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良心自稱嘗掛籍于舊同盟會,與宋教仁略有聲氣之雅,因對宋案發生后國民黨的政策不滿,故作此文,聊示長言當哭之意。但就是這樣一篇攻擊國民黨人的文字,當中透露出宋案證據移交中方后,保存證據的大鐵柜鑰匙實際由江蘇都督程德全掌握,而非由黃興、陳其美等國民黨人掌握。當5月下旬準備預審時,上海地方審判廳代理廳長張清樾和檢察廳長蔡季平因保存暗殺兇器之大鐵箱鑰匙由程君攜往南京,曾發電請程德全派員到上海會檢,程德全于5月24日復電云:宋案證物已將鐵箱鑰匙備具正式公函送交貴廳檢收在案,此次公判即無須派員會檢。[39]這也證實了鐵箱鑰匙確系由程德全保管。且程德全并非黃興、陳其美等人傀儡,即便陸惠生以手槍威脅,索要鑰匙,程也沒有交出。曾有西報傳言程德全已被國民黨人軟禁在滬,又說德全志在為南方之總統,上海諸領袖請程都督協助建設新政府于南京,程未之允云云。程德全為此特別致函報紙予以更正,表示此等讕言,本不足辨,惟現值人心不靖,誠恐淆惑聽聞,請登報聲明,并無其事。[40]其實,鑰匙即便掌握在黃興、陳其美等人手中,他們也沒有機會作弊,因在租界預審期間,主要證據已經啟視,為原、被告律師及政府代表律師還有程德全、黃興等所見,而在移交環節,又眾目睽睽,對證物逐一點交,并加封固,國民黨代表也參加了接收,如動手腳,豈有不被發現之理。黃興、陳其美等若真有爭奪鑰匙之事,也是為了防止有人作弊,而不是為了自己作弊。懷疑或擔心黃、陳等人欲對證據下手,實際上是先入為主,視二人為刺宋幕后主使(當時有此謠言),而二人與宋案究竟有無關系,自非有確實證據,不能妄下結論。因此,就證據保管而言,實際上并無可疑之處。 4.證據宣布 租界會審期間,因捕房律師與被告律師訊明案情需要,曾將應宅搜獲證物當堂啟視傳閱,并于雙方問答辯難中提及部分重要證據,但公堂并未公開宣布,除兩造律師外,只有主審官、政府代表及程德全、黃興等少數人了解其內容。盡管如此,仍有部分證據外露,只是內容并不完全準確。如消息靈通的《民主報》曾準確報道證據中有一電,電文曰:燬宋酬勛位。[41]《大中華民國日報》曾報道3月17日有一封北京來電,內容為宋事從速進行,意思正確,但文字不太準確。[42]《順天時報》則根據雙方律師辯護時所述,羅列出如下九條證據:(一)洪述祖為□□□請應桂馨迅即赴京受委任電。(二)十二月十二號□□□與應桂馨電,內有lsquo;如此事能于各方面均無痕跡,余將敬以謝君等語。(三)電謂:lsquo;十日內某人必去,否則必死之。(四)電謂:lsquo;此問題重大,如果有效,其中必有激烈文章,讀畢付丙。(五)電謂:lsquo;緊要文章已露一句,未下手時速電余款數。(六)電述一某姓之交涉事。(七)三月十八號電謂:lsquo;事須速行,空言無濟,為人所笑。(八)三月十九號電謂:lsquo;事宜即行。(九)為應桂馨致北京函,謂lsquo;宋以巨款鞏固勢力。[43]其中有些與后來正式宣布的證據文字相當接近,有些差別較大。 對租界會審公堂未公開宣布證據,外間頗有不滿?!睹駲鄨蟆吩痛税l表評論道: 法庭何以公開審判?以征信于國民也。會審公堂為上海租界特有之公堂,即不欲征信于國民,亦應征信于上海市民也。上海為各文明國人士會聚之地,宋先生被刺案為世界人道上所最可悲之事,公堂審判此案,當然公開。今既公開矣,則一切證據之辯論,亦當然應當使聽審者明白其真象。而既不宣布證據,亦不公開辯論,以至要之犯罪證據,乃僅以傳觀了之,然則公堂其以此案關系中國政府,于中華民國太不名譽,故不愿宣布之耶?茍然也,則會審公堂誤矣。[44] 證據移交中方后,因其內容主要為應夔丞與內務部秘書洪述祖往來函電,故必須洪述祖到案,才有可能定讞。但洪述祖此時已聞風潛逃至德人所管轄之青島,而德國總督必索取證據后,始允交洪犯至滬,受法庭審判。故4月23日,程德全會同黃興、伍廷芳、王寵惠等齊集交涉使署,檢驗物證,決定將應、洪往來函電要件寄至都中,俾得憑證,索取洪述祖早日歸案訊辦。[45]眾人以此項證據關系匪輕,似未便將原物寄交,最后由黃興等提議將此項證據制成銅版,印刷多份,分寄北京總統府及內務部、司法部各機關,其字跡與字碼永遠可以保存。遂由陳貽范招一攝影師,在交涉使署當眾將重要文件分別攝影,原物則暫存在交涉使辦公處妥為保存。[46] 4月25日,上?!稌r事新報》率先公布10件關鍵證據。[47]當晚12時,程德全、應德閎通電大總統、參議院、眾議院、國務院,報告了案發以來租界會審應、武二犯,引渡二犯,移交證物,以及程、應等會同上海地方檢察廳長等檢查、拍印證據情形,并將主要證據撮要報告,共羅列了22件。電曰: 大總統、參議院、眾議院、國務院鑒:前農林總長宋教仁被害身故一案,經上海公共租界會審公堂暨法租界會審公堂,分別預審,暗殺明確,于本月十六、十七兩日,先后將兇犯武士英即吳福銘,應桂馨即應夔丞,解交前來。又于十八日由公共租界會審公堂,呈送在應犯家內,由英法捕房總巡等搜獲之兇器,五響手槍一支,內有槍彈兩個,外槍彈殼兩個,密電本三本,封固函電證據兩包,皮箱一口;另由公共租界捕房總巡,當堂移交在應犯家內搜獲之函電證據五包,并據上海地方檢察廳長陳英,將法捕房在應犯家內搜獲之函電簿籍證據一大木箱,手皮包一個,送交匯檢。當經分別接收,將兇犯嚴密看管。后又將前于三月二十九日在電報滬局查閱洪、應兩犯最近往來電底,調取校譯,連日由德全、德閎會同地方檢察廳長陳英等員,在駐滬交涉員署內,執行檢查手續。德全、德閎均為地方長官,按照法律,本有執行檢查事務之職權,加以三月二十二日奉大總統令,自應將此案證據逐細檢查,以期窮究主名,務得確情。所有關于本案緊要各證據,公同蓋印,并拍印照片。除將一切證據妥慎保存外,茲特先撮要報告。(下略)[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