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忠關系(禁忌h)、女主拿反派劇本(虐男,nph,骨科)、熟人作案、春夏秋冬(兄妹骨科)、同桌真好jian(futa)、巴黎情欲日記(紀實,NPH)、他是王(軍婚 高h 1v1)、許你萬事勝意、給暴戾Alpha當撫慰劑、晴欲
想到這里,林老爺面色更為慈和了些許??粗矍奥燥@憔悴的女兒,不免心疼道: “這姑爺上京治病怕也要不少時日,淑丫頭自然也要跟著照顧才是?!?/br> “屆時到了人家沈大人家中,可要好生跟人家處好關系。人家請來太醫本就費了力氣的,別的地方,咱們可不能再添麻煩了?!?/br> 說著便喊來了管家,沉聲吩咐了幾句。 下首的林氏見狀心中一定,果!然沒個多久,管家便捧著個精致的烏色長匣來。 林氏連忙做推辭狀。 “這京城大,居不易,這姑爺又要治病,怕是時日不會短了。就你們那點子積蓄,值當個什么?難不成一應花銷,還要用人家沈大人的不成?” “再是親戚,這般下去,還有幾分情分?” 林淑這才伸手接過匣子,又拿帕子輕輕拭了拭眼角,聲音帶著些哽咽道。 “謝謝爹娘,還是爹娘最疼淑兒,若是夫君有朝一日更進一步,定然不會忘記爹娘恩德?!?/br> “你這孩子,跟爹娘還客氣什么?”林夫人一把將受罪了的林淑拉進懷里,語氣嗔怪道。 中午,林家幾位男丁也陸續回來,一家子和和美美的吃了頓午飯后,林淑這才在娘親嫂子熱絡的挽留中坐上了馬車。 回到家中,哪怕極力掩飾,仍是被長生發現了些許不妥。不用多想,便知曉對方這時候回去是為了什么。 想到岳家種種,長生輕聲一嘆,伸手將林氏攬進懷里。 “苦了你了?!?/br> “能幫到相公,哪里值當辛苦二字。舅舅那里已經為咱們做了太多,咱們怎么也不能再給人家添麻煩了?!?/br> 長生沒有說話,只是抱著對方雙手更收緊了些。 因著長生身子尚還虛的緊,兩口子也沒有立時出發。本來沈瑤還怕林氏懷著身孕,怕是照顧不好兒子,再加上心中擔憂,便想要自個兒跟兒子過去。 剛一開口,便被李氏給阻止了。不是她看不上自個兒閨女,對方真不是個能擔事兒的。到時候難不成還要兒子媳婦費心照顧這兩人? 就連周家老兩口也頗不贊成,沒了孫媳婦兒,長生在京里諾大的花銷可要怎生是好?這夫家從兒媳婦手里拿錢多不好聽??! 此番種種,等到長生幾人可以乘船進京之時,已經過了一個多月了。 而此時,京城之中,吳貴太妃五十大壽也在緊鑼密鼓的拉開帷幕。 第140章 雖未親眼所見,然而沈煊這兩日來往宮廷已經數次碰到宮女太監們來來往往,忙碌非常。 天成帝這幾日面色更是黑沉一片。 “小小妃子壽宴卻要鋪張至此,成何體統!” 空蕩的大殿內,伴隨著天成帝怒斥,一聲清脆的破碎聲響起,底下內侍們頃刻間便跪成了一片。 一旁隨侍的沈煊眼觀鼻鼻觀心,自從升至翰林侍講之后,經筵日講也更為名正言順,沈煊伴君的時日倒是越發的多了起來。 時至今日,沈煊對這位皇帝也有些了解。當今自潛邸之時便不喜奢華,甚至因此對朝中諸多勛貴都頗為不喜。 前些日子又正值災害頻發之時,為了不勞民傷財,當今可是連新帝繼位第一場選秀都下令取消,其后更是以身作則減裁內宮用度。 自個兒在這頭苦巴巴的勒緊腰帶,一轉眼老爹就為了捧小妾大肆鋪張,不心塞才怪了。 正當沈煊暗暗吐槽之際,卻聽上首帝王目光如有實質的落了下來。 “沈卿覺得太上諸般行徑,究竟是意欲何為?” “太上行事,哪里是小臣可以隨意猜度的?”說到底也是人家家事,他們這些臣子哪里好隨意評論。一個不是,豈不就成了挑撥人家父子的罪人了。 “放心,朕恕你無罪?!?/br> “臣只是覺得,自古前朝后宮息息相關,經此一事,恐怕寧王一系甚至吳家都要煊赫一陣兒?!?/br> 最重要的是,當今前腳剛借著地動一事掌握了部分朝局,后腳太上便這般抬舉吳貴太妃一系。明眼人都知曉必然不會這般簡單。 帝王之家,從無小事。 只是后頭的便不是他這種臣子可以隨便說出口的,沈煊也只能點到即止。更何況,再有了那般猜測之后,沈煊總覺得太上一言一行另有深意。此時更不好多說些什么了。 如沈煊所說,這兩日天成帝心中也有諸多猜測,父皇諸般行徑難道是在對他最近脫離掌控表示不滿。 這才急于抬舉寧王一系,為的便是與他分庭抗禮。甚至當初之所以在眾皇子當中選擇于他,也不過是看他在朝中無甚人馬,最好控制罷了。 想到這里,帝王面色更為黑沉,底下的內侍們也是戰戰兢兢。 而就在這時,一旁的沈煊卻再度開口道。 ! “依微臣淺見,此事于寧王一系,卻未必全是好處?!?/br> “哦,此言何解?” 天成帝這幾日聽了不知多少吳家大患論,對沈煊這頗為不同的見解倒是有些好奇。 “下官這幾日于館中,偶然聽諸位同僚說起此事,那吳家如今風評怕是頗為不好?!?/br> 別小看了諸位翰林的看法,哪怕館中眾人品級不高,然而他們這些人其實已經代表著絕大多數清流一脈的想法。 進了這圈子才明白,文人圈中這鄙視鏈也是銜接的明明白白。 正經的二甲進士大多看不起三甲那些如夫人們,清流們看不上那些暴發戶勛貴,至于商戶出身更是處在金字塔底層。 而到了外戚一脈,尤其是極受君王寵愛的妃嬪,對于廣大清流而言,其性質也就比宦官好上一些。都是靠著皇帝的寵愛,才有諸般顯赫的地位。 裙帶關系,哪怕到了現代,也是要招致許多閑話的。因而其實對于清流一脈,有女入宮往往并非是什么好事。更甚者,有些狠心的家族還會直接扯斷其中牽連。 沈煊趁著皇帝沉思之際,心中迅速組織著語言。 “陛下,吳家在江南盤琚已有數百余年,能夠歷經兩朝絲毫不見衰落。曾經更是清流一脈翹楚,朝中清流世家與之交好者甚眾。然而如今在士林當中,反倒聲明不及往昔?!?/br> “經此一役,雖有一時煊赫,然而以長久看,卻是未必有益?!?/br> 說到底,太上對吳貴太妃對吳家一次次的偏寵,已經著實觸動了文人士子那顆敏感的神經。 商有蘇妲己,唐時楊玉環,文人們大都不會覺得是皇帝昏聵,才導致種種禍國之徑。反而會將其中罪業歸咎于“妖妃”之禍。 對養出了一代妖妃背后家族更不會有什么好臉色了。 聽到這里,天成帝反倒募的笑出了聲??粗矍吧蜢痈悄柯缎蕾p。 “沈愛卿所言,倒與朕之重謀一般無二,沈卿果然有國士之才?!?/br> 沈煊嚇得趕緊拱手。 “陛下謬贊,臣不過微末見解,哪里能及得上與幾位大人?!?/br> 謀臣這可不是他想要的名頭,實務一道才是他想給自個兒的定位。 歷朝歷代,真正能為的謀士有哪個最終下場好了的。 “沈卿何!必這般謙虛,朕倒是覺得,沈卿之才,遠不止當前種種?!?/br> 想到地動時的種種,天成帝更是覺得,沈煊此人,不僅博學多聞,更是有著諸多奇思。還是個難得的通透人兒。 沈煊“………”陛下怕不是對他有什么誤解? 聽得沈煊一番勸解,天成帝也覺得自個兒心中郁氣好上了不少。 心里頭對于大肆斂財的吳家,更是記上了不止一筆。 “沈卿一向頗有奇思,對如今國庫空虛,可有解決之策?” 說白了,就是閑如今稅收太少,不足以支撐國家運轉。其實說到底還是吏治問題,太上一向寬仁,又有江南吳家大肆斂財,這才導致國庫入不敷出。 只是這會兒子,就算陛下有肅清吏治之心,也絕非一時之功。甚至還會受到諸般阻撓,反倒給了寧王一系可趁之機。 “不知陛下可有重開海路之心?” 要知道,在原本的宋朝,光一個海上絲綢之路便可撐起大半個國庫稅收。 “臣曾細細查過史料,結合當時一些文獻,臣大膽做出預估。前朝嘉明帝時期,光是海上貿易所得便占據大華國庫收益一半不止?!?/br> “哦?若是如此,大華末期怎么入不敷出,甚至連海司都被迫關閉?” 話剛說完,天成帝便不由諷刺的笑了出來,若是沈煊所言不差,前后之所以差距如此之大。其中原因還用說嗎? 不過又是一群國之碩鼠罷了。前朝末期,吏治混亂如此,更別提海司了。 沈煊當做沒看到對方表情變化,仍舊一板一眼解釋道: “嘉明帝時期,官中船只出行,必然有裝備精良軍隊守衛。且數次召集匠人,改良船支。這才使得官中船只少有損毀?!?/br> “然而至前朝末期,據數據來看,船只損毀數目已然七七八八?!?/br> 損毀肯定是多了,但是不是真這么多就可就有待考究了。那些“損毀之物”又到了哪位的手上就更不好說了。 朝代末期,朝堂之中,不僅吏治昏聵,中央對于地方的控制也弱了不少。 ! 即便現代,偷稅漏稅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 天成帝自然聽出了沈煊的言下之意。若是海司真有這般收益,倒真要好好考慮一番。 不過目前擺在眼前的還有一事。 “這是看我國忙于地動,無暇顧及。居然膽敢這般挑釁?!?/br> 即便當日朝堂之上,天成帝已經發過一次火了。然而此時提起來依舊怒不可遏。 小小倭寇,居然這般挑釁□□上國? “陛下,倭寇一事決不可輕縱?!?/br> “且其國人素不以賊寇行徑為恥,若是此番輕縱,難免縱其輕狂,那么沿海百姓將會永無寧日?!?/br> 倭寇擾民對于海岸百姓來說已經不是什么稀罕事兒了,然而這般大規模的入侵卻也少有。偏偏還趕上這般好的時機。 沈煊不由懷疑,其中會有倭國政府力量支持。許是試探些什么也說不定。 天成帝同樣也有此想法。 “朕三日前已經派遣威烈將軍前去相助,勢必讓此彈丸小國付出代價?!?/br> 天成帝說話時一張拳頭緊緊握在一起,可見怒極。 帝王一怒,浮尸千里。然而沈煊心中卻有些不好的預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