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頁
先是1913年5月1日,《國報》刊登了題為《叛徒與宋案》的社論,稱:洪述祖、應夔丞為陳其美死黨,陳其美為黃興死黨。前清時代之暗殺,如金琴蓀等各要案,無一不與陳、應有關系。民國時代之暗殺案,最著者如陶成章之死,實應夔丞所殺,黃、陳諸人皆有關系。又稱宋案發生,程德全赴滬調查證據,為黃、陳所脅迫,將關于陳其美囑托應夔丞殺宋之證據等,一概抹殺,以殺人之罪加諸袁、趙,其移尸過界之計雖工,法庭審判終有水落石出之一日,決不能掩盡天下耳目也。[51]緊接著,5月4日,《國報》又刊文稱:應夔丞為著名流氓,陳其美為高等流氓,世人盡知矣不觀夫國民黨主爭總統之議者,非陳其美為最力歟?主舍總統而爭內閣者,非宋君為最力歟?夫宋君之死,殆死于內閣之議,而非死于桂馨之槍,故曰桂馨亦不足責也。世之欲知主使者,當可想其人矣。[52]分明將陳其美指為殺宋主使。 從5月9日開始,《國報》加大了對宋案的評論力度。當日刊登《宋案之真正主謀人》一文,稱:近聞某君接到上海來電,據云黃、陳等前曾買囑應夔丞暗殺總統,所有證據自移案后,盡歸程氏收藏銷毀,以免其生心。并云武士英實系黃等串人用洋火攙入rou內毒斃,以滅其口。并賄通西醫,報稱剖驗無毒。蓋以武在禁時,曾聲言,定于開特別法庭時,將黃等買刺總統情形直言供出也。此是西醫告其西人,由西人處調查而得者云。[53]5月12日,《國報》又于頭版刊登迅雷的《宋案之研究》,稱:此中主謀大有人在,勿謂與黃、陳無涉也。而洪述祖亦只有含射之關系,而不能指為鐵證也。況洪、應皆該黨中人乎?而陳其美與應夔丞又有密切之關系乎?黃興與陳其美之關系又如殺陶駿保之事實乎?文章稱黃興因為想做總統,而使陳其美唆使應夔丞殺宋,然后嫁禍政府,并對宋案案情做了如下描述: 近據真實可靠消息,宋之被刺,以推項城任第一期總統也??藦娤霊彛ㄒ蛄簡⒊熘{謂二期大總統為黃克強),故演此千奇百怪之慘殺案也。惟伊想作總統,勢不能不推到項城,項城為吾民所信任,而又不易推到也,知應夔丞與政府有關系,故使陳唆應刺宋而影射之。證據必拘程、應(指江蘇民政長應德閎;引者)在滬而公布之者,為該黨脫身計,以陽示大公也。知袁、趙之必不肯到案,此案之終不能開審,毒武以滅口,陳其美亦得以卸責,而立于不敗之地也。該黨之計毒矣哉!然而,應夔丞苦矣![54] 5月13日,該報又在頭版刊登《宋案之又一說》,換一角度描述宋案,稱宋教仁是因為反對爭總統而被黃興、陳其美所殺,然后移禍政府。其言道: 宋案證據僅宣播十分之一二,其中疑竇尚多。近有自滬來者,自言與國民黨某要人為世好,據某要人密告云:黃辭督辦鐵路而不為,至滬會議,首以爭總統為目的。及宋至,率彼黨議員百余人開會演說,謂北方軍隊非袁莫馭,不如讓總統歸袁而爭總理,以cao實權。贊成者大多數。宋遂令眾投票,先舉總理,以便競爭。于是投宋票者又居大多數。宋知黃之妒己也,故讓之,自言才識資望皆不如黃,請舉黃為總理。私計黃非眾舉,必辭不受也。不料黃登演臺,謂己才不如宋,然宋既辭矣,己若再辭,國誰與任。諸公舉我,我何敢辭。宋遂默然而出。及刺客首槍中宋,復向黃、陳連發空槍,掩人耳目。宋在醫院接信,謂彼自湘而滬,本思擊黃而誤中宋,皆故為閃鑠,使人不疑。此當時實證也。故宋死次日,宋派議員開會,謂同黨相殘,亂將胡底,非舉袁為總統,不足以勝兇殘云云。其意皆指黃、陳,絕無疑及政府之事。迨捕應發其函電,牽連及洪,禍始移于政府。[55] 5月16日,《國報》于要件欄刊登不署名長文《宋案之里面觀》,先述陳其美、應夔丞殺陶成章等事,然后稱宋教仁被殺,原因有四。(1)因黃、宋爭總理,相持不下,國民黨遂有宋派、黃派之爭。(2)陳其美因諂黃攻宋,久為宋所鄙棄,陳對宋亦深恨之。(3)黃興主張爭總統,并實行總統制,宋氏則否。國民黨開會,決定得票多者舉為總理,結果宋得多數票。(4)陳其美本來打算擁黃為總統或總理,而自己可為國務員,結果在國民黨的會議上,總統制被宋打倒,總理投票宋又得了多數。接著,該文列舉了十條黃、陳主謀殺宋的所謂鐵證。(1)宋被刺時,黃、陳亦在,相距不到數步,而子彈獨未及黃、陳,且黃、陳并無驚嚇之狀,可見胸有成算。(2)宋被刺次日,宋派議員開會,激烈萬分,至有謂同黨相殘,亂將胡底,非舉袁為總統,不足以勝兇殘。此何語也,而出諸該黨黨員之口,則早有所疑可知。(3)應夔丞被獲后,從其家中搜出六響手槍一支,上刻陳其美三字,尚有子彈三粒存其中,與宋所受彈相符,各界大嘩,均謂其美為主謀兇犯,此彰彰可考者也。(4)宋案在租界時急求引渡,既引渡又不歸檢察廳管理,而不避嫌疑,一手遮天,歸入營倉管理。而該軍營系陳其美參謀長黃郛所轄,看管之團長陳其蔚又陳其美之弟也。(5)黃郛為軍人而非法律專家,何以有陪審資格;團長下有營長、連長,何須團長親自看護。(6)武士英死前一日有言:若追究不兇,我當照實直供。死后西醫驗稱系中毒,未幾日又改稱癆病,同一西醫,何以前后自相矛盾,此中賄賣作弊,通同作弊之秘密,昭昭可見。又聞某西人云,武士英確系彼輩囑人用洋火攙入rou內毒死,后賄通西醫,報稱因病而死。(7)從應宅搜出有關系之物件有3包一皮箱,而宣布函電僅43件,未宣布之件無關系乎?刻有陳其美3字之手槍獨不見。掩耳盜鈴,愚拙孰甚。(8)武未死之前,國民黨力爭特別法庭,絕對不交檢察廳,武死后忽讓步。蓋組織特別法庭可方便彼等鍛煉成獄,既爭之不得,則不得不將其組織特別法庭之心,變而為殺人滅口之計。(9)國民黨將程雪樓軟禁在室,然后用強迫手段,逼令將與彼輩有關系之證據盡行銷燬。(10)前十余日,忽有人由上海義豐銀行匯洋10萬元至青島與洪述祖,另有匿名信一封,請洪速赴外國,若因不通語言,并準代請翻譯,隱約聞之,其為陳、黃二人。該文最后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