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節
書迷正在閱讀:我老公實在太穩健了、離婚后,前夫他后悔了、大佬又在窺屏了、穿成年代文嬌蠻小姑子、嫁給病嬌傻王爺沖喜、重生八零狼夫勾勾來、rou文集結錄、你是我戒不掉的甜、誘敵深入(1v1 H)、穿成侯府傻女
錢春曉失笑:“什么雜草??!你這種深棕色倒是很像我小時候在哈市見到的俄國人,其實在陽光下看著非常漂亮!” 蘇慧蘭不信,只當是好友安慰自己,便拉著她的手道: “我看你這就是愛屋及烏!不過這些都是天生的,我也不強求,只求別年紀輕輕就禿了大半就成!” 錢春曉被她逗得笑了半天。 錢伯母除了寄來兩條紗巾,還給兩人各寄了兩條假領子,顏色、樣式都一模一樣,兩人戴上后就手拉手走到院子里,問蘇奶奶好不好看。 蘇奶奶笑得合不攏嘴,直說她們倆像一對姐妹花! 每次錢春曉來,蘇奶奶必定要盡心整治一桌好吃的,今天也沒例外。 晌午蘇奶奶去了趟供銷社,買到了海帶和干豆腐,晚上就燉了一大鍋海帶排骨。 這陣子志國大伯家和二哥都網到了不少魚,再加上個羅天成,幾人輪著班往她們家送,所以家里的魚就沒斷過。 蘇奶奶今天特地做了一道醬燜鯰魚,本地的鯰魚,當地叫山鯰,還有個戲稱叫“給閻王爺抬轎子的”,因為當地人覺著鯰魚吃了會引起老病復發,所以家里有病人的基本都不吃這種魚。 但是這種魚rou質特別細嫩,而且因為是在冷水里生長,渾身沒有一點土腥味,無論是醬燜還是熬湯,味道都極其鮮美,蘇慧蘭和錢春曉還都挺愛吃的。 另外今天有干豆腐,蘇奶奶還做了一道東北特色風味小吃——干豆腐簽子。 干豆腐簽子也叫rou簽子,就是把豬rou剁碎加上佐料、淀粉和少量水攪勻,然后取一張干豆腐鋪平,把調好的rou餡鋪在上面,慢慢把干豆腐和rou餡卷成一跟長圓筒,活像一根大號的木簽子。 最后把卷好的干豆腐簽子上鍋蒸熟,等取出放涼后,再切成筷子頭厚的薄片便能上桌了! 干豆腐簽子味道接近自家灌的香腸,但是又因為有東北干豆腐的加持,所以口感更扎實一些,味道上也豐富了許多。 尤其適合冷吃,放涼的干豆腐會更筋道,和綿軟的rou餡一起吃進口中,別有一番風味。 屬于典型的好吃又不難做的東北特色小吃。 最后一道就是家常土豆泥,大興安嶺肥沃黑土地長出的土豆淀粉含量高,口感也好,用當地的話說那就是“干面、干面”的。 哪怕不放油,清水煮熟后,放點蔥花、辣椒油和黃豆醬隨便拌拌,也是一道極下飯的小菜。 有蘇慧蘭和錢春曉打下手,幾道菜準備的很快,蘇奶奶把土豆泥端上桌,叫蘇慧蘭看著鍋里燜的魚,就要去給蘇大伯家送點菜。 蘇慧蘭立即主動請纓: “奶奶,我去吧!您和春曉先在家里,我一會兒就回來了!” 錢春曉聞言忙道:“蘭蘭,我陪你一起去吧……我也好長時間沒去看看蘇伯伯和蘇伯母了!” 聽春曉這么說,蘇慧蘭也就沒攔著,讓奶奶幫忙把一小盆海帶燉排骨和一碗切好的干豆腐簽子裝進籃子里,兩人就出了門。 路上,錢春曉還特意跟蘇慧蘭打聽起蘇大伯一家: “蘭蘭,蘇伯伯他們最近怎么樣?” 蘇慧蘭笑道: “我大伯最近氣色挺好的,就是總也閑不住,一會兒想去河邊捕魚,一會兒又要去上山撿柴火,鬧得我大伯娘現在天天在家看著他!” 錢春曉聽了也跟著笑了起來。 蘇慧蘭便又道: “其實每天出去轉轉也對身體有好處,就是我大伯他總想著干點活兒,而且一忙活起來,別人勸都勸不住,這樣誰敢同意讓他出去呢?” “后來還是我大哥怕把他悶出病來,就幫我大伯定了個時間表,每天什么時候可以出去轉轉,什么時候做點家務活;” “還有諸如星期一在山底下撿撿柴火,星期二去河邊下漁網、割柳條,每次出去多長時間,都規定的明明白白!” “我大伯雖然不愿意,可架不住奶奶和大伯娘把這行程表和時間表背的一字不落!” “只要我大伯不聽話,奶奶和大伯娘就要抹眼淚!我大伯沒招了,現在都不用人看著,自己就每天老老實實按照規定走!” 錢春曉笑道:“聽你說就覺著有意思!日子過得這樣有情有義、有滋有味,就是遇到再大的難關也不怕了!” 蘇慧蘭笑著點頭,“現在大伯和大伯娘平時在家里編些籃筐、箱子到供銷社去賣?!?/br> “我二哥每天對著木匠手冊鉆研木匠活兒,說等夏天要給我打一套書柜,我還挺期待的!我覺得以二哥的手藝,遲早能自己出來攬活兒干?!?/br> “還有家里今年已經抓了兩只小豬,一窩雞崽,羊圈里的第二只母羊也懷孕了,到年底就又多了一份進項?!?/br> 這日子其實還是很有奔頭的,雖然奶奶和大伯娘總說是蘇慧蘭為他們撐起了這個家,可她不這么認為。 他們所有人都是這個家的一份子,因為彼此關心、相互愛護,才能共同支撐起這個溫暖的家,否則任她一個人做的再多,也取代不了其他人對這個家的意義。 錢春曉心里也由衷為蘇大伯一家高興,不過卻遲遲沒聽好友提到那個熟悉的名字,便狀似無意道:“對了,那衛東大哥呢?他最近怎么樣?” 聽春曉問起自家大哥,蘇慧蘭免不了又要對她道謝: “說起大哥,還是得先感謝你,上次你托錢大哥寄來的那些繪畫書籍真的很好,我看我大哥現在每天都要捧著那些書鉆研,畫功也進步的很快!” 錢春曉聽了心中歡喜,便輕聲道:“他沒有老師專門指點,只能靠自己勤加練習,摸索規律了?!?/br> 蘇慧蘭也道:“我也這樣覺著,可我大哥倒是練得勤,就是總也舍不得用紙筆!” “我在松林縣給他買到了好多畫畫用的鉛筆和鉛畫紙,可他一張也舍不得用,總是拿平時寫字算題用的練習本子對付著,怎么說都不聽?!?/br> 錢春曉認真聽著,心里默默記下。 兩人邊走邊聊,很快就到了蘇大伯家。 一進屋,撲鼻一陣濃郁的香味,原來蘇大伯兩口子也正在外屋地里忙活得熱鬧。 大伯娘一看是她們來了,趕忙道: “俺聽說了今天春曉過來了,還尋思著做點好吃的給你們送去,沒想到你們比俺快多了!” 蘇慧蘭把手里的籃子遞過去,一點也不見外的笑道:“大伯娘今天做什么好吃的了?我和春曉大老遠聞著這股香味,口水都要留出來了!” 大伯娘就立刻把灶臺上,用一個大蓋簾子扣著的兩只小盆端了過來。 “這是俺和你大伯今天采的鴨嘴菜,還有陽子網的小柳根兒,叫俺用油炸了,也讓你們小姐倆嘗嘗鮮!” 鴨嘴菜是本地一種隨處可見的野菜,因為最初生長的形態很像鴨子的嘴,所以在當地叫鴨嘴菜。 這鴨嘴菜比較喜歡在潮濕的地方生長,而且通常一長就是一大片,用當地話說,那就是只要找到一棵,就等于找到了一窩! 這種野菜就要趁著嫩的時候吃,超過了六/七公分后,味道就要打折扣了。 當地一般是喜歡把它焯水后清炒或者燉湯,也有比較奢侈一點的吃法就是像大伯娘這樣,裹上一層面糊后,下油鍋炸熟。 吃一口外皮酥脆、內里細嫩,而且鴨嘴菜肥嫩的葉片過油后,吃起來口感還挺豐富! 這要不是能看到金黃色面糊下的點點翠綠,蘇慧蘭和錢春曉絕對想不到這里面的竟然是一種野菜! 柳根兒是當地的一種冷水魚,長得個頭很小,大的能有十二、三公分長,平時小的才六/七公分大,因為喜歡一窩一窩的聚集在小溪邊的柳樹根底下,所以當地人喜歡稱呼它們“柳根兒”! 柳根兒魚最適合油炸,毫不夸張的說,那種直擊味蕾的酥香美味能讓人記一輩子! 兩個人幾乎是一口就被這種袖珍的小炸魚給征服了,這么道地、純粹的河鮮恐怕也就只能在興安嶺這里吃到了。 大伯娘看兩人愛吃,就笑道:“家里還有一小盆大點的,回頭蘭蘭你拿回去,讓你奶給你們放點干辣椒炸成魚醬,也一樣好吃!” 正說著話,屋里門簾子一掀,露出蘇衛陽驚喜的臉:“哎呀,春曉妹子也來啦!你倆咋不進屋呢!” 蘇大伯和大伯娘也讓她們待一會兒再走,蘇慧蘭看春曉好像也想進去坐坐,就進了屋。 屋里蘇衛陽原本正在研究那本木工手冊,蘇衛東則安安靜靜的坐在炕上畫畫。 一看她們進來,蘇衛東手中的筆便頓了頓,目光不經意往自家妹子身后一掃,很快又回到蘇慧蘭身上,招呼道: “蘭蘭、春曉姑娘,快進來坐?!?/br> 蘇慧蘭坐在炕沿中間的位置,差不多正好是蘇衛東的腳邊; 錢春曉坐在蘇慧蘭旁邊,從蘇衛東的角度,只能隱約看到她的半張側臉。 看兩人坐下,蘇衛陽也樂呵呵的坐到了錢春曉身邊,第一件事就是問她這次帶沒帶口琴,能不能給他吹首曲子! 錢春曉有些歉意道:“二哥,口琴我是帶了,不過這會兒沒在身上……你要是著急想聽的話,要不晚上跟我和蘭蘭一起回去?” 蘇衛陽正準備一口答應呢,就聽他大哥道:“陽子,別鬧了,春曉姑娘上了一天班、又趕路到這邊,肯定已經很累了,你今天就別去添亂了?!?/br> 見蘇衛陽神情瞬間失落起來,蘇衛東輕咳了一聲,又安撫道:“而且昨天蘭蘭留的作業你也沒做完……聽話,春曉姑娘以后又不是不來了!” 蘇慧蘭正式開始上課后,蘇衛東就不讓她每天過來教自己和弟弟功課,而是讓她隔一兩天來一回,但是蘇慧蘭作業可一點沒少留。 蘇衛陽一經哥哥提醒,馬上想起自己這兩天不是打魚就是研究手冊,差點忘了作業還沒做完,這下哪里還坐得住,忙火急火燎要去趕作業! 正巧蘇大伯端著水碗進來,一看他這火燎腚似的架勢,就沒好氣道:“得了,人蘭蘭和春曉還在呢,你這暫寫啥!平時干啥來著?還好意思惦記人家的琴呢!” 這時,春曉忙主動道:“二哥,這兩天我都會住在奶奶家不走,咱們有很多時間的,而且明天我會到學校教音樂課,你要是急著想聽,可以先來聽我上課!” 一旁的蘇衛東聽到那句“咱們”,捏著筆的手不由一緊,不過也只是一剎那,很快又恢復自如。 蘇衛陽倒是十分高興,“那春曉妹子咱說好了,俺明天去聽你的課!俺可從來沒見過口琴長啥樣,這下可是長見識了!” “不過作業俺也得趕緊做出來,俺可不能對不起俺老妹兒教俺的這份心!” 蘇大伯就笑罵道:“這臭小子,現在學的可會說話了!就是天天光說不練假把式!” 蘇衛陽立馬不樂意了:“爹,你嘎哈老拆俺的臺??!” 大伙兒都跟著笑了起來! 待了沒多久,兩人就回去了,來的時候籃子里沉甸甸的,回去時分量也沒見少。 蘇衛陽出來送她們倆,路上還在聊著明天錢春曉上課的事。 錢春曉便忽然道:“其實我聽說長期臥病在床的人最好能多曬曬太陽、看看風景,或者多與人說說話,這樣才會對病人的身體好?!?/br> 蘇慧蘭其實這兩天也在琢磨這件事,聞言轉頭問蘇衛陽:“二哥,你看現在天氣越來越暖和了,大哥這樣……能坐著板車出來轉轉嗎?” 提到這個話題,蘇衛陽神情有些黯然: “以前每到夏天,俺爸和俺也會推俺哥出來溜達溜達,但是這兩年他就不肯出來了!” 錢春曉下意識問道:“為什么?是怕人家笑話嗎?” 蘇衛陽搖了搖頭,語氣很有幾分驕傲: “俺哥跟別人不一樣,要是別人像俺哥這樣,肯定不愿意讓人家知道他腿那樣,但是俺哥從來都不怕這些!” “他是心疼俺爸和俺,不想讓俺們為他費事,所以每次就只是在院子里坐坐就回屋了?!?/br> 蘇慧蘭若有所思道:“我聽秦大夫說,奉天城的醫療用品商店,如果運氣好,可以在里面買到輪椅……只是咱們這里的路實在不適合輪椅出行,即使買到怕是也用不了?!?/br> 蘇衛陽撓著腦袋,他不懂啥叫“輪椅”,不過不妨礙他直覺這東西很貴,于是立馬擺手道: “老妹兒,其實不用你說的那個輪椅,俺用板車推俺哥出來就行!就是俺們嘴笨,都不會勸俺哥,最好你跟他說說,叫他答應俺們能常推他出來轉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