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王家與肖家昔日走得親近,雖說這些年關系大不如前了,可他方才聽說,那王老太爺還去肖家探病了呢。    肖薔今日之所為,莫不是與王嫻有關?    除此外,顧先禮倒想不出來有什么別的牽扯了。    他知王嫻這人平日里嫻靜端莊,悶不吭聲,實際卻很有些城府,齊春錦哪里是她的對手?    于是也不管猜測是否作準了,先暗自寫了封信,叫人送到齊家去了。    總要提醒她一聲的……    王老太爺哪里曉得,他自以為悄無聲息一個舉動,卻是叫不少人都盯上了。    要殺齊春錦,又哪里那樣容易?    齊春錦回府后,便將自己畫的那些畫,都拿出來給齊誠瞧了。    齊誠也愛畫,笑道:“也叫為父鑒賞鑒賞……”    只是他話音剛落,便瞥見對面的王氏臉色變了。    “夫人怎么了?”齊誠忙起身湊了過去。他問:“可是身體有不適?”    王氏搖搖頭:“錦兒,你這畫從何處來?”    她眉間都填滿了怒意。    齊春錦道:“肖薔,就是肖家的公子給的?!?/br>    “夫人,到底怎么了?”    王氏以為自己能瞞下去,只以一人之力,尋得機會復仇便是。丈夫正直憨厚,女兒天真純良。她并不想叫他們沾上一絲仇恨。    可這會兒她實在壓不住心底的怒意,厲聲道:“這家子人,果真厲害得很!篡姓改名便罷了,就連人家的畫也要肆意涂抹修改!”“這畫原是我父所繪,我幼年時,在他書房見過……”    齊誠怔了怔:“夫人不是孤兒嗎?”    齊春錦道:“爹,你真笨。孤兒也該是原先有父母的,后來去世了才沒有的?!?/br>    王氏撫了下她的頭:“是。你外祖父、外祖母死得早,那時我年紀小,在老家由祖母和一干奴仆帶大。你外祖父出身豐州王家……”    齊誠不由道:“這不是那個王家……就當今皇后所在的那個王家嗎?他們便是出身豐州?!?/br>    齊春錦也疑惑道:“母親與他們是親戚?”    王氏忍不住冷笑:“哪門子的親戚?他也配?”    “你外祖父姓王名磬,外祖母姓尤名湘。你外祖父攜了你外祖母與奴仆等人,上任泉州。卻在途中遭了山賊擄掠殘殺,只活下來一個養馬的小廝。那小廝回了府中報了此事。府中悲痛欲絕,一面派人去尋尸骨衣物,準備喪事,一面派人向京中報喪信兒?!蓖跏掀o了手掌。    她那時年紀小,其實并不大懂得此事有多可怕。    “如此過了幾年。府中卻聽聞,泉州知縣王磬,因舍命直諫有功,被皇帝帶入了京城為官。因你外祖父只剩下我一條血脈,便由我帶上丫鬟,和那個小廝,一并入京去查探情況,去認那是不是我的父親。那小廝聰明,長了個心眼,先悄悄去了府外,而未直接自稱是王家人登門求見……”    王氏說著嗓子便啞了:“他在府外偷偷藏了幾日,最后見到了那位王知縣,正是當年那賊人!他馬不停蹄地趕了回來,告知我等,又催我等離京。他卻孤身留在了京中,說是那個賊人認得他的面貌,若是發現了他還活著,恐怕要連同他一起的我也滅口了?!?/br>    齊春錦已然呆住了。    齊誠壓住心頭的憤怒,道:“此王磬非彼王磬?他偷了岳父大人的文牒身份?”    “連同財物?!蓖跏系?。    “我回到豐州后,才知豐州老宅起了一場大火,燒死了不少人,想必是他們已經發現了那小廝還活著,也就順藤摸到了豐州……”王氏接著道。    “好狠毒!”齊誠氣得砸了下桌面。    “這下我和丫鬟連豐州也不敢留了,帶著周身的財物,投靠了我母親昔日的好友。我母親早年體弱,便養在了尼姑庵中。那好友就是在那里結識的。并無多少人曉得這段經歷。我隨母親的好友住到了京中,長大后,才探知肖家二老爺,負責當年官員上任文牒等事宜。彼時肖家與這假王家已是至交好友。前者多有子弟在朝為官,后者受皇帝稱贊剛直不阿、敢于直諫,有前朝魏玄成之風。我已無父無母,家中也無可依仗的長輩。如何敢與之相斗……只能先勸自己,忘了自己是王家女的事……”    齊春錦眼圈兒紅了,細聲道:“娘為何不同我們說?”    這樣大的事憋在心頭,換作她,要憋死的。    齊誠也心下怔然。    換旁人,絕不該是王氏這般,仍能耐下性子,溫柔以待女兒,絕口不提要女兒為當年事復仇……    “說了又如何?多幾個人與我一起憤恨,卻又瞧不見希望?”王氏搖搖頭,道:“我是想過,就這樣一輩子過去的,等我死時才寫進信里,只叫后人莫忘記這樣的深仇大恨便是。若報不得仇,那便報不得罷了。無須毀家滅己,雞蛋碰石頭?!?/br>    齊誠咬牙道:“齊王……”    王氏打斷他,與齊春錦道:“此事就不必告知齊王了,不然他該要疑心你,是要利用他,是要離間他與皇帝的叔侄情。如今王嫻已是皇后了,與皇帝是一體的?!?/br>    王氏這才又看向那幅畫:“若非是這幅畫到了錦兒的手里,我也不會提起這樁事?!?/br>    “肖薔,肖家子。他將這畫給了錦兒,恐怕是已經識出錦兒是真正的王家之后了。這是在警告威脅我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