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頁
沈君兆垂眸行禮:“臣告退?!?/br> 說完轉身離了長心殿。 雍理等人走遠了,才砰地一聲將那方上好端硯砸了出去。 殿外候著的宮人心驚rou跳,趙泉更是在進去送死和不進去等死之間猶豫不定! 好在沒一會兒,元曜帝自己走出來了。 他面色冷沉,聲音里有著壓抑的怒火:“傳國師?!?/br> 這里的國師不是帝師錢公允,而是子難。 趙泉哪敢耽誤,連忙應下,小跑去了靜安殿請子難大師。 雍理這一天的心情也是起起伏伏伏伏快伏到底了,先前有多甜滋滋,現在就有多堵心。 他苦戀死對頭而不得的事,當然不能讓其他人知道,可這些東西悶心里也實在難受得要死。 好在他還有子難,可以抱怨一二。 靜安殿離著長心殿不遠,子難沒一會兒就來了。 趙泉只稍微一提,和尚就猜到個七七八八,他囑咐一聲,趙泉連忙去準備。 熏香換上靜心凝氣的,搗碎的新茶里也添了點舒氣散,皇帝內火旺,身體和心理雙重敗火最佳。 雖說也是治標不治本的法子,但聊勝于無。 長心殿沒人伺候,子難動手煮茶,雍理來回踱步,義憤填庸:“你說沈君兆他過不過分?朕一顆心全給他,他丁點兒也瞧不上!” 子難也不接話,這種時候,皇帝需要的只是個傾訴對象。 雍理氣得肝疼也不舍得真罵沈君兆,左右不過幾句:“他年少時一顆心里全是朕,怎么長大了就成這樣子!” “說好等朕,說好這輩子只和朕好,說好心里只有朕,這才幾年?啊,才幾年!” “嫌朕后宮人多,朕不收些人進來,朕早他媽被逼立后了!” “這混賬東西,今天可算是把心里話給說出來了,讓朕把這天下給他?朕……朕……” 想起這個雍理就氣得手指直哆嗦:“朕若真把這江山給了他,他還容得下朕半分?” “他能像朕待他這般寵著哄著?他能像朕縱著沈黨這般縱著朕的人?” “就他那眼里揉不進沙子的性子,當朕不懂?” “朕若真把這帝位給了他,他下一刻就是殺了朕,以絕后患!” 到最后,元曜帝頹然坐倒在軟榻上,有氣無力:“子難?!?/br> 子難推給他一杯熱茶。 雍理盯著翠綠色茶湯,輕聲問道:“權力,就這么……” 子難放下茶杯,緩聲道:“我執,是苦難的根源?!?/br> 雍理長嘆口氣,無奈道:“放不下啊?!?/br> 宮里元曜帝早消了氣。 他有什么好氣的,這破事也不是一回兩回了,這矛盾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從沈君兆繼任首輔,收復世族那一刻,他們就掉進了這個解不開的怪圈。 心悅又如何? 天下與我,選誰。 雍理敢選沈君兆,卻不敢選沈相。 沈君兆呢?雍理不知道。 十六歲那年他御駕親征,最苦最難、半只腳踏進棺材的時候,全憑著沈君兆的一句‘我等你回來’強撐。 可誰知他大勝而歸,滿身榮耀,換來的卻是沈君兆冷冰冰的一句:“陛下圣安?!?/br> 自那之后,他是元曜帝雍理,他是內閣首輔沈君兆。 滿腔愛意,越不過金鑾殿上的三道臺階。 雍理到底不是個兒女情長的性子,自憐了一陣,又念起正事:“李義海那邊收了尊金菩像,機關已破,情報想必是流出去了?!?/br> 子難凝眸看他:“杜景修?” 雍理輕笑:“我倒覺得是梁銘那混蛋?!?/br> 子難應道:“梁銘行事乖張,不無可能?!?/br> 大雍看似太平盛世,實則內憂外患。 近處的世家大族和皇權寒門之爭贊且不提,畢竟有沈君兆和雍理把持,他倆戀愛談不成,工作還是可以協調的;遠處卻有一幫子前朝余孽,護著個病秧子皇子杜景修不放,總想著光復前朝,也不想想前朝都破落成什么德行了。 內憂如此,外患也不慎消停。 雍理御駕親征,雖大勝而歸,也讓蠻夷六州俯首稱臣,但幾年光景過去,大雍疆域遼闊,各地總兵都難壓制,遑論這些屬國。 一來二去的,好了傷疤忘了痛的蠻夷便又蠢蠢欲動。 尤其是那土匪梁銘,三年前雍理曾與他有過一戰,結下梁子。 當時梁銘跪在地上,身板卻挺直,一張桀驁不馴的臉上滿是不服:“此戰我輸了,但下次,我必勝!” 雍理當時便想砍了他腦袋,可惜他詭計多端,自詡六州圣子,蠻夷六州還真認了,若是在蠻族降了后斬殺梁銘,只怕戰亂再起。 雍理不是不能打,而是不忍打。 朝代更替,戰亂綿延,苦得是萬千百姓。 而放了梁銘,無異于放虎歸山。 這次的金菩像,明顯是封暗信,至于內容是什么,已經不可知。 但無論是來自梁銘還是杜景修,都不會是好事。 子難道:“萬壽節,陛下怕是要更加仔細些?!?/br> 雍理點頭:“朕明白?!?/br> 兩人又商量了一會兒,眼看時辰不早,明日還有早朝,子難便退下了。 約莫是熏香靜心,雍理睡得還算踏實,這短短一覺竟一夢回到十六歲,回到了他與沈君兆最甜蜜青澀的那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