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頁
與鄒佳她們坐在一起,吃了一頓齊樂融融的早飯后,我就差人去請荀彧他們,畢竟有些事還是要交代一下的,尤其是軍制的問題,現在這個時代,如果沒有軍力,那根本就只有任人宰割的份,我可不想成為一個讓別人分食的烤全羊,我要做吃人的惡狼,嗷嗚~~~ 待荀彧他們到來后,我立刻就開始了我的演講。 我輕輕嗓子,環視在座的眾多文臣武將,心中豪氣頓生,如此天下豪杰盡入我手,誰人還可擋之?我一抱拳,道:諸公,霸不才,以濟世安民為己任,以為我大漢開疆拓土為職責,然,要實現此理想,并非霸一人可為之,這需要諸公的不斷努力,諸公可愿助我? 關羽等武將對我已是心服口服,聞我之言,更是熱血沸騰,具是拜服道:我等愿追隨主公,內安百姓,外掃胡寇,開疆拓土,斬將奪旗,立萬古功名。 而以荀彧為代表的文臣也是激動不已,主公,無須主公多言,我等誓死為主公效力。好好好,我得諸公相助,何愁大事不成。做領導的不容易??!時不時的就要給自己屬下做做思想工作,和鼓舞一下士氣,提升他們對自己的忠誠心,不然一旦主臣離心,那問題可就大條了。 待做好開頭的工作后,我就開始了正題。 諸公,今次請諸公前來,乃是要商議一下日后的戰略部署,以及對各位進行一次統一性的任命。說完,微頓一下,我繼續道:文若,你先將廣陵目前現狀說一下。 荀彧領命,道:主公,廣陵目前計有兩萬六千三百二十四戶人家,共計十一萬四千二百五十六人,其中,輕壯男子計有三萬七千五百余人,老人婦孺居多,每年耕種田地者,尚可溫飽,但卻不是很充足,屬下到達廣陵這兩月后,與元皓、文仲遵主公之言,大力發展農耕,并鼓勵工商,減少稅賦,如今已經出見成效。百姓如今已是對呂大人極是愛戴,主公但可安心。 哈哈,不愧是文若,對內政確實治理有方,元皓與文仲也是功勞不小,吾日后自有封賞。我對荀彧的工作成績非常滿意,畢竟他可是三國里出了名的內政好手,能跟他比的,大概也只有張昭和諸葛亮了,恩,不過聽說陳宮也是一個出了名的內政高手,這點從他將中牟縣治理的井井有條,百姓安居樂業就可以看出來。 主公謬贊,屬下等豈敢要主公封賞。荀彧和田豐、沮授雖然心里得意,但表面上還是謙虛一番,連道自己能力有限,還需主公多加教導等等的,真是有夠虛偽。 了解了這些后,我又對張遼問道:文遠,如今廣陵有多少人馬? 張遼見我相問,立刻答道:主公,廣陵原本有駐軍五千人,近兩月又招募四千余人,加上主公帶來的三千多人,如今廣陵已有一萬兩千余人馬。 我算了下,到黃巾起義的時候,那可動不動就幾十萬的亂民,這么點兵馬可不夠用的,于是我道:文遠可再招八千兵士,湊足兩萬之數。 這張遼聽后,稍一遲疑,看了看邊上的荀彧一眼。荀彧會意,立刻上前道:主公,廣陵的人口不是很多,軍隊過于龐大,就沒有足夠的勞動力,這樣不利于生產也! 我微微一笑,暗道:你們還是目光短淺了點,這點小事還不好解決嗎!我看了荀彧一眼,道:文若,我欲實行屯田,讓軍隊戰時為兵,閑時務農。這樣就不會耽誤生產也不會影響軍隊的發展。你看如何?我在這里可是借用了后世努爾哈赤管理女真八旗的方法,即出則為兵,入則為民。荀彧聽了后思考了下,而這時陳宮卻拍手贊道:主公不愧天下第一名主也!此法可行。田豐和沮授也道:屬下也認為可行。 我又看了看荀彧,問道:文若以為如何? 荀彧大概也看出了其中的利好之處,于是道:此法果然高明,不但能開墾出一大片良田,使得軍隊自食其力,也可極大地緩解軍民矛盾。主公實是高見。哈哈,那當然,這可是領先大漢幾百年的方法,能不好嗎! 見荀彧等都說好,當下我就任命陳宮和沮授協助張遼和高順去實行,解決完這些,那就該說說如何練兵的事了,而且還有戰馬的問題,廣陵之地可沒多少馬匹,畢竟這里地處南方,船多馬少,但要逐鹿天下,沒有足夠的騎兵是不行的,具后世的事實證明,一員騎兵,足以干掉無員步兵,差距之大,令人咋舌,也就是后來才發現了騎兵唯一的客星;長槍兵,不過那也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現在還是騎兵天下無敵。 第三卷 厲兵秣馬 以待天時 第六十四章 兵制整備(下) 文遠,我軍有多少戰馬? 張遼道:主公,我軍共有戰馬五百余騎。才五百?真是要命,這么點馬夠干什么用的,我微一皺眉,道:戰馬實是太少,我軍如果兩萬兵士,卻只有五百騎兵,實是令人笑掉大牙,必須補充戰馬。 關羽此時出列道:主公所言甚是,若論戰力,當以騎兵為最,若主公要使軍力強大,大量戰馬必不可少。我點頭道:云長此言甚合吾心,此事就交由云長處理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