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去,清晰可見。 這兩座磚塔建于遼代,是承德最古老的建筑。是誰,用了怎樣的方法, 在這突兀而起的石柱上,建筑了這兩座遠離人間煙火的磚塔呢? 雙塔山高30 多米,相當于現在的9 層樓高,而且石柱都是上粗下細,絕 難攀援。難道遠在1000 多年之前,遼代人就使用了現代化的滑輪吊車,將建 筑材料吊運到了山頂之上?這,似乎不大可能。 山上雙塔的建筑方法,也叫人疑竇叢生而又嘆為觀止。兩塔基礎均是用 三層磚直接砌在山頂之上,北墻采用齊縫砌法,這種砌法也僅此一家。其他 三面用一般的壓縫法砌成。 1976 年前,北面的墻壁沿砌縫裂開,呈傾斜之態,位移較大。而唐山大 地震后,裂開的縫隙反而彌合,而且較以前 更加牢固了。 承德地處地震帶內,難道古人總結出來的抗震結構就是這種世上絕無僅 有的齊縫砌法?這似乎是沒有多大科學道理的作法,但實際上確實達到了安 全防震的效果。 這需要多少力學和建筑學的知識??! 距離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的浦那約24 公里的地方,有一個叫希沃里的小 村,村莊里有一座廟宇,供奉的是蘇菲教圣人卡瑪阿利達爾凡。 飛起的石頭就在這座廟里。石頭一共兩塊,大的約70 千克,另一塊略輕。 一個不可思議的現象是:如果有11 個人用右手食指指著巖石,同時異口 同聲連續地叫喊卡瑪阿利達爾凡這個圣人的名字時,那塊大石便會 飄然升起,升到約2 米的空中,并懸在那里,聲音停止,它便會落到地上, 小的那塊只需9 個人就夠。 馬克鮑爾佛起初不相信,他也加入試驗者的行列,而那塊大石居然真 的彈跳起來,升到空中,屢試不變。后來,鮑爾佛將這一奇特景觀拍成了電 影。 如果你不相信,有機會你也可以去試試。 馬爾杜城和比米尼墻 菲律賓密克羅尼西亞群島中的波納斯,保存著巨大的石頭城遺址,面積 達175 英畝。古城用又重又大的火山巖砌成,巨大的石塊長達25 英尺;古城 中有皇宮、神廟、房舍、大廳、地窖、王陵等,都鱗次櫛比地坐落在整治得 非常標準的平臺上,至少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它的存在使考古學家們困感。 顯然,建造這座古城至少需要數萬名技藝高超的工匠。但是,據統計,密克 羅尼西亞群島1500 英里范圍內,總人口也不足5 萬,它是怎樣建成的呢?當 地農民傳說,這是歐希巴和歐索巴兄弟施展魔法,一天之內建成的。要么, 我們不相信這段傳說,要么,我得追問歐希巴兄弟到底是誰? 1937 年,潛水員在距馬爾杜古城不遠的海域,還發現了一座沉沒的古 城,從海底撈出了不少金銀財寶,這座海底的古城同海上的古城又有什么聯 系呢? 1933 年,千里眼人埃德加曾經預言,古大西洋的神廟遺址,可以在比米 尼附近的海域找到。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水下遺址的發現愈來愈多,在美 國東海岸海底,發現了規??捎^的古代巨石建筑,有近50 處之多,大多是 10000 年以前的遺址。 1967 年,美國阿呂米諾號潛水艇,在佛羅里達、佐治亞、南卡羅林 群島沿岸的海域,發現了一條平滑寬闊的馬路,可以供現代化的交通工具行 駛。 1968 年,在巴哈馬群島的比米尼島一帶,發現廠廣大的海下建筑群,有 房屋、街道、堤壩、倉庫等等。最為突出的是一道由巨大石塊砌成的石墻, 迤邐1600 米,石塊每塊長約5 米,高約3 米,厚約1 米,石塊與石塊之間, 有水泥澆注的痕跡,這就是著名的比米尼大墻。一座42 米times;54 米的平 頂金字塔沉睡在3.5 米的水下,根據同位素碳14 測定:附著在墻上的紅樹根 化石,已有12000 年以上的歷史。 是誰,修建了這座規模巨大的比米尼大墻呢。 懸棺和南馬特爾 在福建武夷山西北部蓮花峰的懸崖上,在人們無法攀登的巖洞中,至今 還存放著一些古代的船形棺槨。1978 年,我國考古工作者用大型絞車,將一 具完整的船棺,從50 米高的懸崖巖洞中吊放到地面。這具棺長4.8 米,寬 0.55 米,高0.77 米,棺和槨都是由整塊楠木鑿雕而成的,經同位素測定, 迄今已有3600 多年。 在四川珙縣的崇山峻嶺中,也保留著一些懸掛在半山壁上的懸棺。 據說,這是古代少數民族人的作品,他們在高高的懸崖絕壁上,橫嵌入 兩根堅硬的木棍,棺本就存放在木棍上,棺木大多為整塊楠木挖鑿而成,長 約2 米,重逾千斤。 這樣的懸崖是無路可通的,它們距離地面最低也有20 多米,高的50~ 60 米,武夷船棺有的甚至高達幾百米。古老的武夷山民和四川人,是怎樣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