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節
“是的。其實換個角度想,咱們只是各取所需而已,我想的是賺錢, 而你們交通部門,卻能夠得到實實在在的政績。畢竟這公交站牌,每天都被許多人看到的,大家眼前的惠民工程,您說是不是?” 最后這句話,才是真正打動了這個科室副主任的心的,他們在體制內,最想要的當然是政績,還是能被上面和下面都看到的政績了。 蘇采青最懂的就是抓不同的人的痛點。 盡管已經十分心動,但是對方還是矜持地說:“你這個提議,我覺得還是不錯的,但是我們還是需要開會討論一下,才能夠做出決定?!?/br> 蘇采青倒也不急著這一天就拿下,將自己的商業合作書留給了他,說:“好的,還請你們盡快給我答復,畢竟,如果速度快的話,還能趕上上面來巡視呢,你說是不是?” “呃……你怎么知道?” 蘇采青說:“當然是看報紙看電視上的新聞咯?!?/br> 上頭來巡視,里面的意思不言而喻,如果你的表現好,你給了上面信心,上面就會給有發展的政策傾斜和資金傾斜。盡管上海已經占了許多優勢和資源,但是誰也不會嫌棄自家的東西多不是? 這個事兒,出結果也是需要一些時間的,蘇采青并不擔心,收拾了一下東西,就回了吉陽。 孩子們要開學了,作為媽,她得回去。 這一年,三胞胎也達到了入學的年紀,終于要進入到學校學習了,長輩們說,這是皮猴子要上緊箍咒了。 沒想到三個人對上學的事兒,完全不排斥,特別是最皮的張云星和張云河。 “學認字,就更好記住那些書名和內容了,租書也就方便多了?!?/br> “還有算錢也方便多了?!?/br> 這兩個小家伙,做這租書的生意也有些時間了,雖然客人也就是這附近的小伙伴們,書也多是連環畫之類的,可是人家還真賺了一些錢,兩個人最快樂的時候,大概是數錢的時候了。 之前他們想要認得書名,就是死記,問了讀書的哥哥jiejie,這本書的名字怎么讀,怎么寫,兩個人就死記硬背記下來。做生意的時候就全憑著記憶力去寫和讀書名。 這么一段時間下來,還真讓他們倆認識了不少字,連二位數三位數的加減法都算得十分利索了,小數點什么的,也完全難不倒他們。 之前駝背婆婆還擔心地問蘇采青:“這兩個小的,天天算計那幾毛幾分的,心眼會不會越算越小了?” 蘇采青倒是不擔心,說:“他們只是對賺錢這個事兒感興趣,可是花錢的時候也不小氣的?,F在還小,只有個賺錢的路子,以后再大一些,眼界寬了,思路多了,心胸自然就開闊了?!?/br> 兩個小的雖然把錢算得一分一厘都清楚,但也不是鐵公雞,自己想花錢了,想吃個冰棍,想買個小玩具之類的,也舍得,可見人家也不是守財奴的。 駝背婆婆見蘇采青說的有道理,又有打算,也就放下了心中的顧慮了。 現在,蘇采青送去學校的孩子是越來越多了,年紀大一些的孩子,像張云清張云冰蘇云雪她們,就自己帶著錢,去班上報到了,蘇采青也只用去班上看一看。 重點還是幾個小的,除了三胞胎,蘇二壯家的雙胞胎,還有四姐家的周雄,都在這次入學了。 孩子多,但入學手續蘇采青是熟悉了,倒也不慌不忙地把孩子們都送進了學校。 忙活完小學這邊,蘇采青又去了初中。 雖然張云揚的入學手續,蔣校長說自己會幫著他辦理,但是當媽的還是得去看看,不能他升學上去了就撒手不管了。 初中一個年級有七個班,年紀也是參差不齊的,有近二十歲了還在讀初一的,也有張云揚這樣,十歲就讀初一的。 蘇采青根據公告找到了張云揚所在的班級,然后去他的班級看了一眼。 初中班上人確實不少,一個教室坐得滿滿當當的,大約是因為張云揚年紀小長得矮,被安排在了最前頭。 看到蘇采青,張云揚也咧嘴笑了笑,點了一下頭,就沒做其他的反應了。 這初中一開學,老師就開始強調一些上學的重要的事兒,張云揚也是出不了教室的。 蘇采青在外面看了一會兒,也沒多逗留,就轉身回家了。 晚上放學,張云揚回了家,蘇采青問:“你的自行車,騎著還習慣嗎?” 初中到底是要遠一些了,張云揚還是要回來吃中飯的,所以蘇采青給他買回來一輛新出的兒童款自行車。 如今買自行車,沒有幾年前那么難了,但是這新款的也沒那么容易弄到。 蘇采青把自行車帶回來的時候,可是把一群孩子給羨慕壞了,張云冰幾個更是直接問,自己上初中了有沒有這樣的車。 張云揚矜持地點頭:“挺好的,很方便?!?/br> 相對于其他的同學,要么吃帶的涼飯涼菜,要么踩著和身高不符合的二八大杠,他的自行車真的是很優秀很出眾了。 蘇采青揉了揉他的頭發,說:“你喜歡就好。初中會增設好幾門課程,壓力也會大一些,你要注意調節自己?!?/br> “媽,課本我都看了一遍,沒有多難,你放心好了?!?/br> “真的不難嗎?” 張云揚點了點頭。 蘇采青驚異了兩秒,最后還是相信了自家兒子,張云揚不愛說大話來著。 “可能,英語有點難度,不過梁教授會幫我的?!?/br> 蘇采青說:“你要是有啥不懂的,也可以來問我?!?/br> 這下輪到張云揚震驚了:“媽,你懂外語?” 蘇采青想起自己的文盲人設,呃了一聲,說:“這不是做生意需要,所以惡補了一些嘛?!?/br> 語言雖然時常有些不同,但是在各個時空差異并不大,蘇采青活了那么多次,這種國際通用的語言沒掌握幾門,還真是白活了。 張云揚勉強相信了蘇采青的解釋。 這年頭不像后來,英語磁帶之類的到處可以買,英語視頻音頻隨處都可以找到。 蘇采青找了幾面空白的磁帶,用錄音機錄了一些自己朗讀張云揚英語課本的錄音,讓張云揚想學發音的時候就跟著學。 張云揚本來還有些半信半疑的,可是上完英語課,他對比著聽了一下蘇采青的錄音,發現蘇采青的錄音比自己老師的還好聽,完全就像是外國人說話一樣。 張云揚感覺自己媽真是深不可測。 不過也激勵了他的向學之心,自家親媽文盲基礎,都能把英語學到那么流利,說明自己也可以的吧? 蘇采青倒是不知道張云揚的心理活動,只是見張云揚對新語言的掌握確實很不錯,也就不擔心他的新課程了。 于志新那邊打了電話來,說交管部聯系了他,想和他們談合作的項目,蘇采青又要去上海了。 臨走前,四姐送蘇采青去車站。 蘇采青猜著四姐是有話要和自己說,又不知道怎么開口,便主動挑起話頭說:“現在,周雄也讀書去了,你可以放心一些了?!?/br> 四姐笑了笑,說:“我倒是想放心一些,可是當媽的就是有cao不完的心??墒悄?,他現在確實比以前要好許多了,我也能安心一些了?!?/br> 四姐帶著兩孩子來投奔的時候,周雄完全是個熊孩子,天天喊打喊殺的,一副他是天王老子的樣子。 這毛病也不需要怎么治,駝背婆婆只讓四姐別管他哭鬧的事兒,讓他自個兒和那些小伙伴完去。 周雄如果脾氣不好,對著其他的孩子也動不動要打人,那些孩子就直接疏遠他了。而孩子是非常需要社交安全的,別人的遠離和孤立,會讓他們害怕和恐慌。這樣一來,周雄也不得不改一改那兇暴的性子,學著和人好好相處了。 孩子在玩的時候,就是一個社會化適應的過程。 而正好,蘇采青家這邊就是孩子多,家里的孩子多,周圍來玩的孩子也多。 “小孩就是那樣,不能不管,但是也不能管太多。松了緊了都不好?!?/br> “你說得對,你比我會教孩子?!?/br> 蘇采青家有七個孩子,個個都懂事又聽話,但是又不呆板,走出去了大家都喜歡。 “這個可沒什么好比的,你還年年給孩子們織毛衣做鞋子啥的,我也比不了??!咱們就別比這個了。我想問問你,你和那個人的事兒,想好要怎么解決了嗎?” 四姐夫實在是惡臭至極,蘇采青已經不愿意稱之為姐夫了,結婚都干脆沒請他。 四姐搖搖頭:“沒別的法子,只能先耗著唄,孩子們還小,真離了婚,他們怎么辦?” 作者有話要說:稍后再來一章~ 第91章 拿下公交站 蘇采青知道, 自家四姐, 和蘇幺妹蘇根妹都不一樣, 她就是一個非常傳統的農家婦女,能做到帶著孩子們來投奔蘇采青, 已然是一種突破自我的行徑了。想讓她直接離婚,還真是為難她。 “這種事兒, 我也不多勸你, 你自個兒多想想自己。反正你離了婚也沒啥好怕的, 有我在, 就不會讓你們母子幾個過不下去?!?/br> 四姐點頭:“你說的話我都信的?!?/br> 離婚阻力并不大, 就算是鄉下那個男人敢鬧, 家里也有三個兄弟給她撐腰的。只是還是跨不過心里那道坎而已。 一直等到上車了, 姐妹兩才停下了話頭。 上海交管部那邊,大概是因為蘇采青提到的政績太誘人, 他們做決定的時間,比蘇采青預想的要短一些。 一到上海, 蘇采青就帶著資料直接去了交管局, 等著她的人還不少, 甚至上面一個副局長都來了。 蘇采青將準備好的材料發下去,然后給他們講解了一下新型公交站的設計,比如說座椅,比如說擋雨棚,比如說新的公交站牌如何防風,如何抵擋住日曬雨淋之類的。 她這個新的設計方案, 其實也不是蘇采青見過的最高端最好的公交站設計,如今的技術,還支撐不起電子屏顯示的公交站廣告牌,支撐不起全新的燈光設計之類的。 可是對于這些人來說,已經是十分超前的想法了。 花了近一個小時,把自己的公交站改造方案介紹完畢后,蘇采青說:“公交站雖然不是很起眼,但是在市民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且它的改變,也能夠引起許多人的注意的。這是一項踏踏實實的惠民工程?!?/br> 坐在最前面的副局長難得點頭:“好一個惠民工程。不過,你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公交站牌能用來做什么呢?這點我們得了解一下?!?/br> 這個算是有拍板權力的領導了,蘇采青知道,在他面前故弄玄虛沒啥好處,便說:“其實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兒,就是做廣告。廣告這行業,正在飛速的發展,但是也需要真正有眼光有能力的人去做。要想把信息精準地傳遞給大眾,是一門學問?!?/br> “這個我知道,大學里還開設了廣告學,可見不是什么簡單的事兒?!?/br> 能夠成為一個學科的東西,水怎么可能會淺? 這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錢財來源,而且cao作得當的話,會贏得不小的利潤,動心之后權衡一番,就知道還是比不過前程的重要性了。 蘇采青笑著點了點頭。 “這么看來,這是一個合作雙贏的事兒?” “完全是這樣的。咱們是各取所需?!?/br> “如果咱們現在簽了授權協議的話,大概多久能完成舊的廣告牌的改造?” “兩個月,這個時間是我們經過仔細研究后得出的結果。我們也想盡快完成這個改造工程,開始利用廣告賺錢??墒悄芰Ψ秶鷥?,兩個月是保質保量的最快速度了?!?/br> 副局長沉吟了一會兒,終于點頭首肯:“時間來得及,那咱們簽了協議,你們就盡快動工吧!” “完全沒問題!” 這協議一簽下,蘇采青走出交管局,立馬就去路邊的公話打了幾個電話,第一個打給于志新,讓他通知廠里開工,生產公交站牌的各種部件;第二個電話打回家,給蘇大壯,讓他和劉力強帶著選好的人直接來上海。 打完電話,蘇采青還有些興奮,直接轉道去了之前看好的出租房,談下了出租時間和價格,把房子租下來,給要來干活的蘇大壯等人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