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節
了解了這么多,警官們并沒有發現尤平川的所作所為,跟司明遠的鋌而走險有什么關系,甚至按照他的說法,難道不是司明遠的難題被解決之后,開始過上了舒心的生活? 刑警們決定暫時對尤平川監視居住,他們去向馮源了解一下情況,看看這個小子有沒有說謊。 刑警們弄到馮源的電話,跟他聯系時,他還正在西安有事,聽說刑警門找他調查一些事情,馬上就坐飛機趕回來了。 為了不影響馮源的正常工作,警官們將他約到一家酒店,在酒店的會客室里,兩位刑警詢問了他最近這段時間,跟司明遠交往的各種細節。 一說起司明遠,馮源就掉了淚:“我跟明遠,是打小的交情,我怎么都沒有想到,他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做為圈里人,我也想狠狠地揍他一頓出氣,可是作為發小,我真是為他難過?!?/br> 刑警們不為他的眼淚所動,提出了很尖銳的疑問:“司明遠死了,你是他的老鐵,可是我們目前發現跟本案有關聯的嫌疑人,一個是袁萍,她是文雅老師的前助理,而文雅老師夫婦跟你們是緊密型的合作關系,她們夫妻的公司是你們公司的子公司。 另一個嫌疑人肖坤,他在周益民導演的工作室里工作,而周導的工作室就掛靠在你們公司,你認為這件事只是個巧合嗎?” 第八百一十八章 剝絲抽繭(2) 馮源一迭聲地叫屈:“警官,你們這樣說就是不了解情況了,華佳影視做為圈里最大的影視經紀公司,底下的子公司、分公司有三十幾家,而華佳只是文雅夫婦的經紀公司的小股東,只占了他們這家公司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華佳跟周導的關系更是松散,周導的工作室什么都是獨立的,他跟我們的合作也只是工作上的合作,我們每年至少投資他的一部電影,他優先選用華佳的演員。 所以嚴格來說,這兩家公司都是華佳的外圍,我跟文雅夫婦、周益民導演也只是熟悉,他們有什么事,跟我和司明遠的私交有什么關系呢?” 說得也似乎有點道理,華佳影視就因為規模大、旗下的演員、導演眾多,且本身不缺錢,所以在圈內很有影響力,這兩年雖然不斷有丑聞爆出,卻并沒有影響他作為京圈大哥的地位。 刑警們又問他:“我們查到,出事前后,你跟他之間打過兩次電話,他都跟你說了些什么?” “出事前那次通話,他跟我聊了幾句他女兒的情況,他女兒二本畢業,他想讓我幫他女兒找個工作,我答應了,準備安排他女兒在我們公司做宣發,不過他們父女關系緊張,這件事我沒跟他女兒說是他托我,說是他們家老爺子托的我。 我們最后一次通話,他反復說很感謝我,我有些奇怪,但我當時正忙,就沒有多想,只說了兩句別放在心上,就掛了電話,后來得知他出了這樣的事情,我真是后悔莫及,我當時要是多問他幾句,說不定一切都可以避免的!” 馮源的話沒有明顯的破綻,詢問過后,警官們只得讓馮源先回去了,另一個換了新號碼的手機也被定位了,可是當刑警們找到這個人的時候,發現他是一個在一家工地上搬磚的農民工。 刑警們傳訊了這位農民工,先問他的手機什么時候買的?這位農民工兄弟很緊張:“剛買的,我的舊手機用壞了,前兩天休息的時候,我就去二手手機市場淘了這個手機,挺新的,只要880塊,我聽說原價要五千多呢!” 這就比較麻煩了,刑警們帶著這位農民工去了賣二手手機的店面,向老板打聽這個手機是誰拿過來寄賣的,那個老板見了這個牌子的名氣很大的手機,馬上記起來是誰了: “警官同時,這個手機是一個拾荒的老頭拿過來的,你們知道,我們一般不敢收這種手機,怕是小偷偷來的贓物,但是那個老頭一看就是個老實巴交的,他說他在路邊的一個垃圾桶里撿到了這個手機,想賣點錢,我就讓他放在這里了?!?/br> 刑警們讓他跟拾荒的老頭聯系,那個老頭很快就過來了,見這個手機被刑警們追索,很是害怕,趕緊撇清自己:“警官,這個手機真是我撿來的,我可以帶你們去看那個垃圾桶!” 刑警們跟他一起找到那個垃圾桶,在正街靠邊角的位置,這個老頭是五天前撿到的,刑警們調取了街道兩側的攝像頭,反復看了那天和前一天的監控視頻,竟然沒有發現是什么人把這個手機丟進去的! 這也難怪,這條街上的人流量很大,尤其是到了晚上,垃圾桶這個地方在街角的陰影里,街道兩邊的監控根本拍不清楚路人路過這里都做了什么! 這個手機的線索就算是斷了,刑警們只好全力去追那個關機的手機的下落。 這種情況的定位雖然費勁,但是由于沒有被使用,放置在那里,定位的位置更為準確,刑警們很快查到,這個手機目前在一棟居民樓的一個房間里。 刑警們找到這家人的家里,經詢問,這是袁萍的家,而那個手機,正放在袁萍床頭柜的桌子上。 這下子,終于證實了,袁萍在司明遠出事前,曾經用這個手機號跟司明遠頻繁聯絡,她之前的交代,全是在撒謊。 既然確定了這個手機是袁萍的,刑警們又查了袁萍這個手機的通訊錄,發現她跟那個被扔進垃圾桶的手機的原手機號聯系密切,而肖坤的手機號,在司明遠出事前,也頻繁跟那個號碼通話。 更詭異的是,那個手機號,也只有他們這兩個聯系人,那個號碼從啟用到被扔掉,也就是不到一個月的時間。 種種跡象表明,那個手機的所有者,才是策劃這一切的幕后人,可是這個人,到底是誰呢? 沈軍那邊又加緊訊問袁萍,她跟司明遠頻繁聯系,到底都做了什么? 袁萍這個時候抵賴不過,只好交代了她那段時間的所作所為: 她跟男友準備十月份在日本結婚,所以她一早就給文雅老師遞交了辭呈,就在她將要登機的前一天,她接到一個男人的電話,那個男人說,他知道袁萍在給文雅老師做助理的時候,貪污了一大筆粉絲的捐贈款! 袁萍很慌亂,因為這件事是真的,六年前,在文雅老師四十歲的時候,文雅老師的粉絲募集了一百萬,以她的名義捐贈給一個鄉村建希望小學,這件事自始至終都是她聯絡和實施的。 建設的時候,她壓低工程款,忽悠當地村民給學校建房做義工,最后學校建好,只花了六十二萬,她把剩下的三十八萬裝進了自己的腰包。 她以為,這件事她做得天衣無縫,卻沒想到今天被人揭發出來,頓時嚇得說不出話來,那個男人卻道:只要她能夠幫他做一些事情,這件事他就會永遠幫她保密,不然的話,他馬上把這件事公布于眾! 她別無選擇,只得馬上退了飛機票,聽這個男人的差遣,幫他去做幾件事情。 這個男人交給她的第一件事,就是讓她去給司明遠送一個東西,送到之后就回京。 刑警們打斷她,問道:“那個東西他是怎么給你的?” “他讓我去火車站買去w市的火車票,我買過票之后,有一個戴墨鏡的年輕人,經過我的時候,交給我一個包裹,一句話都沒說,就過去了?!?/br> “你拿到東西之后,就沒有拆開看一看嗎?” “我不敢,那個包裹封得很緊,我怕我拆開了,被司明遠看出來,司明遠告訴了他,他說不定會馬上舉報我?!?/br> 第八百一十九章 抽絲剝繭(3) 沈軍本能地覺得,這個包裹很重要,既然她沒有看過里面是什么,總能記得外包裝的樣子吧? 沈軍叫來了技術科擅長畫畫的同事,讓袁萍把這個包裹的樣子描述出來。 袁萍回憶了一下,那是一個藍色小碎花、有兩個長錢包大小的布袋子,封口用針線縫得很密實,封口處還貼著兩條膠帶,她用手摸了摸,隔著泡泡綿,里面的應該是個硬盒子,她當時猜測,可能裝得應該是瓶子之類的東西。 技術科的民警畫出了那個袋子的模樣,袁萍讓他把碎花改得更小一些,又讓他調了藍色的底色,才道:“就是這個樣子?!?/br> 沈軍點點頭,讓屬下再去搜一遍司明遠所居的帳篷,看看能不能找到這個小布袋。 兩個刑警去了司明遠已經被封存的帳篷,沈軍繼續詢問袁萍,他們查得很清楚,袁萍在w市待了幾天才回的京城,就問她待在這里做什么? “是那個人給我打電話,讓我等著司明遠的回音,我等了兩天,跟司明遠聯系,司明遠讓我帶一封信回去?!?/br> “這封信你看了嗎?” “我忍不住好奇,想法子打開偷看了,司明遠只寫了兩行字:同意,就按你說的辦,我等著你辦好的消息?!?/br> “你是怎么把封信給他的呢?” “他把我約到一家書店里,讓我把那封信夾在一本厚書里,然后他自己去取,我放了信之后,沒敢多停留,很快就離開了那家書店,所以也不知道是誰取走了那封信?!?/br> 沈軍閉目沉思,覺得袁萍可能在撒謊,作為一個被人扼住了脖子的人,她怎會不好奇是誰在威脅她呢?一百萬的建筑款里,她敢貪污三十八萬,不像是膽小的人??! 另外一個可能是,她本就知道這個人是誰,但是她不愿意說出來,這樣她才能推卸罪責,把自己包裝成一個被脅迫的受害者。 兩個刑警繼續詢問袁萍,問她去港城都做了什么,袁萍說:“那天他讓我坐飛機去港城,我到了機場買了票,很快就有一個帶著口罩的高個子,給我了一只小皮箱和一把鑰匙,我偷偷到衛生間打開皮箱上的鎖,發現里面竟然是80萬的現金。 他讓我把這些錢拿給郝燕的父母,讓他們把房子的房貸還清,剩下的給他們做生活費。 我把錢給郝燕的父母之后,郝燕的父母說他們不知道怎么辦這個手續,我只好留在那里幫她們把這件事情辦好,我辦好之后,那人給我打了個電話,說我做得好,他讓我放心,那三十八萬的事情再也不會有人追究了!” 這就對了,司明遠肯做這件事,肯定是提了條件,讓幕后人幫著自己把房貸還清,就是條件之一。 而袁萍從港城回來,本待馬上離開,可是那個人不允,一定要她再等兩天,她沒法子,只好一直等著,直到那人在出事前一天的上午通知她:可以走了! 袁萍馬上訂票,可是她訂票的時候,最早也只能定到第二天上午十一點的那一班機,她根本沒想到,自己登機前就被查到了。 司明遠的帳篷扎在半山廣場的右側角落里,奉命再去搜查的刑警在里面找了半天,什么也沒有找到,其中一個民警仔細查看了司明遠所住帳篷的附近,發現距離他的帳篷后一米遠的地方,就是黃泥地。 他叫著同伴細細查看了那塊泥地,覺得有一塊地方像是被人挖開過,就試著用個鏟子再把那塊泥土挖開,果然,這個藍色布袋子埋在那里,袋子里還有兩瓶藥,兩位刑警一并帶了回來。 沈軍讓屬下把這兩瓶藥拿過去做藥物分析,鑒定科很快分析出來,這兩瓶藥都是治療心衰的,且都是從國外買回來的進口藥,其中一種藥,在國內還沒有上市,是世界上治療心衰副作用最小的藥。 這個司明遠有嚴重的心臟???這就好解釋了,他為什么會鋌而走險了,原來是自知命不久長? 沈軍叫來法醫,讓他們準備尸體解剖,查看一下司明遠是不是有心臟??? 法醫們有些為難,對沈軍說:“按規定,尸體解剖應該通知死者的家屬到場,可是我們通知了司明遠的父母和兒女,他們都不肯過來,咱們怎么做才算合乎程序?” 沈軍想了想,說:“這樣吧,你再打一次電話,做個電話錄音,如果他們執意不肯過來,我寫個報告,申請檢察機關派個同志現場監督?!?/br> —— 問完了袁萍,沈軍又讓刑警把肖坤帶來,先問他為什么撒謊:“我們查了你的通訊錄,你給司明遠送東西,明明是別人指使你的,你為什么說你司明遠直接跟你聯系的呢?” 肖坤面露懼色,說:“是那個人教我這樣說的,他給了我一筆錢,又把我送到國外掙大錢,我不敢不聽他的!” 肖坤的話頓時引起了刑警們的高度注意:“這么說來,你知道他是誰了?” “我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我知道他很有錢,去年工作室的人都跟著導演去了現場拍戲,工作室就我跟另一個同事守著,那次我那個同事不在,他去找我們導演,我接待了他,他請我吃飯,我們一起聊天,他很喜歡我,就說有機會幫幫我。 前一段時間我正在工作室里值班,他又去找我,跟我說了這件事,我只要負責給司明遠送兩次東西,他就給我五十萬,并給我辦好去南非的護照,我很動心,就答應了?!?/br> 肖坤這樣說,不等于廢話嗎?沈軍越發意識到,這個肖坤,他們一開始把他想簡單了,他的所作所為,目的非常明確,就是要拖延時間。 沈軍知道,事已至此,司明遠肯定是一個完善陰謀的一個重要環節,那些人為了毀了晨星、毀了李明軒設計了一個大圈套,而袁萍和肖坤,不過是馬前卒而已。 而那個幕后人,恐怕在他們兩位被控制之后,就在尋求一個妥善的脫身之計,而這兩個人,也一早被教了一整套應付他們盤問的謊言,配合著他的洗清自己。 第八百二十章 抽絲剝繭(4) 沈軍讓人把肖坤帶下去,他覺得自己需要好好冷靜一下,把這一段查到的信息好好梳理一下,才能找到正確的偵查方向。 《快跑人生》劇組休息了兩天,第三天還是把那場差點出了事故的戲份拍了,為了確保大家的安全,謝春紅親自去市里重新買了鋼索,并在拍攝的車子上臺階之前,先讓劇務在后車輪胎的后面抵上了兩塊大石頭,確保即便是拉車的繩子斷了,這場戲也絕對不會再出危險。 王勱也不敢回去了,不管蘇景川父子怎么想,他都得在現場看著晨星,這一次的事故,他已經看清了,對方就是孤注一擲,不顧一切地想滅了晨星和李明軒! 這幾年來,京圈和北圈聯起手來,制定了一套娛樂圈里的游戲規則,他們想捧誰就捧誰,選新人不重視他們本身的素質,重視的只是顏值和他們背后的資源,這樣捧出來的明星,因為缺乏專業實力,根本不敢對經紀公司說三道四,成為他們手里地道的斂財工具。 他們連續幾年cao作下來,影視圈里28歲以下的走紅的男女明星,幾乎沒有幾個演技好的、有演技的演員,一般年齡都在28歲以上。 而影視市場是個吃青春飯的市場,年輕演員是影視市場的主力軍,市場對年輕演員需求巨大,尤其是女演員,影視圈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則,女演員過了三十歲,演主角的機會銳減,而女演員到了四十歲,幾乎就沒有了演主角的機會。 北圈和京圈把持著娛樂圈里的主要生產力——青年演員,就等于一手把持了娛樂圈里的賣方市場,進而掌握著影視劇的定價權,這樣就確保了他們拍出來的東西都賺錢。 雖然不斷有新勢力想顛覆這個規則,可是兩大圈子的實力強橫,有的是打壓這些新勢力的手段:跟那些能合作的新勢力簽訂對賭協議,把他們拉到自己的船上來;對那些自以為是的新勢力堅決打壓。 如今影視圈里有兩家影視制作公司他們壓制不住,一家是飛天影視,另一個是午夜星辰,這兩家公司都是背景雄厚、實力逼人,他們對這兩家公司無可奈何,因為這兩家公司的存在,逼得京圈和北圈不得不減少了粗制濫造的影視劇的出品量。 但是飛天影視和午夜星辰都沒有經紀公司,他們手里沒有演員,如果整個市場上都是流量明星的天下,他們也不得不用這些明星拍戲,這樣就不會對他們把持的流量市場有太大的威脅。 可是現在市場上出現了晨星這樣的演員,不僅熱度高、流量大,演技更是一流,她拍一部戲火一部,導致如今圈里的好資源一股腦地向她傾斜,她這樣地一枝獨秀,將其他人打壓得抬不起頭,這樣下去,那些影視經紀公司手里刻意培養的、一大批流量演員可不很快就要過氣了嘛? 更致命的是,晨星如果繼續火下去,圈里其他的影視經紀公司為了生存,肯定也都要一改過去死命炒作、砸資源捧人的路子,不得不著力于培養那些肯鉆研、有靈氣的年輕演員,如果演藝圈真成了靠實力說話的地方,這樣紅起來的明星擁有極大的號召力,影視經紀公司又怎么能控制得了這些人? 這樣的一個圈子,他們又怎能輕松地賺大錢呢? 資本逐利而生,資本的每一個毛孔里都流著血和骯臟的東西,當一件事的利潤超過百分之三百的時候,資本可以踐踏人世間的一切的法律,而在影視圈里,培養一個明星,利潤怎會只有百分之三百呢? 所以晨星雖然有蘇家撐腰,一般人惹不起,可是她真的擋了一群人的財路的時候,把人家逼急了,人家怎會不敢試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