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頁
剩下的路程風平浪靜,再沒有遇到任何的波折,在第十天的傍晚,秋水號平安抵達了新華東區的碼頭。 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中,新華東區的技術人員一方面根據這次航行暴露出的問題對秋水號做最后的調整改進,另一方面趙星移他們又多次出海,期望能夠找到三足龜魔獸的蹤跡,但卻始終一無所獲。 經過一番討論之后,人們決定調整計劃,不再等待和平協議的簽訂,而是直接出海,向神州大陸出發,在路途上繼續尋找三足龜魔獸,如果有可能就簽訂和平協議,如果找不到它們的蹤跡,就先抵達神州大陸再說。 這么做,雖然有相當的風險,但人們已經沒有耐心繼續等待那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簽訂的和平協議了,也許其它大陸的同胞正期盼著同胞們的救助呢。 瀛洲歷五年三月一日,進行了充分的準備之后,秋水號駛離了新華東區碼頭,離開大陸沿岸,向著神州大陸駛去。 早在太空時人們就已經知道,瀛洲星上有四個大陸,除了趙星移等所居住的,面積五千多萬平方公里的華夏大陸外,還有神州大陸,日出大陸和東方大陸。 神州大陸位于北半球,南部邊緣靠近赤道,形狀是一個不規則的圓餅形,面積高達九千多萬平方公里,是瀛洲星面積最大的陸地。與華夏大陸大多都是平緩的丘陵和平原地勢不同,神州大陸山高谷深,地形變化很大。其南半部都被茂密的熱帶亞熱帶叢林所覆蓋,森林植被面積之廣,長勢之茂密,遠非華夏大陸的森林所能比擬;中部地區則是半干旱的荒漠地帶,類似地球上澳洲腹地的地形地貌,不難想像有多少毒蟲猛獸潛伏其中;而其西部,整個都是荒涼的雪域高原,平均海拔都在四千米以上,更有無數七八千米甚至上萬米的高峰聳立其間,簡直就是一個青藏高原的升級放大版。正因為神州大陸的地形如此復雜,所以雖然面積最大,但當初人們在太空時還是選擇了環境更加溫和的華夏大陸。 日出大陸與華夏大陸經度相差180deg;,位于瀛洲星的另一邊。這個面積近兩千萬平方公里的大陸位于赤道以南,從昆明號當初從太空拍攝的高清晰照片中可以看出,這個大陸完全是一片熱帶荒漠,紅褐色的大地上只有少量的植物生長,并不是一個適合居住的地方。 瀛洲星面積最小的日出大陸位置接近南極,一千兩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冰雪所覆蓋,不過除了最南端有山脈外,日出大陸的其它地方地勢到是很平坦,基本就是一個冰雪大平原,不過從太空照片中還是能夠發現,這片冰雪大陸上其實植被相當茂盛,尤其是在其北部地區,到處都是寒帶森林。 由于神州大陸面積最大,其它飛船最可能的迫降地點也就是這里,并且神州大陸距離華夏大陸也是最近的,所以人們決定,秋水號的第一個目的地就是神州大陸的東南角。 神州大陸東海岸距離華夏大陸西海岸直線距離大概八千多公里,由于華夏大陸北岸位于赤道以南,而神州大陸的南岸接近赤道,所以只要沿著華夏大陸的南岸直線西行,就能夠到達神州大陸的東南角,這正是秋水號的預定路線。 秋水號從新華東區出發后,沿海岸線向北,經過兩千多公里的航行,到達了華夏大陸的東北角,在這里,船轉而向西,然后一直前行,沿南部海岸線橫穿近一萬公里的華夏大陸后,終于離開近海區,進入了浩瀚的深海。 由于風力不大,秋水號的速度并不快,現在已經連續行進了二十多天了,從這里,只要再前行八千公里左右,就能夠到達神州大陸東南角,那個被人們命名為新好望角的突出陸地,那里就是秋水號預計停泊登岸的地點。這一路總行程接近兩萬一千公里,如果順利的話,秋水號再有不到十天的時間就可以到達那里了。 趙星移和林燕來坐在船頭的甲板上,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天,一群船員聚在船尾打著撲克,駕駛室中只有船長寥海和幾個值班人員在,其它的人估計都躲在艙室中睡午覺呢。 天有些陰,厚厚的云層低低的壓在頭頂上,光線有些昏暗,連原本湛藍的海水也變成了灰黑色,看來要下雨了。 自從離開新華東區后,一連二十多天的航行,秋水號沒有遇到任何意外,天公還算作美,雖然一直不怎么順風,并且也遇到了兩次暴風雨,但都沒有造成什么損失,秋水號基本可以算是一路平安。而人們一直擔心的大型海獸也一只都沒再遇到,看來這些龐然大物一般不常來近海沿岸,估計深海大洋才是它們的天下。 悶熱的空氣中刮起一絲涼風,原本垂頭喪氣的風帆也有了一絲鼓起的跡象,不過天色更加黑了,天上的云也越來越厚,越來越黑,遠處的天際,似乎隱隱有閃電的蹤跡。 嘟、嘟、嘟 船長拉響了警報,隨即又通過高音喇叭喊道:全體船員各就各位,前方有暴風雨! 原本懶懶散散的船員們立即活躍起來,丟下手里的東西,奔跑著沖向各自的崗位,不過他們的臉上并沒有什么緊張的神情,之前已經遇到過兩次暴風雨了,以秋水號良好的性能,沒有什么可擔心的。 風越來越大了,大滴的雨點也開始落下,趙星移和林燕來返回了駕駛室,看著船長有條不紊的指揮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