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
烏雅瑟恭聲答道:“她叫北風,班爾達老爺的獨生女?!?/br> 這個不會哭的堅強女孩,她的命運由此開始,注定充滿艱辛和坎坷。 慕容格格點點頭:“班爾達我知道,葉赫部貴族,在九部聯軍中和烏鴉第戈武并肩作戰,給我部左翼造成極大傷亡,夫婦倆都是真正的勇士,可惜遇上的是我。烏雅第戈武夫婦已歸降于我,班爾達夫婦寧死不愿受縛,被亂軍所殺,這孩子小小年紀便成了孤兒,多可憐啊。哼!這些人將來會明白,敗于我手并非屈辱,能在我麾下征戰八荒才是極大榮耀!” 汪吉古點頭稱是,對此他可是深有體會。 慕容格格揚聲說道:“解開她身上繩索,站到后邊來,其余的繼續往前走?!?/br> 長長的隊列在她身下緩緩走過,在她的示意下,她的馬后已多了二十來個懷抱嬰兒的婦人。原來,她見這些只有一兩歲的孩子怪可憐的,便挑選出一批女嬰,打算留在身邊,指派以烏雅瑟為首的女奴精心撫養。 后來,這些女孩長到三四歲時,在她的督導下,指派嚴師對她們進行極端嚴酷的心理和身體訓練,并篩選出四個最優秀的女孩接受特殊訓練,四丫頭的老大便是那個名叫北風、不會哭的小女孩。 這些丫頭長大之后,成為慕容格格手下的得力干將。 *** ?。 。 。?/br> 白山黑水間殺伐不斷,千禧朝北疆也是烽火連天,對陣雙方是宣遼軍和瓦剌輕騎,主帥分別是千禧朝長公主趙鳳吟和瓦剌部首領迭爾赤。 太宗皇帝趙正還是大寧王之時組建起來的這支部隊,曾隨他多次深入漠北打擊草原上的韃靼諸部,戰功顯赫。后來英明神武的大寧王與繼位的五弟趙溫矛盾越來越尖銳,終至水火不容、刀兵相見的地步。大寧王率宣遼軍轉戰南北,六年后攻取京師奪得天下。 從那以來,這支鐵軍一直由皇族核心成員牢牢掌控,駐扎在宣府一帶,成為抵御韃靼南侵的主要軍事力量,保得皇朝北疆兩百年安寧。 到得千禧二十三年,在驚才絕艷的長公主趙鳳吟十八歲生日那天,千禧帝將指揮這支鐵軍的兵符賞賜給他極為倚重的長女,作為生日禮物,從此皇朝這支精銳之師一直被她所掌控。 千禧二十五年,長公主率宣遼軍雄師十一萬北擊瓦剌,與瓦剌軍主力決戰于土剌河畔大草原。她與先祖太宗皇帝一樣,極善收集敵軍情報,多謀善斷、用兵如神,是役大破瓦剌十余萬大軍。 瓦剌部懾于宣遼軍聲威,舉部遁走,長公主采用昔年鮮卑拓跋圭打擊柔然的戰術,令宣府鐵騎萬余人在廣闊無垠的漠北草原上縱橫馳騁、千里大追擊,騎兵一個人配兩匹馬,長途跋涉,輪翻換乘,馬歇人不歇,到達會戰地點,不必休整,直接換乘另一匹沒有負重的馬參加戰斗,若糧食沒了,可殺副馬充作軍糧。 宣府鐵騎倍道兼程,茫茫戈壁與湛藍的天空連成一線,平坦、廣闊、無邊無際,零星點綴在焦黃的戈壁上的一叢叢駱駝刺、芨芨草,在北風中干枯殘敗,泛出凄涼的灰褐色,無盡蒼茫與荒涼。 宣府鐵騎踏過遼闊空曠的戈壁灘,從瓦剌牧區向西狂追數千里,隆隆的馬蹄聲和揚起的塵土回蕩在千里戈壁上空,終于在杭愛山下追上逃路的瓦剌部。 長公主下令,宣府鐵騎每人在馬尾栓上樹枝縱橫馳騁,煙塵遮天蔽日,區區萬余人倒似有十萬鐵騎之聲勢。 瓦剌部未戰先怯,如狼似虎的宣府鐵騎象兇猛的狼群一樣,將大批瓦剌人分割包圍,刀矛寒光閃處,熱血漫天飛舞,戈壁灘尸橫遍野,瓦剌首領迭爾赤撇下大批部眾倉皇西逃。 長公主率鐵騎將瓦剌部眾向東驅趕,宣遼軍主力已事先挖掘壕溝,結陣張網以待。數日之后瓦剌大批部眾驅趕著牛羊逃到塔密兒河畔,迎頭撞進十萬宣遼軍包圍圈! 血腥屠殺由此展開,伴隨著對婦女和牛羊瘋狂的搶掠!草原上的戰爭是殘酷的,總是勝利者對失敗者慘無人道的殺戮和劫掠! 長公主趙鳳吟御下極嚴,但并不迂腐,宣遼軍中,尤其是宣府鐵騎將士多為當地的牧人和遼西人,她并不反對將劫掠作為對部下將士們的獎勵。此役宣遼軍獲得大批財物、牛羊和女人,幾乎半個瓦剌故地成為長公主的封地和宣遼軍的牧場,宣遼軍從此有了穩定的根據地和后勤基地。 長公主憑借智慧殲滅瓦剌部之后,瓦剌部從此一蹶不振,殘部被迫西遷到遙遠的金山腳下,長期威脅皇朝北疆的隱患被長公主徹底消除。十余年來她率軍東征西討,戰功顯赫、號稱不敗,麾下猛將如云,被視為國家支柱。 隨著北疆威脅的解除和遼東女真的日漸崛起,長公主將宣遼軍駐地東移到燕山山脈東段,意圖很明顯,這支精銳之師東進可聲援遼東官軍,南下則對入關敵軍形成南北夾擊之勢,對野心勃勃的沙爾溫而言是一支不可輕辱的強大威懾力量,他即便能掃平遼東官軍,也不敢輕言入關,由此可見,長公主是個大局觀很強的鐵腕人物。 *** ?。 。 。?/br> 北疆烽煙不再,可隨著濟南周府羅剎門的突然崛起,原本平靜的江湖變得波濤暗涌,各地幫派勢力也開始活躍起來…… 羅剎門之主江湖人稱羅剎女王,羅剎門中人則稱她為夫人。江湖人只知她姓王,姓名沒多少人知道。她天賦異秉,自幼巧遇一位武林異人,師從宇內第一高手“天池仙娘”夜冰習得一身絕世武功。 她本是天縱奇才,資質絕高,二十來歲即已內功大成,堪稱奇跡!出關后為了歷練實戰經驗,不惜以女 兒之身遨游神州,面罩輕紗四處挑戰各地武林頂尖高手,歷經大小三十余次決斗,一路所向披靡,每戰必捷。 她身材高挑健美,被一襲似松似緊的菊色羅衫包裹得玲瓏有致,臉上那塊神秘面紗后,決斗時偶爾驚鴻一現的絕世容光,為她留下“羅剎仙子”之名,又由于她那睥睨天下的無敵霸氣,“羅剎女王”的名頭也加諸她頭上,從此名滿天下。 千禧二十九年,她擊敗武當掌門玉清子,第二年踏上嵩山少林寺,獨闖由一代弟子組成的大羅漢陣,以及由達摩堂首座枯葉禪師領銜、各首座長老組成的小羅漢陣,如入無人之境,一路闖入少林掌門閉關修煉的后山達摩洞,打破少林寺后山祖師洞從未有女人踏足的記錄。 少林掌門枯佛禪師不得已破關而出,接受她的挑戰。內功、劍掌和暗器三場比試,斗得分外激烈!決斗時猛烈的罡風所及,周圍三丈以內竟無人抵受得??! 枯佛禪師是她出道以來遇到的最強對手,但她憑借超強的武功和出類拔萃的臨戰經驗,最終還是干凈利落地擊敗了擁有一甲子功力的枯佛禪師,隱然成為當今武林第一高手。 一連串輝煌的勝利讓她揚名天下,也激發了她征服這些武林幫派的雄心,第一個目標的選擇很有講究,首先實力要稍弱,其次是不能太起眼兒,她選中了昆侖派。 擊敗少林掌門之后的第十天,她親自挑選三十名精衛隊精銳,乘巨雕飛赴昆侖山,這些大金雕是她從遙遠的極北之地得來的異種,長得比人還高,翼展達一丈多,不僅能載人飛上天空,還可以在幾個時辰之內飛到數千里之外,從此地飛往昆侖可朝發夕至,被秘密養在沂南周家圍場。 下午羅剎門一行趕到昆侖山金頂峰,降落在附近一個隱秘的山谷中,讓巨雕四散飛去各自覓食,羅剎女王率手下登上金頂峰拜山挑戰。三天前她已按中原武林規矩派人前來投帖,約期挑戰,拜帖落款是羅剎門。 凌霄宮山門前,昆侖派掌門人張莫然已率領師兄弟和門下二、三代弟子在山門前列隊相侯,虛情假意地寒暄一番之后,雙方分為兩大陣營分別落座,上茶。 昆侖派七位長老之中,那兩位白須白髯,坐在掌門人右邊的長者,是掌門的師叔輩,乾坤劍李易寒和君子劍白經天,張莫然左邊第一個是他師兄賽西亭,是位西域回回,武功不俗。余下分列左右的四位長老,右邊兩位三十多歲的白衣中年道姑是他師妹,牡丹仙子姬無雙和荷花仙子吳玉雪,容貌秀麗端莊,左邊兩位年約四十來歲的中年道長則是他師弟胡宇和張長勝,氣度不凡。 羅剎女王依然是黑衣黑裙黑紗蒙面的一貫裝束,在相互寒暄之時,昆侖派眾人很快認出了她,“羅剎女王”之名轟傳天下,七位長老和張莫然不禁紛紛交頭接耳,個個臉上都變了顏色,“羅剎女王!王夫人!” 張莫然到底行走江湖多年,很快便沉住氣,敞聲說道:“久聞仙子大名,今日得見果然氣勢不凡!” 羅剎女王淡淡地道:“張掌門不必客氣,咱們開始吧?” 張莫然肅然道:“仙子威名天下無人不知、何人不曉?連少林、武當掌門皆不是仙子之敵,我昆侖派不過是個僻處邊陲的小小門派,依我看,武功不比也罷?!?/br> 羅剎女王單刀直入地道:“既然自知不敵,那就把昆侖派并入我羅剎門吧!羅剎門志在一統武林,加入羅剎門也不至辱沒了昆侖派,反而會令昆侖派更加發揚光大?!?/br> 昆侖中人一片嘩然,“不可能!做夢!我們絕不會屈服”等聲音此起彼伏,張莫然舉手一揮,讓眾人安靜下來,沉聲說道:“仙子恢弘的氣度和驚世駭俗的武功,張某人都非常敬佩,不過此事非同小可,我們絕不能答應?!?/br> 羅剎女王冷笑一聲:“我既然來了,不達目的絕不罷休,你們出手吧,我會讓你們一個個口服心服!” 張莫然眼見今日之事已無法善罷,只好越眾而出,右手揮劍道:“既如此,那張某人只好不自量力,來接仙子幾招!” 羅剎女王森然道:“今天我不是來比武,而是來殺人。你一人上來不過白白送死,一起上吧!” 說完飛身而起,直撲張莫然,張莫然劍尖斜斜向上,抖出七朵劍花,迎向她拍出的右掌。這本是很普通的防守劍招,不過武林中用劍的高手中,能抖出七朵劍花的不多,且功力深厚,劍身之上灌滿罡氣,一下封死擊向他的掌風,倒也不愧為一派掌門之尊! 羅剎女王拍出的掌勢不變,中指微屈一彈,一縷尖銳強猛的指風刺破空氣,瞬間便擊中他身上唯一的破綻、右肋下期門xue。 張莫然右半身頓時麻痹無力,右手持劍不住,長劍哐啷落地,羅剎女王揮手連點他身上七處大xue,厲聲道:“你們掌門人已落我手,還不快快降伏于我!” 昆侖派長老們似未料到掌門人一招之間即已受制,大驚之下,乾坤劍李易寒和君子劍白經天齊齊揮劍向她刺來,企圖救下張莫然。羅剎女王揮手將張莫然扔給屬下,哈哈狂笑道:“順我著昌,逆我者死!” 她決心殺人立威,運足真氣放出靈識,探知二人攻招是虛,救人為實,持劍右手力道不足,渾身勁氣多集中于左掌之上。她不閃不避,左右手分別迎向對方長劍,運足真氣彈偏劍身,輕舒猿臂,同時扣住二人右手脈門,向自己身前用力一揮,這兩位昆侖派碩果僅存的一代長老,腦袋重重地撞在一起,頓時腦漿迸裂而亡! 這一切發生在電光石火之間,余下的長老和弟子們個個看得目瞪口呆,實未想到本門武功最高的三人,頃刻之間便死了兩個,還有一個被俘。 沉默片刻之后,幾乎所有人瞪著血紅的雙眼向她撲來,上前拼命! 羅剎女王哈哈狂笑,笑聲中罡氣鼓蕩,施展出獅子吼功夫,這些人個個頭暈腦脹,紛紛萎頓于地。她咆哮不已:“我再說一遍,順我著昌、逆我者亡!你們還有想要活命的,愿意投靠羅剎門的人,統統給我退到后邊去,否則……殺無赦!” 此話一出,有些人開始猶豫起來。畢竟大多數人都上有老下有小,稍稍冷靜下來之后,真正不怕死的人并不多。她把剛才那句話又重復了一遍,就有人領頭退后了,是二代長老中的四長老胡宇和五長老張長勝,既有人打頭,后面陸續有人跟隨退后。 首先是十幾個年輕三代弟子,估計是二人親傳弟子,其次是二代大長老賽西亭和他手下一大群弟子,人數最多;緊跟著是二長老姬無雙和三長老吳玉雪,以及七八個年輕女弟子。最后留在場中的,已不足十個人,都是些很有血性的年輕男弟子。 羅剎女王一向敬佩血性漢子,再次說道:“你們幾個倒是很有血性,可惜死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反而會把事情變得更糟。我想問一下,你們中可有張掌門的親傳弟子?若有的話,一旦被我查出,我馬上殺了你們的師父!” 場中靜寂無聲,半晌之后賽西亭沉聲說道:“畢競、楚云帆,你們能為了逞一時之氣,置你們師父于死地么?那可是大大的不孝!” 場中兩位少年聞聲抬頭,臉上露出猶豫之色。這兩個少年年約十八九歲,生得劍眉星目、俊秀不凡,尤其稍顯年輕那位更是面如冠玉、風神俊朗,如玉樹臨風、卓爾不群。 羅剎女王頓起愛才之心,揚聲說道:“看來你們兩位都是張掌門的親傳弟子?” 二人緩緩點了點頭。她接著說道:“若你倆降伏于我,聽命行事,我可以答應不殺你們師父?!倍诉@才不再堅持,緩緩退后。 見場中剩下的七人仍是紋風不動,羅剎女王獰笑道:“你們要自尋死路,我成全你們,拔劍吧!”舉手作出一個手勢。 羅剎門高手應聲而出,揮舞閃亮彎刀殺入場中,那七人雖然拔劍做困獸之斗,可惜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