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老青也爬上了海灘,懶洋洋的躺在沙地上曬太陽,海龍族長已經交待過它,在和人類的協議沒有正是生效前,就由它來保護秋水號??磥砣藗儙秃}堊褰鉀Q了白毛病這個困擾它們千萬年的難題,它們還是很感激的。 神州大陸面積實在太大,就算剩下的四艘飛船全都在這個大陸,尋找起來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前來的人們都做好了長期探索的準備。 在剛才通過秋水號上的大功率遠程短波電臺,和位于華夏大陸新無錫市的此次跨洋探索行動后方總指揮部聯系后,人們得知了一個最新消息,就是海龍族長已經和三足龜族長一同和人類取得了聯系,現在雙方的和平協議正在討論簽署之中。而于此同時,另一個消息就是另外兩艘在新華東區建造的更大的帆船再有兩三個月也就可以完工了,到時它們也將開赴此地,協助秋水號一同尋找神州大陸同胞,同時為秋水號的人們運送必要的給養。 看來消除了海洋魔獸的威脅后,人們終于開始放心大膽的進入海洋了。 趙星移他們的計劃,是上岸后,從新好望角開始,沿著西北方向到達神州大陸的腹地,然后再轉而向東走到神州大陸東海岸的中部,秋水號也在它們探索的同時先期開赴此地等待它們。這一趟的路程起碼有一萬三四千公里,神州大陸山高谷深,路途艱險不說,還不知道有多少毒蟲猛獸潛伏其中,絕對是一次艱苦卓絕的旅程。 之所以這么選擇路線,是考慮到神州大陸北部全是雪域高原,并不適合人類居住,其它幾艘飛船的同胞在那里定居的可能性不大,而當初從太空中選擇的降落地點華夏大陸位于神州大陸東邊,想來其它幾艘沒能降落在華夏大陸的飛船最終選擇神州大陸的東海岸迫降的可能性要更大。 雖然除了需要留在秋水號上的一百多船員外,能和趙星移等人一起參與探索的人員不足兩百人。這點人想要在如此廣袤的土地上尋找,實在是不容易,不過根據常理推測,經過這五年多的建設發展,其它幾艘飛船的同胞們在這個大陸上留下的痕跡應該已經很多了,只要能夠找到一處,順藤摸瓜相信一定能夠有所收獲。 不過經常都是計劃不如變化快,人們的這個探索計劃很快便被一個突然的發現徹底打亂。 上岸后,秋水號上已經離開陸地不少短時間的人們紛紛在海灘上散步活動腿腳,沒多久,一個船員就發現了一個已經被海沙掩埋了一半的陶罐,他將陶罐挖出來后,便第一時間交給了趙星移。 趙星移接過陶罐,周圍的人也紛紛都圍攏過來看,沒想到剛一上岸就發現了人類的蹤跡,人們都比較興奮。 這個陶罐高有二十多厘米,呈圓形,肚子大口小,做工十分粗糙,表明也沒有任何的修飾,不過倒是很結實。陶罐的口密封著打不開,趙星移晃了晃,里面似乎有東西。 試了半天還是打不開蓋,趙星移無奈之下只能把陶罐打碎,發現里面竟然是一塊寫著字跡的極為粗糙的紙張,表面黑黑黃黃的還有很多雜質顆粒,恐怕比翡翠谷最早一批紙張的質量都差。 好在陶罐的密封性還不錯,紙張仍舊干燥,字跡也很清晰,但是看完之后,卻讓所有人都大吃了一驚。 原來這個陶罐,以及寫這些字的人并不在這神州大陸上,而是在神州大陸南方的日出大陸上,確切來說,這是一封求救信。 紙上的字并不多,字跡也很潦草,上面的內容是說,沈陽號飛船迫降在了日出大陸上,但是日出大陸上到處都密布著一種很兇殘的野獸,數量非常多,人們被圍困在一片高地上,情況非常惡劣,急切的盼望其它飛船的同胞能給予救援。紙條上寫明了人們被圍困處的經緯度,落款還有以迫降日為基準的日期。 推算了一下,這封求救信是在一年多以前寫的,看來是沈陽號上的同胞萬般無奈之下,只能以這種漂流瓶的方式發求救信,好在此時被秋水號發現了,但不知這又過了一年多了,沈陽號上的同胞們現在怎么樣了。 趙星移立即返回秋水號,利用電臺和后方基地聯系,后方指揮部聽完這個消息后,讓他們等待,說這么大的事他們決定不了,需要匯報給聯合議會做決定。 趙星移他們等待著,好在后方的效率很高,幾個小時之后消息便傳來,內容是命令秋水號立即兵分兩路,以趙星移為首,帶領神樹村、新華東區的主要人員和秋水號航行必須的一百多船員再次出航,直奔日出大陸。他們的目的是查探清楚沈陽號同胞目前的狀況,以便華夏大陸的人們相應做出救援計劃。 不過于此同時,神州大陸這邊的搜尋也不停止,而是由秋水號上如意、吉祥兩市的領導帶領剩余的近兩百人繼續按原計劃展開搜索,爭取早日找到這個大陸上的同胞。 秋水號上的人都對這個命令沒有異議,不敢耽擱,在必要的安排和準備工作之后,秋水號立即啟航,連夜趕往日出大陸。 日出大陸位于神州大陸的正南方,直線距離并不太遠,大概五千多公里的樣子。從那紙片上給出的經緯度,對照根據昆明號在太空拍攝照片所制成的高精度地圖,趙星移等發現,沈陽號上的人們所在地的就位于日出大陸最東端一個類似長頸花瓶形狀的半島上,地圖上標示的名稱也正是寶瓶半島――華夏大陸的地理學家們已經將全瀛洲星比較有代表性的地點都命名。秋水號從華夏大陸的新好望角出發,斜向西南,到達寶瓶半島估計也需要七八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