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節
書迷正在閱讀:玫瑰刺的城堡(超限制級簡體版)、撲倒將軍攻略(免費,強強)、老師,我是您的科代表、鳳家七姑娘、失樂園、一千零一夜、穿成rou文替身女配后我死遁了1v3、魍魎之燈(1v1 SC 古言玄幻H)、如沐郁烈、鄰家meimei又想爬我床gl
會場里空空蕩蕩的位置,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漸的坐滿了人,蘇錦繡也起身,將位置讓給位置的主人,自己則是去最前面的那排領導位落座。 給會議做旁白主持的,是國家電視臺里一位有名的訪談類節目主持人。 他專業知識過硬,本身的主持風格也是可正統可詼諧的,是蘇錦繡親自去電視臺請過來的,會場的幾個角落里,國家電視臺特派的攝影師,記者則是坐在角落的一張桌子上,和他們同桌的是速記員和公證員,以保證這場會議的嚴肅性和正式性。 這一次能來開會的,幾乎都是黨員,便是沒有入黨的,也都是團員身份。 所以開會前,照例放國歌。 國歌過后,主持人走到講臺后面,說開場白,介紹道蘇錦繡的時候,蘇錦繡起身對著下面的所有參會人員鞠了一躬,等介紹完了后,前面曲藝界的一個前輩先發言。 他發言的主題的是曲藝的發展方向,以及未來的一個走向趨勢,以及根據政策,發展新的方向,新的劇本創作,如何根據時事寫出符合民情民心的劇本。 這是一位老前輩,相聲,評書,三弦都很擅長,門下徒子徒孫無數。 老前輩收徒很傳統,將徒弟當自己的親生孩子養,當年受了難,有幾個弟子家中成分好,返回家中后,還經常給他寄吃的寄喝的,如今他回頭,又將那些弟子給帶到身邊來,如今舞臺上活躍的,就有好幾個是他手把手帶出來的弟子,這一次之所以爭取到這個報告的機會,也有弟子在其中出力的關系。 老前輩年紀大了,說話比較慢,但是下面的人卻聽的很認真。 說完后,掌聲如雷。 蘇錦繡一邊聽一邊回憶自己的稿子,有些自己沒有想到的點,還拿筆記了下來,也許自己的稿子用不到,但是回去在廠里開會的時候,卻是可以拿出來說的。 老前輩后面,就是蘇錦繡的發言時間。 她拿起稿子,看了一眼,然后扶了扶話筒:“大家好,我是京城美術制片廠的廠長蘇錦繡?!?/br> “啪啪啪——” 又是一陣激烈的掌聲。 和老前輩不同,蘇錦繡的年紀太年輕了,坐在中間也嚴肅不起來,干脆臉上掛著笑,溫和的說道:“想必大家都看過我的掃盲電影系列與防災電影系列吧?!?/br> “今天我要說的主題是關于動畫業未來的發展,以及我們動畫人在這些發展中,能盡到的社會責任以及歷史責任?!?/br> 蘇錦繡放下稿子,臉上帶著微微笑意,脫稿開始演講。 她的聲音澎湃中帶著溫和。 她講到孩子們喜歡看動畫片,但是什么年齡段應該看什么動畫片,國內卻沒有一個確切的表示,有些動畫,適合十歲的孩子看,卻不一定適合五歲的兒童看。 所以要根據年齡段來制作動畫,這一點,他還點了電影界以及電視制作界的幾位領導。 她又以掃盲電影和防災電影為例,講到動畫片在社會中,尤其是青少年環境中應該盡到的責任,譬如文明禮貌,譬如各種學習類動畫。 這里,她忍不住的舉了個例子:“咱們都知道,再過兩年就要舉辦亞運會了,咱們是不是該提前宣傳宣傳各種運動項目呢?” “譬如華國女排,從八二年起,咱們國家的女排一直處于世界領先的地位,可大家都知道,女排雖然強,可各個學校里學習排球的孩子卻很少,奧林匹克的目的是什么,只是單純的奪得金牌么?錯了,是為了宣傳體育精神,讓國民愛上體育運動,咱們完全可以畫一個平凡的女孩子,是怎樣一步一步的成為國家女排運動員,期間她所經歷的艱辛與感動,每一場比賽的心路歷程,這都是很好的點,同樣,咱們國家的乒乓球項目,籃球項目,網球項目,游泳項目,跳水項目等等,都很值得宣傳嘛?!?/br> “我這是沒時間了,我要是有空,一定出一本《乒乓小少年》?!?/br> 這話一出,原本下面嚴肅的會議氛圍頓時被打破,傳來壓抑的笑聲。 蘇錦繡手壓著會議資料,臉上也跟著笑:“咱們搞文藝的,就該貼近時事嘛?!?/br> 下面又是一陣笑。 笑過后,蘇錦繡又話鋒一轉,從運動項目說道了傳統工藝。 “前些時候,我與老師交流時,說起華國傳統工藝失蠟法被漂亮國申請專利的事,很痛心啊,我國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這樣的工藝,但因為我們自己的不重視,從而被別人搶先,失蠟法不僅是古工藝,在高科技行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br> 氣氛頓時沉默。 許多人先是一臉茫然,隨即義憤填膺,顯然是頭一回聽說。 “大家都知道年初咱們國家轟轟烈烈的專利運動吧?!?/br> “或許大家會覺得這件事與咱們文藝界無關,但是我要告訴大家,有關,非常的有關系,我之前去櫻花國,是因為一部蠟染動畫去領獎,到那后,卻看見無數的中醫被櫻花國使用,成為價格高昂的理療產業?!?/br> “當時我看了后,背脊冒出一層冷汗,中醫是我們華國的文化瑰寶,智慧結晶,正因為我們的不重視,反倒在國外發揚光大,當時我就想到了失蠟法,我怕呀,我怕有一天我們的中醫中藥也被國外申請專利,以至于我們使用老祖宗的東西,還要交錢給別的國家?!?/br> “還有宣紙,在我國將宣紙工藝提交到專利申請程序的時候,我們在宣城那邊,抓獲了兩名櫻花國的記者,大家伙知道么?我們抓到的時候,宣城宣紙廠的廠長,正將我們的原料配比的方子詳細的介紹給對方?!?/br> 下面一片嘩然。 “我相信那位廠長并沒有壞心,只是他太不重視自己的產品了?!?/br> 蘇錦繡扯了一堆無關緊要的話題,身邊的人已經側目,她這才話鋒一轉:“若是我們早些時候,能夠重視傳統工藝,人們知道這些工藝的重要,自然不會這般不設防?!?/br> “我在櫻花國領獎的時候,穿的是一件云錦的旗袍,批的是緙絲的披帛,而那件披帛的價格,大家伙都從報紙上看過,大家都只看到了披帛的價格,但是我要告訴你們的是,當初我們找到緙絲老手藝人的時候,她已經起不來身了,為了手藝不失傳,忍痛織了這件披帛?!?/br> “我們是文藝工作者,同時,我們也是文化傳承人?!?/br> “我們應該傳播新興的思想,也應該將那些快要消失的,傳統文化給記錄下來,傳播出去?!?/br> “我們是藝術的締造者,文化的傳播者,也是歷史的記錄者?!?/br> “我們不僅要為百姓帶去歡樂,同樣,我們身上還有著沉重的重擔,尤其是我們動畫業,我們承包了孩子們的童年,我們的任務艱巨,我們不僅要給孩子們帶來好看的節目,幸福的童年,我們還肩負教導的責任,做好早教,做好傳播者,甚至,我們還要做孩子們閑暇時間的園丁,孩子們就像空白的畫紙,而我們就是執筆的畫手,這張紙上,我們該畫上五顏六色的春天,畫上尊老愛幼,文明禮貌的少年?!?/br> “讓孩子們茁壯成長,快樂成長,是我們的任務?!?/br> “而我們動畫工作者,便是任務的執行人?!?/br> 作者有話要說:繡兒:可緊張! 第177章 圓滿 “啪啪啪啪——” 掌聲雷動。 下面的參會人員使勁兒的鼓掌。 蘇錦繡說的太好了,她站在一個普通的動畫工作者的角度,用嶄新的意義詮釋了自己的工作。 歷史的記錄者,文化的傳播者。 這樣的名號,不僅僅可以用來形容動畫工作者,它可以用在到場的每一個參會人員的身上。 原本電視電影,在百姓的生活中是屬于娛樂項目,可到了蘇錦繡嘴里,它卻成了一個神圣的職業,一個肩負著社會責任和教育責任的項目。 這樣一來,下面坐著的那群人,瞬間感覺自己身上的擔子重了。 想必在未來的項目題材選擇上會更加的慎重。 蘇錦繡發完言后對著大家鞠了個躬,然后重新坐下來,等待著下一個人的發言。 緊接著,戲曲界的人發言。 他們發言就比較具有特殊性和專業性了。 蘇錦繡認真聽了一會兒,只覺得聽得云里霧里的,為了不讓下面的人看出端倪,只好強打精神,該微笑的時候微笑,該點頭的時候點頭,該鼓掌的時候鼓掌。 老先生也是走過艱苦歲月的人,說到動情之時,熱淚盈眶。 如今電視電影節發展起來了,動畫業更是在兩個美術電影制片廠的帶領下蒸蒸日上,曲藝界在各大晚會的舞臺上,也是占據著一席之地,唯獨戲曲,哪怕每年也在晚會上露面,可在平日里,依舊也是默默無聞。 這是祖上傳下來的一門手藝,也是蘇錦繡口中所說的傳統文化。 他們也希望這門藝術能夠發揚光大,能夠被更多人喜歡。 老先生聲音哽咽:“我年紀大了,已經不能登臺表演了,只是我那些學生們,卻還是能唱能打的,我別無所求,只希望這門藝術不要被埋沒,無論是老戲,還是新戲,只要能讓咱們繼續唱下去,咱們都愿意去嘗試?!?/br> 言辭懇切極了。 蘇錦繡聽得只覺得揪心不已。 老先生發言完了,蘇錦繡忍不住的歪過身子小聲勸著老先生:“咱們少兒臺已經舉辦了少兒梨園春節目,海城那邊也舉辦了戲曲大賽,您啊,別太擔心了,這門藝術啊,他斷不了?!?/br> 老先生掏出手帕擦眼睛,連連點頭。 “也是要謝謝你,我聽老云說了,梨園春有你的一份功勞?!?/br> “不敢居功?!?/br> “要的要的?!崩舷壬宋亲?,情緒已然恢復了鎮定。 接下來發言的文學創作界的,他們討論的題材就比較嚴肅的,關于抄襲的定論以及抄襲后的處理方式,這是一個嚴肅的論題,雖說現在還沒發展到需要把抄襲問題給單獨拎出來說的程度,但是業內對這一點,都是很忌諱的。 如今拿到這個場合來說,肯定是出了什么事兒了。 蘇錦繡立刻精神一凝,眉心都無意識的凝起。 只是,從發言開始到發言結束,他們也沒說到底是因為什么事,搞得蘇錦繡下半場一直貓爪子撓心似的,眼神時不時的往文學創作界的幾位大佬身上瞥。 這場會,從早上一直開到下午四點半,期間給了一個小時的午餐時間。 蘇錦繡打聽了一下關于創作界的事兒,才知道,原來是一位導師發現了自己的學生,發布在報紙上的文章,幾乎照搬了一位曾經下鄉的知青的作品,而這位導師恰好當初下放時與那位知青有所交集。 就是這般湊巧,連證據都不用,直接把那位抄襲的學生給勸退了。 導師是個剛正不阿的人。 他覺得隨著改革開放,人們的腳步在加快,人性得到了很大的考驗,許許多多以前不曾出現過的牛鬼蛇神也開始冒頭,他既生氣那位學生抄襲別人的作品,又生氣他不認真對待自己的人生。 蘇錦繡聽后很是唏噓。 她希望這位導師的提議能夠引起重視,這不僅是對創作者的尊重,更是對文學作品的尊重。 下午四點半。 散了會,蘇錦繡沒忙著走,而是跟著其他人一起,送那些參會人員出去,遠遠的還能看見國家臺的記著正攔著兩個人在那邊做采訪,蘇錦繡從包里翻出梳子重新梳了一下頭發。 等會兒會場整理完了,她還有個專訪要做。 其他廠子的員工都各自隨著自家領導回了招待所,京美的員工留下幫忙搬桌子搬板凳,力氣小的女同志則是拿著掃把將會場內打掃干凈。 蘇錦繡則是去早就準備好的訪談室做專訪。 做采訪攝影師的是一位老熟人。 是當年隨著蘇錦繡一塊兒去滇省請金花大嬸的攝影師。 他看見蘇錦繡時連忙打招呼:“您現在可真是大忙人了?!?/br> “可不能這么說,咱們兩家可是兄弟單位,我們忙不就代表著你們也忙么?忙點兒好啊,忙點兒咱們心里頭舒坦?!?/br> 攝影師頓時笑笑。 采訪的內容很簡單,大半是為了這次的會議,只有小部分是關于蘇錦繡的議題的。 記者的問話也不像前世那些記者問的那么刁鉆,話題也很新穎,再加上蘇錦繡容貌秀美,身上又自有一番氣度,在鏡頭面前很是自信,侃侃而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