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對了,你們有沒有看日子,什么時候擺酒?還是說先擺訂婚宴? 這事兩人都沒有跟家里人說起。 方媽問的時候,喬穎當沒聽到,讓方知出面回答。 我們想直接領證,結婚的事情晚兩年再說。 他這話一說,就成了眾人攻擊的對象。 方媽首當其沖,好像她生了這么一個渣男她覺得很對不起喬穎的意思。 這怎么能行,怎么可以只打證不擺宴,婚宴肯定要擺的,否則的話,你這不是委屈喬喬嗎? 喬奶奶的臉色也變了,于女士知道得多一點,倒沒有因為這話想岔。 她問喬穎,是不是你有什么想法? 喬穎點點頭,坦白而直接的說:我和方知商量了,打算這兩年拼事業,晚兩年再公開擺喜酒,至于生孩子的事情,我們決定在二十八歲。 現在,喬穎二十五都不到。 生孩子的事情,早先沒有商量,就是她自己的想法,剛順嘴就直接說了出來,也免得以后再被追問,不如一次說清楚。 孩子晚點生沒有關系。方媽很開明。 現在的女人為了身材,不想生孩子的人也大把存在,喬穎能主動說要生孩子,只是晚幾年而已,她真覺得沒有什么關系。 可是光打證不擺酒的話,會不會太委屈你了??? 方媽是覺得有些對不住喬穎的,他們國家的國情就是這樣,明明打了結婚證,才是正經的夫妻,但好些人卻不這么覺得,反而以看對方有沒有擺酒為準。 沒事??!又不是不擺酒,只是晚兩年而已。喬穎滿不在乎的口氣。 她自己都不在乎了,別人就不知道該說什么才好了。 方媽看向喬奶奶和于女士問:這你們看呢? 于女士沒說話,望著喬奶奶。 喬奶奶想了一下,矜持的點點頭說:也不是不可以,但先把婚期定下來,我們也好早做準備,反正我們給喬喬備嫁妝也要時間。 女方家里沒有意見,又是喬穎自身的意思。 方爸方媽也不說什么,反正打了結婚證,到手的兒媳婦也不怕跑了。 也是,我們準備聘禮,準備婚禮那些也要些時間,兩年剛剛好。方媽立刻改了口。 接著雙方就談起了結婚的日子。 喬穎說:不用看了,我們已經挑好了。 挑好了,哪一天?方媽問。 就在十一月十一日那一天。 方知聽到喬穎說這個日子就笑了起來。 方媽看向方知問:請哪個大師看的,大師怎么說,是不是宜嫁娶的好日子? 方知失笑一聲:沒請大師看,就是我們自己挑的日子,肯定是一個宜嫁娶的好日子,因為喬喬肯嫁,而我想娶。 方知這知說得一點毛病都沒有。 但生意場上的人多少有點迷信,方爸說:還是找大師看看日子吧!婚姻是一輩子的大事,不能說笑。 方知無所謂,但他料想喬穎肯定不高興。 大師說是好日子倒沒事,如果說不好的話,喬穎肯定還要這一天,但卻平白壞了喬穎的好心情。 當下方知就拒絕了。 不用了爸,這日子對我和喬喬來說,有特殊的紀念意義,我們就想這一天打證,兩年后的這一天擺酒。 方爸還想說什么,方媽攔住了。 算了,孩子都大了,你就由著他們吧!什么吉日不吉日,他們的紀念日就是吉日。 喬穎笑著點點頭。 她倒一直沒有說話辯駁什么,她相信有方知在場,總不能讓她不高興。 畢竟是她要嫁人,難道她還不能挑一個自己喜歡的日子嗎? 方知和喬穎都是有主見的人,他們真決定了的事情,別人根本改變不了,即使那人是他們的爸媽。 雙方家長見面,婚事就這么愉快的定下了。 最后方知陪著父母回了酒店,喬穎也陪著于女士他們回了喬家。 剛剛分開,喬奶奶就表示喬爺爺。 你今天表現得很好。 喬爺爺歡快的笑了起來,就像一個孩子似的,他伸手問:那你答應給我的糖呢? 原來喬奶奶一早起來就和喬爺爺約定好了,如果喬爺爺今天肯定乖乖聽話,就給他買糖吃,所以在此期間,喬奶奶一直用這事吊著喬爺爺。 而喬爺爺也真的配合,喬奶奶本人都沒有料到喬爺爺會這么配合。 外公真厲害,等會就買糖給你吃。 喬爺爺看了眼喬穎。 你是誰,我才不吃你買的糖。 喬爺爺一副傲嬌的表情,把喬穎逗樂了。 一家人在歡聲笑語中回了喬家。 到了家里以后,喬奶奶叫喬穎到了房間。 她從保險箱里拿出一個玉佩,觸手生溫,玉質十分的清透。 就是喬穎這樣見慣好東西的人,一時都不能肯定的說,這個東西價值幾何。 這塊玉是我們家的傳家之寶,已經傳了幾百年了,現在我交給你,希望你好好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