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洪若不矯稱政府之命,不足以驅使應;應不鋪張國民黨危亂之狀況,不足以動洪。洪所矯稱之不足信,等于應所鋪張之不足信。如以燬宋授〔酬〕勛為實有其事,則十萬元運動軍隊復扣去二萬余者,亦實有其事耶?吾人當知宋案奇變,悉由洪、應二人交構而成,罪證中所說南方事為應所鋪張,所說政府事為洪所矯造,則無數之疑團,可以豁然而解。[212] 在3月13日函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應夔丞對宋教仁到處發表演說的留意和報告。函中提到了裁呈《時報》三月十一日、十三日囑令登轉之記載,并《民立》實記遯初在寧之說詞。經查,《時報》3月11日登有孤憤所撰社論一篇,題為《互相諉過之大文章》,內論宋教仁與某當局者之辯難;[213]3月13日則于來稿欄登有匿名氏所撰《駁宋鈍初演說詞》一篇(未完,15日續載)。至于《民立》實記遯初在寧之說詞,則指《民立報》3月11日所登《苦口婆心醫國手》(小標題《城頭頑石也點頭》),主要是記錄3月9日宋教仁在國民黨寧支部歡迎大會上的演說。[214]宋教仁在演說中批評現政府內政、外交之失策,稱之為不如民意之政府,退步之政府;主張組織完全政黨內閣,中央、地方行政分權;并批評維持現狀之政見可謂糊涂不通已極,力促政府改良進步,方為正當之政見。[215]應夔丞將以上幾篇有關宋教仁的文字裁呈洪述祖,說明他接到洪述祖3月6日乘機下手函及3月13日燬宋酬勛位電后,立刻開始了對宋教仁動向的密切關注。不過,對于應夔丞信中所謂囑令登轉云云,《時報》在宋案證據公布后曾致函國民黨機關報《民立報》予以否認,稱該報所登來稿,確系〈在〉自北京報剪下,并非應夔丞囑登。[216]該報還向各報發出啟事,專門予以澄清,謂: 此件(即應夔丞3月13日致洪述祖信;引者)連及本報本無關系,唯有囑令二字實甚駭異。本館十三、十五日駁論,由北京《京津時報》上剪下載錄者,先數日已有北京專電原件可證,何云囑令?且下所謂登登輪者,更不知何解。此事與事實不符,特此申明。時報館啟。[217] 時報館這份啟事有三點需要說明。(1)啟事并未提3月11日《互相諉過之大文章》是否為應夔丞囑令登轉,這是因為該篇文字為社論,既是社論,自然出自該社,由應夔丞囑令登轉的可能性不大。(2)先數日已有lsquo;北京專電原件可證,是指《時報》曾于3月9日根據3月8日午刻北京專電刊登過一篇關于當局中人某著論駁宋教仁在滬國民黨歡迎會中之演說的長電,因此才又在3月13日、15日連載由《京津時報》剪下的《駁宋遯初演說詞》全文,并非應夔丞囑令登轉。(3)《時報》最初所看到的宋案證據,是由《民權報》抄送上海各報的,有不少抄錯的地方,登轉二字就被抄成了登登輪,因此啟事中有囑令二字下所謂lsquo;登登輪者,更不知何解之語?!稌r報》的啟事提醒我們,在應夔丞發給洪述祖的函電中,有些內容純屬虛構,就如同洪述祖在函電中經常誆騙應夔丞一樣。 上面提到的3月9日《時報》所登北京專電,從事后來看,很可能與宋教仁被刺有一定關聯,全電內容如下: 此間有當局中人某著論駁宋教仁在滬國民黨歡迎會中之演說詞,謂宋謂民國成立無一外交,庫事七八月間己在京曾以危機為言,而總統等不顧,又謂各國保全政策足以維持中國現狀等語。其實各國之互立協約,暗定界線,以免沖突,名曰保全,實圖侵略。庫約遠在前清辛亥之夏,杭達偕二達喇嘛赴俄,俄即代要求三款。庫之獨立在前冬,宋于去年七八月進言,且僅及險象,并無辦法,終日宴客奔走,惟爭總理,事后乃為此快心語耶!并謂庫事實誤于國民黨,唐、孫、黃等皆以俄人方狡、俯就非計為言,一年來外交悉系該黨員主持。該文中又歷數所言借款事理之謬,謂唐紹儀于三月十三任總理,而天津于三月二日、三日兵變,而宋乃謂唐之當國先于兵變,故六國要求乃酷,其謬如此。該文中又發見可驚之事實,謂統一后南京政府要求三千萬,嗣減至千萬元,初議貸之道勝銀行,因滬漢反對,改由華比銀行借百萬鎊撥寧。至大借款,當時只有四國,并無六國,所提條件亦嚴,經磋商稍就范圍,而國民黨忽發奇想,主張國民捐,議遂中止。及國民捐不成,要挾更甚。此皆有案可稽,有人可證。該文中并引其時南北文電及各西報為證,謂因比款七百萬用途暗昧,故致條件嚴酷,以有銀公司元年□月十二日說帖為證。末頗及宋君因野心未遂,故發此怨憤、無稽之談云。其所論確皆局中人辨訴之詞,非同常論。[218] 首句是指2月19日宋教仁在上海國民黨交通部舉行的歡迎會上曾發表演說一篇,主張實行政黨內閣省長民選,并對民國成立以來的內政外交進行了抨擊,[219]于是有當局中人某出面著文批駁?!稌r報》北京專電即是摘要轉述該批駁文內容。經查,該批駁文最早出現于統一黨所辦《新紀元報》,分3月8日、9日、10日三次在頭版連載,題名《駁宋遯初演說詞》,篇首有報館識語,謂:昨有投函本館者,拆閱,為駁宏〔宋〕鈍初演□□□□□□一年來政府辦事之內情,極為詳卷,大約此公為局中人,故能知之如此其晰。據此可以考見宋鈍初之無恥無賴,可以見國民黨一年來之成績,故揭載之如左。[220]則該批駁文系3月7日有人以匿名函件形式投送至該報館。需要注意的是,北京專電系3月8日由北京發出,此時《新紀元報》剛登出批駁文約三分之一篇幅,但該電文卻已知曉全文大要,這就說明,北京專電的發出者極有可能就是該匿名批駁文的作者,只不過假托第三者語氣發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