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書迷正在閱讀:諜海煙云、鄰人、大清棋局:明亡清興卷、宋案重審、生逢宋代、長樂歌、你到底,有沒有男朋友、我的丹田是地球、江山爭雄、一路向北
海灣的利益分不開的。一位高級的負責人說的另一番話,闡明了美國的目的: 伊拉克占領科威特本身并不是對美國利益的一種威脅,真正的威脅是伊拉 克因此掌握了這樣的權利:占有世界上20%的石油資源,控制石油輸出國組 織,統治中東,威脅以色列,并且要把原子彈弄到手。 正因如此,布什整日忙得不可開交。到8月5日黃昏時,布什創下了一 個可觀的記錄:他在4天時間里,給12位外國首腦打了23個電話,有時甚 至是每兩個小時就打一個。當天晚上,他又給科林鮑威爾打了電話。參謀 長聯席會議主席得到了美國總統的授權,開始集中所有可能派往沙特阿拉伯 的部隊。過了一會兒,布什最后一次召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和總統安全顧 問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和他們商討解決最大的障礙:蘇聯的反應。 3人終于統一了意見。如果讓莫斯科面對既成事實,那將是一場災難。 要是戈爾已喬夫公開批評美國在中東部署兵力,那么一切旨在促使聯合國投 票贊成制裁伊拉克的努力都有可能受到損害,而這次投票就要在翌日下午該 國際組織的總部舉行。斯考克羅夫特建議,利用這一短暫而充足的期限, 把美國的考慮通知莫斯科,并使對方放心。斯考克羅夫特說:我們能夠利 用這一緊急局勢,加速鞏固蘇美關系。3人決定,由貝克利用時差這一方 便條件,在半夜時給莫斯科的外長謝瓦爾德納澤打個電話。 在海灣危機期間,斯考克羅夫特、鮑威爾和貝克是始終負責這場危機的 首要人物,他們實際上組成了一個真正的戰爭內閣,但是3個人的個性迥然 不同。 科林鮑威爾就像一位接近他的人士所說的:是廣告商夢寐以求的絕 妙典型,而且完美地體現了美國的理想。他是牙買加移民的兒子,是在哈 萊姆和布朗克斯的貧民區長大的。他童年時并不聰明,上小學時被分在為學 習困難的學生辦的慢班里,當兵后,他在越南戰場上出了名,獲得了11 枚獎章。他對前蘇聯威脅采取強硬立場,這使他在里根的親信中出類拔 苯。于是,這位有色人種的移民進入了白宮,并巧妙地為里根向布什的過渡 進行斡旋。在被任命力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和五星上將后,他說了一句極有 挑戰性的平常話:我沒玩橋牌、高爾夫球或網球,是在軍隊中一級級提上 來的。 國務卿詹姆斯貝克與鮑威爾的出身正好相反,他同總統喬治布什一 樣,是有錢人家的子弟。布什是耶魯大學畢業,貝克讀的是普林斯頓大學。 他家的錢財是通過經營休斯敦一家重要的律師事務所掙得的,這使他能夠成 功地投身于商業和政界。在羅納德里根執政時,他曾任白宮辦公廳主任, 后來又任財政部長。當時他與未來的總統一一布什經常交往:同他共進晚餐, 一起度周末,一道釣魚。如果說他講話的口氣和布什一樣是有分寸的,那么, 他在反駁別人時卻往往更顯得話鋒犀利,有時甚至流露出異樣的激動。 布倫特斯考克羅夫特的性格介于上述兩者之間。這位資深的空軍上將 已65歲,他沉默寡言,思想敏銳,被視為一名儒將。他對布什極為忠誠, 曾親身經歷過數屆總統任職期間屢次發生在國家安全委員會的負責人一他 當時的職位一一與國務卿之間的權限之爭。他知道,在這些爭斗中往往是國 務卿獲勝,大概是出于這一緣故,他在愛在傳播媒介上拋頭露面的貝克面前, 總是擺出一副低首謙讓的姿態。但是,斯考克羅夫特畢竟是個關鍵人物,是 一位真正的智囊人物,這也許是從他的良師和原上司亨利基辛格那兒繼承 的。海灣危機以來,他同總統幾乎是形影不離,為他準備演講稿,詳細分析 情報機構的報告,認真評價每一項選擇可能遇到的風險和付出的代價。 現在美國出兵的內部決定已在白宮作出了,布什他們正在急切地盼望著 國防部長理查德切尼從沙特傳來令人興奮的消息。欲知切尼一行出訪 沙特的詳情,且看下文分解。 第十一章切尼出訪沙特 出訪沙特立首功,國防部長顯神通; 好話說得天花墜,國王應允功告成。 1990 年8 月5 日下午2 時30 分,國防部長的專機離開了安德魯斯空軍 基地,前赴沙特阿拉伯。隨同切尼出訪的有施瓦茨科普夫上將、國家安全委 員會副主任鮑勃蓋茨、主管政策的副國防部長保羅沃爾福維茨、國防部 發言人皮特威廉、美國駐沙特阿拉伯大使小查爾斯弗里曼(一位會說阿 拉伯語的職業外交官)。此外,還有一名中央情報局國家照片判讀中心的專