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頁
身處于安全地帶的我們,把這些珍貴的影像資料當是電影一樣來看,影像資料中對于我方的武器沒什么著跡的地方,反正這只要權限夠,隨時都可以從內部網絡上調閱。影像資料上大多是偵測部隊的偵察影像,和先驅艦的戰斗記錄。我發現了騎士那邊的戰艦,大多數是變形艦,即不屬于常規戰艦,并且以雙體艦見多,雖然我對海戰武器沒什么研究,不過也知道,雙體艦有個明顯的弱點:艦體過大,不利于近程對艦作戰,但是這個弱點可以用搭載巨量的對艦戰斗機來彌補,并且因為噸位的緣故,可以裝備更多的火力。古舊的巡洋艦規格已經很少了,雖然有點復古的樣子,但是不能不承認,現在所有的戰艦都有向巨型戰列艦發展的勢頭,也不知是不是給我們的企業級戰略潛水航母剌激的。 雖然說是戰列艦,其實確切地說,應該是戰斗航母才對的,同時擁有極高戰斗力和能搭載更多艦載戰機。常規航母良好的對艦戰斗能力,一般都得有一大群的護航艦來保護。但是這些和戰列艦有著近似之處的的戰斗航母擺脫了這個弱點,在可以搭載不少的艦載戰機的同時,又擁有多門艦載主炮,以及完整的導彈系統,這讓這種戰艦擁有不低的對艦作戰能力。 顯而易見,騎士的這種安排無疑是針對企業一號的,因為早在企業一號剛下水的處女航中,企業一號就已經表露出極其優秀的對艦作戰能力,在擁有巨量艦載機的,可以很好地發揮戰斗力的同時,還可以擁有驚人的自身對艦、對空作戰能力。要和擁有一艘企業一號的艦隊戰斗,沒有足夠的對艦火力,是奈何不了企業一號的。正因為如此,在騎士擁有數量上的優勢時,我方于西亞海域的戰艦還能打定堅守的主意。 先驅艦的戰斗是作為雙方的試探性手段,并不算是正式交火,型號為先驅者的先行護衛艦,噸位很小,屬于輕型艦,速度極快,有疾如電的美稱。先驅艦一般是伴著空中預警偵察機一起行動的,是巨型艦群的眼睛和觸覺,雙方的先驅艦接觸并交火,意味著巨型艦群就在附近。 果然,在先驅艦接火42分鐘后,雙方的巨型艦群正式接觸。我們在企業中看到的影像已經是兩小時之后的事了,不過從這些影像中,我才發現上次和企業一號進行處女航中的那些戰艦戰斗太小兒科了?,F代的戰艦速度都很快,隨便一艘都可以拉出來打艦對艦近戰,戰斗的激烈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我們可以看得到的影像中只是其中一角,還是經過一定修整的內容,只能看到我方英勇作戰的一面,我有點懷疑這是不是新聞稿?不過看起來依然很有可觀性。企業一號的表現最為突出,在面對著數量是自身兩倍多的敵艦時,依然帶領著自身的戰艦群英勇抗擊。本來身為指揮艦,是不可以身處戰斗的最前線的,不過這艘怪物級的企業一號確實不能用常理來推斷。擁有潛水功能的企業一號,在戰斗開始的時候是潛于水下的,字幕說明,企業一號于水下擊毀了三艘敵方的戰斗潛艇,才把水下戰斗交給護衛潛艇,升上水面加入海戰的。我們的影像資料也是圍繞著企業一號記錄的,我們可以看得到企業一號一升上水面,將艦載機用噴拋的方式彈了出去,艦載戰機和對空裝甲機器人和敵方的空中兵力,在海面的上空纏斗起來。由于是我們的地頭,我們可以得到沿海城市的空中兵力支援,在對空作戰的時候完全不落下風。 只不過所有人都小看了企業一號的戰斗力了,包括我也一樣。沖在最前線的企業一號根本就不怎么怕對方的炮火,把艦體橫在了戰線的最前面,張開側面的所有武器孔,嚇得死人的混身武器孔露出了大量的導彈和魚雷發射管。企業一號的一次武器孔齊射,能將天空都掩蓋起來,海面也出現了數十道的魚雷的身影。這是企業一號首次將整個側身的所有武器孔進行齊射,沒有吃過虧的人,哪里看到過有這樣武裝一艘戰艦的方法?當場就有三艘敵艦被徹底擊沉,重傷一艘,輕傷一艘。數量超多的導彈齊射,就算敵方的戰艦擁有良好的導彈反制系統,也不可能將所有的導彈都攔截下來。艦截近防金屬風暴武器系統,是戰艦用于擊毀來襲導彈的主要手段,這種武器系統就是集束槍的原型,連射的速度是世界最快的,也攔不住滿天飛襲而至的導彈。更何況,企業一號發射出的導彈有很多是假彈,專門就是用于反導彈反制系統的。 在企業一號的表演之中,雙方的戰艦纏在了一起,彼此航母編隊的護衛艦打起了混戰。這些護衛航的戰斗讓我想起了流珉打架的樣子,完全就是近身rou搏。倚仗著卓越的移動速度,雙方的護衛艦和戰斗艦追著纏著用艦炮、導彈對轟??瓷虾?.....下作的樣子,不過這也是最為有效的作戰方法,在巨型艦群對戰之時,又沒有什么天時地利可供利用的時候,這種戰斗方法比較有效。實力規模到了這種程度,那些花巧的招數根本就沒有用途,實打實,硬碰硬才是主要策略。 這是我看到過最為激烈的戰斗,比之陸上的戰斗,海上的戰斗更加驚心動魄。因為海面一望無際,所有的戰況大都可以收入眼底,極有臨場感。天空中,海面上,海底下都在發生著戰斗。天空中雙方的對空裝甲機器人和戰機就像是飛舞著的海鳥,絞成一團不分你我,掛載著登艦戰用的MT又或者是用氣壓噴射裝置彈射出來的裝甲機器人,時不時會出現在對方的戰艦上,進行登艦格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