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頁
作者有話要說: * 正經檢查身體會被和諧嗎? 你們猜 ^ _ ^ 第49章 篡位將軍vs清貴公子27 朝中事多, 本來留下想要牽制李談懿的王爺們像是說好了一樣,都開始不安分起來。 再加上山匪叛亂、天災人禍……各地都不消停。 燕驍對天譴之類的話嗤之以鼻,但這情形確實也不容他懈怠。 “禹地水患……” 燕驍看著禹州知府上奏折子上的輕描淡寫, 再對比林洵義送來的密報, 臉上都氣出了冷笑。 他抬手狠狠的把那折子擲到地上, 折子外封打開, 中間的紙受不住兩邊的牽扯力, “撕拉”一聲被扯成兩半。 旁邊的內侍趕緊把東西撿起來, 但對著怒氣洶涌的燕驍,又瞧了瞧他腰間的刀……竟不敢上前,顫顫地停在原地。 宮里的內侍什么樣兒的主子沒見過,但這隨身帶刀的, 還真是第一回 。 要是平常主子發火了,頂了天的被踹兩腳,或是拖出去打一頓板子……但都皮糙rou厚的, 能讓主子解個氣兒也是值。 但這位可是帶著刀??! 要是被捅一下, 那可真就是白刀子進去、紅刀子出來…… 一旁的林洵義見這架勢,忍不住搖頭, 他抬手對那內侍比了個“給我”的手勢。 那內侍rou眼可見松了口氣,真是感天謝地地呈過去。 林洵義瞧了眼上首那人的模樣,這位近些天心情一日差過一日, 現在都快成了個一點就著的炮仗了。 ——想來府里那位情形不大好…… ……也是孽緣。 他嘆了口氣, 就勢看了兩眼手里被撕成兩半的折子,忍不住挑高眉梢。 這禹州知府也是個能耐人???沖堤淹田的大雨,到了他折子里,竟成了“天降甘霖”。 ……真是好一桿生花妙筆,不愧為當年瑾帝欽點的文章狀元。 就是不知道那沿江千余百姓冤魂, 會不會夜半去尋個公道了? 林洵義看了眼上首的燕驍,不太走心地勸慰了一句,“別急,總能騰出手來收拾?!?/br> 如今朝中諸事繁多、許多事都像是帶著北地匈奴的影子,外有強敵盤飼,內里朝政又是一盤亟待整治的爛攤子,現下實在騰不出手來收拾這些尸位素餐的家伙,只能一筆筆先記下來。 林洵義的勸慰不大走心,燕驍也不是需要這些的人,現在更需要的是……找誰去禹州? 兩人對這個還是默契。 燕驍拿出那官員名錄表,指腹在一個個人名上滑過,偶有停頓,卻很快略過。 這個能力不足、那個太過剛直……要么就油滑太過、人品不足取信…… 好容易選出個大略可以的,又背景單薄,恐怕還不等到禹州,就莫名半路暴斃。 把這名單從頭到尾篦了一遍,竟選不出個合用的人,不只燕驍眉頭緊皺,就連林洵義都忍不住搖頭。 這情形,恐怕只能矮子里面拔將軍了。 林洵義嘆,“怨不得那小陛下只可著他一人使喚?!?/br> 實在是這偌大的朝廷,竟難找出個能用的人。 他嗟嘆一陣兒,倏又想起什么,“說起來三年前的那場水患……” 后面的話,在燕驍冷淡盯視的眼神下止了。 林洵義雖不知詳情,卻也知曉,那人的身子……恐怕受不了這一路奔波。 可這不妨礙林洵義內心嗟嘆。 要把朝堂上這些盤根錯節的關系理順可不容易,林洵義這段時日沒少整理近年卷宗,本以為是一個苦差事,卻沒想到真做起來比他想得容易得多。 前個記錄這些的實在是個伶俐人物,條理分明不說,還做了個歷年要事摘錄,實在是給林洵義省了天大的功夫。再加上那字端方雅正又不失筋骨,看著便賞心悅目,到頭來,這一樁苦差竟成了享受。 但也從中看出些端倪…… 今年各地告急的奏折頻頻,人禍居多,卻也不免天災,便有傳言,說是武安侯監理朝政引得老天震怒……可就林洵義看出來的那些,要是真震怒,恐怕早幾年就開始了。 大旱、地動、水災、瘟疫…… 那位小陛下才登基幾年,各種災禍竟輪了個遍。 若是擱前幾位皇帝身上,罪己詔恐怕早下了百遍不止,可這位……竟然能在這般災禍下,讓這近乎陌路的王朝重煥生機。 林洵義不否認,那位小陛下在人心揣摩和勢力平衡上,簡直是個天生的奇才…… 但在這接連災禍之中,卻無多少百姓流離失所,造下于社稷之大功的,卻是另有其人。 可嘆的卻是他做得越好,這搖搖欲墜的朝堂就越安穩……京中這些享著“盛世華章”的人,就越不知曉他的功績。 林洵義原本畢生所求不過是效忠一主,以施抱負才華,若是得以名留青史,那更是光宗耀祖。 可看了這些卷宗,才知自己自負才華、卻終究是陷于狹隘。 這才是真正的……一代名臣。 只可惜…… 林洵義搖搖頭,止住了那突然冒出來的思緒。 ——若是早兩年看見這些,他還會投于燕驍麾下嗎? 這想法也就是一閃而逝,畢竟……這世間哪有那么多“若是”。 林洵義拋開那莫名的思緒,向燕驍提議,“侯爺不妨問問裴兄……三年前鱗邑水患,處置得實在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