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節
于志新一直緊繃的嘴角也終于松了一些,說:“承蒙抬愛?!?/br> 蘇采青收拾了一下資料,說:“如果方便的話,明天咱們就找律師起草合同簽約吧!” 以前簽的售貨合同,比較常規,這次是入駐合同,不是個短期的合作,是個長達數年的過程,就要找個更加專業的人來處理合同的事情了。 “沒問題?!?/br> 收拾好東西,蘇采青說:“那我先走了,咱們回見?!?/br> “回見?!?/br> 于志新看上去冷靜自持,面上沒有露出一點痕跡,可是推出了商業談判的模式后,他心底里的一絲絲后悔,又冒了出來。 正如他當初所想的那樣,蘇采青有著更深的內涵和價值,隨著時間的推移,她的光華會更加盛放,甚至達到一個難有人可以比肩的高度。 可是,時間變換,現在已經不是當初了,他自己已經有了婚約在身,而蘇采青,似乎對感情的事情并不感興趣。 用力地抓了抓自己的頭發,于志新長長地吐出一口氣,放棄的再也難以撿起來,只能將心中的那些莫名的東西,用時間打磨掉了。 拿下了第一局的蘇采青,可以說是旗開得勝,馬不停蹄地趕往了自己下一個行程。 蘇采青也是在談判桌上歷練過的人,要拿下這些合作伙伴,也不是很難的事情。 經過好些天的奔波,幾份合作協議在不同律師的見證下,締結了。 拿著合同回到家,蘇采青喝了一口水就問蘇小壯:“怎么樣?我讓你去建材市場打聽的事情,都弄明白了嗎?” 蘇小壯忙拿出小本本,就給蘇采青報告自己的成果。 蘇采青湊過去一看,除了數字她認得,其他的都不怎么看的懂。 蘇小壯很難為情地說:“許多東西的名字,我都不知道寫,只好自己想了一些符號同音字之類的代替,這也只有我自己看得懂?!?/br> 也難為他想出這樣的辦法了。 蘇采青說:“你自己搞得清楚就行,回頭買裝修材料的事情,得交給你。能省下多少錢,也全靠你了。還有裝修施工隊的事兒,你得去打聽打聽?!?/br> 蘇小壯點頭:“我記住了。裝修的事兒,要不要問問大哥?他跟著工程隊干過,蓋過房子之類的?!?/br> 為了賺錢補貼家用,蘇大壯就跟著那些工程隊,去干過活,給城里的人蓋過房子,也給鄉下人蓋過房子,這時還沒什么地產開發商的概念,蓋房子也多是私人的行為。 而蘇大壯打井、砌圍墻之類的手藝,也是在工程隊學的。 蘇采青想了想,說:“這事兒交給你們兩個,能有商有量地來,也可以減小一些你的壓力。只是家里快要農忙了吧?他脫得開身嗎?” 蘇小壯有些不理解:“哎喲我的姐,是家里的事兒重要還是你這個?你這個事兒搞完了,一天就能賺到多少錢?大哥在家干一天活的工錢,能抵得上一個角角嘛?要是家里實在忙不過來,到時候請人幫著干兩天就是了?!?/br> 這次倒是蘇小壯的思維轉過來了,蘇采青的思維還沒轉過來呢! 蘇采青拍了拍自己的額頭,說:“瞧我,老想著大哥要忙家里的事兒。也好,等他來了,你們兩就去買個摩托車,然后把上海的交通法規之類的好好學學,騎著摩托車跑起來也方便點?!?/br> 蘇大壯來得很快,蘇小壯說是蘇采青要人手幫忙,家里人立馬就趕緊讓他來了。 風塵仆仆的樣子,蘇采青覺得他也趕得太急了。 蘇小壯和他說:“大哥,這次姐讓你來,是想讓你當次包工頭,你看你能不能干?” 蘇大壯一手指著自己:“我?我當包工頭?” 蘇小壯點頭:“是??!你跟著工程隊干過,有經驗,我和姐都不太懂這方面的事兒,怕吃虧?!?/br> 蘇大壯顯得挺沒自信的,為難了一會兒之后,還是心一橫,說:“那行,我就試試吧!” 蘇大壯也沒怎么干過裝修,但是這里面有些東西是互通的,而且他也耳濡目染地了解過一些,上手倒是挺快的。 兄弟兩先去量了各個百貨大樓的尺寸,然后根據蘇采青畫的裝修圖,去建材市場買材料。 三個人都沒真正上手搞過裝修,但是這個時期,裝修的市場也不專業,想要找真正懂行的人也難找,只能夠自己摸索著做了。 蘇大壯的經驗此時倒是用的上,再加上蘇小壯也學機靈了不少,兩個人合作之下,這事兒進展還挺順利。 蘇采青每天都會去施工現場去,看看他們做出來的樣子,是不是和自己想象的差不多。 有兩個兄弟忙裝修的事兒,蘇采青也忙的很,她的事情就是招人。 既然是自己全權負責所有的事情,店員也自己招。 通過在報紙上刊登招聘信息的方式,蘇采青接到了不少應聘的電話。 這個時候,國有工廠都不容易進人了,許多年輕的姑娘和小伙子都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而蘇采青在報紙上寫的報酬待遇又非常不錯,比許多國有廠都要高,因此有意向的人還不少。 蘇采青臨時租了一個場地,用來招募和培訓新員工。 這下,蘇采青感覺那個當過總裁助理、人力資源主管的自己,好像又回到了自己身上。 “好的,你的條件我大致都了解了,照片和聯系方式我都記錄了,請回去以后等我的消息吧!” 蘇采青對應聘者說。 女孩點了點頭,站起來往外走。 “請幫我叫一下下一位?!?/br> 下一個進來,蘇采青抬頭打量了兩眼,問:“請問準備了我之前說的簡歷嗎?” 這個時代還沒有什么簡歷的模板之類的,更沒有網絡可以搜索,所以蘇采青說的是,寫一段文字介紹自己的信息,比如名字年齡性別學歷和從業經歷等。 盡管通知的方式是差不多的,但是大家寫出來的東西也各不相同,有的人規規矩矩寫了這些信息,有些人寫得比較飄,還有的人寫得不搭邊。 這個時候,受教育的水平和表達能力就表現出來了。 對面的女孩遞過來簡歷,蘇采青做了個請的手勢:“請坐吧,我先看看你的簡歷?!?/br> 蘇采青花了不到一分鐘瀏覽完整段話,說:“李雪對嗎?初中畢業,身高有一米六五?” 李雪有些緊張,雖然蘇采青說話溫和,臉上也帶著笑容,可是就是讓她覺得,這個女的很厲害。 蘇采青拿出一件衣服,遞給李雪說:“假如我是顧客,你會怎么樣跟我介紹和推銷這件衣服?” 李雪結果那件衣服,仔細的看了看,發現那是一件還帶著標簽的簡單白t恤,翻看了以后,她又看了看標簽,才清了清嗓子說:“女士,這件衣服是棉質的,摸起來就很軟,你可以試試,穿上身肯定更舒服。而且棉質的很吸汗,夏天出再多汗也不怕?!?/br> 蘇采青等了一會兒,見她只有這么多,便一點頭說:“可以了,謝謝你?!?/br> 李雪拿著衣服有些不知所措:“可以了嗎?” 蘇采青伸出手說:“是的,可以了。如果錄取了的話,我會打電話給你的?!?/br> “噯!好!好!?!?/br> 李雪出了面試的房間,還是覺得很緊張,蘇采青的氣場有些強,這些年輕的小姑娘看到她,都會有些忍不住害怕。 這次有好幾個百貨大樓要開專賣區,每個區都要五六個人,輪流值班,才能夠保證從上午十點到晚上十點,都有員工守著。 這時候的勞動法還沒有那么完善,就算是蘇采青要求他們干的再多一些,也不算違法??墒翘K采青覺得還是要人性化一些比較好。 采英的第一次開店,可不能因為追逐壓榨員工,而導致出現一些不該有的問題。 花了好幾天,蘇采青招募了三十多個女孩和十多個男孩。 年紀都是十八歲到二十二歲,本應該是讀大學的時候,可是這年頭大學不好考,所以他們都早早地出來工作了。 人都找好了以后,蘇采青正式給他們培訓。 做過人力資源管理的蘇采青,倒是熟門熟路的,首先是要介紹彩英服飾的東西,比如他們是一個公司,業務范圍包括男裝女裝童裝,下面還細分了孕婦和嬰幼兒等。 了解了采英以后,就是樹立一個服務的概念。 “為別人進行服務,不是一件丟人的事情。為人民服務這句話,我們都十分推崇,怎么到了賣東西的時候,就會覺得羞恥呢?顧客來買東西,我們提供他們想要的商品,這是一種合理的交易,而服務的目的,則是幫助他們為合適的商品出錢,也是盡可能地將產品銷售出去?!?/br> 這時候對于服務的工作感受,許多人覺得是低賤的,是下等人才做的事情,因為你要給別人賠笑臉,有點為錢出賣尊嚴的感覺。 這也是社會因為過于追求個人的價值,而導致的一種認知偏差。 所以,蘇采青就是要給這些新員工們“洗腦”,告訴他們,服務沒什么丟人的,丟人的是不肯好好地對待自己的工作,不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工作的價值。 六月,就在這忙碌的空隙里,飛快地掠過去了。 在這段時間,蘇采青也沒忘了在報紙上刊登廣告,預告采英專營店開業的時間。 這令許多老顧客都很意外,也很期待。 第38章 被邀請參會 經過了前期的預熱, 幾乎都知道了采英這個品牌, 會有自己的專賣區, 還會有折扣! 打折這樣的事情,簡直是太難得一見了, 特別是采英這樣的有名的牌子,還是當季新品! 一到采英專賣區開業當日, 百貨大樓門口甚至還有人等著開門。 門一打開, 許多人就直奔采英專區, 她們許多人都在《服飾畫報》、《美服》等時尚雜志上看過新款的預熱圖了, 許多人早就有了自己想要買的款式! 蘇采青和于志新站在更高的一層樓上, 看到彩英服飾專賣區, 擠滿了來購物的人, 這還是一天中客流量最低的上午。 “你早就預料到了,會有這樣的盛況?”于志新問。 蘇采青收回視線, 微微一笑,說:“幻想過, 但沒有這么大的把握?!?/br> 于志新有些不相信地看著她, 說:“你對什么事情都是穩cao勝券的樣子, 才不會像你說的,沒多大把握?!?/br> “你說的也沒錯,所以我計劃比較周全?!?/br> 于志新嘆了口氣,拍了拍欄桿,說:“真沒想到,還有你這樣的商業奇才。改開的政策下來, 也有幾年的時間了,可是許多人還有些沒反應過來,還以為是別人求著她們買東西,而不是她們要努力把東西賣出去呢!” 蘇采青的做法,于志新也看出來了一些,就是抓住了這些顧客的一些心理,然后做一些規則的設置,比簡單的明碼標價要復雜,但是卻更能吸引客人。 “奇才有些夸張了,”蘇采青也是學過商學,正兒八經的拿過相關學位的人,只是于志新誤以為都是她自己憑空想出來的,“你能夠觀察到現在的市場狀況,并且知道該如何做出應變,也是非常了不起的?!?/br> 于志新笑了笑,顯得興致并不高。 蘇采青想了想,說:“上次說的話,雖然是有些開玩笑的意思,但是現在我想認真地表達一下我的意思,如果你樂意,我這邊可以收編你。給的待遇,不會比這百貨大樓差?!?/br> 于志新抿了抿嘴,輕輕點頭說:“我知道了?!?/br> 蘇采青又把目光投向了專賣區,狀似無意地說:“將來我還要擴大生意,需要一個能干的幫手幫我,我覺得你是個很合適的選擇?!?/br> 于志新的工作能力不用說,而且品行也不錯,即便是在得知蘇采青有了七個孩子這樣的情況后,也沒有因為私人的情緒和感情,斷了雙方的生意往來。 在蘇采青看來,這就是職業道德的表現,工作能力決定一個人的職業發展上限,而職業道德則決定了下限。 于志新似乎沒什么意向,但他還是禮貌地說:’謝謝你的欣賞,我對我現在的工作沒有什么意見,暫時也不想離開?!?/br> 被直白地拒絕了,蘇采青也不覺得尷尬,只說:”好吧,歡迎你隨時來投奔我,你這樣的人才,被埋沒浪費的話,實在是很可惜?!?/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