兇手的側寫
書迷正在閱讀:(快穿)笨蛋的幸福旅途、最初的我們、萬花狂少、邪王別太拽、媳婦她成精了[八零]、后宮拯救計劃[穿書]、夫妻之間(出軌H)、《韓娛(主bts)我獨自美麗》、我們的世界天空很藍、昭明書院(NP高H)
我沒驚嘆多久,在我掏出手機想將三角形拍攝下來的時候,它漸漸消失了,出現就一剎那的功夫。本醒了過來,顯得有些木訥。我將他的手翻來覆去地看,手掌側方恢復了原樣,手臂一點受傷的痕跡也沒有。 “本你剛才是怎么啦?那個三角形什么意思?”我拼命搖晃他,他沉默不語。 “那是刑具對嗎?什么人在懲罰你?” 他抱著自己的雙臂,聲音沉沉的,“除了暴君,還能有誰?” 我厚著臉皮跟傷者討價還價,這回是勸告他不要趁機勒索。他被我這樣一個能在大庭廣眾之下掏出警|用手銬的“公家人”嚇得不敢上訴,只收了我兩千塊營養費。醫藥費結清后我帶著本離開了醫院,沒想到精神病院的車就在外面候著。 魏承瀾醫生見我遲遲不送人回去,讓院方出動強制性手段,將本帶走了。 這回,我確實有點理虧,就本這副德行,我想留也留不住啊。 轉頭我掏出手機,讓蕘山精神病院的“暗樁”打起十二分精神,嚴密監視任何一個接觸或試圖接觸凌云木的人,兇手就隱藏在精神病院里! 迄今為止,警方對六·一三案兇手的側寫已然十分具體,已經有了懷疑的目標,苦于尚未找到證據。 1、兇手18至24歲,身高175左右,體格健壯,沉得住氣,摸爬滾打上來的,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慣犯,有前科,有同伙。 2、為人低調講究,低調是為了隱藏,但他極度自戀,不甘寂寞,一定變換過身份出現在凌云木的周圍。 3、六·一三案虐殺現場充滿了儀式感,兇手充分宣泄著內心的復仇欲望,讓孩子們看到父母的丑態,讓大人受盡屈辱而死,強烈地表達著對凌氏夫婦的憎恨。讓父親性|侵親生兒子或許正映射了在兇手身上發生過類似的不幸,這也說明了他十分沉得住氣,成年后才復仇。 4、兇手幼年應遭受過性|侵害或目睹自家孩子(或其他小孩)被侵犯,根據兇手年齡判斷,前者的可能性比較大。 5、對孩子的惡意行為是為了刺激大人,殺死孩子并替為穿戴整齊,系上蝴蝶結,表達兇手心中某種懺悔。 6、或患有強迫癥,特別重視床上被褥等物的規整擺放。被子疊成豆腐塊,或當過兵。 7、滅門卻留了一個活口,兇手應跟幸存者凌云木有相當密切的關系。來自更早時期的接觸,甚至在凌云木被領養之前,所以月華孤兒院時期尤為重要。 8、據最新的次人格供述,有人故意犯下滅門案,目的是為了分裂幸存者凌云木的人格,讓次人格獨立出來。那么,對凌氏夫婦的虐|殺手段或未必是出于仇恨。次人格雷恩和本各有本事,雷恩過目不忘,本的體能出眾……不排除兇手是科學狂熱分子在做科學實驗。凌云木發病后入住的蕘山精神病院應重點排查。 月華孤兒院坐落在日昭村,九年前毀滅于一場大火,日昭村現名為“日昭新村”,是一個有名的富裕村。對新村和村民的走訪調查日前已經完畢,我一頁頁地翻著卷宗,懷疑自己翻了一本贊歌冊子。 三五年前,日昭新村全村拆遷,各家各戶得了不少拆遷款,村長帶著全村一起做投資,錢生錢,日昭新村一夜成名,成了遠近聞名的模范村。日昭村民個個都是有錢人,村落建設得很漂亮,一些開發項目還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 不過,日昭新村的前身就沒有這么光鮮亮麗了。 十幾年前日昭村很貧窮,不通公路,靠山偏僻,月華孤兒院還不叫孤兒院,只是村里一個留守婦女昭月華的三間瓦房。她收取一點生活費,幫幾家外出打工的人家看護留守的兒童,跟托兒所性質差不多,期間收養過被遺棄的兒童。昭月華的丈夫回來后,夫妻倆申請政府補貼一起辦起了孤兒院。因為“孤兒院”三字不好聽,當時一些父母還不愿意把孩子寄養在那里,后來迫于現實還是有些非孤兒留在了孤兒院。 據九年前的卷宗記載,截至大火燒了孤兒院之日,孤兒院一共有三十七名孩子,除了寄養的九個當地村民的孩子,另有二十八名孤兒。 三十七名孩子的照片是警方當時特意拍照存檔的,但院長夫婦兩人的照片竟然沒有,唯一一張志愿者和院長昭亮的合照已經陳舊得看不出樣貌了。大火毀滅了一切,關于孤兒院建立之初的資料,只有道聽途說和走訪,因為地方很偏僻和年深月久,能收集到的信息不多。 據日昭新村的村民們回憶,月華孤兒院是一個不錯的地方,院長夫婦為人十分和善,他們收養了很多孤兒。當時往那邊遺棄孩子的特別多,他們一個都沒有放棄,盡心盡力地撫養成人。孤兒院沒有收入,夫婦倆還種幾畝稻田和蔬菜自給自足,大點的孩子也很勤快地幫忙,孤兒院的風氣特別好。村民們也是一有多余的糧食和衣物都送去孤兒院。后來有了社會的捐贈和政府補貼,一些到了年齡的孩子還可以去上學…… 這些難得擁有讀書機會的孩子之中,就有凌云木。小時候的凌云木長得十分可愛,圓溜溜的大眼睛,卷曲的黑發,活像圣經故事中圓潤的小天使。 但我腦海里十分不合時宜地浮現出三角形烙印,暗暗嘆了口氣。 我甩了甩腦袋,將卷宗扔在桌面上,“日昭新村名聲在外,為了爭取投資和政府扶持,你們只會聽到完美的贊歌?!?/br> 郝愛國:“哥,你先看完再說嘛?!?/br> 我打開另一本卷宗,九年前,月華孤兒院在一場大火中化為灰燼,院長夫婦葬身火海。但經現場勘查,院長昭亮在被燒死之前已被肢解。殘肢上檢測出氯|胺|酮。這是一種麻醉劑,可以使感覺和痛覺分離,產生致幻效果。也就是說,昭亮在被肢解的過程中,全程沒有入睡,沒有痛覺,他是眼睜睜看著自己被一點點地分割成碎塊的。兇手的肢|解手法十分殘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