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典
書迷正在閱讀:「黑袍糾察隊」鐵銹之吻、老公的部下每晚都想把我拐上床(NP、多rou、高H)、金蠶往事5、金蠶往事2、大昭皇朝艷史、金蠶往事4、金蠶往事7、金蠶往事6、金蠶往事12、金蠶往事第一季(1-4)
后邊的宮女見狀都吃吃地偷笑,提著燈籠緊跟著他二人不敢有絲毫怠慢。 左悠之側目看封何華,捏了捏他的手指,封何華面帶慍色,斜睨了他一眼。 左悠之看了看前邊領路的禮官,心中有千言萬語想要問封何華,只是這情況實在是不方便開口,只得安靜地走路。 他們成禮的地方,是朔皇平日里朝會的大殿,歷來也只有帝王成婚才會在此處,太子在此處成婚都實屬首次,朝臣對于朔皇如此安排的用意自然是心知肚明,他們都知道太子殿下深得陛下寵愛,卻不想太子殿下能受寵到這種程度。 現場的有不少各家官宦的女眷,俱是盛裝打扮,很多未出閣的年輕女子都面覆輕紗,翹首以盼,想要看看這位令太子殿下冒著被廢棄的風險都要求娶的男子是何等的人物。 自興祖朝后,大朔民風逐漸轉變,當時的新皇先是昭告天下,將以往見不得人的男妻之事放到了臺面上,之后又下詔,放寬了以往對女子的限制,那時起逐漸出現了為女子開設的書院,甚至命刑部增設了關于夫妻和離的條例,上達天家,下至平民百姓,一應適用。 因著這些更改,朔朝的可用之人大批量增多,很多舊例在這數百年間都逐漸改變,女子入朝為官的也有不少,盡管在爵位等繼承上仍是以男性為優先,但較之別處,朔朝仍舊是各地女子比較向往的地方,時間一久,國力也有了顯著的提高,說是稱霸內外也毫不為過。 之前封何華說出自己要與左悠之成婚時滿座皆驚,只因為朔朝歷史上雖然也出現過娶男妻的太子,但是之后卻無人可繼承大統,久而久之,這也便成了一個約定俗成的準則,便是要做繼承人,必須得有正妻嫡出的后代才行,各大家族也是默認了這一點。 大殿內,朔皇高居主位,旁邊的桌案上擺著一副黑色的靈牌,左側與他齊平的座椅上坐著太后,向下一級分別坐著皇后和周貴妃、陳淑妃兩位位分較高的妃嬪并她們的子嗣一起,大殿左側的一張椅子上坐著一名年邁的老者,是來自左家的那位長老,右側端坐著一身穿白衣,仙風道骨的中年人,模樣與封何華有三分相似。 這兩人在往下的桌案邊,都是朝臣及其家眷,左弗引也在其中,她與左道之坐在永安公身后的座位上,不時交談幾句。 “陛下,時辰已到,太子與太子妃已在殿外?!倍Y官進殿來報。 “請進來?!彼坊暑h首,一只手卻握住了一邊的靈牌,輕輕摩挲著。 “恭迎太子與太子妃進殿?!倍Y官快走幾步,到殿門口唱道。 禮樂起,婉轉低沉,封何華與左悠之牽著手走了進去,被兩邊無數雙眼睛注視著,左悠之難得的有些不自在。 “參見父皇,祖母?!钡搅怂坊式?,兩人跪下,左悠之跟著封何華一道喊完,朔皇與太后令他二人起身,封何華突然又跪下,“參見母后?!?/br> 喬皇后一動不動,她自然知道不是喊她的,朔皇頓了頓,替亡妻答應道,“起來吧?!?/br> 左悠之跟著封何華起身,一抬頭也看到了那塊靈牌,心里不免詫異,又開始懷疑自己與母親先前的猜測。 究竟要何等的情深意重,才會把亡妻的靈牌帶到這種場合? 但現場的氛圍也是容不得他多想的,他引著封何華側身,拜見左家那位長老,“問叔祖父安?!?/br> 之后又跟著封何華拜見了那位仙風道骨的中年人,聽到封何華稱呼對方為舅父,便知道是先皇后母家來人,倒是有幾分傳聞中的仙人模樣。 “兄長,你路上見過這位堂兄?”左弗引在下邊看得無聊,見左道之目不斜視地盯著那二人看,伸手戳了戳他,“你何時對這些場面感興趣了?” 左道之回頭,因兩邊有世家子弟在看他們,聲音也壓低了些,“回來路上倒是遇見了,我也前去拜會了?!?/br> 他兄妹二人低聲交談著,事實上現場如他二人一般竊竊私語的不在少數,只因朔皇與太后全程都笑得合不攏嘴,很明顯是對這門親事十分滿意。 朝臣對此俱是不解,太后倒還好說,畢竟太后向來寵溺太子殿下,只要太子殿下高興,太后連天上的月亮都給摘,只是朔皇的態度叫他們都摸不著頭腦,太子殿下自出生就被陛下全力培養,太子殿下求娶男妻他們都當是朔皇被磨得沒法子才同意的,有些人甚至都因此開始與封云際接觸了,畢竟太子殿下若是被廢,最適合繼承大統的便是大皇子封云際,四皇子封云會與小皇子封云城年紀尚小,在大皇子面前競爭力不足,更何況最近有傳言,說大皇子會與左家女兒結親,這無形之中又給封云際那派的的朝臣們吃了一顆定心丸。 禮樂驟然而止,是他們已經禮成了,朔皇起身,命人端來一方托盤,里邊盛了兩支銀燭,“這是朕早已給何華備下的,只待他成婚便交予他?!?/br> 叮囑他二人,“日后須得同心同德,兩相扶持?!?/br> “謝父皇?!倍她R聲答道。 之后其余親長也送上了備好的禮物,太后予他們的是一對白玉鴛鴦,喬皇后送了一雙夜明珠,周貴妃與陳淑妃也各備了價值不菲的禮物。 左家那位長老帶來的,是一斛珍珠,個個渾圓潤澤,一看便是佳品,“太子殿下,大公子,這是家主命老朽帶來的,老朽臨出發前,家主與夫人叮囑了老朽,讓老朽轉告大公子,既是與太子殿下成婚,便且安心過著,不必多擔憂家中?!?/br> “悠之謝叔祖,必然謹遵父親母親教誨?!弊笥浦暣鸬?。 “太子殿下,家主托老朽轉告您,大公子出身江湖,若是有冒犯,還望海涵?!?/br> “望叔祖轉告尊長,何華記下了?!狈夂稳A給足了面子,敬答。 “便祝二位百年好合?!崩险呋亓硕Y,退回了座位上坐下。 便只剩那位中年人了,他見左家長老坐定,便起身,走到兩人面前,“何華,悠之?!?/br> “舅父?!倍藛镜?。 “說來慚愧,我這份禮物備下已經有三十余年了,本是當年要給你父親和子桐的,奈何最終沒能送出去?!彼麥芈暬貞浿?,又扭頭去看朔皇旁邊那個靈牌,“我與子桐一母同胞,她自小便黏我,不曾想造化弄人,不僅錯過了她的婚事,就連她最后一面也沒見到?!?/br> 他說完話,回過頭來靜靜地盯著封何華看了一陣,許久才說道,“你和子桐很像,我又聽聞你兼具她一身才情,看到你我便也放心了?!?/br> “我一度擔心子桐所托非人,好在你父皇他,是子桐的良人?!边@句話是對封何華說的,說完他卻看向朔皇,“子都在此多謝陛下對子桐的看顧?!?/br> “舅兄言重了,子桐是我的妻子?!彼坊氏蛩笆?,“舅兄如此感謝,叫我實在是不敢當?!?/br> 喬皇后與周貴妃不由得對視一眼。 她二人在二十出頭時便被先皇說給了朔皇,朔皇年輕時更是風流倜儻,京中哪個女子不懷春?她二人自然也是愿意的,只是當年的朔皇更是年輕氣盛,直到娶了先皇后回宮,她們才發現朔皇也有接近平凡人的一面,眼下朔皇對先皇后這位哥哥的態度,與當年對先皇后一般無二,令她們不免有些傷感。 她們也是有兄弟的,但朔皇對她們的兄弟卻從未如此過,能讓朔皇如此,世人都傳是因為先皇后母家勢大就連天家都得忌憚三分,她二人卻是相信這僅是因為朔皇對先皇后情深意重,后來也懷疑過朔皇或許只是天性涼薄,如今看來,她們又無法再用這等拙鈍愚昧的理由來欺騙自己了。 朝臣本是安靜聽著,對于這中年人的話語其實也是各懷心思,這中年人又對封何華說道,不自覺地就嘆了一聲,“我原不該在你的良辰吉日提這些傷心事的,只是人年紀一大,就容易去想這些有的沒的?!?/br> “舅父切勿自責?!狈夂稳A忙勸慰道。 “還有你,左家小子,何華既同你有緣,你便好好待他?!彼謱ψ笥浦f,“何華若是闖了什么禍事,你也多多包涵?!?/br> 說著不等左悠之回答,從懷里摸出兩個小木盒,“你二人收好?!?/br> 他沒有說里面是什么,二人也不方便問,這中年人望著封何華,好似有千言萬語想要言說,最終卻只是伸手摸了摸封何華的頭,然后拉著他二人的手疊到一起,“好好過?!?/br> 語罷回了座位上坐定。 接下來又是朝堂眾臣為太子殿下恭賀新婚,人數繁多,待到結束時,已是午夜時分,朔皇起身,送封何華和左悠之上了早已等在殿門口的車駕,命他們回太子府。 大殿到宮門口的路上原本是禁止車馬的,朔皇特意準了這一逾矩之事,兩旁的大道上,無數宮人提著燈籠,恭敬地侍立著,當他們經過時,便會說著恭祝的話語,然后跟在車駕后面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