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節
書迷正在閱讀:不忠關系(禁忌h)、女主拿反派劇本(虐男,nph,骨科)、熟人作案、春夏秋冬(兄妹骨科)、同桌真好jian(futa)、巴黎情欲日記(紀實,NPH)、他是王(軍婚 高h 1v1)、許你萬事勝意、給暴戾Alpha當撫慰劑、晴欲
“是否也存有某些形狀?不過世人目之所及,終究過于狹隘?!?/br> 沈煊“………” 好厲害! 誰說古人古板,他不過給了根棍子,當今幾乎都要翹起整個地球了。 沈煊心中崇拜之情如濤濤流水。 然而在天成帝眼中,沈卿對這般結論,好似并不驚奇? 對方定然是早早留意到此。 沈卿果然是細致入微,少有人及。 第132章 帝王端立于書案前,執筆而下,然而卻是遲遲未動一字。 沈煊眼觀鼻,鼻觀心,不敢說話。說實在的,當今這罪己詔下的著實憋屈。 雖有若戴王冠,必承其重之說,然而此時明眼人都知曉,真正的大權還在大明宮那位手里。 權力人家掌了,罪過卻是自個兒受了,再是個好心性兒的,怕也不會好過在哪里。此時還要在這里苦思自個兒的過失。 想到這里,沈煊心思一動。 “陛下,于平民百姓而言,心中所憂不過是天罰未盡,災禍在臨。而非帝王往日之功過?!?/br> “陛下您仁心仁德,愿獨承天怒,背負災禍于一身,百姓們定會感恩戴德?!?/br> 說白了便是重點轉移的問題,罪己詔,“罪己,罪己”也可以說是“使罪己身”。百姓要的不過是一個站出來承擔天地怒火的支撐罷了。只要皇帝愿意表示獨擔罪業,相信百姓們也根本不會在意其他。 至于朝堂之上,那些官員們,更好說了。今上此次行動迅速,禁軍們救下的臣眷可是不少。再則,如今朝中實際掌權的還是太上,相信沒幾個官員揪住這點不放。 朝政有失穩妥,不就是太上行事不妥嗎? 還在沉思中的天成帝眉毛一動,明顯也想到了這點。 在看沈煊的目光中又多了幾分贊賞。 “沈卿所言極是,朕身為天子,自當以天下為重,若以能一身之禍免去百姓流離之苦。朕之所愿也?!?/br> 哪怕太上余威猶在,然真正為百姓撐死一片天地的只有他一人。 經此一役,世人皆會知曉。此番天地,早已換了新主。 “陛下圣明,經此一事,百姓必然更加崇敬陛下?!?/br> 天成帝臉上露出了這些日子第一個笑意。一旁的李總管眼觀鼻鼻觀心,在心里將沈煊的份量復又加重了不少。 這廂沈煊前腳走出殿門,天子詔書便已下達。詔曰: “余一人有罪,無及萬夫……若使風調雨順,天下乂安,移災朕身,以存萬國,是所愿也,甘心無吝?!?/br> 其中內容很快隨著眾秀才,童生們的解讀傳遍京中內外。 眾百姓涕淚交加,齊齊下跪。 “陛下圣明??!” “陛下真是大!大大的好皇帝??!” “是啊,是啊,這么早便有糧食吃,有房子住,我老頭子活了這么多年還沒遇上過呢!” “想老頭子我年輕那會兒子,那是眼睜睜的看著身旁的人一個個扛不住,餓死凍死在外頭?!?/br> “咱們吶,以后日子肯定會好起來的!”一個年過古稀的老大爺熱淚盈眶,雙手緊緊的捧著一碗稀糠粥。光看他這般年紀,還能從這災禍中活下來。便能知曉此番天成帝少的行動有多么迅速了。 聽了老大爺的話,眾百姓也有感而發,跪的愈發虔誠了起來。 沈煊在回家之前特意到皇榜張貼之處轉了一圈兒,見此場景,這才真正放下心來。 其實這回能有這般好的效果,主要還是陛下行動迅速,傷亡較小的緣故。 百姓雖大多不識一字,然而總不乏眼明心亮之輩,當權者有沒有將其放在心上,還是能夠瞧得出來的。 沈煊心中感慨,當今一番苦心終歸沒有白費。 見過了這些,沈煊正準備吩咐車夫離開之際,馬車前面卻被人從外頭攔了下來。 “敢問車上坐著的可是沈編修沈大人?我們家王爺偶遇此地,正好遇上沈大人便想著相邀一番?!?/br> 來人說話間客氣十足,然而提到“王爺”二字時的倨傲卻是絲毫未曾掩飾。 沈煊懵了一瞬,王爺?京城里王爺可是多了去了??墒怯心奈粫胫鴣砑s他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編修呢? 自京城以來,他做過的唯一出格的事兒便是這回的地動了。想到這里,沈煊微松了一口氣,不管怎樣。地動之事,既然出了,怎么著也不該問罪他這位首提者。 沈煊心思百轉,既是王爺相約,他一個小編修總是不好推辭的。 然而哪怕沈煊心理建設做的再多,再看到前方馬車之上那標有“寧”字,仍舊眼皮一跳,腳步不自覺的放慢了些許。 許是察覺到了沈煊的遲疑,靛青色的馬車很快被掀開了一角。 從沈煊這個角度,勉強只能看到一只修長的素手。 “久聞沈編修大名,今日難得一見,不知沈大人可否賞臉一聚?” 這便是邀請他上車的意思了,沈煊環視了一下周圍的斷壁殘塬,這四周卻是沒有能說話的地方。 知 ! 道今個兒鐵定是辭不了了,沈煊也不在猶豫,直接開口道: “王爺相邀,下官豈有不從之理?!?/br> 說完干脆利落上了馬車,車上司馬彥見狀嘴角微勾,眼中趣味更濃。 四方紅木小桌上,黑白二子交錯排布,而車上卻并無旁人,可見對方方才一直在與自個兒對弈。 然而沈煊目之所及,看到的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棋風。 白子殺伐果決,靈活多變,而黑子堅實穩固,步步為營。 若非桌上并無第二人的茶具,沈煊都以為方才車上其實另有人在。 沈煊暗暗佩服的同時,心中不由更為警惕。 而這時,一旁的司馬彥手中堪堪落下一子,而后復又捏起對首的一顆白子。這才緩緩抬頭來看向一旁的沈煊。 而沈煊對這位“賢王”聞名已久,此時卻是第一次直面對方的面容。 無論是當今還是太上,容顏其實都偏向刻板,一張國字臉給人以不怒自危的感覺。然而這位寧王殿下卻并非如此。 這是一個將溫潤刻在了骨子里的人,也是一位極容易讓人心生好感之人。沈煊在心里暗道。 傳言果然不錯,然而這就著實奇怪了些。寧王殿下乃宮中貴妃親子,據說這位貴妃娘娘自入宮起便榮寵不衰,吳家之所以能有如今之煊赫,貴妃那位娘娘可以說功不可沒。 民間甚至一度傳唱“生女當如吳氏女”。 生母如此,可見這位寧王殿下地位如何?更何況,這位還一直身受皇寵的情況下。按理來說,這般情景之下長出來的孩子,性子不說飛揚跋扈,怎么也該頗有傲氣才是。 然而事實上,這位少年之時,便頗有君子之名,甚至一度以禮賢下士光受士子推崇。尤其是在江南吳家日益驕橫貪婪,名聲江河日下之時,這位卻仍舊飽受士子贊譽。 可見為人之手段。少年便有這般隱忍心志,跟其成長經歷著實有些突兀了些。沈煊心中暗自思量之際。 只見對面這位已然開口: “小王誠意相邀,沈大人不必拘束。隨!隨意坐吧!” 而后甚至親手拿出一只通體玉色的杯子,將茶水滿上后,語氣隨意道: “今年新出的雨前龍井,沈大人不妨試試小王的手藝?” 一舉一動之間,仿若兩人并非初次相見,而是久別重逢的老友一般。 “王爺折煞下官了!只是下官素來不懂這品茶一道,從來不過是牛飲罷了,怕是浪費了王爺一番心意?!?/br> 面對沈煊這般不識抬舉的舉動,對方也只是輕笑一聲。 “無妨,這茶水,品的到的自有一番風味,品不到,能解幾分干渴也算不虛的這般物什!” 說完后還拱手做了個請的動作。 而這時,已經有隨從上來將眼前棋局撤去,重新換上了新的一局。 “沈大人可愿與小王手談一局?” “王爺相邀,下官莫敢不從?!?/br> “本王作為東道主,自然不好爭先,還是沈大人先請吧!” 沈煊依諾先走,司馬彥緊隨其后。行為間仿佛閑庭信步,游刃有余。 甚至還就各地風俗跟沈煊閑聊了起來。 “說來也是慚愧的緊,本王少時也曾游歷各處,各方縣志也均有所查閱,然而這地動之前,愣是半分也未察覺不對?!?/br> “沈大人這般從細枝末節當中尋到已定之規則,還能置生死于度外,著實是讓小王欽佩不已?!?/br> 沈煊正要落子的手微微一頓,這位果然端的敏銳至極。這是懷疑他有別的渠道得知此事,才能這般的肯定。 不過對方確實沒有說錯,若非熟知歷史,沒有超過九成把握,他是斷然不敢這般行事的。 沈煊不愿在這方面多做糾纏,畢竟自個兒的段位如何,在這位面前,再說下去難免漏了行跡。 “想不到殿下千金之體,卻能不辭辛勞,游歷各方,下官佩服?!鄙蜢用寄课?。 對于沈煊這般明顯轉移話題的行為,司馬彥也不曾在意。對方這般的行徑,已經成功證實了他的猜測。 “興之所至,又何談辛勞二字?不瞞沈大人,在!下少時還曾想過,要出海瞧一瞧外頭的風景?!薄叭羰怯行乙驳米鲆蛔栽诶巳?,無拘無束,可不瀟灑至極!” 司馬彥說起時還面色輕松,似是放松至極,然而手上的動作卻是愈發凌厲了下來。 不到半個時辰,沈煊便覺得頗為吃力。 對方棋風多變,讓人根本捉不到其中脈絡,除了師傅,這些年他從未有如此力不從心過。 想到當今如今在朝堂之上這般的舉步維艱,這位這些年來的功課做的難道還不足嗎? 見沈煊絲毫不信的樣子,司馬彥也只是輕笑一聲,不置可否。手上仿若隨意一般落下一子,棋局之上,勝負瞬間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