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節
所以再不甘心,他最后還是選擇留下突破。 本以為這次的國際交流賽,m國毫無疑問能奪得桂冠,可最后的結果卻不在任何人意料之中,甚至連他半步先天境的爺爺潛入華國都被扣留了。 后來發生的一切,對艾文來說充滿了無法形容的荒謬感。 不過短短一年,他爺爺的威信急劇下降,他所在的家族影響力也在降低,或者說,整個武學界的存在都因為基因液的面世變得微妙起來。 等國家購來一批基因液時,他們武學界甚至沒分到多少份額。 一個大家族分到手的連十支都沒有。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爺爺還是為他爭取了一支基因液的使用權,當他知道基因液是害他爺爺威信一降再降的罪魁禍首研制出來的東西時,甚至根本就不想用它。 還是被他爺爺教訓了一頓后才不甘不愿的用了。 等用過之后,艾文卻又沉默了。 因為只有親自體驗過基因液的神奇效果,他才能懂這東西為什么能造成那么大轟動,為什么各國不惜付出在他看來明顯過大的代價也要從華國購買它。 就算這樣,他對戚安安的憤怒和怨恨依然沒有減少。 等知道今年國家會走正規渠道送一部分人來華國后,他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搶到了一個名額,就是為了能有機會見到戚安安這個罪魁禍首,沒想到,才剛來沒多久,他真見到本人了。 這一刻,艾文的情緒完全不受理智控制,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被艾文神情憤恨的瞪著,還讓自己跟她決斗,戚安安搖了搖頭,直接跟身邊的人說,“行了,走吧,這里沒我們什么事了!” 既然知道了是怎么回事,就沒必要再在這里待下去了。 愛她的人很多,恨她的人卻也不少。 當然,與其說是恨她,不如說是忌憚她,她的親衛隊也不是白白成立的,短短幾個月時間,他們其實處理了不少暗中針對她的人,有些甚至都沒跟她提過。 處在這個位置上,戚安安早就知道會帶來什么樣的后果。 一個小屁孩的針對,她還沒放在眼里。 在戚安安話落后,一行人以她為主,沒二話的從訓練場這邊離開了。 艾文看著戚安安理都不理她就走了,本來已經略有些平復下來的情緒再次激動起來,甚至顧不得有人盯著他,直接就上追上去。 她給他和他的家族帶來了那么大的影響,竟然連句話都不屑跟他說嗎? 這個驕傲的年輕人完全受不了這樣的無視! 但結果不用想都知道。 才剛被放開沒多久的艾文,再次被旁邊沒放松過警惕的軍人們給制住了。 他的兩次沖動也代表了他接下來在軍區要被各種收拾的下場。 當然這一切都跟戚安安沒什么關系了。 —— 帝大。 時澤結束自己今天的課程后,一秒都不耽擱的就收拾好東西往外沖。 沖出教學樓區域后,他直接找了個人少的地方,直接從空間紐中放出了自己的懸浮車,然后迅速上了車,定位了目的地后,懸浮車就嗖一下飛了出去。 周圍來來往往的同學看到這一幕卻一點都不覺得意外,最多羨慕的看兩眼。 因為懸浮車上市時間也才半年,不是誰都買得起的。 不過大家羨慕也就跟以前看到豪車會多看幾眼是一樣的道理。 早在懸浮車上市之前,華國的空中車道就已經正式規劃出來了,地面行駛有各種規章制度,空中行駛也是一樣的,類似時澤剛才那樣直接從空間紐中拿出懸浮車的并不少見。 這幾年,華國的發展速度快到一不留神就要跟不上時代的節奏。 每一年,國家科技都會有極為明顯的進步和變化,說是日新月異都為不過,各種跳躍式的進步讓其他各國羨慕的眼珠子都紅了。 現在,每一個華國人都為自己生在華國而感到自豪。 以前移民到國外的各界人士更是瘋了一樣想再移民回來,就連一些國外的人都想移民到華國來,實在是華國對公民的各種待遇太讓人眼紅了。 只是華國對移民一事把控嚴格,不是沒人成功,但人數很少就是了。 這種外緊內松的政策方式,更是讓華國人享受到了物質和心理上的雙重滿足,每天都有人在為國家爸爸打call,而造成這一切的戚安安大佬,自然也在打call的行列之中。 現在上到七八十歲老人,下到三四歲小孩,誰能不知道戚安安的大名? 別說華國了,她的大名早就名傳世界,哪怕外國人也對她的成就如數家珍,恨不能自己國家也出這樣一個傳奇天才,做夢都想! 除此之外,華國的人身安全保障更是在國際上排名第一。 像拐賣、販毒、犯罪等等違法事跡,在華國的出現幾率每年都在穩步降低,一經出現,必然遭受最快最猛烈的打擊,導致華國的人身安全程度高到無法想象的程度。 太讓人放心了! 種種好處,隨便找個人出來,都能不帶停的說一天都還說不完。 此時已經開著懸浮車離開學校前往軍區的時澤也很期待,因為他的導師,也就是戚安安新的研究成果要出來了,作為戚安安帶著的研究生,他有資格去實驗室那邊看看結果。 沒錯,他已經是戚安安名下的研究生了,并且已經跟了戚安安快兩年了。 想考戚安安名下的研究生,難度無疑是地獄難度,她名下名額有限,但想考的學生卻一大串,不止是帝大學生,就連別的大學對自己有自信的都想試一試。 而戚安安要收的學生,不單單是卷面成績好就行,更重要的要邏輯思維好,能創新! 卷面考試通過,敗在面試這一環節的學生不知凡幾。 為此,好多學生給戚安安起了個大魔王的外號,以此來表示她的嚴格程度。 但真考上了的話,好處卻多到無法想象。 無論是研究生也好,博士生也罷,在這個階段,都要跟著導師做一些研究,兩者區別只在于博士生比研究生接觸更深,但本質上其實沒太大區別。 只要你能力足夠強,研究生階段也同樣能接觸很多。 一般能帶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導師手上都會有一些研究項目,而研究項目跟名下學生的學習方向大致是差不離的,這樣就能帶著學生理論實踐結合的學習,效率更高。 而論起研究項目,誰有戚安安手上的項目多? 她項目多,高產,并且基本不會在一個項目上重復進行,就算是同一個領域,項目的核心方向都是不同的,她人又大方,對名下的學生是真的全力培養! 只要跟了她,光是從見識上就能甩其他同學幾條街。 雖然忙起來是真忙,累起來是真累,實驗起來都是高強度的工作。 但學到的東西卻都是實實在在的。 為此,每年依然有大批大批的同學樂此不疲的想要找戚安安當導師。 作為戚安安名下研究生中的一員,時澤可被太多太多人羨慕了。 要知道,戚安安現在名下研究生和博士生加起來一共也就十個人左右,足以見想跟著她難度有多大了,時澤作為第一批就跟著戚安安的研究生,可不讓人羨慕嫉妒恨?! 前往軍區的路上。 時澤透過懸浮車的車窗能看到外面外面空中車道有一輛又一輛的懸浮車來回,他臉上不由帶上了笑意,懸浮車和空間紐的研發,他都有參與其中。 雖然只是打了下手,但看著自己參與的研究成果成了大家普遍使用的東西,他心里還是格外有成就感。 尤其是空間紐。 當初空間紐的存在剛被大眾得知時,太多人喊著叫著讓空間紐出售,他們要買,有了空間紐,就再也不用愁東西太多不好搬了。 可惜,戚安安覺得空間紐并不是急需品,并沒有將其列在計劃中。 她直接將技術開放,讓其他人負責開發,開發出來了想推廣就隨意,開發不出來,那大家就先別用,在空間紐之前的各項成果,都因為急需和時間緊迫的關系,一直都是她全權負責,可自那之后,她就開始慢慢放權,引導別人來主導項目。 畢竟她一直都有大家一起進步的想法,什么都自己做了,別人怎么進步?! 也因為戚安安那一決定,空間紐在去年才被正式推廣! 一經推廣就遭到了哄搶! 根據空間大小的不同,這些空間紐的價格和用途也不同,但類似搬家啊,買了太多東西不好攜帶的這類小問題,隨便一個空間紐就能解決。 就連停車位的問題也因為空間紐的面世得到了極大的改善。 總之好處多多。 而這樣的變化中有自己的參與,時澤能不高興么,也更覺得自己當年在全面機甲大賽之后的選擇沒做錯,比起駕駛機甲,他更喜歡這種研究的過程,享受研究成果出來的成就感! 就在時澤不著邊際的想東想西時,懸浮車也到了軍區。 用了不到一個小時。 放在以前,哪怕不堵車,從帝大到軍區最快也得三四個小時,現在卻不到一個小時就能趕到,足以見空中車道和懸浮車的出現給交通帶來了多大的便利! 到站后,懸浮車緩慢下降。 等時澤從車里出來后,他直接將車收到空間紐中。 這樣既不占地方,也保障了車的安全,可謂一舉兩得! 走到軍區大門口,不用別人再查詢他的身份,他只要站在固定的位置不動,就有系統自動查詢,掃描全身無誤后,他直接就能進去了。 這可以說是管家系統的放大加深版! 智能管家系統如今已經在各家各戶逐漸運用起來了,就更別提軍區這樣的軍事重地了。 各大軍區的防護系統是戚安安拿出來的另一套智能系統,哪怕用大炮對著整個軍區轟也造不成絲毫影響,防護力度強到可怕! 成功進入后,時澤又把懸浮車拿了出來。 軍區經過好幾次的整改之后,面積更是比以前大了許多,不開車,他只靠自己兩條腿過去的話也太浪費時間了,在軍區懸浮車也是可以用的。 結果他駕駛懸浮車到半路上時,卻看到一大批人在往外走。 仔細一看,正是前幾年以‘交換生’身份來到軍區的各國精英,現在他們這是要回去了? 他注意到隊伍里大半人臉上都帶著不情愿的神色。 這也太正常了,現在能留在華國的,就沒多少想離開的,不少本來只是來華國工作的外國國籍人員,在這幾年都費盡心思的想要將國籍轉到華國來,足以見華國對他們有多大的吸引力了。 時澤對此并不算太意外,等到了實驗室后,他發現這里已經聚集了不少人。 和他同為戚安安名下學生的師兄弟師姐妹們一個個比他來的還要更早,對于他的到來,都沒人多看幾眼的,目光全都放在實驗室最中心那臺奪人眼球的機甲上。 時澤一點都不在意,連忙收斂心神湊了過去。 既人工機甲之后,第一架智能機甲也終于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