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節
等到兄弟兩騎著摩托車,帶著兩大袋雜七雜八的東西回去以后,蘇采青找了最近的報紙來,看看近期的新聞。 梁啟恒和她透露過,擴大會議的時間已經定了,吉陽的各界人士,特別是教育界人士,受到了廣泛邀請,政府想要聽取大家的意見,對此進行討論。 這事兒能夠引起上面的反應,蘇采青覺得已經是非常難得的事情了。 就在她翻看著往期的報紙,努力獲取更多的新聞的時候,趙主任上門來了。 “噯,你回來了呀!” 蘇采青忙起身招待:“是啊,回來兩天了!我去您家送東西,您不在,蔣校長說您回娘家去了?!?/br> 趙主任嗨了一聲,說:“每次從上海來都要送東西,我家可是占了你不少便宜了。以后可別這么客氣了?!?/br> “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東西,只是能用得上而已,是您別跟我客氣才是!” 在她剛穿來的時候,躺在床上難以動彈,是這個趙主任付出了頗多的時間和精力照顧她,還照看幾個孩子,她才得以慢慢恢復過來。要不是她罩著,婆婆朱蘭英那邊還不知道會做出什么事情來呢! 這份恩情,蘇采青可是永遠都不會忘記的。 “不說這些客套話了,我找你是有重要的事情呢!你瞧,這是上面給你發的證明,讓你去參加七月十號的擴大會議?!?/br> 蘇采青有些懵:“是那個關于教育改革的擴大會議?” 趙主任用力點頭:“是??!就是那個!這事兒不是你最早提出來的嘛?上頭說了,要廣泛聽取大家的意見,你作為起頭人,肯定要請你??!我聽我家老頭子說了,這事兒很重要,關系到咱們整個國家的發展哩!” 蔣校長估計也是在被邀請之列的。 蘇采青接過那牛皮紙信封裝著的證明,是一個蓋著紅章的文件,抬頭就是她的名字。 蘇采青還有些回不過神來:“竟然邀請我去參加?” 趙主任笑著說:“可不是嘛?這次可比上次那商會重要多了!你這樣的有想法的人,能出現在我們街道,真是太光榮了?!?/br> 類似的話,趙主任上次也說過。 不過牛角街這邊確實如此,大多是機械廠的職工,平平淡淡地過著日子,街道在外面也沒什么出色的表現,一直平平無奇的。 能夠出蘇采青這樣一個人才,確實是非常難得的事情。 “謝謝主任,這事兒我之前都沒聽到風聲?!?/br> “又客氣了不是?我也是剛拿到手沒多久,他們找你找了幾天沒見到人,就送到我那兒了,結果我剛拿到手沒多久,娘家那邊又出了點事兒,就急急忙忙過去了,幸好沒耽誤事兒?!?/br> 送走激動的趙主任,蘇采青拿著邀請函書看了好幾遍,然后坐下來,梳理思路,把自己的一些見解和想法,整理清楚,寫下來。 在吃驚過后,蘇采青覺得,這是一個很重的任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機會,關系到自己的侄兒侄女們,能不能就此改變命運的機會。 情緒的促進下,蘇采青思維非常敏捷,很快就整理出了思路大綱,然后順著大綱把內容更加細化了。 這些天,她的大部分注意力都在這個事情上,在有機會發聲的時候,她絕不能錯過這樣發聲的機會。 時間來到了七月十號,此時許多學校都已經期末考試完畢了,選這樣的時間,估計也是為了方便那些在學校工作的老師之類的。 她和蔣校長一起前往會場,蔣校長在路上說:“你做好了準備吧?” 蔣校長提醒她,因為她算是第一個提出來的人,所以發言的幾率會很大。 梁啟恒也帶過他父親的話來,意思差不多。 蘇采青點頭:“準備好了?!?/br> 蔣校長說:“那就好?!?/br> 會議在市政府的大禮堂舉行,到的人還不少,估計有幾百人,進門會憑著邀請函書領一個紅花帶著,上面寫著他們的名字。 還有記者在門口拿著相機拍照,沒想到梁啟恒也來了。 “蔣校長,采青姐,你們來了!準備得怎么樣?” “我們準備地不錯,你怎么在這兒?兼職記者了嗎?” 梁啟恒說:“怎么會?我只是來記錄一下這個歷史時刻而已。我給你們兩拍照留念一下?” 蘇采青和蔣校長都沒拒絕,兩個人就戴著紅花并排拍了個照。 沒多寒暄,跟梁啟恒說了再見后,兩個人一起步入了會場。 會場是大禮堂里,臺上一排桌椅是給領導準備的,他們這些被邀請的與會人員則坐在下面。 蔣校長參加過這種會,有經驗,對蘇采青說:“這是按照姓氏筆畫數排的,你靠前面一些,我靠后面一些?!?/br> 蘇采青這才明白,默數了一下蘇的筆畫數,就去前面找了自己的位置。 第39章 拓展的人脈 這樣嚴肅的會議, 絕大多數人都提早來了, 很快大禮堂里就烏泱泱一大堆人。 時間到了后, 領導們也準時地出現在了現場。 “今天,把大家邀請過來, 要討論的問題呢,就是我們教育政策的問題。歡迎各位積極表達看法, 多多建言獻策, 幫助我們做出正確的決策?,F在呢, 我們先請最早提出這個建議的蘇采青同志, 來了吧?” 突然被點了名, 蘇采青忙站起來。 “好, 來了就好, 請她先給大家闡述一下自己的意見?!?/br> 領導沒有廢話兩三個小時,就直接進入正題, 蘇采青還有些沒做好心理準備,幸好稿子是之前備好了的, 所以她意外之后, 很快就拿出稿子, 走上了前臺。 在她上臺后,有一個秘書模樣的人低聲對她說:“請控制一下時間,大約十五分鐘最好?!?/br> 蘇采青點了點頭,站到了系著紅布的麥克風前。 大禮堂里是幾百號人,加上臺上的領導們,都盯著她, 蘇采青卻沒怎么覺得緊張,她見過比這還大的場面呢。 十五分鐘,她手里的稿子是講不完了,所以只能精簡一些講。 “大家好,我是蘇采青,很榮幸作為代表在此發言。我是教育政策改革的支持者,支持政府給予非本地戶籍人員子女和適齡期兒童,和本地兒童平等的受教育權利。接下來,我將從個人與家庭、學校與社會、國家與民族三個方面,來闡述原因和看法?!?/br> 一個開頭,就讓許多人感覺到,蘇采青不是什么普通的婦女,這一段話,完全表達了她說話的核心,這種抓重點又精簡說話的能力,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對于個人來說,受教育權是一種基本權利,是改變命運的機會,對于許多家庭來說,則是一種希望。 對于學校來說,這是一個吸納更多優秀的生源的機會,而生源是一個學校發展提升的重要基礎,這也是為什么許多好學校拼命搶分數高的學生的原因,連清華北大都不能免俗。 對于社會,長遠來說,是一個促進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短期來看,則是穩定社會的一種方式。經濟發展需要勞動力,孩子受教育的機會能吸引一些父母,而學校對孩子們的看管,則為父母們提供了勞動的時間。 對國家民族來說,更是顯而易見的好處極大。 蘇采青將這幾條細細地分說了一番,到最后還剩一分鐘的時候,她總結說:“我是一個母親,也是一個姨媽和姑媽,我來自農村,所以我非常理解作為農村父母的心理。給家庭一個希望,他們就能為社會創造出巨大的財富。我們時常說,工農是一家,是親兄弟,是一起干過革命一起浴血奮戰過的好戰友。在這飛速發展的時代,我們不能撇下農民兄弟,更不能將他們的孩子拒之于校園之外。這就是我的想法,謝謝大家?!?/br> 蘇采青走下臺的時候,禮堂里爆發了熱烈的掌聲。 她實在是說的很好,臺上的領導們,聽到對社會和對經濟發展的好處,就會心動;臺下的教育界人士,聽到優秀的生源和教育的發展,會大感認同;工人代表,會被勾出對農民兄弟的情誼…… 蘇采青的精彩發言,算是博得了滿堂彩,因為她特地照顧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心理,明白說什么,怎么說,才能夠觸動他們的心。 接下來就是其他的人發言,當然支持者有,反對者也有。 反對者無論說多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比如說全國都沒出現這樣的事情,比如說會搶了本地孩子機會之類的,都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的,不像蘇采青,從個人到家國民族,都有所涉及,自然也就沒有她那么具有說服力。 這個會議,就是社會各界人士發表自己的看法,領導們不做評價,也不提出想法,所以開了幾個小時的會以后,大家也不知道,上面的人是什么態度。 不過,在會場坐幾個小時,也是個難熬的事情。 好不容易等到散會了,蘇采青才松了口氣。 后面那些人的發言,她還真是沒什么興趣聽,不是格局太小,就是有些缺乏常識之類的,果然是社會各界人士,什么樣的人都有。 蔣校長在門口等著蘇采青,見她出來,就笑著說:“你講的特別好,比后面其他人都講得好?!?/br> 蘇采青笑了笑,說:“那是因為我準備的充分。這事兒我從年初就開始想了呢!” “那也很了不起了,這份心胸格局,可不是人人都有的。我看你稿子寫了不少,好像還有些話沒說?回頭可以給我看看嗎?” 蘇采青說:“當然,您能賞光指點,我求之不得呢!” 兩個人正說著,一個穿著藍色中山裝、戴著眼鏡的人湊了過來,說:“冒昧打擾,請問是蘇采青同志嗎?” “是的。請問有什么事?” 那人推了推眼鏡,說:“你好,我是《吉陽日報》的編輯部主任黎陽,剛剛您的發言,真是讓我印象深刻,非常有觸動,我想問問你,我們可不可以刊登你的發言稿?” 不僅是蘇采青吃驚,蔣校長也十分意外,《吉陽日報》算是本地第一媒體了,能夠在這上面登出文章,絕對是很難得的事情。 蘇采青有些猶疑:“可以嗎?” 蔣校長說:“當然可以了!這是個了不得的機會。要知道吉陽人都看日報,你的演講稿一登出去,更多人都能明白你的意思,多好的事兒?” 這倒是個很具有說服力的理由。 蘇采青沒多糾結了,說:“可以,我回頭抄一份給你?!?/br> 黎陽顯得比較著急:“蘇采青同志,我希望今天能拿到你的稿子。吉陽人都想知道今天開的會是什么情況呢!新聞要具有時效性,明天登出才最后效果??!” 這倒是沒錯,新聞發生后,要以最快的速度被傳播出去,是新聞工作者的職責。 “沒問題,下午就抄一份給你。不好意思,這份手稿不能直接給你?!?/br> 不是舍不得,只是蘇采青自己想留個紀念而已,誰知道人家拿去了的話,回頭還能不能還給自己?“ 黎陽說:“這樣吧,現在我請二位一起吃頓飯,我順便抄一下稿子,怎么樣?” 還真是十分看重蘇采青的這份演講稿了,這種專業的精神和態度,也難怪《吉陽日報》會成為本地人最信賴最喜歡的報紙。 三個人一起朝外走,走過了隔離區,沒想到梁啟恒還在。 黎陽和梁啟恒還認識:“啟恒,你父親已經走了,你沒跟他一起回去?” 梁啟恒打哈哈地說:“嗨,我哪敢和他一起走??!” “那你是在做什么?” 梁啟恒指了指蘇采青,說:“我在等她,想請她吃午飯?!?/br> 黎陽看了蘇采青一眼,笑著說:“真是不巧,被我給捷足先登了。蔣校長和蘇同志都答應赴我的約了?!?/br> 誰知梁啟恒話鋒一變,說:“想必您也不介意我蹭個飯吧?” “你呀你呀!哈哈……好!既然如此,這飯你不能白蹭。正好我也事情多,你就幫我個小忙?!?/br> “什么忙?” 黎陽解釋說:“我請蘇同志吃飯,主要是為了盡快謄寫一遍她的演講稿,你要來,就幫我把這事兒做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