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頁
書迷正在閱讀:諜海煙云、鄰人、大清棋局:明亡清興卷、宋案重審、生逢宋代、長樂歌、你到底,有沒有男朋友、我的丹田是地球、江山爭雄、一路向北
著防毒面具度過不眠之夜。以色列醫院官員20 日說,伊拉克導彈襲擊特拉維 夫之后,這個城市當天有30 名嬰兒早產,比平時多一倍。此外,許多居民逃 往耶路撒冷,他們相信薩達姆不會襲擊這個有15 萬巴勒斯坦人居住的城市。 伊拉克頭兩次導彈襲擊給以色列造成的損失雖說不大,只有數十人受 傷,但是,另有500 多人住進了醫院,有些人因恐慌引發了心臟病,有些人 是因為不適當地匆忙吞下了防毒藥物。以色列電臺報道說,一名3 歲女孩因 防毒面具出事故而死亡。在19 日的襲擊中,50 名以色列人僥幸躲過了死神。 其中一位婦女摟抱著她的3 個孩子心有余悸地說:我們起初想躲進一個帶 有窗戶的掩體,后來發現太舊,趕快又跑到100 多米以外的另一個掩體里。 事屬僥幸,結果那個舊掩體正好被伊拉克的導彈擊中。 伊拉克向以色列發射導彈引起國際社會的不安。聯合國秘書長德奎利亞 爾以及英、法、意和加拿大等國領導人立即發表談話或致信以色列總理沙米 爾,譴責伊拉克的襲擊行動,并勸告以色列采取克制態度。布什總統和貝克 國務卿接二連三地打電話安撫沙米爾,要他千萬別進行報復,同時決定向以 色列派遣專門對付飛毛腿導彈的愛國者反導彈導彈部隊幫助防御。 這使以色列人稍稍松了一口氣。以色列內閣決定暫不對伊拉克的兩次導彈襲 擊進行報復,以避免落入伊拉克的圈套。但是,以色列國防部長阿倫斯發表 了不同的意見,他斷然否認以色列政府向美國保證不對伊拉克進行報復。 埃及和敘利亞的報紙1 月20 日發表評論說,伊拉克向以色列發射導彈毫 無軍事意義,只是一個政治陰謀,旨在破壞盟軍的團結。敘利亞通訊社說, 在過去,薩達姆也想把阿拉伯人拖入對付伊朗的戰爭,現在阿拉伯人已經知 道怎樣采取理智的立場。甚至連埃及反對派報紙也指責伊拉克說:我們要 告訴薩達姆,還是玩些其他的游戲吧!一些評論文章認為,伊拉克制定的 薩達姆戰略首先就是襲擊以色列,使海灣戰爭演變成一場阿以之間的沖 突,置美國于政治和軍事上的兩難之地。 伊拉克的行動也得到阿拉伯國家一些人的支持。埃及一個穆斯林原教旨 主義組織20 日呼吁穆巴拉克政府從沙特撤軍,稱多國部隊是一個猶太復國 主義者的聯盟。約旦一些穆斯林示威者要求薩達姆摧毀以色列。伊朗一位 強硬派議員說,伊拉克對以色列的導彈襲擊重新燃起了許多穆斯林心中的 希望,一些議員甚至要求伊朗參戰,支持伊拉克。與此同時,巴解組織、 約旦、摩洛哥等國領導人呼吁聯合國采取行動,停止海灣戰爭。 1991 年2 月3 日凌晨,特拉維夫市又響起刺耳的防空警報聲,這是海灣 開戰以來伊拉克第十次向以色列發射常規彈頭的飛毛腿導彈。對此,以 色列總理沙米爾表示:我們今天采取克制態度并不意味著我們明天還會這 樣做。以色列國防部長阿倫斯重申要對伊拉克進行報復,但要在一些 問題解決之后。 早在1 月18 日,即海灣開戰的第二天,伊拉克就提出薩達姆戰略, 第一點就是襲擊以色列,引以色列報復,使海灣戰爭演變成阿拉伯對以色 列的中東戰爭,瓦解反伊聯盟。但是,在以色列連遭10 次襲擊之后,以色 列仍沒采取行動,這就使得把以色列拖入戰爭的薩達姆戰略產生了適得 其反的結果。就連一些阿拉伯外交官也悲嘆:就形象而言,戰爭10 天內就 使以色列由侵略者變成受害者。路透社也認為:以色列不發一槍一炮, 卻成了海灣戰爭的大贏家,而巴勒斯坦人失去了他們在過去10 年中贏得的一 切。 以色列這個彈丸之國,面積按聯合國1947 年關于巴勒斯坦分治決議的規 定為1.4 萬平方公里。 1948 年阿以戰爭后,實際控制面積為2.07 萬平方公里。通過1967 年六 五戰爭,又侵占了西奈半島、戈蘭高地、約旦河西岸、加沙地帶和那路撒 冷阿拉伯區,實際控制面積2.8 萬平方公里。 1973 年十月戰爭后,被迫在蘇伊士運河東岸和戈蘭高地作了有限后 撤。 1982 年4 月又撤出除塔巴地區外的西奈半島?,F今人口450 多萬,其中 猶太人占80 %以上。 以色列這個國家的特點是:國家小,無戰略縱深;人口少,無充足兵員; 資源貧乏,綜合國力有限。它被眾多的阿拉伯國家包圍著,它處于被動防御 的地位。然而,自1948 年建國以來,以色列先后同阿拉伯國家發生了五次戰 爭,與它被動的軍事地位相反,它的氣勢咄咄逼人。 以色列的政治、軍事家們認為:消極防御對他們的國家來說意味著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