半年來,連番不順,又處處被打壓,性情也有些扭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