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書迷正在閱讀:對我愛而不得的他重生后、忠犬攻略教材[快穿]、和錦鯉殿下結契后我暴富了、殘疾大佬的沖喜傻妻、綠茶的對象總是不對啊[快穿]、當工具人拿到男主劇本[快穿]、被游戲里的boss求婚了、替身我是專業的[快穿]、別惹孤兒院、驚!我被影帝情敵鎖定了
過了好一會兒,長德帝喚干永福,吩咐道:“你替朕去府衙大牢走一趟,看看那個花魁,是不是月奴?!?/br> “是,奴才這就去,皇上,若是月美人,可要將人帶回來?” 從生病醒來后,長德帝未招過任何后妃,也未尋找新的替代品來發泄怒火,干永福一提要將人帶回來,倒讓他生出了些念想。 “不急,先認認人,若當真是她,朕的妃子除了回宮還能去哪兒?” “是,”干永福應聲,恭敬退下。 尹暨進宮同長德帝稟報的事很快就傳到了皇后耳朵里,皇后一聽江錦月還活著,當下大驚,“那個賤人還活著?” 不等人答,皇后便自己否認了,“不可能,本宮親眼看她喝下的毒藥,那可劇毒,只要喝下便必死無疑,絕無生還的可能?!?/br> 秋夕道:“娘娘,這確實是那邊傳來的消息沒錯,不過奴婢覺得應該只是個相似之人,那江錦月是個啞巴,手又斷了,怎能做花魁?!?/br> 皇后起身,在屋里走了幾圈,“秋夕,你說當初芳月殿那把火燒得那么巧,江錦月那賤人是不是真的沒死?” 秋夕也不知,只疑惑,“可宮里有誰會救她呢?”江錦月這在宮中可沒一個交好的人。 “是啊,會是誰?”皇后輕聲念著,然后突然看向秋夕,“去,將太子請來,本宮有話同他說?!?/br> 二皇子造反后,太子理所當然被解了禁足,皇后也重攬后宮大權,母子兩過上了同之前二皇子一般一家獨大的好日子,滿意得很。 母子兩現在最大的期盼是長德帝能早點死,太子好登基。 皇后又生了給太子選妃的心思,經過上回的事,她也學聰明了,打算只選一個太子妃,其他的后妃等太子登基后再選,那時太子想要什么樣的女人都成。 而且,衛家那兩個丫頭也長大了,只要衛云昭和江臨一死,兩個無人護著的小姑娘,進了后宮這吃人的地方,壓根不用她做什么,自會有人收拾她們。 沒錯,皇后到現在依舊惦記著要毀了衛云葭衛云宛兩姐妹,雖說江錦月成事不足敗事有余,但出的這惡毒主意卻是讓皇后滿意的。 “見過母后,母后喚兒臣來有事?” 太子進門,問安的聲音打斷了皇后的沉思,皇后讓太子坐下,表情嚴肅,“皇兒,母后問你,你可曾救過江錦月那個賤人?” 太子不太高興,“母后怎么突然提起她,晦氣,”太子滿臉嫌棄。 皇后將從長德帝那邊打聽到的消息說給了太子聽,太子聽完眉頭直皺,“這女人果真是個禍害,竟這樣都不死,母后當初應該直接砍了她頭才是,一了百了?!?/br> 皇后也后悔,她應該再賜江錦月一把匕首,讓江錦月死透了,現在也不會再出來作妖了。 只是太子這個態度,讓皇后有些意外,她記得太子是喜歡江錦月的,皇后將自己的疑惑問出了口。 太子不屑地哼了聲,“母后,這女人就是個掃把星,兒臣起初是覺得她不錯,可后來發現但凡跟她沾上關系,兒臣便事事不順,兒臣是一點都不想再跟這掃把星沾上任何關系了?!?/br> 太子琢磨著皇后的意思,“母后,您該不會以為是兒臣將她暗中救下來的吧?” 皇后道:“母后是這么想過,不過聽皇兒一說,母后便放心了?!?/br> “只是不是你,那又能是誰呢?”皇后不解的問。 “管他是誰,人都抓到了,憑借尹暨的手段還能審不出來。母后,這掃把星的事我們還是少沾惹,免得又倒霉?!?/br> 皇后倒想不沾惹,可如果那花魁真是江錦月,對方定是要找她復仇的。 “不行,不能坐以待斃,本宮這就命人去查那花魁的身份,倘若真是江錦月,這人絕不能留?!?/br> 太子全然不在乎江錦月的死活,便隨皇后去了,只讓她行事小心,別讓父皇發現了。 說完事太子要走,不過沒走幾步又倒了回來,指指長寧宮的后方,“母后,他最近可還老實?” 從二皇子叛亂那回,皇后跟越恒撕破臉皮,自是裝不回從前的母慈子孝,越恒不來給她問安,她也不會主動去見越恒,陌生得很。 “提那小賤種做什么,有本宮在,還能讓他掀起什么風浪,你安心,本宮不會讓他威脅到你的。若真有那一天,便是他的死期?!?/br> 當年的事太子清楚,更清楚他跟老六之間有不共戴天的血仇,老六若知道真相,一定不會對他和母后手下留情,太子對這個弟弟也是時刻存了警惕的。 “是,兒臣知道,不過母后還是多派些人將他盯緊些,不怕一萬就怕萬一,若讓父皇或是朝臣知道了當年的事,我們母子……” 后果皇后是清楚的,“本宮會再多派些人盯著他的?!?/br> 太子一走,皇后便讓秋夕安排人去查那花魁,接著又以伺候的名義給越恒那邊撥了十幾個人過去,皆是機靈又忠心的。 而越恒得知皇后又安排了十幾個人來伺候他,并不意外,只對身邊的大宮女說,“來的人越多,便越說明她害怕了,這是好事?!?/br> 越恒目光看向門外,淡淡道:“只要他們對本殿送的大禮滿意就好?!?/br> …… 消息不知是何人放的,很快滿大街的人都知道那家新開的青樓出了人命,里頭那花魁跟皇上的寵妃長得一模一樣,百姓議論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